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与溃疡病复合侵染鉴定及防治建议_康华军_温智浩_袁军海_.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新疆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与溃疡病复合侵染鉴定及防治建议_康华军_温智浩_袁军海_.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疆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与溃疡病复合侵染鉴定及防治建议_康华军_温智浩_袁军海_.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疆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与溃疡病复合侵染鉴定及防治建议_康华军_温智浩_袁军海_.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疆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与溃疡病复合侵染鉴定及防治建议_康华军_温智浩_袁军海_.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疆地处北纬 3747之间,常年干燥少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加工番茄种植基地,与美国加州、地中海并列为世界三大番茄酱产区。据新疆统计年鉴记载,2015年新疆加工番茄种植面积6.9万hm2(103.5 万亩),总产量761.3万t。近年来,由于加工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频繁的从国内外引种,病害发生逐年加重,导致加工番茄的品质和产量降低,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20132017年,笔者连续5a (年)对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奇台县、吉木萨尔县,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焉耆回族自治县、和静县、和硕县、博湖县,石河子市等加工番茄主产区的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和溃疡病严重发生,是造成番茄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两种病害复合发生现象严重。由于两种细菌性病害均可在番茄叶片、茎秆、果实上显症,导致生产上难以区分,给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1 新疆加工番茄细菌性病害发生情况20132017年笔者对新疆加工番茄主产区病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南疆和北疆气候差异大,病害种类有所不同。在北疆的石河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奇台县、吉木萨尔县等地区,由于加工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主栽品种单一以及连作种植等原因,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 Pseudomonas syringaepv. tomato)和溃疡病( 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subsp.michiganensis)发生异常严重,病株率一般为 30%40%,严重时病株率高达 60%,且同一地块两种病害复合发生现象普遍。与北疆相比,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焉耆回族自治县、和静县、和硕县、博湖县等地区,早疫病( Alternaria solani)危害严重,细菌性斑点病和溃疡病发生相对较轻。2 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和溃疡病田间症状2.1 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 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 Pseudomonas syringaepv.tomato,Pst)。番茄幼苗期与成株期均可染病。幼苗期发病主要侵染叶片,成株期可侵染叶片、叶柄、茎秆、花和果实。发病初期,叶片中部或叶缘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油渍状小斑点,病斑直径13 mm,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彩色图版 1、2);发病后期,叶片上的病斑变为黑色或黑褐色,干枯易折碎且易连成片;叶柄和茎秆感病,初期产生圆康华军,男,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蔬菜病害诊断研究,E-mail:1101415066qq.com* 通讯作者:柴阿丽,女,副研究员,专业方向:蔬菜病害诊断研究,E-mail:chaialicaas.cn;李宝聚,男,研究员,专业方向:蔬菜病害综合防治研究,E-mail:libaojucaas.cn收稿日期:2018-02-05;接受日期:2018-04-20基金项目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15),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5)新疆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与溃疡病复合侵染鉴定及防治建议康华军1,2温智浩3袁军海1柴阿丽2*许建军4何 伟4李宝聚2*(1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61;2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3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4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91)近几年新疆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和溃疡病发生严重,且两种病害复合发生,均可在番茄叶片、茎秆、果实上显症,在进行防治时应综合分析病害发生的原因,做到预防为主,发病严重时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防治。83新优品种栽培管理本期视点产业市场病虫防控 栽培管理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2018(6):83-86形或近圆形褐色小斑点,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随着病情发展,病斑变为黑色或黑褐色并纵向和横向扩展,严重时可环绕茎秆或叶柄(彩色图版 3);病原菌侵染花时,花蕾上产生油墨状褐色病斑,发病严重时病斑易连成片(彩色图版4),萼片表面产生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彩色图版5);果实感病,初期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油渍状小斑点,直径约3 mm,后期病斑逐渐变为黑色或黑褐色,易连成片,中央形成木栓化疮痂(彩色图版 6)。2.2 加工番茄细菌性溃疡病 病原菌为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 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subsp.michiganensis,Cmm)。加工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主要侵染叶片、茎秆和果实。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幼苗期染病,可造成番茄植株死亡,减产严重。成株期发病,一般是下部叶片先表现症状,叶缘变为褐色并向上卷曲(彩色图版7),似火烧 状,病健交界处变黄褪绿;茎部感病,病原菌从茎部伤口侵入,然后沿维管束向上向下扩展,致使髓部中空,维管束变褐腐烂,茎表皮变褐并生出许多不定根(彩色图版8);果实感病,表面产生边缘乳白色中央粉色的圆形病斑,似鸟眼状,随病情加重,病斑中央木栓化突起且易连成片,表皮粗糙(彩色图版 9)。2.3 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和溃疡病复合侵染症状 细菌性斑点病和溃疡病复合侵染后,主要是叶片和果实表现症状。叶片感病初期,叶脉和叶肉均可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小斑点,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随发病程度加重,病斑变为黑色或黑褐色,易连成片,叶缘变为黑褐色坏死状,病健交界处褪绿变黄(彩色图版 10、11);果实感病,产生两种病斑:一种是边缘乳白色中央褐色的圆形病斑,病斑中央木栓化,似鸟眼状;另一种是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的不规则形、油渍状病斑,稍大的病斑边缘变为黑色或黑褐色,中央木栓化;随着病情加重,两种病斑都易连成片,造成果实表面粗糙不平(彩色图版 12)。复合侵染与单一侵染田间症状主要区别在番茄叶片和果实上:当发生单一侵染时,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是在叶片中间产生褐色、圆形或近圆形斑点,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番茄溃疡病是在叶缘产生黄褐色的干边,似火烧状;当发生复合侵染时,番茄叶片边缘为褐色、枯死状,叶片中间形成溃疡状穿孔。果实上发生单一侵染时,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是在果实表面产生褐色或黑褐色的病斑,溃疡病形成的是边缘乳白色中央粉红色的病斑;当两种病害复合侵染时,会在果实表面同时产生细菌性斑点病(褐色或黑褐色)与溃疡病(鸟眼状)的 病斑。3 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和溃疡病病菌复合侵染鉴定20132017年,笔者从新疆昌吉、玛纳斯等加工番茄生产基地采集了 35 份疑似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与溃疡病菌复合侵染的病害样本,分别进行了叶片组织病原菌分子检测、分离培养以及致病性测定。分子检测:取番茄疑似发病样本的叶片和茎秆组织,采用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发病组织基因组DNA。然后分别使用根据Cmm 的 pat-1 基因设计的特异性引物CMM5/CMM6(CMM5:5- GCGAATAAGCCCATATCAA- 3 ,CMM6:5-CGTCAGGAGGTTCGCTAATA-3)(Dreier etal.,1995) 与 根 据 hrpZPst基因设计 的 Pst 特 异 性 引 物 MM5F/MM5R(MM5F:5-GAACGAGCTGAAGGAAGACA-3,MM5R:5-CAGCCTGGTTAGTCTGGTTA-3)(Zaccardelli etal.,2005)对基因组 DNA 进行 PCR 扩增和测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35 份疑似病害样本均分别扩增出预期大小为614 bp与532 bp的特异性片段。从NCBI网站对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结果显示,与 Pst(Genbank 登录号:EU296548.1)和 Cmm(Genbank 登录号:MF409285.1)序列同源性达到 99%100%。细菌分离培养:对采集的 35 个番茄发病组织进行细菌划线分离,共分离出 Pst 菌株 38 株,Cmm菌株 40 株,并对分离出的所有 Pst 和 Cmm 菌株分别进行致病性测定。采用喷雾法接种 Pst 后,叶片发病初期产生近圆形褐色小斑点,周围有或无黄色晕圈,产生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典型症状;采用剪叶法(将手术剪前端1 cm蘸取菌悬液后,在幼苗顶端新叶处将主茎剪断)接种 Cmm 后,植株出现叶片萎蔫,茎部坏死症状。从接种发病植株上再次84新优品种栽培管理本期视点产业市场病虫防控 栽培管理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进行细菌分离,经分子检测为 Pst 与 Cmm。结果表明,从新疆采集的疑似病害样本由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和溃疡病菌复合侵染引起。分子检测与细菌的分离培养以及致病性测定等结果表明,从新疆采集的加工番茄样本确实发生了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与溃疡病菌的复合侵染。4 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与溃疡病发生规律4.1 发病条件4.1.1 种子带菌 细菌性斑点病菌与溃疡病菌既可以附着在种子表面,同时也可以侵入到果实内部而导致种子内部带菌(李焕玲等,2011;宋加伟等,2016)。溃疡病菌种子带菌率为1%5%,从病果上收集的种子播种到大田中可造成高达 53.4% 的幼苗发病(刘泮华和张乐,1989)。少量带有细菌性斑点病菌的种子播种到土壤中,在苗期即可表现症状,条件适宜时全田大面积发生。种子带菌可能是新疆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和溃疡病大发生的原因之一。4.1.2 土壤及病残体带菌 细菌性斑点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 210 d(天)以上(Blancard,2012),溃疡病菌可在病残体及土壤中存活至少 2 a(年)(Gleason etal.,1991)。当土壤湿度大、温度较高 时,病原菌易大量繁殖,播种后会粘附在种子表面,成为当年的初侵染源。另外,病原菌也可在田块周围的杂草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4.1.3 气候条件 细菌性斑点病与溃疡病均属于温暖高湿型病害,温度 25 左右、湿度 90% 以上时容易导致这两种病害的流行(李焕玲等,2011;王莹莹等,2015)。新疆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每年的68月是新疆气温最高、降雨量最多的时期,气候条件适宜,非常有利于细菌性斑点病与溃疡病的流行。4.1.4 田间管理 种植密度过大、地势低洼、大水漫灌、排水不良等都容易导致田间湿度过大而引起病害流行;偏施氮肥、不及时拔除发病植株、随意堆放病残体等都给病原菌的侵入提供了机会。4.2 传播方式4.2.1 带菌种子、种苗调运 带菌种子与种苗远距离调运是病原菌远距离传播的重要原因。检验检疫部门对种子检验不及时、检验检疫方法不规范都会导致细菌性斑点病菌与溃疡病菌传播到新的无病田块。带有细菌性斑点病菌的种子播种到土壤中,番茄幼苗期即可发病而造成较大的经济 损失。4.2.2 风雨传播 种植密度过大,并伴有大风天气会导致番茄枝叶不停的摩擦而造成伤口,细菌可由伤口侵入;若同时遇上降雨天气,田间湿度过大,发病部位会溢出菌脓,菌脓会随着雨水飞溅而近距离传播。4.2.3 农事操作 喷灌、大水漫灌可将空气及土壤中的病原菌传播到健康的番茄植株上,条件适宜即可造成病害流行;农事人员频频接触发病植株、拔除发病植株后不经消毒再直接接触健康植株均可造成病原菌的近距离传播。4.2.4 昆虫 昆虫取食染病果实或叶片后,病原菌会粘附在口器上,昆虫再次取食健康植株时即可传播病原菌(Bashan,1986)。5 防治建议番茄细菌性斑点病与溃疡病均为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主要经番茄植株的伤口或气孔侵入,通过雨水、种子、农事操作等传播。因此,在进行防治时应综合分析病害发生的原因,做到预防为主,发病严重时应结合多种方法进行防治。5.1 加强检疫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与溃疡病菌皆为我国检疫性细菌,且都可以通过种子进行远距离传播,因此需要制定严格的检疫措施,对进入菜区的所有种子进行多种方法检测,防止带菌种子进入非疫区。5.2 选育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控植物病害最经济、有效、省时省力的措施。在细菌性斑点病与溃疡病严重发生的地区应大力推广抗病品种。目前国外学者已经筛选出了部分抗细菌性斑点病的品 种, 如 Ontario 7710、PI 126430 等(Pilowsky &Zutra,1986),此外还有细叶番茄 1126430、多毛番茄等抗病品种。对于细菌性溃疡病,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发现具有商业价值的抗病品种,仅发现部分中度抗性材料,如 Lycopersicon pimpnellifolium(L.)Mill.、 L. peruvianum(L.)Mill. 以 及 L. hirsutumHum&Bonpl(Gleasonetal.,1993)。5.3 种子处理 用 55 温汤浸种 25 min(分),或用 1.05% 次氯酸钠溶液浸种 2030 min(分)(Blancard,2012),清水冲洗后晾干催芽,可有效85新优品种栽培管理本期视点产业市场病虫防控 栽培管理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减少种子上的细菌性斑点病菌数量(Louws etal.,2001)。用5%的盐酸溶液浸泡种子510h (小时)可有效杀死种子表面和内部的溃疡病菌(李明远和柯常取,1991)。另外,可以将成熟的疑似带有溃疡病的果实打碎后放在 1 个容器内,不要加水,使种子完全淹没于发酵液中并密封容器,使其在21 条件下发酵 4 d(天),发酵完毕后立即取出种子洗净,晾干备用,该方法可杀死种子表面全部以及种子内部大部分的溃疡病菌(冯兰香,1992)。需要注意的是,发酵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降低种子的萌发率(Lenetal.,2011)。5.4 苗床处理 细菌性斑点病菌与溃疡病菌可在土壤和病残体中存活很长时间,一旦条件适宜就会侵染番茄。因此最好选择新苗床或者选用消毒的育苗基质进行育苗。若使用旧苗床,需每平方米苗床喷洒 30 mL 浓度为 40% 的甲醛溶液,覆膜 45 d(天)后揭膜,晾 15d(天)后再播种。5.5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不宜过度密植;生长前期稳施氮肥,避免营养生长过旺不利于通风排湿。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并带出田园烧毁或深埋;避免过多人员进出田园损伤枝叶,为病原菌的侵入提供机会;尽量采用滴灌技术,避免大水漫灌,以防田间湿度过大。合理轮作:发病较重的田块与非茄科作物实行 2 a(年)以上的轮作(Cuppels &Elmhirst,1999),可有效减少病原基数。5.6 药剂防治 番茄溃疡病属于系统性侵染病害,一旦植株出现明显的症状后再施药,效果会很不理想。因此,从选种、播种以及育苗时就应开始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对种子和苗床进行灭菌消毒处理。苗期发现病株时应立即拔除,烧毁或深埋。番茄成株期,发病初期可选择37.5%氢氧化铜悬浮剂 800 倍液,或 3% 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2% 春雷霉素水剂 300 倍液,或 20% 噻菌铜悬浮剂 700 倍液喷雾防治。细菌性斑点病发病初期可用2%春雷霉素水剂8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0004 000 倍液喷雾防治。以上药剂每隔 710 d(天)喷施 1 次,直至控制病情。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药剂,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参考文献冯兰香1992把好无病种子关,杜绝番茄溃疡病中国蔬菜, (4):45-46李焕玲,石延霞,谢学文,李宝聚2011番茄溃疡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中国蔬菜,(23):24-27李明远,柯常取1991番茄溃疡病的发生与防治蔬菜,(1):31-32刘泮华,张乐1989番茄溃疡病鉴定研究植物检疫,3(1):31-33宋加伟,石延霞,谢学文,柴阿丽,李宝聚2016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茎部危害严重中国蔬菜,(9):84-85王莹莹,柴阿丽,李宝聚2015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症状多样性与综合防治中国蔬菜,(11):82-84BashanY1986Field dispersalofPseudomonas syringaepvtomato, Xanthomonas campestrispv.vesicatoria,and Alternaria macrosporabyanimals,people,birds,insects,mites,agriculturaltools,aircraft,soil particles,and watersourcesCanadianJournalofBotany,64(2):276-281BlancardD2012Tomato Diseases:Identification,Biology andControl:AColourHandbookBocaRaton:CRCPressCuppelsDA,Elmhirst J1999Disease developmentandchangesinthenatural Pseudomonas syringaepv.tomatopopulationsonfieldtomatoplantsPlantDisease,83:759-764DreierJ,Bermpohl A,Eichenlaub R1995Southern hybridizationandPCRforspecificdetectionofphytopathogenic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subsp.michiganensisPhytopathology,85(4):462-468GleasonML,Braun EJ,Carlton WM,Peterson RH1991Survivalanddisseminationof 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subspmichiganensisintomatoesPhytopathology,81(12):1519-1523GleasonML,Gitaitis RD,Ricker MD1993Recent progressinunderstandingandcontrollingbacterialcankeroftomatoineasternNorthAmericaPlantDisease,77(11):1069-1076Len LD,Siverio F,Lpez MM,Rodrguez A2011 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subsp.michiganensis,aseedbornetomatopathogen:healthyseedsarestillthegoalPlant Disease,95(11):1328-1338LouwsFJ,Wilson M,Campbell HL,Cuppels DA,Jones JB,ShoemakerPB,Sahin F,Miller SA2007Field controlofbacterialspotandbacterialspeckoftomatousingaplantactivatorPlantDisease,85(5):481-488PilowskyM,Zutra D1986Reaction ofdifferenttomatogenotypestothebacterialspeckpathogen( Pseudomonas syringaepv tomato)Phytoparasitica,14(1):39-42ZaccardelliM,Spasiano A,Bazzi C,Merighi M2005Identification andinplantadetectionof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usingPCRamplificationof hrpZPstEuropean JournalofPlantPathology,111(1):85-9086新优品种栽培管理本期视点产业市场病虫防控 栽培管理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展开阅读全文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