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距和灌水量对番茄冠层光截获和光合能力 物质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行距和灌水量对番茄冠层光截获和光合能力 物质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行距和灌水量对番茄冠层光截获和光合能力 物质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行距和灌水量对番茄冠层光截获和光合能力 物质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行距和灌水量对番茄冠层光截获和光合能力 物质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行距和灌水量对番茄冠层光截获和光合能力 物质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56 11 2141 2157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 3864 j issn 0578 1752 2023 11 009 收稿日期 2022 07 18 接受日期 2022 09 29 基金项目 陕西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 基金 2021QFY08 04 青海高原有机瓜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022ZY017 联系方式 常佳悦 E mail jiayue 通信作者李建明 E mail lijianming66 开放科学 资源服务 标识码 OSID 行距和灌水量对番茄冠层光截获和光合能力 物质 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常佳悦 1 马小龙 1 吴艳莉 2 李建明 1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2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陕西杨凌 712100 摘要 目的 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和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存在较大异质性 探究番茄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光截获和光合能力对 行距和灌水量的响应 研究行距和灌水量对番茄冠层光合生产力的影响 并对果实综合品质进行分析 为机械化栽培番茄行 距和灌水量的设置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番茄为试材 宽窄行栽培 株距 35 cm 小行距 40 cm 设置 3 个大行距水平 70 cm P1 120 cm P2 和 170 cm P3 和两个灌溉水平 常规灌溉 W1 和轻度亏缺灌溉 W2 全因子试验 共 6 个 处理 测定各叶位叶面积和光截获量 冠层均分为 6 个部位 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 photosynthetic rate Pn 比叶质量 leaf mass per area LMA 叶绿素 Chlorophyll Chl 及 N P K 含量 并分别以各部位叶面积占全株叶面积的比例 或各部位叶片干重占全株叶片干重的比例为权重综合分析各处理冠层光合能力 通过 Pearson 相关系数分析各指标相关性 测定地上部干鲜重 单株产量及第二穗果品质 采用 PCA 法和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 TOPSIS 法对番茄综合品质进行评价并 排序 结果 行距增大对冠层叶面积 光截获和光合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冠层中部和下部 冠层中部叶面积随行距增大 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 冠层下部叶面积及冠层中部和下部光截获均表现为 P1 到 P2 显著增加 P2 到 P3 小幅增加 冠层中部 和下部 Pn 表现为 P2 较 P1 提高 8 06 11 32 P3 较 P2 提高 14 25 24 40 LMA 表现为 P2 较 P1 提高 1 31 33 24 P3 较 P2 提高 6 09 17 86 Chl 含量表现为 P2 较 P1 提高 3 42 6 81 P3 较 P2 提高 3 19 4 9 6 N 含量表现为 P2 较 P1 提高 13 89 34 73 P3 较 P2 提高 2 21 19 74 P 和 K 含量无明显规律 整体来看 Pn Ch l 和 N 含量均随行距 增大而增加 LMA 轻度亏缺灌溉下随行距增大而增加 常规灌溉下表现为 P3 P1 P2 3 种行距水平下 LM A和N含量均表 现为常规灌溉高于轻度亏缺灌溉 Pn 表现为 P1 和 P3 下常规灌溉高于轻度亏缺灌溉 而 P2 下轻度亏缺灌溉更高 Chl 含量 表现为 P1 常规灌溉更高 而 P2 和 P3 轻度亏缺灌溉更高 地上部干鲜重 常规灌溉下随行距增大而增加 轻度亏缺灌溉下 随行距增大而先增加后减少 常规灌溉的地上部干鲜重高于轻度亏缺灌溉 两种灌溉水平下单株产量均随行距增大而增加 P1 到 P2 增加幅度较大 常规灌溉和轻度亏缺灌溉下 P2 较 P1 分别增加 33 75 和 24 32 P2 到 P3 单株产量仅小幅增加 常规灌溉和轻度亏缺灌溉下 P3 较 P2 分别增加 2 87 和 4 30 常规灌溉单株产量高于轻度亏缺灌溉 增加行距 减少 灌水量可以优化果实综合品质 综合品质得分前 3 位为 P3W2 P2W2 和 P3W1 结论 叶片 Pn LMA N 含量 地上部干鲜重 和单株产量为 P3W1 最大 冠层光截获量 Chl 含量及番茄综合品质评分为 P3W2 最高 关键词 番茄 行距 灌水量 光截获 光合能力 物质积累 综合品质 Effects of Row Spacing and Irrigation Amount on Canopy Light Interception and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Fruit Quality of Tomato CHANG JiaYue 1 MA XiaoLong 1 WU YanLi 2 LI JianMing 1 2142 中 国 农 业 科 学 56卷 1 School of Horticulture Northwest A 2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Huangling County Yan 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Yangling 712100 Shaanxi Abstract Objective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and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aves within the canopy were heterogeneous The response to row spacing and irrigation amount of light interception and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of leave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omato canopy were explored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row spacing and irrigation amount on photosynthetic productivity of tomato canopy were studied in detail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fruit was analyzed which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etting of row spacing and irrigation amount in mechanized cultivation of tomato Method Tomato the test material was cultivated in a wide and narrow row with plant spacing of 35 cm Small row spacing of 40 cm and three large row spacing levels were set 70 cm P1 120 cm P2 and 170 cm P3 Two irrigation levels were set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W1 and light deficit irrigation W2 The experiment was a full factorial experiment with 6 treatments The leaf area and light interception amount of each leaf position were measured The canopy wa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and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n leaf mass per area LMA chlorophyll Chl and N P K content were measured The canopy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under each treatment was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by taking the proportion of leaf area of each part to that of the whole plant or the proportion of leaf dry weight of each part to that of the whole plant as weights The correlation of each index was analyzed by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he dry and fresh weight yield per plant and fruit quality of the second ear were measure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omato was evaluated and ranked by PCA method and combined weighting TOPSIS method based on game theory Result The effects of increasing row spacing on canopy leaf area light interception and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we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s of the canopy The leaf area in the mid canopy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ow spacing The leaf area in the lower canopy and the light interception in the mid and lower canop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P1 to P2 but slightly increased from P2 to P3 the Pn in the mid and lower canopy showed that P2 increased by 8 06 11 32 compared with P1 and P3 increased by 14 25 24 40 compared with P2 the LMA showed that P2 increased by 1 31 33 24 compared with P1 and P3 increased by 6 09 17 86 compared with P2 the Chl content of P2 was 3 42 6 81 higher than that of P1 and P3 was 3 19 4 96 higher than that of P2 the N content of P2 was 13 89 34 73 higher than that of P1 and P3 was 2 21 19 74 higher than that of P2 the content of P and K had no obvious regularity On the whole the content of Pn Chl and 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ow spacing and the LMA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ow spacing under light deficit irrigation and showed P3 P1 P2 under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under three row spacing levels the LMA and N content under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under light deficit irrigation the Pn under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under light deficit irrigation under P1 and P3 while the Pn under light deficiency irrigation was higher under P2 the Chl content under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was higher under P1 while the Chl content under light deficiency irrigation was higher under P2 and P3 With the increase of row spacing the dry and fresh weight of the aboveground parts increased under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and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under light deficit irrigation the aboveground dry and fresh weight of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light deficit irrigation The yield per plant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ow spacing under the two irrigation levels and the increase from P1 to P2 was larger compared with P1 P2 under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and light deficit irrigation increased by 33 75 and 24 32 respectively while the yield per plant increased only slightly from P2 to P3 compared with P2 P3 increased by 2 87 and 4 30 under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and light deficit irrigation respectively the yield per plant under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under light deficit irrigation Increasing row spacing and reducing irrigation amount could optimiz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fruit and the top three comprehensive quality scores were P3W2 P2W2 and P3W1 Conclusion P3W1 was the highest in leaf Pn LMA N content aboveground dry and fresh weight and yield per plant and P3W2 was the highest in canopy light interception Chl content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score Key words tomato row spacing irrigation amount light interception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matter accumulation comprehensive quality 0 引言 研究意义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生产现代化 规模化 产业化的重要一环 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 制约机械化生产的主要问题是农机农艺融合困 难和机械化配套性差 而行距是保证机械田间作业最 11期 常佳悦等 行距和灌水量对番茄冠层光截获和光合能力 物质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2143 重要的农艺措施 与正常灌溉方式相比 适度亏缺灌 溉已被证明可以在不影响作物产量的基础上显著提高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改善果实品质 探讨行距及灌水 量对番茄光合生产力和果实品质的耦合作用 通过行 距配置优化挖掘作物自身的光合生产潜力 对响应农 业机械化趋势下番茄行距和灌水量的设置具有重要意 义 前人研究进展 种植密度通过影响冠层结构和 植株生理状况来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 1 可以直接影 响作物群体结构 进而对冠层内光照 温度 湿度等 微气候的形成产生影响 2 其中对光照分布的影响最 显著 冠层微气候可以改变植株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 用等生理过程 影响干物质积累量 并最终影响产量 和品质形成 3 4 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维持植株个体和 群体间的生长平衡 优化作物空间布局 使冠层光分 布更加合理 提高光热资源利用效率 延长叶片功能 期 增加干物质积累量 是目前生产中进一步提高产 量的重要途径 5 7 JIANG等 8 研究认为 增大种植密 度 龙须菜净光合速率降低 YAO等 9 研究发现 增 大栽培行距 棉花冠层中部叶面积比例增大 冠层结 构优化 群体光合速率提高 熊淑萍等 10 研究表明 增大行距可以增加小麦冠层中下部光截获量 从而提 高单株和群体光合能力及光能利用效率 小麦生物量 和产量增加 光合作用是产量形成的基础 作物积累 的干物质有90 95 来自光合作用 11 12 优化作物 空间布局 构建理想的群体光合结构 可以充分利用 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光能资源 实现增产提质 10 灌水 量直接影响植株整体的水分状况 调控气孔开度 影 响光合 蒸腾作用等气体交换过程 杜兵杰等 13 研究 表明 中度水分亏缺 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5 65 对番茄生长关键期的光合能力和荧光特性影 响较小 且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水分利用效率 适宜西北地区番茄栽培 DARIVA等 14 研究认为 适 度亏缺灌溉可以提高番茄果实红度 硬度及可溶性固 形物和番茄红素含量 本研究切入点 前人研究中 对于冠层内部光合有效辐射的分析 大都采用多点 定点测量的方法 以点到面 估算整体 对于冠层光 合能力的分析 则多以代表性叶位光合能力作为评价 标准 但由于番茄冠层内不同部位叶片的光照强度及 光合生理特性均存在较大的异质性 14 定点观测估算 整体将导致偏差较大 结果随机性增大 准确度下降 通过构建番茄三维冠层结构模型 结合FastTracer光 线追踪软件 可以实现冠层细化 计算得到植株每个 面元所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 提高结果准确性 将冠 层根据所处环境划分为多个部位 分别测量各部位叶 片光合能力 可以细化分析冠层光合情况 拟解决 的关键问题 本研究采用植株三维结构模型与冠层光 传输模型 实现冠层内叶片光截获的精确计算 以冠 层各部位叶面积或叶片干重占全株叶面积或叶片干重 的比例为权重 综合分析冠层光合能力 并采用AHP 法和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 TOPSIS法两种综合评价 方法 分析行距和灌水量对番茄果实综合品质的影响 为机械化栽培条件下番茄行距和灌水量的设置提供理 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21年在陕西省杨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 学试验基地塑料大棚内进行 试验地位于关中平原腹 地 平均海拔500 m 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12 14 年均日照时数2 163 8 h 降 雨主要集中在7 9月 年均降雨量634 97 mm 蒸 发量1 400 mm 无霜期约230 d 塑料大棚东西长度 100 m 南北跨度17 m 高度6 m 以陕西杨凌主栽 番茄品种 金鹏148 为试验材料 该品种长势较强 叶量中 花数多 高抗黄化曲叶病毒 抗根结线虫 幼苗三叶一心时定植 栽培基质按腐熟牛粪和育苗基 质 山东昊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体积配比1 3 配制而成 定植于高20 cm 直径32 cm的塑料花盆 中 盆内覆黑膜 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按常规方法进 行管理 留4穗果打顶 1 2 试验设计 宽窄行栽培 种植行行距40 cm 株距35 cm 操 作行行距作为试验因子包括3个水平 70 cm P1 120 cm P2 和170 cm P3 设置2个灌溉水平 W1 和W2 具体见表1 每天早上8 00称重 计算植 株单日蒸腾量 ET 通过时间控制器分多次定时灌 溉 随机区组设计 各小区种植8行 每行20株 3 次重复 1 3 指标测定与计算 1 3 1 环境因子 分别采用温湿度记录仪MX2301A 和光照度记录仪MX2202测定试验地中央冠层顶部温 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 图1 并利用空气相对湿度 RH 和气温 Ta 数据根据公式 1 计算大棚内 饱和水汽压差 VPD RH 1 61078 0VPD 3 237 Ta27 17 Ta e 1 2144 中 国 农 业 科 学 56卷 表 1 试验处理及各处理实际灌水量 Table 1 Test treatment and actual irrigation amount of each treatment 灌溉水平 Irrigation level 处理 Treatment 操作行行距 Ridge distance cm 0 40 d 41 d 拉秧 41 d Seedling pulling 灌水量 Irrigation amount kg plant P1W1 1 25 ET 1 50 ET 28 04 P1W2 70 1 00 ET 1 20 ET 22 44 P2W1 1 25 ET 1 50 ET 30 95 P2W2 120 1 00 ET 1 20 ET 24 76 P3W1 1 25 ET 1 50 ET 36 3 P3W2 170 1 00 ET 1 20 ET 29 04 VPD k pa 光合有效辐射 Ph ot osy nth et icall y activ e rad i ati on mo l m 2 s 1 图 1 全生育期大棚内 VPD 和光合有效辐射 Fig 1 VPD an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in the greenhouse 1 3 2 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叶面积及对应光截获 通 过三维数字化方法构建番茄三维冠层结构模型 求得 各叶位小叶叶面积 并基于构建的三维冠层模型 利 用FastTracer 15 18 光线追踪软件计算每个三角面元吸 收的光照 累加所有面元光照得到该叶位总光截获量 具体模型构建与参数设置如下 番茄三维冠层结构模型的构建遵循从器官 植株 到群体的构建过程 首先通过三维数字化仪3Space Fastrak Polhemus Inc Cochester VT USA 获取 植株叶片 叶柄 节间等器官端点的三维空间坐标 X Y Z 由所有器官的组合即可得到单株冠层 结构的空间几何表达 为了考虑边际效应 基于构建 的单株冠层结构与实际株行距构建6 m 6 m的植株 群体 19 20 计算群体中央植株的光截获 植株三维冠 层结构中假设各器官为基本的几何图形 其中节间 叶柄用圆柱体表示 小叶用两个拼接的三角形表示 21 为了符合光截获计算软件的输入格式 需要对构建的 三维结构模型进行面元化分割 即将所有几何图形表 示为若干三角形的集合 植株三维结构的可视化以及 三角面元的分割均基于OpenAlea模型平台 22 的 PlantGL程序包 23 实现 以构建的番茄三维冠层结构模型为基础 可以通 过FastTracer光线追踪软件实现植株每个面元所吸收 的光合有效辐射 FastTracer光线追踪软件基于前置光 线追踪算法 可以模拟光线在冠层中的完整传输过程 并基于光线在每个面元上的反射 透射以及多重散射 过程 计算每个叶片实际吸收的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 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density PPFD 软件主 11期 常佳悦等 行距和灌水量对番茄冠层光截获和光合能力 物质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2145 要输入变量为植株三维冠层结构 叶片光学特性 冠 层顶部直射与散射光合有效辐射 PPFD 强度 经纬 度 日序数 DOY 等 输出变量为每个面元实际吸 收的直射与散射PPFD 模拟过程分太阳直射光与天 空散射光模拟 冠层顶部直射与散射PPFD通过光照 探头直接测得 直射光模拟中太阳的位置根据经纬度 一年中的日序数以及小时进行计算 散射光则方向随 机 分别选取典型晴天与多云天 参数见表2 进行 植株光截获的计算 以1 h为步长 计算植株单日累 积光截获值 表 2 晴天和多云天棚内外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和散射光比例 Table 2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intensity and proportion of scattered light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hed in sunny and cloudy days 07 00 08 00 09 00 10 00 11 00 12 00 13 00 14 00 15 00 16 00 17 00 晴天 Sunny day 35 78 244 53 583 28 883 28 1085 37 1149 53 1032 03 802 87 516 62 210 37 57 03 棚外PAR PAR outside the shed mol m 2 s 1 多云天 Cloudy day 13 7 163 7 369 95 539 12 571 2 506 62 469 12 389 53 329 53 122 87 13 7 晴天 Sunny day 30 41 207 85 495 79 750 79 922 56 977 1 877 23 682 44 439 13 178 81 48 48 棚内PAR PAR inside the shed mol m 2 s 1 多云天 Cloudy day 11 64 139 14 314 46 458 25 485 52 430 63 398 75 331 1 280 1 104 44 11 64 晴天 Sunny day 1 0 69 0 47 0 42 0 36 0 42 0 55 0 71 0 89 1 1 散射光比例 The proportion of scattered light 多云天 Cloudy day 1 0 75 0 64 0 69 0 81 0 94 0 97 0 99 0 99 1 1 1 3 3 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净光合速率 photosynthetic rate Pn 将植株冠层分为6个部分 图2 其 中S Z X分别指冠层上 中 下 W和N分别指 植株外侧和内测 靠近大行距一侧为植株外侧 靠近 小行距一侧为植株内侧 于果实膨大期选一典型晴 天用LI 6800便携式光合仪 美国LI COR公司 测定 冠层各部位叶片Pn 叶室光强设为1 000 mol m 2 s 1 二氧化碳浓度设为400 mol mol 1 温度设为25 湿度设为65 1 3 4 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 Chlorophyll Chl 含量 将叶片剪碎 混匀后称取0 1 g鲜样 用提取液 丙酮 无水乙醇 水 9 9 2 浸泡提取24 h后 分别在紫外分光光度计645和663 nm波长下比色 测 定叶片中Chl a和Chl b含量 并计算Chl总含量 Chl a和Chl b含量之和 1 3 5 冠层不同部位比叶质量 leaf mass per area LMA 分别测量叶片干重和叶面积 去除叶柄 二 者比值即为LMA 1 3 6 冠层不同部位叶片 N P K 含量 将叶片烘干 后磨碎 取0 100 g在370 下经浓硫酸消煮至无色 透明溶液 消煮过程中每15 min滴入1 2滴H 2 O 2 溶液 消煮后分别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火焰光 度计测定叶片中N P K含量 SW ZW XW SN ZN XN SW 上部外侧 SN 上部内侧 ZW 中部外侧 ZN 中部内侧 XW 下部外侧 XN 下部内侧 下同 SW Upper outer side SN Upper inner side ZW Middle outer side ZN Middle inner side XW Lower outer side XN Lower inner side The same as below 图 2 番茄冠层划分图 Fig 2 Tomato canopy division 2146 中 国 农 业 科 学 56卷 1 3 7 全株 Pn LMA Chl 及 N P K 含量 Pn和 LMA权重为冠层各部位叶面积与全株总叶面积的比 值 Chl及N P K含量权重为冠层各部位叶片干重 与全株叶片干重的比值 冠层各部位指标值乘以权重 再求和 得到全株Pn LMA Chl及N P K含量 1 3 8 植株地上部干鲜重 果实膨大期各处理选择 4株从茎基部剪断 称量地上部茎 叶鲜重 于烘箱 中105 杀青30 min 80 下烘干至恒重后称量干 重 1 3 9 果实产量和品质 各处理选择10株进行标 记 果实成熟即采收 用电子天平称重 记录单株产 量 番茄第2穗果成熟后取果 进行果实品质测定 包括果形指数 果实纵径与横径的比值 X1 单果 重 电子天平称重 X2 果实硬度 果实硬度计测 定 果实含水量 果实鲜重与干重的差值除以果实 鲜重 X3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RHBO 90型手持 折射仪测定 X4 有机酸含量 NaOH滴定法测定 X5 固酸比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有机酸含量的比 值 X6 可溶性蛋白含量 考马斯亮蓝G 250染色 法测定 X7 维生素C含量 钼蓝比色法测定 X8 以及番茄红素含量 萃取比色法测定 X9 选取X1 X9作为评价变量 分别用主成分分析 法 PCA 和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 TOPSIS近似 理想解法 24 对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 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 同趋 化处理 对于高优指标 100 minmax minij ij XX XX ZX 2 对于低优指标 100 minmax ijmax ij XX XX ZX 3 式中 X max 指标最大值 X min 指标最小值 X ij 原 始数据值 ZX ij X ij 标准化 同趋化后的值 PCA法计算品质综合得分 用SPSS 25进行主成分分析 构造综合评价函 数 25 计算各处理综合得分 i ij ij K 4 式中 ij 每个主成分中各指标所对应的系数 K ij 每个主成分中因子的荷载量 i 每个主成分的特征 值 i i PCY 5 式中 Y 各处理综合得分 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 征值之和 PC i 各主成分得分 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 TOPSIS法计算品质综 合得分 AHP法确定各指标主观权重 通过yaahp6 0软件运用1 9比例标度法确定属 性指标间的优先级 计算得到各指标主观权重 26 熵权法确定各指标客观权重 N i ZX ZX P 1 ij ij ij 6 N PP H i ln ln ij 6 1 ij j 7 1 1 j j j H X 8 式中 ZX ij 原始数据标准化 同趋化后的值 P ij 第 i个处理第j个指标的不确定度 H j 第j个指标的信 息熵 j 第j个指标的权重 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各指标组合权重 1 jjjj jjjj jj jj B A 9 jjj BA B BA A 10 式中 j 层次分析法得到的各指标权重 j 熵权法 得到的各指标权重 j 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得到的各 指标最终权重 TOPSIS法综合评价 9 1j 2 maxijji ZXZXD 11 9 1j 2 minijji ZXZXD 12 ii i i DD D C 13 式中 ZX max 和ZX min 分别为原始数据标准化 同趋化 后的指标最大值和指标最小值 D i 和D i 分别为各处 理到正 负理想解的距离 C i 为相对贴合度 用来表 11期 常佳悦等 行距和灌水量对番茄冠层光截获和光合能力 物质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2147 征各处理的优劣 1 4 数据分析 通过Excel和SPSS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 SPSS中的单因素ANOVA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 比 较各处理间的显著性 通过一般线性模型进行多因变 量方差分析 比较单个因素的主效应以及双因素交互 效应 采用OriginPro 2021进行图形绘制 2 结果 2 1 行距和灌水量对番茄叶面积及晴天和多云天冠 层光截获量的影响 叶片光截获量受叶面积和单位叶面积光截获能力 的影响 叶位自下而上 叶面积和叶片光截获量均先 增大后降低 图3 晴天和多云天趋势一致 叶位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晴天 Sunny day 多云天 Cloudy day 光截获量 Light interception mol m 2 s 1 叶位 Leaf p o si ti on P1W1 0 0 05 0 10 0 15 叶面积 Leaf area m 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0 0 05 0 10 0 15 P1W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0 0 05 0 10 0 15 P2W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0 0 05 0 10 0 15 P2W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0 0 05 0 10 0 15 P3W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0 0 05 0 10 0 15 P3W2 叶位 Leaf p o si ti on 叶位 L e af p o si ti on 叶位 L e af p o si ti on 叶位 L e af po si tio n 叶位 L e af po si tio n 光截获量 Light interception mol m 2 s 1 叶面积 Leaf area m 2 图 3 行距和灌水量对番茄不同叶位叶面积及晴天和多云天叶片光截获的影响 Fig 3 Effect
展开阅读全文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