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蘑菇类食药用菌近十年驯化栽培研究进展.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中国蘑菇类食药用菌近十年驯化栽培研究进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蘑菇类食药用菌近十年驯化栽培研究进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蘑菇类食药用菌近十年驯化栽培研究进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蘑菇类食药用菌近十年驯化栽培研究进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蘑菇类食药用菌近十年驯化栽培研究进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Review 综述 22 October 2023 42 10 2011 2024 菌物学报 Mycosystema ISSN1672 6472 CN11 5180 Q Doi 10 13346 j mycosystema 230120 资助项目 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 XZ202201ZY0006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2070006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of Xizang Autonomous Region XZ202201ZY0006N and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2070006 Corresponding authors E mail WU Fang fangwubjfu2014 DOU Zhipeng douzhipeng ORCID WU Fang 0000 0002 1455 6486 Received 2023 05 15 Accepted 2023 06 12 Copyright 2023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 All rights reserved jwxt Http journals Tel 86 10 64807521 菌物学报 2011 中国蘑菇类食药用菌近十年驯化栽培研究进展 李婉莹 1 高磊 2 吴芳 1 豆志鹏 3 1 北京林业大学 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北京 100083 2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西藏 拉萨 850000 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91 摘 要 近年来 随着生物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的进步 我国食药用菌产业快速发展 人们对食药 用菌的利用越来越广泛 食药用菌的品种结构明显提高 本文综述了近10年我国蘑菇类食药用菌驯 化栽培最新的研究进展 对我国近10年新成功驯化栽培的33种蘑菇类食药用菌物种名录进行了整理 同时总结了这些新的食药用菌品种生长的最适温度 最适pH 最佳碳源 氮源以及最佳栽培料等生 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条件 为我国食药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源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食药用菌 生物学特性 栽培条件 引用本文 李婉莹 高磊 吴芳 豆志鹏 2023 中国蘑菇类食药用菌近十年驯化栽培研究进展 菌物学报 42 10 2011 2024 Li WY Gao L Wu F Dou ZP 2023 Research progress of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 domesticated and cultivated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10 years Mycosystema 42 10 2011 2024 Research progress of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 domesticated and cultivated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10 years LI Wanying 1 GAO Lei 2 WU Fang 1 DOU Zhipeng 3 1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School of Ecology and Nature Conservatio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2 Institute of Vegetables Tibet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 Lhasa 850000 Xizang China 3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Beijing 100091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advances in biotechnology and modern industrial technology the industry of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i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in China Edible and medicinal 李婉莹 等 中国蘑菇类食药用菌近十年驯化栽培研究进展 综述 菌物学报 2012 fungi have been utilized more and more extensively and their varietal structur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s domesticated and cultivated in China during the last ten years A checklist of 33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s that have been successfully domesticated and cultivated in China in recent ten years was sorted out an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ivation conditions of these mushrooms including the optimal growth temperature pH carbon source nitrogen source and substrate etc are summarily introduced Keywords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i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conditions 狭义的蘑菇是指隶属于真菌界Fungi 担子 菌门Basidiomycota 蘑菇纲Agaricomycetes 蘑菇目Agaricales 蘑菇科Agaricaceae 蘑菇属 Agaricus L 的部分物种 根据 GB T12728 2006食用菌术语 规定 蘑菇 mushroom 是指 大型真菌 其主要是以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为主 此外也包括少量的子囊菌门Ascomycota 张金霞等 2006 其主要生长在活立木或倒木 及树桩上 大多数蘑菇是腐生菌 人工驯化栽培 的潜力较大 也有不少生长在林地上的伞菌类的 菌根菌 由于其独特的营养方式 使其人工驯化 的难度较高 吴春玲等 2008 戴玉成 2012 蘑菇根据用途可划分为食用菌 药用菌 有毒菌和用途未知菌4大类 目前全球约有 2 300多种食药用菌 Boa 2004 我国已有描述 的食用菌已经超过1 000种 戴玉成等 2010 2021 Zhou et al 2021 2023 其中包括500多 种驯化栽培难度较大的菌根食用菌 魏杰等 2021 当前我国已成功大规模人工栽培的食用 菌有70 80种 并有50余种已投入商业化规模 栽培 主要包括香菇Lentinula edodes Berk Pegler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J E Lange Imbach 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Jacq P Kumm 金针菇Flammulina filiis Z W Ge X B Liu Zhu L Yang P M Wang et al 戴玉 成和杨祝良 2018 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 F Wu et al 毛木耳Auricularia cornea Ehrenb 吴芳和戴玉成 2015 银耳Tremella fuciis Berk 和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 L Pers 等 董娇等 2019 蘑菇的代谢产物中含有多种多糖 其中包 括几丁质 葡聚糖及甘露聚糖等几种不可被 人体消化的糖类 这些成分具有促消化 降血 糖及调节血脂的功能 并且它们在总糖含量中 占据较大比例 因此许多蘑菇具有极高的药用 价值 戴玉成和杨祝良 2008 Wang et al 2014 Wu et al 2019 此外 相较于牛肉 鸡蛋等高 蛋白食物 蘑菇具有更低的脂肪含量 并且其 氨基酸比例符合优质蛋白质标准 因此蘑菇具 有极大的营养价值 李泰等 2021 罗晓莉等 2021 由于蘑菇极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 因此当今食药用菌产业蓬勃发展 但野生蘑菇 采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且自然资源有限 因 而野生大型真菌驯化栽培仍是食药用菌产业的 重要来源 为了开发更多的蘑菇资源 我国许 多研究者不断进行探索 创新 致力于挖掘更 多具有高食药用价值的 可驯化栽培投入商业 化生产的蘑菇 戴玉成 2023 总结了近年来我国 多孔菌驯化栽培研究的最新进展 本文对近十年 来我国新成功驯化栽培的33种除多孔菌以外的 野生蘑菇类食药用菌物种名录进行了整理 同 时总结了这些物种生长的最适温度 最适pH 最佳碳源 氮源以及最佳栽培料等生物学特性 和驯化栽培条件 1 丁香蘑菇 Agaricus padanus Lancon 胡日瓦和图力古尔 2019 对丁香蘑菇进行 了驯化栽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的最适碳源 为麦芽糖 最适氮源为酵母粉 最适无机盐为 Review 22 October 2023 42 10 2011 2024 Mycosystema ISSN1672 6472 CN11 5180 Q 菌物学报 2013 硫酸镁 最适生长因子为蘑菇汁 最适温度为 25 最适pH为6 0 栽培料以草炭土为主料 按3 1配比分别与羊粪 牛粪 发酵料 草木灰 等混合 含水量为60 65 发菌温度为 20 25 pH为6 5 7 5 暗培养33 50 d出现 原基 菇蕾出现后温度保持17 5 22 0 湿度 90 95 用散射光刺激 袋栽可成功出菇 覆土栽培出菇率较低 2 中国美味蘑菇 Agaricus sinodeliciosus Zhuo R Wang R L Zhao 李传华等 2018 对中国美味蘑菇进行了驯 化栽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 萄糖 最适氮源为大豆蛋白胨 最适温度为 25 最适pH为6 0 7 0 其最佳栽培料配方 为芦苇62 5 干家畜粪31 25 尿素 1 25 过磷酸钙1 25 碳酸氢铵1 25 石 灰粉2 5 含水量60 左右 23 25 条件下 暗培养约38 d满袋 之后进行出菇处理 调整 温度至20 23 湿度85 90 弱光培养 10 15 d后产生原基 暗光培养5 8 d后子实体 成熟可采收 生物学效率38 5 此外 中国 美味蘑菇是目前蘑菇属发现的唯一无需覆土即 可出菇的物种 3 絮缘蘑菇 Agaricus subfloccosus J E Lange Hlav ek 梁倩倩等 2020 对絮缘蘑菇进行了驯化栽 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蔗糖 最适氮源为硝酸钾 最适无机盐为硫酸镁 最 适维生素为VB 12 最适温度为16 最适pH 为6 0 培养料为木屑79 高粱籽5 玉米 粉5 石膏1 麸皮10 16 暗培养至满 袋之后覆土 出菇温度14 湿度85 95 110 d可发育为成熟子实体 并可持续采收 3 5潮菇 4 奥氏蜜环菌 Armillaria ostoyae Romagn Herink 陈鹏等 2023 对奥氏蜜环菌进行了驯化栽 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碳源为葡萄糖 最适氮源为蛋白胨 最适生长因子为VB 1 最 适生长温度为25 最适pH为6 0 栽培料为 木屑75 5 麦麸20 玉米粉2 豆粕 2 石灰0 5 石膏1 含水量60 左右 温度22 暗培养 50 60 d满袋 出菇阶段温 度18 湿度60 条件下10 d左右形成原基 提高湿度2 3 d后形成子实体 栽培中应尽量 选择碳氮比较高的基质配方 此外栽培料中木 屑的粗细配比对子实体的产量和质量也有较大 影响 5 皱木耳 Auricularia delicata Mont ex Fr Henn 钱可晴等 2020 对皱木耳进行了驯化栽培 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碳源为葡萄糖 最 适氮源为酵母浸粉 最适温度为28 最适 pH为6 0 栽培料为片状阔叶树木屑40 粉 状阔叶树木屑37 5 麸皮11 玉米芯 10 石膏1 石灰0 5 含水量 58 60 pH为7 28 条件下暗培养20 d后 满袋 之后保持温度22 28 湿度85 90 8 d后形成原基 原基分化阶段 保证通 风良好 温度20 26 湿度90 左右 干湿 交替 15 d后子实体成熟 每包干重55 60 g 出耳阶段菌包划 V 字型小口出耳的商品形 状好于 一 字型 6 脆木耳 Auricularia fibrillifera Kobayasi 张晓宇等 2019 对脆木耳进行了驯化栽培 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碳源为麦芽糖 最 适氮源为牛肉粉 最适无机盐添加量为1 5 PO 4 3 1 Mg 2 最适生长因子为玉米汁 最 适温度为33 最佳栽培料为木屑78 麸皮 20 石膏粉1 石灰粉1 含水量65 可 发育为成熟子实体 发菌温度为22 40 d左 右满袋 出菇阶段先提高湿度直至形成原基后 将湿度控制在70 左右 李婉莹 等 中国蘑菇类食药用菌近十年驯化栽培研究进展 综述 菌物学报 2014 7 泰国木耳 Auricularia thailandica Bandara K D Hyde Bandara et al 2015 2017 对泰国木耳进行 了驯化栽培研究 发现其最佳栽培料为橡树木 屑79 米糠20 硫酸钙1 含水量65 左 右 28 暗培养56 4 d左右满袋 出菇阶段温 度为28 湿度为85 95 原基形成后约 14 2 d子实体成熟 生物效率为17 1 2 8 8 短毛木耳 Auricularia villosula Malysheva Zhang et al 2018 对短毛木耳进行了驯化 栽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碳源为蔗糖 最适氮源为豆粉 最适无机盐为0 5 PO 4 3 最适生长因子为马铃薯汁 最适温度为30 pH为8 0 最佳栽培料为木屑78 麸皮 20 石灰1 石膏1 含水率65 左右可 发育为成熟子实体 发菌温度为20 25 通 风避光培养15 d后满袋 出菇阶段温度保持 22 30 湿度80 90 9 铅青褶伞 Chlorophyllum molybdites G Mey Massee 林群英等 2012 对铅青褶伞进行了驯化栽 培研究 发现其最佳栽培料配方为稻草88 3 花生麸4 6 尿素0 7 硫酸铵1 1 石膏 0 9 石灰1 8 磷酸二氢钾1 8 多菌灵 0 9 堆置发酵20 d 分层撒混播并覆膜在 25 条件下避光培养25 d 菌丝长满2 3时覆 土 15 d后移至室外 控制温度25 30 空 气相对湿度80 95 直至出菇 整个生长周期 约70 80 d 铅绿褶菇是南方常见毒蘑菇 但其 子实体中的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10 芳香杯伞 Clitocybe fragrans With P Kumm 顾丹丹等 2022 对芳香杯伞进行了驯化栽 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碳源为蔗糖 最 适氮源为酵母浸粉 最适碳氮比为40 1 最适 无机盐为硫酸镁 最适温度为19 25 最适 pH为5 0 5 5 最适光照条件为黑暗 栽培料为 二次发酵过的粪草培养料98 石膏1 葡萄 糖1 含水量55 条件下 43 50 d形成原 基 7 8 d后分化成子实体 栽培芳香杯伞时应 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发菌 11 柳生田头菇 Cyclocybe salicaceicola Zhu L Yang et al Vizzini 刘绍雄等 2019 对柳生田头菇进行了驯化 栽培研究 发现栽培料为杂木屑77 麦麸 20 石灰1 石膏1 普钙1 含水量 60 65 25 避光培养30 d后满瓶 之后调 整湿度为85 90 温度约20 散光照射 5 d左右产生菇蕾 之后将温度提高至23 25 保持通风进行出菇管理 每瓶平均产量为 102 97 g 生物学效率为51 49 瓶栽并进行 搔菌处理出菇整齐 而袋栽会导致畸形菇 12 芬娜金针菇 Flammulina fennae Bas 张智等 2017 对芬娜金针菇进行了驯化栽 培研究 发现栽培料为棉籽壳50 木屑 38 麸皮10 碳酸钙2 温度25 左 右 湿度60 70 暗培养28 d满袋 出菇阶段 提高空气湿度 约25 d完成采收 生物效率为 72 8 其栽培性状稳定 适合扩大栽培 13 柳生金针菇 Flammulina rossica Redhead R H Petersen 何俊等 2022 对柳生金针菇进行了驯化栽 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碳源为麦芽浸 粉 最适氮源为豆饼粉 最适无机盐为碳酸 钙 最适生长温度为24 最适pH为6 0 最 佳栽培料为阔叶树木屑79 麦麸18 石膏 1 白糖2 含水量50 55 24 恒温条 件下菌丝17 d满袋 出菇阶段湿度80 90 条 件下16 d产生原基 之后增加通风和空气湿度 刺激子实体形成 12 d后子实体成熟 单朵干 重0 03 0 51 g 可持续采收1 2潮 人工栽培 子实体相较于野生子实体出菇整齐 食用口感 好 适合商业化栽培生产 Review 22 October 2023 42 10 2011 2024 Mycosystema ISSN1672 6472 CN11 5180 Q 菌物学报 2015 14 多洼马鞍菌 Helvella lacunosa Afzel 徐莉娜 2019 对多洼马鞍菌进行了驯化栽 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碳源为葡萄糖 最适氮源为酵母浸膏 最适无机盐为硫酸镁 最适生长温度为25 最适pH为6 5 其最佳 栽培料为松木屑40 棉籽壳50 麸皮8 葡萄糖1 石膏1 含水量65 pH 6 0 7 0 约65 d满袋 34 d产生原基 平均生 长速度为 4 32 1 54 mm d 子实体产量和生物 学效率分别为23 24 g 袋和4 56 该菌株虽可 实现人工栽培 但栽培子实体与野生子实体性 状具有显著差异且生物转化率较低 因此人工 栽培工艺有待进一步改良 15 芦苇拟蜡伞 Hygrophoropsis phragmiticola L T Ban Meng Zhou 该种是近期发表的一个新种 杨红澎等 2022 左鑫等 2022 对芦苇拟蜡伞进行了驯化栽 培研究 发现最佳栽培料为稻草52 麦麸 20 芦苇腐殖质24 蛭石4 含水量56 左右 最佳装袋量为200 g 于29 温箱恒温 培养 最佳的出菇方式是浅盘出菇 出菇阶段 温度25 湿度85 90 条件下培养10 d后 开始出菇 出菇转化率为20 左右 该菌株不 适宜覆土 易造成菌袋污染影响原基产生 人 工栽培子实体农艺性状优良 具有高商品价 值 因此适宜进行驯化栽培 16 暗褐离褶伞 Lyophyllum loricatum Fr K hner 郑秋霞等 2015 对暗褐离褶伞进行了驯化 栽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碳源为麦芽 糖 最适氮源为蛋白胨 最适生长因子为 0 05 的肌醇 最适生长温度为25 最适pH 为5 5 栽培料为杂木屑78 麸皮20 石膏 1 过磷酸钙1 含水量60 65 25 条 件下暗培养 满袋后调整温度20 22 湿度 90 并适当光照可成功获得成熟子实体 17 白大环柄菇 Macrolepiota albuminosa Berk Pegler 谭永忠等 2015 对白大环柄菇进行了驯化 栽培研究 发现其最佳栽培料配方为棉籽壳 39 稻草40 麸皮17 玉米粉2 石膏 2 含水量为65 pH为7 3可成功出菇 25 条件下暗培养 40 d满袋后进行出菇处 理 调整温度至15 26 湿度90 95 脱 袋覆土 平均每袋产量为121 8 g 生物学效率 43 5 18 小羊肚菌 Morchella deliciosa Fr 孟俊龙等 2012 对小羊肚菌进行了驯化栽 培研究 发现其最佳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 200 g L 葡萄糖20 g L 琼脂20 g L KH 2 PO 4 3 g L MgSO 4 0 5 g L 杨树根际土25 g L 蛋 白胨2 g L 最佳原种培养基为大米98 杨树 根际土2 含水量55 可出菇 23 25 条件 下暗培养 出菇期相对湿度85 并进行48 h强 光刺激 能形成多而大的菌核 并形成少量菇 蕾 虽然出菇率和子实体生长较差 但省去了 覆土过程 为人工栽培提供了途径 19 欧氏羊肚菌 Morchella oweri X H Du 贺国强等 2020 对欧氏羊肚菌进行了驯化 栽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碳源为乳糖 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黄豆粉 最适生长温度为 25 最适pH为8 0 栽培料为木屑65 小 麦30 腐殖土3 石膏1 白灰1 含水 量60 温度20 空气湿度60 条件下暗培 养20 d后满袋 播种55 70 d产生原基 调整土 壤含水量至20 温度10 12 5 8 d原基分 化 15 20 d子实体成熟采收第一潮菇 鲜菇平 均产量1 235 kg m 2 该种栽培子实体肉质脆嫩 且产量高于羊肚菌属其他种 因此具有较高的 商业化价值 20 木生硬柄菇 Ossicaulis lignatilis Pers Redhead Ginns 高洋等 2018 对木生硬柄菇进行了驯化栽 李婉莹 等 中国蘑菇类食药用菌近十年驯化栽培研究进展 综述 菌物学报 2016 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碳源为蔗糖或糊 精 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或酵母浸粉 最适生长 温度为25 最适pH为7 0 8 0 最佳栽培料 为杨树木屑78 玉米粉20 石灰1 石膏 1 含水量为60 62 温度24 26 条件下 25 d满袋 继续培养10 d后覆土栽培出菇 温 度20 22 空气相对湿度95 条件下13 d后 长出菇蕾 20 d后形成子实体 绝对生物学转 化率为2 02 此外该菌为木腐菌 在木腐培 养料中无法形成菇蕾 但在覆土培养的条件下 出菇 所以对该菌的培养料和出菇条件还需进 一步研究 21 热带小奥德蘑 Oudemansiella canarii Jungh H hn 王守现等 2013 对热带小奥德蘑进行了驯 化栽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生长温度为 28 最适pH为8 5 栽培料为棉籽壳50 木屑30 麸皮18 石灰2 含水量 65 70 温度23 25 条件下暗培养22 d满 袋 之后进行搔菌及低温刺激5 7 d后进行出菇 管理 出菇阶段温度20 25 湿度80 90 5 7 d产生原基 3 5 d后子实体成熟可 采收 可持续采收4 5潮 潮次间隔7 d左右 生物学效率为122 7 5 1 该菌种人工驯化 栽培的成功丰富了奥德蘑品种资源 同时由于 该菌无需覆土即可出菇 所以更适合作为规范 化生产用菌 22 厚褶小奥德蘑 Oudemansiella crassifolia Corner 史钏等 2019 对厚褶小奥德蘑进行了驯化 栽培研究 发现最佳栽培料为杂木屑58 棉 籽壳30 麸皮10 碳酸钙2 在含水量 65 温度24 26 条件下暗培养20 d后满 袋 继续培养15 16 d进行出菇处理 调整至室 温25 28 湿度85 90 整个栽培周期约 39 4 43 8 d 出菇3 4潮 平均产量每棒 267 08 20 41 g 生物学转化率为79 15 相 较于野生子实体 栽培子实体具有更优良的农 艺性状 因此适宜进行驯化栽培 23 拟黏小奥德蘑 Oudemansiella submucida Corner 李传华等 2012 对拟黏小奥德蘑进行了驯 化栽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 23 生长湿度范围为75 95 栽培料为木 屑35 棉籽壳35 麸皮23 玉米粉5 石膏1 红糖1 含水量65 20 避光条 件下发菌 25 37 d后满袋 之后进行出菇管 理 调整湿度至80 99 20 恒温培养15 d 后将温度降低至10 低温培养1 2 d后继续进 行20 恒温培养 约3 9 d后产生原基 之后提 高湿度至95 99 3 4 d后子实体成熟 采收两 潮菇 平均产量0 124 kg 棒 头潮菇生物学效 率达96 1 二潮菇生物学效率49 24 冬荪鬼笔 Phallus dongsun T H Li et al 李政 2022 对冬荪鬼笔进行了驯化栽培研 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果 糖 最适氮源为蛋白胨 酵母浸粉和牛肉膏 最适碳氮比为10 1 20 1 最适温度为25 28 最适pH为5 0 其最佳栽培料碳氮比为 60 1 70 1 最佳栽培料配方为木屑68 麦麸 30 石膏粉1 蔗糖1 料水比1 1 2 25 暗培养65 d满袋 覆含水量50 的草炭土 40 d后形成菇蕾 80 90 d后子实体成熟 生物 学效率17 25 超短裙鬼笔 Phallus ultraduplicatus X D Yu et al 李政等 2021 对超短裙鬼笔进行了驯化栽 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碳源为葡萄糖 最适氮源为蛋白胨 最适碳氮比为20 1 40 1 最适温度为25 28 最适pH为5 0 7 0 其最 佳栽培料碳氮比为60 1 最佳栽培料配方为木 屑80 麦麸18 石膏粉1 蔗糖1 料 水比1 1 2 发菌温度为25 避光培养75 d 后满袋 覆土栽培25 d后形成菇蕾 30 45 d后 Review 22 October 2023 42 10 2011 2024 Mycosystema ISSN1672 6472 CN11 5180 Q 菌物学报 2017 子实体成熟 生物学效率为34 26 柠檬鳞伞 Pholiota limonella Peck Sacc 蔡婧等 2021 对柠檬鳞伞进行了驯化栽培 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碳源为麦芽糖和蔗 糖 最适氮源为硝酸钾 最适生长温度为 25 最适pH为7 0 最佳栽培料为阔叶树木 屑80 麸皮19 石膏1 含水量60 室 温24 26 条件下暗培养约60 d满袋 出菇阶 段置于温度10 22 相对湿度 90 的环境 25 30 d产生原基 35 40 d后子实体成熟 每 袋产量为 72 04 13 38 g 平均生物学效率为 24 01 鳞伞属部分物种具有毒性无法食用 目前该种尚未被记载有毒 其食用性有待进一 步考证 27 拟翘鳞伞 Pholiota squarrosoides Peck Sacc 王守现等 2014 对拟翘鳞伞进行了驯化栽 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碳源为葡萄糖 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 最适碳氮比为20 1 最 适生长因子为维生素B 1 最适生长温度为 28 最适pH为7 0 培养料为棉籽壳60 木屑18 麦麸15 玉米粉5 石膏1 石灰1 含水量60 65 温度23 25 空气湿度50 60 条件下暗培养25 d左右满 袋 之后搔菌并低温处理3 5 d 出菇阶段温度 调整至20 25 湿度80 90 20 22 d可产 生原基 原基分化6 8 d后即可采收第一潮菇 两潮菇生产周期约75 87 d 生物学效率 51 29 该菌栽培子实体生物转化率高 营养 价值高 但原基产生时间较长 可考虑与形态 特征较近的同属近缘种黄伞进行杂交 28 黄毛黄侧耳 Phyllotopsis nidulans Pers Singer 金宇昌和李玉 2012 对黄毛黄侧耳进行了 驯化栽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碳源为果 糖 最适氮源为蛋白胨 最适碳氮比为30 1 最适生长温度为25 最适pH为6 0 最佳栽 培料为硬杂木屑39 玉米芯39 麦麸 20 石灰1 石膏1 含水量60 25 暗 培养 48 4 5 d满袋 出菇阶段温度22 24 湿度85 95 生物转化率37 8 29 冷杉侧耳 Pleurotus abieticola R H Petersen K W Hughes 罗智檜等 2020 对冷杉侧耳进行了驯化栽 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碳源为玉米粉 最适氮源为豆粉 最适碳氮比为40 1 最适温 度为25 最适pH为7 0 最佳栽培料为棉籽 壳70 木屑15 麸皮15 石膏1 轻质 碳酸钙1 含水量60 条件下25 避光培养 45 50 d后 再保持湿度90 进行变温处理 5 8 d形成原基 7 9 d后分化成子实体 人工 栽培子实体与野生子实体在形态特征上有一定 差异且略大于野生子实体 因此适宜进行驯化 栽培 30 中柄侧耳 Pleurotus centralis X D Yu et al 陈政明等 2013 对中柄侧耳进行了驯化栽 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温度25 最适 pH为6 0 其最佳栽培料配方为木屑20 玉 米芯60 麸皮16 石灰2 CaCO 3 2 含水量65 pH中性或弱碱性 30 d满袋 出 菇期最适温度25 28 湿度80 95 并加 以适当散射光 每袋产量为273 9 g 生物转化 率68 5 春秋两季皆可栽培 培养料经过发 酵更适宜该菌种栽培 但要防止腐熟过度透气 性变差 同时栽培过程中要保持温度在20 以 上 以免影响农艺性状 31 卵孢侧耳 Pleurotus placentodes Berk Sacc 牛玉蓉等 2017 对卵孢侧耳进行了驯化栽 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生长温度为 24 最适pH为7 0 7 5 栽培料为棉籽壳 50 苹果树木屑30 麸皮18 石灰2 含水量65 70 温度23 25 暗培养30 d 李婉莹 等 中国蘑菇类食药用菌近十年驯化栽培研究进展 综述 菌物学报 2018 左右满袋后继续培养20 25 d 搔菌后进行出菇 管理 降低温度至12 18 控制空气相对湿 度80 90 从接种到第一潮子实体采收约 64 71 d 可持续采收3 5潮 生物学效率为 31 4 3 5 袋栽培养需要后熟处理 该物种 具有耐低温特性 适宜进行人工栽培 32 网顶光柄菇 Pluteus umbrosus Pers P Kumm 丁野等 2017 对网顶光柄菇进行了驯化栽 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 粉 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和尿素 最适生长温 度为25 最适pH为5 0 栽培料为阔叶树木 屑78 麦麸20 石灰1 石膏1 温度 25 条件下暗培养可以成功形成子实体 但栽 培周期对其出菇品质具有较大影响 33 团炭角菌 Xylaria hypoxylon L Grev 张清卿等 2020 对团炭角菌进行了驯化栽 培研究 发现其菌丝培养最适碳源为果糖 最 适氮源为酵母浸膏 最适生长温度为23 最 适pH为6 0 栽培料为木屑78 麸皮21 蔗糖1 和石膏粉1 栽培料中央打孔处理 含水量60 pH自然 25 暗培养发菌 15 d 满袋后降低温度并提高湿度 40 55 d形成原 基 10 d后可采收第一潮菇 生物学效率为 9 18 栽培料不做打孔处理产量差异不大但 栽培周期稍长 除上述已成功驯化的蘑菇类食药用菌外 孟庆国等 2021 对杨树口蘑Tricholoma populinum J E Lange也进行了驯化栽培试验 但经过出菇 管理仅能产生与子实体原基相似的菌丝形态 并不能形成真正子实体 刘玉芳 2016 对巴尔 喀什蘑菇Agaricus balchaschensis Samgina G A Nam进行的驯化栽培研究也发现同样情 况 采用不同培养方式菌丝均能顺利萌发并形 成扭结菌丝 但无法形成子实体 此外 凡启超 2016 对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 L Gray的 驯化试验也仅有部分处理菌丝爬出土壤 但并 未凝结成子实体 修翠娟 2012 对蒙古口蘑 Tricholoma mongolicum S Imai也进行了人工驯 化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菌丝熟料上生长良好 但覆土后无法爬土 进而无法出菇 尽管我国已经实现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和黑木耳 Auricularia heimuer等进行了广泛的栽培并且产 量非常高 但是研究者们依然对这些物种的野 生资源进行驯化栽培研究 同时开展其属内其 他相关物种的新品种选育等工作 这些研究结 果对于改善已有蘑菇栽培品种结构和新品种开 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撑 杨杰等 2018 康曼和韩建荣 2021 邹明等 2023 据统计 10年前我国已经成功驯化栽培的 蘑菇类食药用菌种类中主要的属包括侧耳属 Pleurotus Fr P 17种 和蘑菇属Agaricus 11种 等 木耳属Auricularia Bull 2种 和小奥德蘑属 Oudemansiella Speg 1种 的物种相对较少 近 10年新增加的33种成功驯化的蘑菇类食药用菌 物种分别隶属于20个属 其中木耳属Auricularia 4种 侧耳属Pleurotus 3种 蘑菇属Agaricus 3种 和小奥德蘑属Oudemansiella 3种 其他 属相对较少 2种或1种 平均每年成功驯化栽 培3种以上 这些新增加的种类为我国食药用 菌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源 33种新成功驯化栽培的蘑菇类食药用菌中 有25种对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 氮源 温度和pH 值进行了研究 最适碳源主要有葡萄糖 7种 蔗糖 5种 和麦芽糖 麦芽浸粉 5种 最适氮源 为酵母浸粉 9种 蛋白胨 8种 和豆粉 4种 最适温度为25 的有12种 25 30 有6种 16 25 有6种 30 以上的有1种 说明多数 种类适合25 条件下生长 上述蘑菇种类真菌 最适pH值范围较广 其中大部分种类喜偏酸性 pH 5 0 7 0 有15种 5种喜偏碱性 pH 7 0 Review 22 October 2023 42 10 2011 2024 Mycosystema ISSN1672 6472 CN11 5180 Q 菌物学报 2019 8 5 3种喜中性 pH 7 0 说明多数蘑菇类食 药用菌嗜酸性 另外 33种蘑菇类食药用菌中有22种为木 腐菌 其余生长于林地上或草腐 说明近年来 主要对木腐类食药用菌驯化栽培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上述不同物种的栽培料配方进行对比分 析发现 针对木腐类真菌 其栽培料配方多以 木屑为主 辅以麸皮 玉米芯等 而生长于林 地上或草腐类真菌也大多是以木屑作为栽培料 主要成分 但也可选择稻草 棉籽壳或粪草混合 培养料 这些研究结果为我国食药用菌驯化培养 和栽培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过去研究者们对于蘑菇类食药用菌的研究 大多集中在农艺性状及栽培繁育 戴玉成 2003 安琪等 2015 陈绪涛等 2021 姜宁等 2021 姜婉竹等 2021 戚元成等 2021 汪乔等 2021 王瑞娟等 2023 活性成分及药用价值 涂小曼 等 2021 郭东东等 2022 李春怡和王晓岩 2022 颜蜜等 2022 区系分化及多样性分析 刘新锐等 2021 武英达等 2021 2022 曹槟 等 2022 李挺等 2023 田诗义等 2023 系统 发育 娜琴和图力古尔 2020 高利慧等 2021 刘祈猛等 2021 Yuan et al 2021 Liu et al 2022 等 近10年来随着我国研究者对于野生蘑菇的 人工驯化栽培研究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蘑菇 投入商业生产中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食药用菌 的产量 促进了我国食药用菌产业的快速发 展 上述近10年33种新成功驯化栽培的蘑菇类 食药用菌中 许多种类都具有极高的食药用 价值 比如柳生金针菇Flammulina rossica胞 外粗多糖可明显增加血清中各种细胞因
展开阅读全文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