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返回 相似 举报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中存在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中存在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null6null农 机 管 理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2期摘要: 由于国家对于三农问题一直以来的关注,且随着农机利用的普遍,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也实施了好几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实施效果显著,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相关单位的人员应该进行深入调研与分析,使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更具有广泛意义。关键词 :农机;补贴政策;政策实施;存在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人均耕地面积排在世界平均水平之后,这意味着我国用较少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近20%的人口。我国的粮食大部分都来源于自产,所以农业的地位在我国举足轻重。但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农村人口外出打工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的人口越来越少,农业机械化也成为了一个必然趋势。农业机械化不但可以提高种植效率,还可以节约成本,减少大量的劳动力实现增收增产。基于以上两点因素,为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及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对于农机政策的支持力度很大,对于农机方面有一定的补贴政策。利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对于农机的发展给予支持。1  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意义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是农业政策补贴中的重要一项,是国家对于农业重视与支持的重要表现。基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且不能满足我国的经济发展需求。当前,我国农民的购买力不足以支撑农机的普遍性使用,所以国家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给予农民一定的支持,提高农民对于农机普遍化的支持,解放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增加一定的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农业机械补贴在2004年的时候首次被正式列入中央财政支持的范围之中,且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随着这些年的发展,补贴的资金不断增加,补贴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对促进农业生产有了显著的作用。2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农机补贴政策的不断深入实施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2.1  补贴的资金与实际的需求存在差距很多数据都表明,我国现在的农业机械化整体的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农民的收入不高,购买力不强,对于农机补贴的资金的实际需求量是巨大的。根据调查显示,广西的水稻种植面积在全国排第六位,但是机械化的水平仅仅只有0.1%,排在了全国平均水平之后。国家给予的农机购置补贴费远远达不到需求的量,只有部分农民能够享受到这些补贴。但从另外一方面考虑,农机购置的补贴费用如果仅仅依靠中央财政是不现实的,且财政力量也达不到这么大的需求,在各个地区的地方财政或是市场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特别是信贷给予的支持作用没有发挥出来。2.2  个别农机品种的总量饱和与局部地区的短缺问题有关数据表明,补贴机械的品种大多集中在粮食比较丰产的地区。特别是以小麦为主,在2006年之后的小麦产区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已经停止了补贴。但是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的影响,使得小麦联合收割机的拥有量较少。所以以小麦联合收割机来看,出现了局部地区饱和与部分地区短缺的现象,一些经济作物生产机具和适宜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的作业机械尚未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农民需求迫切。如何协调这种饱和与不饱和问题,是实施补贴政策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的现实情况。2.3  不同经济发展区域的补贴比例问题由于我国的地域广阔,经济发展的模式不尽相同。经济发展的效果不平衡,不同地区的购买力与购买情况也不一样。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购买力较强,经济发展较弱地区的购买力较弱。有研究人员曾做过调查发现,不同地区对于农业机械的购置以及其相应的补贴比例彼此不同,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该研究者主要是针对平原地区、丘陵山区和丘陵山区平原交错地区,共性是这三类地区对于中型拖拉机、旋耕机等耕作机械、植保机械、谷物联合收割机等收获机械都有大量需求,特别是对于主要的粮食作物产区,这类机械的需求量较大;个性是丘陵地区对于小型农机的需求量要高于大型农机。不同地区的财政补贴需求也不同,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补贴需求较小,经济发展较弱地区的补贴需求相对较大。由于中央对于农机补贴制定了一个标准,有的地区可以实现很好的利用,而有的地区却发挥不了作用。2.4  农机的管理问题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初衷是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支持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定享受购机补贴的对象应遵循公开、公正和农民直接受益基本原则,要求享受购机补贴的机具切实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并在两年内不允许违规转卖。政策实施过程中,对于购机补贴对象,目前虽然对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有一定的优先原则,但基本上还是“普惠制”,对于散置在千家户的农业机械进行监管难度很大。在某些地区,有些购机农民为了自己利益,钻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空子,将享受补贴的机具进行违规转卖,违背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初衷。3  针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建议3.1  扩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规模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是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不高,在一些关键作物生长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还有待提高,距离发达国家的机械化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按照目前国家给予的农机资金补贴的量来说,还远远不够,所以可以进一步扩大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资金规模,尤其是一些机械化水平低的环节,可进行重点补贴。3.2  扩大补贴农业机械的种类和范围目前国家补贴的种类主要是涵盖了动力、耕作、收获、干燥、水产品等多方面,除保证粮食生产方面,还在水产养殖、牧草等方面有一定的补贴。但是,这些经济作物生产机械、丘陵山区用小型特色机械、设施农业机械等还未列入全国统一补贴目录。所以可适当扩大全国补贴机具的种类和范围,同时各地要用好用足国家补贴政策,结合各地实际,突出重点,切实选出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地方特色机具采用中央补贴资金进行补贴,以满足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需要。3.3  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进行区域化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不仅仅是一个短期的补贴政策,而是一个相对长期的支持政策。所以国家可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农业发展状况给予适当的补贴。应在保障粮食安全的条件下向丘陵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丘陵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满足丘陵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实际需求,防止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上出现“马太效应”。一方面补贴机具的制定应在坚持通用类农机具全国统一竞争择优筛选的制度下,适当扩大地区非通用类选型范围,以满足不 (下转第23页)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唐忠兰(景东县农机安全监理总站,云南景东  676299)null3null三 农 论 坛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2期较远的自然村落中的大量人口外流而导致了村落的自然消失。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我国常住人口在2020年实现城镇化率60%,这意味着我国未来三年将会有近4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这将无疑会使得我国的农村空心化问题更加严峻。2.3  “农民老龄化”问题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10.5%,这一比重远远超过联合国所提出的衡量一国老龄化标准7%。有学者根据2016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推算出2015年我国农村地区、城镇、城市65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1.52%、8.88%、8.91%。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地区众多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使得农村地区的农民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农村地区常住的人口多为留守的老人、儿童、妇女,被成为993861大军。据民政部数据统计结果,我国目前有大于1.5亿人的留守老年人、儿童和妇女。因此,农民老龄化问题衍生出了部分农村出现“老人农业”、“妇女农业”状况。此外,农村老年人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也受到了冲击。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化养老体系很薄弱,根本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加之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改变这一现状困难重重。大量农民工年轻时为城市做贡献,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这些农民并未被接纳成为真正的市民,年老回到家乡,养老问题难以解决,他们年老时面对的是融不进去的城市和回不去的农村两难尴尬境地。3  “新三农”问题的化解思路城乡二元制度使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收到阻碍,助长了农民抛荒和农民兼业化经营,农业的地位弱化更加明显;目前我国在市民、资本下乡方面存在诸多的制度限制,导致农民和资本单向从农村流向城市,使得农民老龄化现象越发严重。因此当下改革的重点应该转向农村地区,消除限制,鼓励城市的人口、资本、技术、服务流向农村,实现工农、城乡良性协调发展。3.1  允许“市民下乡”,为农村发展提供人力支持我国户籍制度具有双向封闭性,即农民难进城,市民难下乡。农村特有的“政经不分”、“户产一体”使得农民不愿放弃集体资产,出现离土不离乡的现状,加剧了农村的空心化。因此需要在农村地区实行“政经分开”和“户产分离”。在农村地区推进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将村委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离,实现农村集体经济产权的市场化;在保持集体产权稳定的前提下分步骤逐渐削弱农村户口对集体经济和福利的依附,为农村居民的自由流动和城市居民下乡提供有利条件。3.2  支持“资本下乡”,为农业发展提供资本支持农业发展不仅需要人才的支持,而且需要充足的资本保障。一些学者对工商资本下乡持反对态度,认为工商资本如果下乡,必定会出现与农民争利的状况,小规模农户势必受损,还有学者认为资本下乡可能导致农地的利用非农化而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其实借助法律及制度的规定这些风险可予以规避。因此,应该秉持“管规划、放市场”的原则支持资本下乡。政府应当加大对农地利用、农业生产、产业布局等方面的整体规划引导,合法合规项目允许资本自由流入、放开市场,从而引导更多的资本进入农村地区和农业生产领域,进而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化解无人种地的难题。3.3  鼓励“服务下乡”,化解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地区传统的家庭养老难以持续发挥功效,农村地区养老体系的完善就显得迫在眉睫。因此,应当加快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速度,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乡居民享受到平等的公共服务。单纯的依靠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难以为继,应当努力发展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体系。政府应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本养老设施建设,开发丰富多样的市场化、社会化养老产品,进而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参考文献1 项继权.“新三农”问题的演变与政策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17,(10):13-25.2 李培林.全球化与中国“新三农问题”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5-8.3 华生.老三农问题的终结与新三农问题的挑战J.农经,2011,(8):10.4 张晗.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新三农”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5,(5):120-122.5 杨敏.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构建“新三农”发展格局J.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4,36(2):145-150.同区域对特色农机具的需求。另一方面,补贴率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区域农民购机能力、不同作物机械化发展水平及作业市场化程度,区别对待。3.4  完善补贴机制补贴机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了补贴效果的实现。目前主要补贴的手段是来自于中央财政,但是,中央财政的补贴能力是有限的,针对这一问题,应该切实发挥好市场机制的问题,在中央市场调控的作用下,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完善补贴机制,发挥财政信贷的作用,吸收社会各方面的资金,解决个别地区的补贴资金不足与农民购机问题。使农业机械购置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3.5  丰富农业支持政策使农民的生活更好,生产能力更强,不仅仅是要加强农机补助,还应该加大农机科技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问题,另外,还应该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安全生产有更强的监管力度,丰富农业支撑政策。4  结语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是国家对于农业机械化的鼓励与支持,促进了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应该针对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参考文献1 郑为国.广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2 洪自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3 杨敏丽.关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若干问题的思考N.中国农机化导报,2008-11-03.(上接第16页)
展开阅读全文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