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螺丝椒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阿坝州螺丝椒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阿坝州螺丝椒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阿坝州螺丝椒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蔬 菜 2025 1 阿坝州位于四川省川西北高原地区 辣椒生产 具有天然的错季优势 因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辣椒 于 7 8 月基本已谢果 而阿坝州的辣椒盛果期在夏 末秋初 收获时间能持续至 10 月上旬 具有一定的 产业优势 1 螺丝椒果实牛角或长锥形 果实性状像 螺丝一样旋转的一类辣椒 是目前市场上消费量最 大的高口感鲜食辣椒 2 价格较阿坝州传统种植的线 椒和薄皮泡椒价格高 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而随着阿 坝州高标准农田面积逐渐扩大 农田灌溉条件得到 极大改善 传统种植方式已不适应现阶段辣椒生产 因此笔者近几年在辣椒种植的实践中不断探索 总 结出了阿坝州螺丝椒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 以期为 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1 茬口选择 阿坝州各县市进行螺丝椒栽培可于 2 月底至 3月中旬进行育苗 宜选择设施育苗防止低温冷害 有条件的地区首选温室育苗 次之可利用简易大棚 加小拱棚育苗 苗龄适宜后 于5月上中旬或春季第 一茬莴笋收获后定植 2 育苗 2 1 品种选择 螺丝椒要选用耐低温 抗病虫 产量高的优良品 种 如奥螺和韩陇等优良品种 2 2 育苗准备 使用穴盘育苗方式 选择 72 孔或 128 孔穴盘 基质草炭 珍珠岩 蛭石 有机肥比例为 3 1 1 1 1 m 3 添 加粉碎后的均衡三元复合肥 18 18 18 0 5 1 0 kg 使 用苗床育苗方式 苗床需近 1 2 年内未种植茄果类 瓜类和马铃薯 每 50 m 2 施入有机肥 100 kg 粉碎后 的均衡三元复合肥 3 4 kg 使用旋耕机深翻 耙平 苗床宽 1 2 m 边缘理出小坡高于床土 5 cm 便于后 期浇水 2 3 种子处理 为了增强秧苗的抗性和促进生长发育 播种前 要进行种子浸种催芽 将种子浸到 55 左右的清水 中 不断搅动种子 将干瘪种子除去并浸泡 7 8 h 再 用 10 磷酸三钠水溶液浸种 20 30 min 浸后用清水 冲洗干净 预防种子携带病毒 浸泡好的种子放到恒 温箱中催芽 温度设置为 25 30 在培养皿中放置 一层 2 cm 左右河沙 将辣椒种子包裹在纱布中平铺 放入 检查湿润度以倾斜培养皿底部有浸出水为好 4 5 d种子60 左右露白即可播种 2 4 播种 苗床育苗在播种前将苗床灌透水 以 8 10 cm 土层湿润为宜 待水渗入土中土表稍干时耙平土面 将催芽的种子混入河沙或基质 均匀撒入苗床 而后 作者简介 郭秋鹏 1997 男 助理农艺师 从事蔬菜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 E mail 572977607 通讯作者 冯海鹰 1981 女 高级农艺师 从事蔬菜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 阿坝州螺丝椒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 郭秋鹏 1 冯海鹰 1 何江蓉 1 肖金鑫 2 安泓竹 3 龙桂林 1 康玉强 4 1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四川马尔康624000 2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四川马尔康624000 3 四川省汶川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 四川汶川623000 4 四川省金川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 四川金川624100 摘要 阿坝州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逐年增加 灌溉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传统种植方式已不适应现阶 段辣椒生产 因此笔者结合生产实际从茬口选择 育苗 简易水肥设施布置及使用 定植及后期管 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阿坝州螺丝椒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螺丝椒 栽培技术 阿坝州 185 2025 1蔬 菜 河沙和基质混合后盖一层薄土 再盖一层地膜 厢面 搭小拱棚 穴盘育苗装盘前基质加水 以手握成团表 面微渗水为好 将基质充分拌匀后填充到穴盘 刮去 孔穴处多余基质 用空穴盘压在装填好的穴盘上 深 度 1 cm 左右 将种子放入孔穴 每孔 1 粒 播完后覆 土 以填充满孔穴为宜 播种时注意不要折断漏出的 胚根 胚根朝下 播完后覆地膜搭小拱棚 2 5 苗期管理 待 70 左右种子破土后及时撤去地膜 阿坝州 地区早晚温差较大 晴天拱棚膜上午 10 00 左右揭 开 下午 4 00 左右关闭 简易大棚育苗 4 月中旬左 右即可去除拱棚膜 待秧苗 2叶1心时及时间苗 将 病苗 畸形苗和密集苗及时去除 浇水在上午10 00 12 00 之间进行 苗床温度回升快 浇水以 见干见 湿 为原则 阴天尽量不浇水或少浇水 湿度过大易 导致细菌性叶斑病传播 阿坝州气温较低 辣椒幼苗 长势较慢 可在幼苗 6 片真叶时及时追施一次农家 肥或尿素 间隔20 d左右再追施一次 2 6 炼苗 为提高幼苗在定植后适宜环境的能力 缩短缓苗 时间 定植前1周进行炼苗 适度控水 加大通风时间 3 整地覆膜 3 1 整地施肥起垄 清理土地杂物 每亩施入有机肥2 3 t 过磷酸钙 30 kg 均衡复合肥 18 18 18 50 kg 翻耕整地耙平 河谷平地采用高垄覆膜 坡地采用平垄覆膜栽培 方 向沿坡面便于排水 厢面宽60 cm 过道60 cm 3 2 铺设滴灌带及地膜 起好垄面及过道后及时铺设滴灌带 滴灌带滴 孔间距选择 40 cm 每垄铺设 2 根 人工铺设时两端 使用筷子固定 避免因起风导致管带翻转 注意滴水 孔朝上 防止土壤随水回流导致滴灌孔堵塞 滴灌带 尾部打结或管带尾部对折 2 次后使用管带套上 选 择宽 80 cm 厚度 0 08 mm 的银灰色地膜 尽量选择 雨后天晴墒情好时铺膜 紧贴厢面 膜两侧用土压 实 防止跑气 水分蒸发 4 水肥设施选择及安装使用 阿坝州种植辣椒区域平地较少 大部分都为山 地 部分山地坡度较大 使用贴片式滴灌带导致下方 管道压力较大 灌水 施肥不均匀 平地即可采用贴 片滴灌带 安装好主管和滴灌带后 选择适宜转接 头 将主管与农田灌溉接头相连 坡度较大的地采用 压力补偿式滴灌带 尽量使坡地上下出水量一致 施 肥可使用背负式喷雾器作为注肥器 选择适宜接头 连接主管 实现简易水肥一体化 每次使用滴灌施肥 时 先开启滴灌20 min 左右 再开启注肥器施入水 肥 施肥完成后继续开启滴灌 10 15 min 将管道内 残余肥液施入 5 定植 阿坝州定植时间一般在 5 月上旬或中旬 定植 前以 40 cm 株行距开孔 开孔位置距离滴孔 6 8 cm 单垄双行栽培 定植前秧苗使用多菌灵药液喷雾 并 用水浇透苗床 便于取苗 定植时尽量选择晴天下 午 防止上午栽苗温度过高叶片萎焉下垂 与膜接触 烫伤导致伤苗 剔除弱苗和病苗 选择健壮苗带土移 栽 用辣椒移栽器 需注意种植深度 种植深度以土 壤与子叶持平即可 种植完成后及时浇定根水 并将 倾斜种苗扶正 浇水后用行间细土将定植孔封好 起 到保温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的作用 定植后 1 2 d 用带有专用喷雾罩的喷雾器行间喷施二甲戊灵等苗 前除草剂 喷施时沿过道边退边喷 避免因破坏药层 影响除草效果 也可铺设宽 80 cm 防草布于行间防 止杂草生长 6 定植后管理 6 1 水肥管理 地膜覆盖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定植后可根据 天气和土壤墒情开启滴灌 滴灌水量以孔穴表面土 壤浸湿为宜 施肥时先将滴灌开 20 min 左右开始施 入肥料 肥料选择水溶性好的肥料 移栽7 10 d辣椒 缓苗后 选择晴天上午 结合滴灌轻施一次提苗 肥 促进前期植株健壮生长 每亩施用高氮水溶肥 5 7 kg 并喷施一次赤吲乙芸苔和磷酸二氢钾 门椒坐 住开始膨大后 间隔15 d左右每亩施用均衡性水溶 肥 18 18 18 8 10 kg 直至采收结束 6 2 植株调整 及时搭架固定植株 晴天上午 10 00 之后或露 水较少时 及时摘除门椒以下侧枝 节约养分 并防 止病虫害通过伤口传播 四门斗或八面风时期 枝叶 荫蔽 摘除门椒以下老叶 将植株间内膛生长弱枝剪 除 利于通风透光 减少养分损耗 降低病害发生 7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辣椒高产优质的重要保障 阿坝 州地区主要病害有疫病 病毒病 细菌性叶斑病 主 要虫害有蚜虫 红蜘蛛 地老虎 生产上采用 预防为 主 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 186 蔬 菜 2025 1 7 1 病害 7 1 1 疫病 疫病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 尤其在 高温高湿的夏季发病迅速 常导致辣椒成片死亡 辣 椒成株染病 叶片暗绿色病斑 导致叶片软腐 茎基 部发病初期为暗绿色病斑 后期病斑绕茎一周呈黑 色 枝条染病与茎基部类似 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 不 与茄科作物连作 及时清除田间病叶 病果和病株残 体 选用抗病品种 化学防治 选用甲霜灵锰锌 嘧菌 酯 甲霜灵等化学杀菌剂进行防治 3 轻病地块连续 施药2 3 次 每次间隔 5 7 d 重病地块每隔 2 3 d 连续施药2 3 次 7 1 2 病毒病 夏季高温天气发病较重 辣椒感染 病毒病后主要有花叶 黄化 畸形 坏死等症状 植株 生长缓慢 果实变小畸形 表面出现绿色深浅花斑 植株矮化 病毒病主要由土壤中带毒病株残体 种 子 传播媒介为初侵染来源 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 切 断病毒病初侵染来源 控制病毒病发生 种子消毒 育苗前加入 10 磷酸钠或 0 1 高锰酸钾浸泡种子 25 min 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种植抗病品种 化学防 治 一般在未发病或发病前期和初期进行防治 发病 前期可用氨基寡糖素 寡糖链蛋白和病毒灵等药剂 连续喷雾 2 3 次 每次间隔 5 d 对传毒媒介蚜虫 蓟 马进行重点防治 7 1 3 细菌性叶斑病 主要为害辣椒叶片 先从叶 缘附近出现黄绿色 水渍状 近圆形的小病斑 扩散 后发展为褐色至锈红色 不规则病斑 叶片穿孔 干 燥时多呈褐色 此病发展快 易引起辣椒大量落叶 落花 落果 对产量影响很大 但植株一般不会死亡 在7 8月雨季时期 高温高湿发病重 发病初期可用 30 王铜500倍液或 27 铜高尚500倍液防治 注意 铜制剂最好单用 不能与多菌灵和托布津混用 7 2 虫害 蚜虫和蓟马除为害植株造成生长减缓 发育不 良外 还是辣椒病毒病的重要传毒媒介 主要使用阿 维菌素 吡虫啉等进行防治 蓟马为害辣椒初期与病 毒病类似 需准确判断区分 地老虎为害辣椒幼苗 咬断近地面茎部 使整株死亡 造成缺苗断垄 在整 地时施入辛硫磷颗粒剂可有效防治地老虎 8 适时采收 阿坝州地区螺丝椒始收期在 8 月中旬左右 以 螺丝椒表面深绿色 光泽发亮时即可采收 适时采收 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 郭秋鹏 冯海鹰 何江蓉 等 阿坝州高寒山区辣椒品比试验 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4 97 99 103 2 邹学校 杨莎 朱凡 等 中国高口感品质鲜食辣椒产业发展与 未来趋势 J 园艺学报 2024 51 1 27 38 3 刘明 冷凉区越夏设施彩椒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J 农业科技 通讯 2023 8 227 229 企业需求为导向 以市场运营为手段 以 政策性支持为保障 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田块相对集 中 耕地质量相对较好 设施配套完善 适宜机械化 作业的专用型花生种植基地 打造花生绿色高质高 效生产样板 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基础条 件薄弱的短板 加强耕地质量和农田灌排渠系建设 配套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 肥技术 增施 有机肥 菌肥 大力引进推广 ARC 菌 剂 专用缓释肥等新产品 不断提升土壤地力 夯实 生产基础 3 4 搞好产业链条衔接 提高花生综合效益 引导花生种业 加工出口等龙头企业积极开展 花生新品种研发 精深加工 促进优质专用花生综合 开发利用 延长产业链 提升产品附加值 实现花生 综合效益提升 推动花生及其制品区域公用品牌和 知名商标创立 建立现代营销体系 确保产业增值增 效 重点建设优质高油酸花生 油用花生 出口花生 鲜食花生等良种繁育和原料生产基地 为产业高质量 发展提供优质专用原料 建立花生食品安全溯源体 系 在种植 加工 流通及销售与餐饮服务等产供销 的各个环节中 实现完全可追溯 确保花生产品质量 安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重点加强农药 肥料等投入 品安全管理 防治重金属污染 加速建立完善花生种 植 收购 运输 加工 贮藏等环节安全技术标准和规 程 强化质量检测和控制 防止黄曲霉毒素等污染 参考文献 1 万书波 花生品质栽培理论与调控技术 M 北京 中国农业科 学技术出版社 2013 2 廖伯寿 关于大食物安全战略背景下我国油料保障底线目标 及对策的商榷 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4 46 1 1 6 3 王才斌 吴正锋 等 花生营养生理生态与高效施肥 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7 4 沈浦 赵红军 王才斌 等 花生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 M 北 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上接21页 187
展开阅读全文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