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工番茄产业现状与发展分析_甘中祥.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我国加工番茄产业现状与发展分析_甘中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加工番茄产业现状与发展分析_甘中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加工番茄产业现状与发展分析_甘中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加工番茄产业现状与发展分析_甘中祥.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加工番茄产业现状与发展分析_甘中祥.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oi 10 19928 ki 1000 6346 2025 1034 https veg org 我国加工番茄产业现状与发展分析 甘中祥 2 刘磊 1 李鑫 1 朱璨 1 王孝宣 1 黄泽军 1 国艳梅 1 杜永臣 1 李君明 1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蔬菜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2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 学 新疆昌吉 831100 摘 要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加工番茄制品出口贸易国 西部地区具有天然优势 然而加工番茄产业发展却长期处于严重波 动 一直位于查漏补缺的处境 通过从品种 种植 采收 产品类型 出口等方面分析了加工番茄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 题 提出了通过国际市场自主品牌产品树立 开发多元化和精细化产品 科学引导市场 完善产业行规 建立严格的监管机 制等建议 以便进一步提升我国加工番茄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确保产业可持续 健康发展 关键词 加工番茄产业 现状分析 可持续发展策略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China s Processed Tomato Industry GAN Zhongxiang 2 LIU Lei 1 LI Xin 1 ZHU Can 1 WANG Xiaoxuan 1 HUANG Zejun 1 GUO Yanmei 1 DU Yongchen 1 LI Junming 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Vegetable Biobreeding Institute of Vegetables and Flower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2 Xinjia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Changji 831100 Xinjiang China Abstact China is the world s largest exporter of processed tomato products and the western regions possesses distinct natural advantages for tomato cultivation However the industry has long experienced severe fluctuations and remains in a state of reactive development focused on remedying existing gap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challenges facing the industry in terms of varieties cultivation practices harvesting product types and exports It further proposes targeted strategies to enhan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ensure sustainable growth These include building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brands diversifying and re ning product lines scienti cally guiding market demand improving industry regulations and establishing a robust regulatory framework Together these measures aim to strengthen China s processed tomato industry and support its long term healthy development Keywords processing industry current statues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加工番茄产业是我国西部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 在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 随着消费升级和食品加工 业的快速发展 番茄酱 番茄汁等产品的市场需求 持续增长 推动我国加工番茄产业在种植规模 产 品质量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稳步提升 但与国际领先 产区相比 我国加工番茄产业仍面临品种选育滞 后 机械化程度不足 产品附加值低 产业链协 甘中祥 男 高级农艺师 专业方向 加工番茄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 E mail 1807356097 通信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李君明 男 博士 研究员 专业方向 番茄遗传育种 E mail lijunming 收稿日期 2025 04 28 接受日期 2025 05 12 基金项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三农 骨干人才培养项目 2022SNGGGCC040 兵团科技计划项目 2024AB022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产业广角 2025 6 9 13 9 网络首发时间 2025 05 30 17 26 43 网络首发地址 同性不强等瓶颈问题 同时 气候变化 市场竞争 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也为产业发展带来不确定 性 在此背景下 系统梳理我国加工番茄产业的发 展现状 剖析关键制约因素 对优化产业布局 提 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产业现状分 析 从品种选育 标准化种植 精深加工 出口管 理等方面展开探讨 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产业政 策 企业优化经营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1 我国加工番茄产业现状及优劣 势分析 1 1 加工番茄产业现状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番茄制品出口贸易国 加 工番茄产业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 之一 整体而言 我国加工番茄产业受国际市场 影响较大 年播种面积维持在 5 3 万 8 0 万 hm 2 80 万 120 万亩 之间 2024 年达到了有史以来 最高水平 约 12 0 万 hm 2 180 万亩 超过了世 界第一大生产基地美国加州的 10 7 万 hm 2 160 万 亩 跃居世界第一 而 2025 年由于大量库存 播 种面积仅约 10 7 万 hm 2 60 万亩 新疆是我国加 工番茄的主要产区 约占全国加工番茄总面积的 2 3 南疆地区基本保持在 1 3 万 2 0 万 hm 2 20 万 30 万亩 北疆 4 0 万 5 3 万 hm 2 60 万 80 万亩 内蒙古 甘肃等地区 1 3 万 2 0 万 hm 2 20 万 30 万亩 目前 加工番茄从播种到采收 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 加工制品主要以大 桶番茄酱为主 占 60 70 其次是番茄丁 整 形罐头 占 15 20 高附加值产品 如番茄红 素 占比虽低但增长迅速 在番茄制品安全性方 面 以企业为主导执行 HACCP ISO22000 等国际 食品安全认证 实施严格的农残检测标准 对农残 超标的原料一律拒收 部分龙头企业建立了从田间 到产品全程追溯系统 安全率在国际上属较高水 平 目前中国加工番茄产业在双循环战略驱动下 出口和内需比例约为 4 6 产品主要出口至欧洲 占比 25 35 主要是意大利 德国 西班牙 葡萄牙 非洲 占比 30 40 主要是尼日利 亚 加纳 南非 埃及 亚洲 占比 20 25 主要是菲律宾 越南 沙特阿拉伯 日本 等国 家和地区 出口价格通常低于国际市场均价 如 2022 年约为 800 1 000 美元 t 1 随着国内快餐连 锁 预制菜行业的扩张 内需呈稳步增长趋势 年 均增速达 3 5 近几年受原料 能源成本上涨 影响 加工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我国加工番茄产业种植端的经营模式主要包 括合作社模式 种植大户 企业 基地 分散农 户经营等 合作社模式占 30 40 是由合作 社通过统一品种 技术 销售等方式 对接加工 企业签订合同 提高了农户的议价能力和生产效 率 种植大户模式占 30 50 是由加工企业与 种植大户签订订单 提供种苗 种植技术指导 农 户按标准种植 形成稳定供应链 分散农户经营 占 20 30 主要是小面积种植农户 缺乏统一 标准 抗风险能力较弱 目前我国加工番茄产业正 处于从分散经营向集约化 标准化转型 合作社和 企业 基地 模式的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在种植技术方面 以加工企业为主导 逐步 形成了绿色规范化的技术措施 主要包括 加压滴 灌实现水肥一体化 苗期高磷配方施肥促进根系生 长 结果期高钾配方提高果实品质 中后期喷施钙 肥预防脐腐病 高效低毒农药预防病虫害 采收前 15 天以上停灌水促集中成熟 加工企业统一调配 采收以缩短拉运交售时间等 李宣志 等 2023 1 2 我国加工番茄产业的优劣势分析 相对于美国加州 意大利等加工番茄世界主产 区 我国加工番茄产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地理环境 条件 特别是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病虫害少 可以生产出品 质优异的番茄产品 虽然目前劳动力 土地 生产 资料等成本大幅上涨 但相对于美国 欧洲等发达 国家或地区仍然较为便宜 如美国人工每小时约 16 美元 每人每天成本约合人民币 900 元 而新 疆在农忙时成本为每天 200 250 元 世界主产区 美国加州由于冬季较为温暖 各种病虫害频发 而 我国新疆 内蒙古等地区 病虫害发生较少 但相 对美国加州 无霜期短 设备利用率较低 另外 虽然我国加工番茄产业实现了全程机械 化种植 但集约化程度仍较低 特别是内蒙古 甘 肃等地区 由于地块面积较小 短期难以实现大规 模集约化生产 而美国加州基本以大农场为主 每 个农场具有上万亩的种植和生产能力 目前我国最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产业广角 10 大生产基地最多几千亩 在规模上与美国加州差距 较大 同时 我国加工番茄产品缺乏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拳头产品 也没有知名的国际品牌 主要以出 口大桶酱为主 价格低廉 对国际市场依赖度较 高 内需量较小 2 我国加工番茄产业链存在的主 要问题 通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 虽然我国加工番茄 产 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如实现了机械化采收 品种 经历了 3 代更新 每 667 m 2 产量由原来的 6 t 提高 到 8 10 t 但仍存在系列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2 1 品种方面 种子是农业产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国内加工 番茄种子市场中 国产品种约占 60 进口品种以 Heinz 和 Nunhems 为主 约占 40 在品种研发方面 国外美国亨氏 法国利马格 兰 德国纽内姆 美国圣尼斯等 13 家国际公司每 年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展优良新品种选育 如 美国亨氏公司每年投入几百万美元 专门用于研发 加工番茄优良新品种 这些国际公司均具有几十年 甚至上百年的育种历史 拥有大量的种质资源 积 累了丰富的育种经验 先进的育种技术 系统的品 种筛选体系 而我国专业从事加工番茄育种的单位 较少 主要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新 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垦科学院 等单位 同时由于加工番茄属于小众作物 国家 投入的经费较少 支持力度十分有限 国内加工番 茄种子销售价格也十分便宜 大多在 6 000 9 000 元 kg 1 而美国和欧洲的价格是我国的 6 倍以上 导致育种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调 另外 国内一些小 公司从甘肃等制种基地非法收集国外公司繁种材 料 进行繁种生产和销售 导致市场上品种混乱 同质化严重 给农户的品种选择造成困扰 上述系 列因素最终导致加工番茄育种研发滞后 主栽品种 单一 更新换代极其缓慢 而美国加州每年用于生 产不同类型番茄制品的差异化品种约 50 多个 市 场成熟且规范 品种更新换代快 专用型较强 助 推了产业高质量 可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 目前我国加工番茄产区种植的品 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过于关注普通制酱品种 差异化品种较少 如高番茄红素 切丁专用 高粘 产品 整形番茄 极早熟等专用品种缺乏 过 于追求高产品种 但高产品种往往伴随固形物含量 低 番茄红素含量低等不良性状 这致使工厂生产 出的番茄制品料耗比高 产品色差 2 0 以下 不符 合市场要求 不仅给产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而且严 重影响了中国番茄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 2 2 种植及采收水平 虽然我国近些年在种植水平上有较大提升 但 与生产水平高的美国加州相比 集约化程度仍较 低 如美国共有 13 家工厂 种植农场逾 200 家 每年种植 10 67 万 hm 2 160 万亩 以上 每个农 场种植近万亩 Cammarano et al 2022 而我国 人多地少 在规模化方面难以与美国相比 即使在 新疆 仍跟美国加州有较大差距 美国加州在种植 过程中 每个环节如育苗移栽 田间肥水管理 采 收等均有专业化团队管理 我国也正在向这方面发 展 新疆和内蒙古已成立了十多家专业育苗合作社 和农机作业合作社 但在专业化水平和硬件设施条 件方面还有待于提高 如采收机和关键零配件需从 国外进口 价格高 更换周期长 美国加州在播种 时根据品种特性已确定了采收时间 但国内种植地 块小而多 水肥管理也很不一致 目前难以做到按 计划成熟并及时采收 仅根据积温和土壤质地简单 划分为早熟区域 晚熟区域 再分别搭配早晚熟品 种 以此延长生产天数 在农业机械化方面 近些年随着人工成本的 增加 全程机械化得到了快速发展 育苗大户均 实现了温室内机械化播种 速度最快的每小时可达 600 盘以上 并且播种质量较高 每 667 m 2 播种 量 10 g 左右 膜上机械移栽近 5 年也取得了较大 的突破 北疆机械移栽面积达 60 以上 多个品 牌的小型移栽机出现在田间 每天可移栽 1 3 2 0 hm 2 20 30 亩 质量和效率普遍高于人工移栽 针对番茄生长中后期植保机车难以下地的情况 无 人机飞防得到了较快发展和普及 但受药剂浓度和 药量的影响 防治效果还有待于提高 机械化采收 在北疆已达 100 南疆约 80 内蒙古约 60 国产番茄采收机的研发取得了突破 2024 年在多 地进行实地采收试验 采收效率每天 3 3 4 7 hm 2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产业广角 11 50 70 亩 破损率 8 10 与进口采收机基 本相当 在采收过程中 国外严格控制采收质量 能做到优质优价 国内缺乏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权威 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色选仪可由驾驶员或农户随意 控制 进而影响到采收质量 另外 在种植过程中 我国还存在这些问题 育苗温室 大棚等硬件设施条件总体上较为简 陋 不同年份不同大棚之间 秧苗质量差异较大 茎基腐病时有发生 徒长苗 大小苗不时出现 这 对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影响 农残问题时有发 生 新疆番茄酱主要靠外销 品质指标完全由国外 客户决定 国内酱厂几乎没有话语权 这使得酱厂 只能将严格的农残指标强压给种植户 农残主要是 矮壮素和缩节胺超标 可以分别在苗期 坐果期和 成熟期取样检测以避免农残超标 但在北疆棉区 生长调节剂是必须使用的化学调控药剂 因此每年 均有一些番茄生产地发生 两素 超标 给农户造 成一定的损失 水资源紧张问题 随着地下水 位的降低 水资源紧缺愈发突出 限水措施也越来 越严格 番茄生长期需水较多 高产栽培每 667 m 2 需水 400 500 m 3 水资源不足对生产造成了较大 影响 种植成本逐年增加 近几年 新疆农用 地租快速上升 每 667 m 2 达到了 1 200 1 500 元 同时各种农资 用工成本也呈现上涨趋势 导致番 茄种植成本每 667 m 2 达到了 3 600 3 800 元 盈 亏平衡点位需要每 667 m 2 生产 7 5 8 0 t 番茄 一 旦遇到灾害性天气或行情不好常会出现扣杂高 种 植番茄基本会亏本 2 3 番茄产品与出口 美国加州产品不仅划分较细 而且基本实现 了小包装销售 更重要的是产品依据价值高低进行 逐级加工 即最好的原料用于切丁 整形等高市场 价值的产品 然后再细划分为高粘 中粘等不同类 型原料用于生产不同的酱制产品 包括切丁 整形 等的边角料 小包装销售价格是我国大桶包装的 3 4 倍 国际高端市场产品中 番茄调味品基本 被美国工厂垄断 切丁产品 整形番茄等则被意大 利工厂控制 我国番茄制品出口一直受国际贸易壁垒的制 约 特别是在中美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 不仅 运费价格上涨 产品出口受到限制 而且各种不确 定性因素也困扰和限制了行业发展 除了受国际 大环境的影响 国内相互竞争也产生了较大负面影 响 不仅出现原料恶性竞争导致生产成本不可控 而且产品相互压价导致市场混乱 严重的内卷使各 工厂蒙受了较大的损失 3 我国加工番茄产业发展分析与建议 我国加工番茄产业从种植到产品销售虽然取得 了系列进步 但尚未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针对未来 产业发展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 1 国际市场自主品牌产品的树立 美国加州从工厂出来的产品基本是小包装 也 就是可以直接在市场销售的成品 而我国番茄制品 主要是大桶番茄酱 基本上是卖粗原料 价格低 廉 另外 由于在国际市场没有自己的品牌 也 难以实现小包装产品销售 龙头企业 中粮 中基 等 可在海外并购成熟品牌 快速获取渠道和认知 度 先打开国内市场 然后逐步扩展到国际市场 3 2 开发多元化和精细化的产品 我国是世界番茄生产和消费大国 虽然番茄 酱不是我国番茄制品消费的主要产品 但是这些年 仍呈现上升的趋势 可联合科研机构 针对国内消 费习惯 创新开发一些国内民众喜欢的产品 如鸡 蛋炒西红柿专用产品 符合国内口味的番茄汁 携 带方便的番茄调料 番茄火锅底料 预制菜专业酱 等 与餐饮连锁店推出联合定制产品 近些年 切 丁番茄深受市场欢迎 在切丁专用品种和加工工 艺流程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附加值较高的 高粘酱和整形番茄 国内相关厂家关注度有待于提 高 在区域布局方面 新疆主产区重点发展高端酱 制品 甘肃 内蒙古发展特色差异化番茄制品 在 新产品开发方面 可利用新媒体营销突出新疆番茄 日照长 糖度高 打药少 的产地优势 通过市 场挖掘和产品宣传 将新疆番茄的优良品质凸显出 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优质 健康 新鲜的番茄制品将有广阔的市场 3 3 对市场进行科学引导 我国加工番茄产业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一直较 为盲目 严重缺乏对市场的科学预判和引导 完全 是滞后的市场经济导向 如 2023 年番茄原料价格 较好 2024 年由于缺乏市场引导 种植面积极度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产业广角 12 超出市场需求 造成农户普遍损失严重 美国加 州每年生产季结束 世界加工番茄理 事会 World Processing Tomato Council WPTC 则召开全球加 工番茄产业研讨会 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下 年度生产规模 基本是计划经济导向 建议相关部 门牵头建立 中国加工番茄产业大数据平台 整 合全球 WPTC 数据 海关出口数据 国内农户种 植意向调查数据 在此信息平台下组织行业有效 交流与沟通 准确获得市场信息 帮助农户科学 分析市场需求 引导企业和农户开展下年度生产 控制种植户收入波动幅度 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Eslami et al 2024 根据全球产业布局 建议近 几年我国加工番茄产业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 8 33 万 hm 2 100 万亩 左右较为合适 针对国内产能 过剩问题 可打造 一带一路 番茄产业带 在中 亚 如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等 建设种植 基地 充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和消费市场 实行 双赢 3 4 完善产业行规 美国加州种业有 TS L Agseeds 等种业公司 把关 种植和采收有不同类型的专业团队服务 加 工和销售也具有先进的技术及良好的途径 还有番 茄协会进行协调 保险公司确保农户的利益 从工 厂到农户均严格遵守每个环节的行业规定 目前 我国从种业 种植 采收 加工 出口等各个环节 均缺少完善的产业行规和协调机制 常引发恶性竞 争 建议政府部门协同龙头企业制定系列行业规 定 如小规模工厂准入门槛 原料收购价格 产品 销售价格等 确保产业可持续 健康发展 3 5 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 美国加州不仅番茄协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方 法律部门也积极配合 对于违反行规的企业 部门 及农户均予以严格的法律制裁 我国番茄产业从政 府到地方均缺乏严格的监管机制 建议政府 协会 等能发挥严格的监管作用 引导企业建立全程可追 溯体系 对小微企业实行不定期检查机制 建立行 业黑名单 对恶意压价企业取消出口退税资格 确 保制定的行业规定能够有效 公正地执行 将我国 西部地区的 红色产业 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李宣志 张金珠 王振华 刘健 梁洪榜 2023 氮盐调控对膜 下滴灌加工番茄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42 5 186 194 Cammarano D Jamshidi S Hoogenboom G Ruane A C Niyogi D Ronga D 2022 Processing tomato production is expected to decrease by 2050 due to the projected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Nature Food 3 437 444 Eslami E Abdurrahman E Pataro G Ferrari G 2024 Increasing sustainability in the tomato processing industry environmental impact analysi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scenarios Frontiers in Sustainable Food System 8 1400274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产业广角 13
展开阅读全文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