影响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因素及提高菌种质量的方法.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影响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因素及提高菌种质量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影响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因素及提高菌种质量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8 58 农 学 经 济 食用菌是一类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 或胶质 子实体 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大型真菌 由于食 用菌具有众多的应用价值 我国不少地区均开展了食用菌 培育栽植 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但是 在实际的培育栽 植过程中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不少地区培育栽植的食 用菌菌种质量并不高 而菌种是食用菌栽培生产过程的源 头 若其质量不高 不仅会对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产生直 接的不良影响 同时也会影响食用菌食用的安全性 基于 此 就需要人们积极分析和总结影响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因 素 并探索提高食用菌菌种质量的方法 才能促进我国食 用菌产业健康 稳定和长久的发展 1 影响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因素分析 1 1菌种保藏不当 菌种保藏是食用菌栽培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之 一 一般来说 不同类型的食用菌菌种在正式栽培前需存 储在不同的环境中 然而 在实际的栽培生产过程中 不 少栽培生产工作人员并未认识到这一点 随意地对食用菌 菌种进行存储 常常会出现存储温度不适宜 存储时间过 长等保藏不当现象 这些问题均会影响食用菌菌种质量 1 2培育环境不适宜 食用菌是一种大型真菌 它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 光照 湿度 温度 pH等条件 其中 温度对食用菌生 长的影响最大 其不仅会对食用菌生长代谢产生直接的影 响 同时也是导致菌种退化的关键因素 尤其是在高温条 件下 会导致食用菌菌丝细胞的结构完整性受到破坏 并 对菌丝的抗杂能力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如相关研究表明 在36 高温条件下 平菇 一种食用菌 菌丝细胞壁结构 趋于收缩或扭曲 从而会增加细胞壁空隙率和降低菌丝抗 逆性 使其易受到木霉菌感染 进而会影响菌种生长质量 另外 有研究证实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 还会导致食用菌 培育室滋生各类霉菌 这些霉菌可侵染培养菌株或与培养 菌株争夺营养 从而会影响培养菌株生长发育质量 严重 时还会导致培养菌株无法生长发育 1 3营养因素 影响食用菌菌种质量的营养因素包含了培养基配方 配方比 含水量及PH值等 其中 培养基配方不适宜或 培养料碳氮比不合理 均会阻碍食用菌菌种的遗传物质合 成 从而会对菌丝生长长势和速度产生不良影响 进而会 导致培育出的菌种品质降低 其次 培养基含水量过高或 过低均会对菌种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如培养料含水量过高 会导致菌袋下部份水分偏大 从而会降低菌袋的透气性 使菌丝缺氧 从而降低其呼吸作用 进而会导致其生长发 育不良 如培养料含水量过低会导致菌丝缺水 从而会减 弱其对培养基的降解能力 进而也会影响菌丝生长发育 最后 在食用菌菌种发菌和生长发育过程 菌丝需分泌纤 维素酶 木质素酶 漆酶等分解酶才能对培养基质进行分 解利用 而这些分解酶的活性均是由培养料的PH值所决 定的 培养料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对分解酶活性产生一 定的不良影响 从而导致菌丝新陈代谢减慢或停止 进而 会影响菌种生长发育质量 1 4病原体感染 食用菌菌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还易受到细菌 病毒 侵占木霉 深绿木霉等病原体感染 这些病原体感染不仅 会导致菌落形状不规则 菌丝生长速度变缓 菌丝紊乱或 局部伴有缺刻等 严重时还会导致菌丝萎缩 凋亡等 另 外 部分病原体还会随着孢子传染给下一代菌种 从而使 菌种的培育质量和产量降低 导致食用菌菌种受到病原体 感染的主要因素一方面与菌种接触的外界环境有关 另一 方面与培育室和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培育人员在菌种培育 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等因素也有关 1 5菌种菌龄因素 食用菌菌种菌龄过大可导致菌种出现自溶 老化等现 象 从而也会影响菌种生长质量 如有研究人员在平皿培 养基中分别接种菌龄为30d和150d的食用菌菌种 结果 影响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因素及提高菌种质量的方法 杨远丽 贵州省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扶贫站 贵州 六枝特区 553416 摘 要 食用菌是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 我国是生产食用菌的大国 但是 近年来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我 国食用菌菌种质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 这种现象不仅会降低食用菌食用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也会阻碍 我国经济的发展 对此 就需要人们积极分析和总结影响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因素 并探索提高食用菌菌种 质量的方法 才能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关键词 食用菌 菌种质量 因素 质量 文章编号 ISSN2096 0743 2021 01 0058 59 59 农 学 经 济 显示 菌龄为30d食用菌菌种的萌发时间 菌丝生长速度 均显著优于菌龄为150d的食用菌菌种 且菌龄为150d的 食用菌菌种在培养50 60d后开始老化 这主要是因为随 着菌龄的不断增大 会降低菌丝中多酚氧化酶 超氧化物 歧化酶 漆酶的活性 从而降低菌丝萌发力和生长速度 2 提高食用菌菌种质量的方法 2 1严格做好菌种保藏 菌种保藏是食用菌菌种培育工作的源头 因此 菌种 保藏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决定了食用菌菌种培育工作能否 顺利开展 同时也决定了菌种能否长久地保持优良状态和 良好的活力 从而能否进行良好的生长发育 因此 为提 高食用菌菌种生长发育质量 首先就需要培育人员严格做 好菌种保藏工作 也即要根据食用菌菌种类型的不同将其 存储在适宜的环境中 如低温型菌种可存储在4 环境中 高温型菌种可存储在16 环境中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 延缓菌种退化速度和提升其生长发育质量 2 2创设适宜的培育环境 为促进食用菌菌种良好 健康的生长发育 在培育过 程中 培育人员还需根据各类食用菌菌种生长 生物学特 性为其创设适宜的培育环境 如上面已说到 温度是对食 用菌生长发育影响最大 最活跃的因素 因此 就需要培 育人员在培育过程中根据各类食用菌菌种适宜生长温度的 不同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温型 如 类食用菌 代表菌种为 草菇 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30 37 类食用菌 代表 菌种为茶树菇 鲍鱼菇 虎奶菇 毛木耳 黑木耳等 适 宜生长温度范围为20 30 类食用菌 代表菌种为猴 头菇 双孢蘑菇 金针菇 白灵菇等 适宜生长温度范围 为20 25 除此之外 在培育过程中 还需尽可能保 证培育室空气湿度不超过70 原因为培育室湿度过高易 滋生各类霉菌 导致菌种受到霉菌感染 从而影响其生长 发育质量 2 3创设适宜的营养条件 为食用菌菌种提供满足其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的营养 条件是提高菌种生长发育质量的关键 因此 就需要培育 人员积极为食用菌菌种创设适宜的营养条件 首先 要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进行菌种培养 目前 常用的食用菌菌 种培养基主要含有碳源和氮源两种主要成分 不仅含有蔗 糖 葡萄糖 淀粉 黄豆粉 酵母粉 蛋白胨等营养物 质 同时还具有硫酸镁 磷酸二氢钾等矿质营养 这些营 养素质不仅能保证食用菌菌丝代谢活动正常 同时还能防 止遗传物质合成受阻 从而能避免菌种种性退化而影响其 生长发育质量 除了合理选择培养基进行菌种培养外 培 育人员还需根据食用菌菌种生物学特性的不同合理控制培 养基碳氮比 含水量及PH值等 如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实 践调查研究证实 碳氮比为71 39 1时 灰树花菌丝生长 最快 因此 培育该类菌种时需将培养基碳氮比控制为 71 39 1 PH值为6 7时 对黑木耳菌丝长势最好 生长 最快 因此 在培育黑木耳菌种过程中需将培养基PH值 设置为6 7 2 4严格控制菌种感染 为防止食用菌菌种受到病原体侵袭和感染 培育人员 需尽可能选择纯度高 活力强 菌丝粗壮的优良菌种进行 菌种培育生产 也可定期分离菌种对其进行复壮 也即选 择具典型亲本特征或优于亲本性状的子实体 进行菌种分 离 然后 对分离的菌种进行培育 除此之外 在栽种菌 种前 培育人员还需采用紫外线灯 臭氧 甲醛熏蒸等多 种方式对培育室进行彻底消毒灭菌 并定期对培育人员进 行专业技能培训和综合素质教育 使其能严格执行无菌操 作规范开展各项培育工作 才能从根本上控制菌种感染 防止菌种衰退 从而有助于提升菌种生长发育质量 2 5合理控制菌种传代次数 在既往的食用菌菌种培育栽植过程中 为实现菌种的 逐级扩繁 不少培育人员均会对原种 母种进行传代栽培 然而 现代研究证实 菌种传代次数越多 不仅会导致食 用菌菌种菌龄增加 从而影响其产量 同时还会增加菌种 发生衰退和突变几率 从而也会降低其产量 对此 就需 要培育人员合理控制菌种传代次数 一般来说 母种菌种 传代次数不可超过5次 若需采用菌种传代法进行培育 也需适当改变配方或更换培养基质 对传代菌种进行提纯 复壮 使其活力增强 才能提高其生产质量 3 结语 在食用菌菌种培育栽植过程中 受菌种保藏不当 培 育环境不适宜 营养因素 病原体感染 菌种菌龄过大等 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会导致菌种质量不高 菌种质量不高 不仅会直接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质量和产量 同时也会对 食用菌食用的安全性造成不良影响 基于此 就需要培育 人员积极探索提高食用菌菌种质量的方法 如严格做好菌 种保藏 创设适宜的培育环境 创设适宜的营养条件 严 格控制菌种感染以及合理控制菌种传代次数 才能全面提 升食用菌菌种培育栽植质量 从而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稳 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岳万松 华 蓉 刘绍雄 等 影响食用菌菌种质量的 因素及提高菌种质量的方法 J 耕作与栽培 2020 2 孙 杨 多举措防止菌种退化 有效提升食用菌质量 J 中国食品 2019
展开阅读全文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