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76农 技 推 广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3期摘要:以异色瓢虫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瓢蚜比例对烟蚜的防治效果,瓢蚜比例越大,异色瓢虫对烟蚜的防治效果就越好。不同瓢蚜比例均可在5d后达到90%以上的防效。田间释放异色瓢虫,要根据田间调查蚜虫数量,确定异色瓢虫幼虫、成虫释放数量,确保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关键词:异色瓢虫;烟蚜;天敌;生物防治0 引言在蚜虫的天敌中,异色瓢虫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异色瓢虫属于多食性昆虫,对多种蚜虫具有很强的捕食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防天敌,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2017年国家局启动绿色防控重大专项以来,沂水县局(分公司)积极开展以烟蚜茧蜂为主的绿色防控工作,通过对烟蚜优势天敌的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异色瓢虫在临沂烟区田间广泛存在,通过调查发现异色瓢虫对烟蚜捕食量较大,防治烟蚜效果明显。因此,本文研究了异色瓢虫防治蚜虫效果及田间释放技术,通过开展接种不同异色瓢虫数量,来进一步明确对烟蚜的防治效果;并同时结合烟蚜茧蜂田间释放技术,探究了一套适合异色瓢虫田间释放技术规程,提高了异色瓢虫田间释放效率。1 不同瓢蚜比例对烟蚜的防治效果1.1 供试虫源烟蚜和异色瓢虫均采集于临沂沂水试验站烟田,在人工气候室内未接触任何药剂情况下繁育多代。1.2 试验方法本试验设置异色瓢虫与蚜虫比例分别为1:8、1:16、1:32、1:64和0:64,5个处理,进行3次重复试验。本试验栽种烟草品种为中烟100,到烟株生长到团棵期时,采用挑接法随机将80头烟蚜接到烟株上,同时接种异色瓢虫的幼虫7、5、3和1头,放置在养虫笼中观察烟蚜变化情况,连续观察5d蚜虫繁育情况。1.3 瓢虫田间释放技术通过专家咨询,结合2017年田间试验,通过分析梳理异色瓢虫田间释放技术。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瓢蚜比例对烟蚜的防治效果由表1可知,释放异色瓢虫数量越多,烟蚜生长控制效果越好。当瓢蚜比例为1:10时,第4天的防治效果可达91.8%,第5天可达95.37%;当瓢蚜比例为1:80时,第4天的防治效果为81.76%,第5天为90.38%。每一个处理,经时间的延长,对烟蚜的防治越好,所有处理均可在第5d后达到至少90%防治效果。2.2 异色瓢虫田间释放技术2.2.1 田间释放虫态的选择。通过田间释放异色瓢虫防治烟蚜,结合烟区实际,主要采用异色瓢虫幼虫和成虫进行田间释放防治蚜虫。通过对异色瓢虫不同龄期对烟蚜捕食效果研究发现,3龄、4龄异色瓢虫幼虫捕食量最大,而且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较强,白天活动量较大,适宜进行田间释放,而且特别对于小面积部分地块蚜虫发生较多的情况,比较适宜进行3龄或者4龄异色瓢虫幼虫释放,能够最大程度控制蚜虫的进一步发生。如果是要增加自然环境中异色瓢虫种群数量,以便达到长期有效控制的作用,则释放异色瓢虫成虫最为简单有效。异色瓢虫成虫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较强,有较强的抗逆性和抗饥饿的天性,对烟蚜的捕食量非常大,而且能长距离搜寻目标蚜虫。2.2.2 释放时期与释放量。依托试验站、技术推广站,全县建立了2个病虫害预测测报站,持续开展烟蚜发生预测预报的常规监测工作,分6个时期调查蚜虫发生期和发生程度,根据今年蚜虫迁飞规律及种群数量调查结果,合理确定异色瓢虫田间释放时期及释放量。若要在短时期内对烟蚜开展有效控制时,释放时期则需根据田间烟蚜数量多少及烟蚜种群发生时期来确定。单批次向释放区域按照异色瓢虫与烟蚜比例为1:200的量进行释放,每7天进行释放1次。2.2.3 田间释放的方法。结合烟区实际,异色瓢虫在沂水烟区田间释放形式,一般是对异色瓢虫幼虫及成虫进行释放。对于异色瓢虫释放,在释放前,可进行一定时间的饥饿处理,可明显提高对烟蚜的防治效果。因为异色瓢虫幼虫不能飞行,只能在烟田内部进行活动,因此,异色瓢虫幼虫释放比较局限,比较适宜于局部蚜虫发生量较大的时候,示范幼虫有个非常好的优势,那就是节约繁殖成本,而且烟田内的蚜虫能够满足异色瓢虫幼虫后期的发育,不影响其繁殖发育。对幼虫的释放一般采用将带有幼虫的叶片直接放置于烟株上,对于零星烟株上的蚜虫防治可以采用直接接虫或定点释放的方式。对成虫的释放相对简单,人工在养虫室内收集异色瓢虫成虫。将收集的异色瓢虫置于收集瓶内,用5%蜂蜜水饲养,然后统一整齐的放置于通风遮阳处,便于释放专业队人员领取。要注意饲养异色瓢虫时蜂蜜水不宜过多;成虫在收集瓶中不能超过3h,温度不超过30。一般瓢蚜比例要求低于1:200,可有效控制蚜虫。不管是幼虫还是成虫的释放,一般要求在阴天或者是日落后释放比较有利,因为在白天强阳光照射下,会引起异色瓢虫的迁移,阴天如果遇到下雨要及时停止对异色瓢虫的释放。2.2.4 注意事项。释放异色瓢虫前后3天内,释放地块周围避免施用化学农药,当田间蚜量超过防治指标时,指导烟农选用高异色瓢虫对烟蚜的防治效果及释放技术高 强,王志刚,张伟娜,朱先志,刘 莉,徐 蕊,崔 云,张 超(临沂烟草有限公司沂水分公司,山东临沂 276400)表1 不同瓢蚜比例对烟蚜的控制效果(%)瓢蚜比例 初始蚜量1天 2天 3天 4天 5天蚜量 防效 蚜量 防效 蚜量 防效 蚜量 防效 蚜量 防效1:8 50 39.4 52.64a 36.6 70.98a 29.5 84.45a 24.8 91.8a 22.4 95.37a1:16 50 48.2 42.07b 41.7 66.93ab 34.3 81.92ab 31.9 89.46a 27.6 94.3a1:32 50 55.6 33.17b 49.9 60.43b 43 77.33b 38.3 87.34 a 32 93.39a1:64 50 66.9 19.59c 72.2 42.74c 61.9 67.37 c 55.2 81.76b 46.6 90.38a0:64 50 83.2 - 126.1 - 189.7 - 302.6 - 484.2 -177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3期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进行防治。在拟释放区域设置烟蚜发生动态监测圃,定点定株调查,5点取样,每点调查15株,移栽后每5天调查一次烟蚜发生情况,记载蚜虫发生数量。释放后按照同样方法调查烟田异色瓢虫发生数量及烟蚜数量,同时设置相应的空白对照田,以衡量异色瓢虫防治烟蚜效果。3 小结与讨论2017年,沂水县局(分公司)开展了异色瓢虫等捕食性天敌昆虫防治蚜虫技术研究示范,掌握了异色瓢虫繁放技术,推广面积约185.3hm2,通过试验调查表明,异色瓢虫对烟蚜的理论防治效果在90%以上。和以往常规烟田同等情况下防治蚜虫需喷药3次,异色瓢虫释放区烟田防蚜农药减少2次。较常规烟田相比,色瓢虫释放区从农药用量上看,可减少10g/667m2,按照0.2元/g计算,减少2次施药可节省成本4元/667m2。本文以异色瓢虫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瓢蚜比例对烟蚜的防治效果,发现在山东烟区异色瓢虫是烟蚜的主要天敌之一,田间释放异色瓢虫可有效的防治烟蚜,瓢蚜比例越大,对烟蚜防治的效果越高。不同瓢蚜比例均在5d之后达到至少90%的防治效果。关于异色瓢虫的释放技术,要根据田间调查蚜虫数量,确定异色瓢虫幼虫、成虫释放数量,确保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下一步沂水县局(分公司)把绿色防控工作作为保证产品安全、提升行业形象、促进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保障人财物支持,完善技术体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性,确保绿色防控工作深入有效运行;加大宣贯培训力度,提高全员全程绿色防控意识,提高各界对烟草绿色防控的认知度,增强技术人员、农民实操能力和专业队专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彰显烟草负责任的社会形象。建立大农业推广长效机制;同时积极与地方政府农业、气象、畜牧、农机单位等联系,争取得到政策扶持,联合开展大农业推广技术、协同合作等相关研究,发挥临沂地域特色优势,加大在特色农产品上的释放面积,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打造责任烟草的新名片。参考文献1 Evans EW. Lady beetles as predators of insects other than HemipteraJ.Biological Control,2009,51(2):255-267.2 王小艺,沈佐锐.异色瓢虫的应用研究概况J.昆虫知识,2002a,39(4):255-261.3 沈平,吴建华,刘萍,等.棉蚜防治药剂筛选及对异色瓢虫幼虫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4,(6):96-101.4 王小艺,沈佐锐.四种农药对桃蚜和异色瓢虫的选择毒性及害虫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协调性评价J.农药学学报,2002,4(1):34-38.肥规律、根系分布、土壤性状、设施条件和技术措施等。在果树不同的生长时期,制定灌溉施肥标准,对水肥的数量进行分配,包括施肥比例、灌溉时间、次数、数量,充分满足果树的生长需求。另外,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水肥一体化技术优势,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情况、果树长势等,适时适量地施肥,提高水肥的利用率。4 结论水肥一体化技术有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技术具有省水省肥、省工省力、促进果树生长、提升果实品质、降低成本等优点,进而提高水肥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果园的经济效益。在果园实际种植过程中,应该注重果园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的要点包括设备设施、肥料选择、水肥管理,进行科学地施肥,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 李泽坤,周婷.现代果园水肥一体化技术J.福建农业,2012,(9):26-272 何震,姜磊,唐以林.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果园中的应用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4,(3):443 柴全喜.科学控制果园成本的有效措施N.河北科技报,2017-04-29(007)4 赵吉红.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5 贺浩浩.猕猴桃园水肥一体化应用效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6 孔海民,刘晓霞,陆若辉,等.浙江省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现状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7,(12):2135-2137式、也可以通过开办培训班的形式来对相关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工作。4 结语通过上文的简单论述,能够发现我国在农业科研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尤其是近些年来我国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获得的成绩更是一目了然,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具体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时候,首先一定要了解该地区玉米生产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政府有关部门的主导作用,相关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一定要和一线的生产人员沟通好,真正的将玉米的生产与高产栽培技术结合起来,真正的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上来,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参考文献1 李少昆.我国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影响因素及粒收技术的发展方向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3):265-272.2 杜番红,吴亚洲.玉米单粒播种高产技术推广优势和存在的问题J.农业与技术,2014,34(11):139.3 袁德华,刘洁.平泉县发展地膜玉米历程、技术措施、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8,(5):17-19.4 李瑞莲,于喜红,黄明玲,等.玉米覆膜栽培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农民致富之友,1999,(2):10.(上接第175页)(上接第17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