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施肥技术与施肥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对策陈 远 鹏 , 龙 慧 , 刘志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 陕 西 杨凌 712100)摘 要 : 施用化肥直接关系着粮食安全与产量 , 落后机具与技术的现状会导致作物肥料吸收率低 , 进而影响粮食产量 , 也会加重农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为此 , 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 、缓控释肥 、变量施肥与灌溉施肥技术 , 以及变量施肥机械 、种肥施肥机械 、追肥施肥机械 、液态施肥机与撒肥机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 施肥技术 ; 施肥机械 ; 研究现状 ; 对策中图分类号 : S233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 188X( 2015) 04 0255 060 引言施用化肥是实现 农 业高产 、高效与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 , 而化肥配制 、施肥技术与施肥机械是施肥的三大支柱 。化肥配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经达到较为先进的水平 , 相比之下施肥技术与施肥机械的发展较发达国家落后 。技术与机械的落后不仅导致了施肥过程中的作物对化肥的吸收及利用效果差 , 而且会使得化肥不能被植物充分利用而造成土壤板结 、水体富营养化等各种环境污染 。已有研究表明 1, 受污染的水中超标氮与 磷 的大多数都来自于农业污染 , 其程度远远超过工业污染 。为了跟上国外农业的先进水平 , 使农业资源得以高效利用 , 加速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 就必须改变施肥技术与施肥机械落后的现状 , 积极研发先进的施肥技术与高效的施肥机械并推广应用于我国现代农业 , 从而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 减少化肥所造成的农业污染 。1 施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施肥技术可使肥 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聚集在 种子 、农作物根系与叶面附近而被高效率吸收 。合理的施肥技术可使作物所需营养元素高效吸收 , 还可减少化肥的不当使用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农业污染 , 更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施肥技术分为很多种类 , 其中测土 配方施肥技术 、缓控释肥技术 、变量 施 肥技术收 稿 日 期 : 2014 04 28基金项目 : “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2012BAH29B04)作者简介 : 陈远鹏 ( 1993 ), 男 ( 土家族 ), 湖北恩施人 , 本科学生 ,( E mail) chenyuanpeng1993 sina com。通讯作 者 : 刘 志 杰 ( 1980 ) , 男 , 陕 西 千 阳 人 , 讲 师 ,( E mail)lzhj9903 163 com。与灌溉施肥技术的应用研究较为普遍 。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该技 术 是由测 、配与供 3 个环节顺序构成 。由于其综合效果好 、可执行性强 , 需肥 、施肥与供肥三者的矛盾可被协调并解决 3, 故得以广泛应用与研究 。为了解 决 不同耕地需肥差异性以达到精确配方 , 唐秀美 4等提 出 将 GIS 技术应用于施肥分区并通过与相应试验相联合可得出所需最优化肥配方比例 , 为配方比例的管理与决策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与经验 。由于该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获取与处理 、结果信息显示与分析功能 , 唐秀美 5等又 对 GIS 技术得到的营养元素含量分布图栅格划分 , 通过模拟分析计算可得到每个栅格的施肥量 。该方法精度高 、适用性强且效益显著 , 为以后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引导作用 。对比农村习惯且落后的施肥方式 , 王坤 6等通过对马铃薯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大 量 试验得知 : 该技术的应用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与产量 , 可达到增产 、增收与用肥少的目的 。为了确定土壤施肥的比例差异与营养元素的吸收率的关系 , 姜娟 7等人对玉米进行了田间的实验 , 得出了施肥的 比例全面性紧密联系着作物的氮肥 吸收率 , 并且通过施用氮 、磷 、钾化肥得出各种营养元素的矫正系数 。测验 、配量与供应环节顺序构成了测土配方技术 , 每个环节都尤其重要 , 但是测验方法的落后导致了施肥作业的时效性差与应用面积小 , 对供应环节的忽视导致了环节之间相互配合与连接较为困难 8, 使该技 术 将难以发挥最大功效 。日趋先进的技术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差距也使得技术难以推广应用 8。该技术使用的有机 与无机肥料的不均衡 , 将 严重影响土壤质量与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 4。技术 运 用所使5522015 年 4 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4 期DOI:10.13427/j.cnki.njyi.2015.04.059用的取 样点 、技术的准确性与成本效益的精确性控制较为困难 。农民在施肥使用测土配方技术时 , 忽视了部分重要的微量元素 ( 如硼 、锌等元素 ), 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量 。12 缓控释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缓控释肥即为控制且缓慢释放肥料于土壤 , 只需在农作物整个生长阶段初期施一次底肥 , 即可满足施肥要求 。一些科研人员已经致力于该技术的研究 , 肖剑 9等人 确 定了土壤水分含量为 1 /3、土壤水势为0 42MPa 时可使包膜型控释肥料营养元素的释放速率达到最优 , 偏离这个数值都将或多或少地影响化肥释放速率 。为了保证控释材料高效率前提下材料使用的低成本 , 孙克君 10等使用由膨润土和木素 按 照 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复合材料 , 该材料具有质薄 、隙少且致密的优点 , 故而可降低释放速率 。同时 , 通过试验表明 : 该控释材料的使用可达到提高产量与化肥的高利用率双重效果 。再依拉 11等通过对比实验得 出 : 该技 术可使玉米的各种生长 、产量指标都可达到更优 。邢尚军 12指出 : 该技术还可以提高园艺作物的化 肥 利用率 , 并对其生长发育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为了确定缓控释肥对杂交水稻的各种性能指标的影响 , 彭玉 13等人 分 别研究了 F 优 498 杂交水稻的根与穗受4 种氮肥的影响程度 。根系分布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产量 , 试验表明 : 缓控释肥将显著提高根系的各种性能指标而间接影响水稻产量 , 而采用树脂包膜材料为实验的最优选择 。肥料从膜中释放出来被作物吸收时 , 存在着研究者较少考虑两者的同步问题与只注重缓释效果未考虑使用的膜材料的回收处理程度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14。农民 对 技术掌握程度低会还将会导致施肥技术的不正确使用 , 如肥料离根系太近会造成烧苗现象 。该技术对水分的依赖性强而难以应用于干旱地区 , 干旱地区的缺水将直接影响其养分的释放速率 ,使技术推广范围受到限制 。该技术使用成本相对昂贵且难以为广大农民所接受 , 现主要应用于园艺 、娱乐场合等 , 在农作物上的普遍推广应用亟待解决 15。13 变量施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作为 精 准农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变量施肥技术 , 具有合理精确施肥 、提高作物产量与减少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优点 16。为了解决如何对 施 肥过程中肥料量进行观察和控制调节的问题 , 刘阳春 17等设 计 了一闭环变量施肥控制系统 。该系统的核心为单片机 , 采用压力传感器检测肥料料量 , 而后将料量负反馈给上位机 , 并通过台架试验证明了系统可行性与精确性 。梁春英 18等仿真研究了该技术的 控制系统 , 得出了系统的 PID 策略可显著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快速性与准确性的结论 。由于 PID 控制策略存在着各种优点 , 将为国内各种施肥技术应用研究打下基础 。由于变量施肥大多针对固体肥料 , 郎春玲 19等设 计 了以单片机为核心处理器的可深施液体肥料的变量施肥控制系统 , 可根据所需肥料的预定值进行施肥 , 其施肥误差减少到 0 5mL/次 , 误差仅为 5%。为了完成变量控制作业与联合施肥 、喷药与灌溉 3 类作业 , 陈宏 20等人解决了如何将 GPS 自控 、推 算 自控与手控 3 种的控制方式综合应用于变量机具的问题 。该机具可分别完成 4 2、6 5m 幅宽施肥 、施药及灌溉作业 , 大大降低了农机的成本 , 提高了作业效率 , 且可达到 “一机多用 ”的效果 。李世成 21等在肯定变量施肥技术的环 保 性 、高效性与综合性等优点的同时 , 指出存在着技术所需成本高的缺点 。例如 , 土壤数据采集仪器与大面积取样化验所需的费用较高 , 遥感信息与作物的实际需求信息难以精确对应 。该技术还存在着如何使 DGPS 与 GIS的数据库结合起来 、完成将 GPS S GIS 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问题 。该技术在使用时 , 由于环境与仪器的灵敏性等原因 ( 如土壤含水率等 ) , 将影响其运行精度 。14 灌溉施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了应对我国严重缺水的现状 , 灌溉施肥技术逐渐被重视与推广应用 , 膜下滴灌施肥技术的使用较为普遍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 , 施肥技术经历了由引进与购买发达国家技术与仪器到自主开发获得自己的知识产权 , 并且由以前偏重于土壤水分含量对作物的影响到现今水肥对作物的综合影响效果进行研究 , 由以前只注重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的单一性到现在的灌溉与施肥技术相结合且应用的过程 22。为了同时达到节 水与施肥的目的 , 一 种将滴灌技术与覆膜技术相结合的膜下滴灌技术得以推广应用 。陈光 23等人将西瓜大田中的运用水肥一体化的滴灌技术与普通的沟灌 技术进行对比试验 , 得 出该技术可显著提高西瓜的各种营养指标与明显节约水资源与化肥使用量 , 且可减弱化肥对土壤污染的结论 。杨忠国 24等人设计了膜下滴灌的系统 , 确 定 了 提高产量与节水省肥所需系统的最佳管道参数与水泵的型号 。为了开发利用盐碱地 , 给盐碱地中的作物根系营造一个最优的水盐环境 , 王全九 25等人将滴灌覆膜与 施 肥技术加以综合并推广应用于盐碱地 , 并提出盐碱地中膜下滴灌的压盐时间 、水量等等技术参数 , 为之后膜6522015 年 4 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4 期下滴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数据基础 。虽然膜 下滴灌施肥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由于该技术使用的滴头一般较小 , 容易被土壤中的泥土堵塞而不通畅 ; 夏季高温时 , 使用的黑色管道会由于吸热而升温 , 从而会影响覆膜的性能 。与缓控释肥存在着相同的问题 使用的覆膜由于回收较为困难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2 施肥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施肥 机 械是使用工具将固态或液态化肥施入土壤 。随着施肥机械的普及 、发展与科研队伍的不断加强 、扩大 , 经过基础理论 、技术与机具研究 、设计开发等研究工作 , 施肥机械的研制已取得了大量成果 。施肥机械可分为很多类型 : 按照施肥方式可分为撒肥机 、种肥施肥机与追肥施肥机 , 且应用都较为普遍 ; 按照化肥状态可分为施液态化肥与固态化肥两种 , 其中液态化肥的研究较为落后与狭窄 。较为先进的变量施肥机械也已经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21 变量施肥机械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由于变量施肥机械具有综合评价效果显著 、可按需施肥并可调节及施肥准确度高等优点 26, 已经 成 为施肥机械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马旭 26等研 究 了便捷 、稳定的手控与自控变量施肥机械 , 可与播种机配套使用 , 成为 “3S 技术 ”的基础 。针对我国国情 , 王秀 27等人研制了不仅可以配套国产拖拉机 , 还可以 在GPS 协助下按照系统网格划分所得的处方图实现变量施肥的机械 , 并试验了不同齿槽转速所对应的精确排肥量 , 以确定最优转速 。为了解决施肥机械受到拖拉机行驶速度及排肥轴转速等对排肥量的影响 , 陈广大 28等设 计 了以 AM 微处理器为核心 、通过 PID 自动调节排肥量的控制系统 , 可达到排肥稳定 、均匀与精度高的效果 。针对不同规格大小农田的网格划分并确定位置的高难度问题 , 于英杰 29等人 确 定了一种自动识别算法 。该算法使用 AM 控制器采集传感器信号 , 能适应农田形状的变化 , 精度高 , 稳定性较好 。我国的变量施肥机具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 ,变量施肥机械使用的传感器等设备未国产化而导致了仪器昂贵 。我国大多数农民的经济基础薄弱 , 尤其是中西部山区 , 难以接受机械的使用成本 30。我国 处于 概念阶段的变量施肥机械 27, 其一 幅 宽较小 , 其二采用的差分 GPS 系统的精确度较低 , 可能会导致以周围较近区域的处方量为依据施肥 , 将偏离施肥目的 。机具大多只能实现总量的变量配比 , 而多元素的精确变量配比却难以实现 。专家在决策分析时容易脱离实际 , 由于其研究系统过于复杂 , 结果也与最终实际相差较大 , 有的时候甚至远远低于普通的决策 。由于变量施肥机大多悬挂于拖拉机 , 将会受到土壤环境的限制 , 不适宜大幅度转弯或翻梗 , 稳定性将会直接受到影响 。22 种肥施肥机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种肥施肥机是将肥料伴随着种子进入土壤为种子生长发芽提供肥料的机械 , 现今以条施方式为主的播种施肥机占据了大量的市场 , 其中外槽轮式的排肥器应用较为普遍 。为了解决水稻直播由于未准确控制而导致的断芽 、断条 、未直立生长等问题 , 夏俊芳 31等 设 计 了 2BFS 8 型水稻芽种播种施肥机 。该施肥机可一次性完成各种土壤耕作 、播种与施肥作业工序 , 生产率高 、断芽率低 , 性能均可达标 。为了解决播种施肥机在丘陵山地等非平整地区作业时的作业质量差与效率低的问题 , 王晓东 32与王 玉 华 33等分 别设计了自走式的 2BF 1 型播种施肥机与可调式免耕播种施肥机 , 都可以达到调节方便可靠 , 机具简单轻便的效果 。同样 , 为了解决种肥的利用率低 、“高入低出 ”等问题 , 苑严伟 34等将 变 量施肥技术应用到了种肥机上 ,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并将处方图与定位信息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施种肥 , 可达到变量施肥与精密施肥的目的 。对于种子与化肥的比例 , 大多种肥施肥机没有精确的控制系统 , 比例偏大或偏小都将不利于种子发芽 ; 气力与液力的研究应用相对于纯机械式机具的应用研究远远滞后 , 不利于参数的自动控制 。虽然种肥施肥机械的研究达到一定的水平 , 但是其推广范围较狭窄 , 使得大多农民施种肥时掩埋深度不够造成污染 35。种肥 机 在使用时对机械作业人员技术要求较高 : 如对开沟器的下降快慢程度控制 , 如果过快将严重导致开沟器不通畅 ; 如果是在潮湿的土壤或者水田作业时 , 还容易土壤大量粘附于开沟器上 , 同样造成管道堵塞而不通畅的现象 。23 追肥施肥机的研究现状及问题追肥施肥机械是在作物生长发育的同时施用化肥的机械 , 现今追肥机的研究达到了一定水平 。张传斌 36研 制 的 TX 12 型烟草定量穴灌追肥机不仅可定量追肥 、灌溉 , 还可在田间轻便移动 , 工作效率高 ,尤其适用于干旱地区 ; 王金星 37等研制了一种通 过 高准确率传感器将信号传给单片机以达到自动控制的智能烟草定量穴施追肥机 , 可实现自动化与烟草的低损伤率 。为了解决干旱地区作物苗期中耕 、追肥作业7522015 年 4 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4 期的高成 本 、复杂与低效率问题 , 崔欢虎 38等人研 制出了以节约水资源为基础的中耕保墒追肥机 。经过多年试验 , 其机具所需动力小 、效率高且轻便灵活 , 可为广大农民接受 。农民大量使用的追肥机大都采用简单的四杆机构 , 运动副容易产生磨损 , 维修较为困难 , 必将影响作业效果 。输肥管在施肥机下降上升过程的往复运动过程中容易造成变形而形成缝隙 , 就可能会使肥料在缝隙中漏掉 。我国大多农民容易在作物的非最佳追肥期施用追肥 , 且采用的封垄蹚地后追肥的方式对时间把握不准确也将引起倒伏 , 且也容易造成对植物根系损害而导致减产 。由于农村劳动力减少 , 农民为了节省时间与精力 , 将追肥与种肥同时施入土壤 , 必然会出现烧种烧苗的现象 。农民在追肥时 , 同样容易出现忽视有机肥与部分微量元素的重要性的问题 。24 液态施肥机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液肥主要分为有机肥与无机肥 。其中 , 无机肥以液氨为主 , 为了避免肥料的挥发所导致的化肥损失与环境污染 , 大多的液肥都需要深施 。我国的液肥深施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为了解决固态施肥时的各种问题 , 程亨曼 39等将重点转向了施用 液 态化肥 , 设计了可与播种机配套且可适用于各种中耕作物的 FY400 多功能液态深施肥机 , 其节肥 、增产效果显著 , 使用的成本在农民经济承受范围内 。由于存在喷肥针扎穴与喷肥过程存在着仿真困难 、观测研究及统计测量较难实现的问题 , 王金峰 40等人利 用高速摄像对过程拍摄并对所得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 , 得到了喷肥时间误差 、精确度与扎穴运动曲线 。扎穴机构如果速度过快 , 容易出现土壤被机构回带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 郗晓焕 41等人优化设计了扎穴机构 ,使用弧形扎穴机构代 替了广泛使用的曲柄滑块 、摇 杆机构 , 用 VB 软件编程仿真确定了最优化参数 , 并通过了验证 , 使得机构入穴与返程轨迹一致性得到满足 。虽然液态化肥具有许多的优点 , 但是农民在使用过程由于技术普及与运用不当仍会造成一些问题 。比如 , 深施液肥时由于需要开沟器开沟而后机械覆肥 , 对机械的依赖性较强 , 而大多先进的机械超过了农民的经济承受力 , 故而先进的机械 、效益高的液肥与农民低购买力的矛盾使得机械的应用范围不广 。液氨具有腐蚀性与刺激性 , 会对农民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 , 还会腐蚀施肥机械 。对于将变量技术应用于液态施肥机的较为先进的机械 , 由于国内对液肥生产应用较少 , 其应用前景受到了限制 。25 撒肥机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撒肥机是将化肥直接播撒在地面 , 通过土壤耕作将化肥埋于耕作层下 。为了解决大棚作业人工的高强度 、低效率的问题 , 申屠留芳 42等人设计了电动 自走 式撒肥机 , 由于其结构简单 、轻巧 、灵活且成本较低而被大棚种植户接受 , 从而提高了大棚作业的效率 、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强度 。针对我国水田作业时化肥人工撒播难以满足均匀一致性 、耗时耗力且效率低的问题 , 陈书法 43等人将精准农业应用于撒肥机上 , 设计了 水田高地隙自走式 变量撒肥机 , 其 核 心 为AT89C5l 单片机 。同时 , 还对撒肥机的各种参数进行了大量的试验 , 并将不同的施肥环境条件考虑在内 ,其结果是撒肥机可受控制地在田间行走且达到了变量施肥的目的 。由于现今大多使用的撒肥机都存在着输肥管不通畅 、撒肥易不均匀等问题 , 张李娴 44等设计 了 可实现化肥防堵塞 、均匀的摆管式撒肥机 , 可解决大多撒肥机存在的问题 , 为以后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依据 。即使现今撒肥机效率较高 , 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例如 , 一般要求化肥掩埋深度较深 , 但是撒肥机的肥料只能通过耕翻后掩埋 , 难以达到所需要的深度 , 不仅导致化肥的低利用率 , 也会因雨水的冲刷造成化肥的农业污染 。如果农民在使用之时急于求成 , 也势必会造成烧种现象 。农民在使用撒肥机时 ,由于对技术的掌握程度低 , 或者购买价格低廉劣质的撒肥机 , 极易造成管道堵塞 ; 农民对机具的维修能力不高 , 也会对机具性能产生影响 。3 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1) 加强施肥机械与施肥 技 术的研究 , 将农机与农艺结合起来 。国家应该同时加强施肥机械与施肥技术的投入 , 重视机具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 如播种施肥机种子与化肥比例的精确数据研究 。研究符合农业现代化机具与技术的同时 , 还应把由中小企业生产的机具 , 且适应于中小型农场的施肥机具考虑在内 。加强不同施肥机械的研制 , 尤其是针对地域差异 、气候差异与植物在生长周期差异时所对应的机具研究 , 以达到 “联合作业 、一机多用 ”, 且可施有机肥 。将液力 、气力理论应用到纯机械式施肥机具上以提高机具的自动化程度 , 使效率高 、污染小与精确度高的机具替代落后装备 。机具的研究应具有针对性 , 尤其是针对出现问题概率较高的部件进行优化设计 , 如肥料输送管道易堵塞及部件强度不够而容易产生的疲8522015 年 4 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4 期劳损失 的问题 。现代施肥技术综合性强 , 技术 、机具与制肥三者缺一不可 , 应增强其技术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与合作 ,探索出三者相互配套且有机结合的一系列应用理论 。2) 加强科研成果的推广 , 开展技术与机具应用培训 。改变我国施肥机械与施肥技术落后现状的最好办法是加强科研部门与农业推广部门的紧密联合 ,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应该鼓励施肥技术与机具研制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与机械的应用培训 , 既可以使科研人员不脱离农村实际 , 又可以增强农民的技术与机械的应用水平 , 纠正农民的错误施肥方式 , 学会保养与维修施肥机械 , 从而减少因为方式错误而导致的环境问题 。国内施肥机械大都来自中小企业的生产 , 应该在农村展开调查 , 择优选择效率高的机具进行再开发与研究后向农民推广应用 。同时 , 应利用各大农业高校与农业科研部门的科研项目 , 将项目的研究理论以及实验机加以改造为应用机 , 再投向于农村 , 实现科研价值的最大化 。3) 淘汰落后机具 , 加大机具的补贴力度 。结合国家对环境友好型施肥机具的补贴政策 , 强制报废农村低效率 、化肥高污染的施肥机具 , 并予以相应的补贴 。对于技术或机具使用的材料 , 尤其是污染大的材料 ,应该被环保材料取缔 ; 淘汰落后机具 , 实现先进高效率机械的应用推广 , 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为了实现高精度机械与技术的推广应用 , 一是应尽量减少机具与技术的制造与应用成本 , 尤其是针对精准农业所使用的成本 ; 二是加大政府对先进机具与技术的补贴力度 , 除了补贴农民购买机具或仪器时所需的成本外 , 还需要加大农民对技术与机具培训所需经费的补贴 。参考文献 : 1 陈超 , 李 全 有 , 刘剑锋 , 等 大量施用化肥对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 2012, 10( 1): 102104 2 王 庆仁 , 李 继云 论合理施肥与土壤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J 环境科学进展 , 1999, 7( 2): 116 124 3 毕云虎 浅议我国测土配方施 肥技术 J 中国农业信息 ,2011, 18( 7) : 558 4 唐秀美 , 赵 庚星 , 路庆斌 基于 GIS 的县域耕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 J 农业工程学报 , 2008, 24( 7): 34 38 5 唐 秀美 , 赵 庚星 , 陈百明 , 等 基于栅格数据的耕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 J 自然资源学报 , 2009, 24,( 6): 975 983 6 王 坤 , 白治 辉 , 莫国华 , 等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马铃薯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J 贵州农业科学 , 2009, 37( 4) : 44 45 7 姜 娟 , 李金 凤 , 路颖 , 等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研究 J 土壤通报 , 2008, 39( 4): 878 880 8 霍 增起 测 土配方施肥技术发展现状及新模式 J 现代农业科技 , 2012( 11): 224 9 肖剑 , 郑圣 先 , 易国英 控释肥料养分释放动力学及其机理研究 ( 第 3 报 ) J 磷肥与复肥 , 2002, 17( 6): 9 12 10 孙克君 , 卢 其明 , 毛小云 , 等 复合控释材料的控释性能 、肥效及其成膜特性研究 J 土壤学报 , 2005, 42( 1): 127133 11 再 依拉 , 努 尔沙吾列 , 塔依尔 玉米缓控释肥肥效比较示范试验研究 J 农业科技通讯 , 2011( 4): 78 12 邢 尚军 , 杜 振宇 , 刘方春 , 等 缓 ( 控 ) 释肥料研究进展及在林业中的应用 J 山东林业科技 , 2007( 6): 102 104 13 彭玉 , 马均 , 蒋 明金 , 等 缓 /控释肥对杂交水稻根系形态 、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 5) : 1048 1057 14 王亮 , 秦玉 波 , 于阁杰 , 等 新型缓控释肥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J 吉林农业科学 , 2008, 33( 4): 38 42 15 王 玉倩 我国缓控释肥行业现状分析 J 化 学工业 ,2013, 31( 6): 34 36, 45 16 孙立民 , 王 福林 变量播种施肥技术研究 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40( 3) : 115 120 17 刘阳春 , 张 小超 , 伟利国 , 等 一种变量施肥技术的实现及其台架试验 J 农业机械学报 , 2010, 41( 9): 159 162 18 梁 春英 , 衣 淑娟 , 王熙 , 等 变量施肥控制系统 PID 控制策略 J 农业机械学报 , 2010, 41( 7): 157 162 19 郎 春玲 , 王 金武 , 王金峰 , 等 深施型液态肥变量施肥控制系统 J 农业机械学报 , 2013, 44( 2): 43 47, 62 20 陈宏 , 张书 慧 , 王丽霞 , 等 精准农业多功能变量作业控制系统研制 J 农机化研究 , 2014, 36( 1) : 210 213 21 李世成 , 秦 来寿 精准农业变量施肥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J 世界农业 , 2007( 3): 57 59 22 崔 增团 节 水灌溉施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 2007( 4): 56 57, 59 23 陈光 , 高成 功 , 张晓雷 , 等 大棚西瓜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研究 J 山东农业科学 , 2013, 45( 8) : 103 105,109 24 杨忠国 , 邓 书辉 , 张伟 膜下滴灌系统设计 J 农机化研究 , 2012, 34( 4) : 96 98, 102 25 王全九 , 王 文焰 , 汪志荣 , 等 盐碱地膜下滴灌技术参数的确定 J 农业工程学报 , 2001, 17( 2): 47 50 26 马 旭 , 马成 林 , 桑国旗 , 等 变量施肥机具的设计 J 农业机械学报 , 2005, 36( 1): 50 53 27 王秀 , 赵春 江 , 孟志军 , 等 精准变量施肥机的研制与试验 J 农业工程学报 , 2004, 20( 5) : 114 1179522015 年 4 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4 期 28 陈广 大 , 王 悦刚 , 陈思睿 , 等 基于 AM 的精确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的设计 J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13, 34( 4) : 130133 29 于英杰 , 张 书慧 , 齐江涛 , 等 变量施肥机在不规则田块的定位方法 J 农业机械学报 , 2011, 42( 2) : 158 161,189 30 段洁利 , 李 君 , 卢玉华 变量施肥机械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J 农机化研究 , 2011, 33( 5) : 245 248 31 夏俊芳 , 许 绮川 , 王志山 , 等 2BFS 8 型水稻芽种播种施肥机设计与试验 J 农业机械学报 , 2010, 41( 10): 4447, 53 32 王 晓东 , 王 合 2BF 1 型自走式播种施肥机的研究设计 J 农业机械 , 2013( 11): 107 108 33 王 玉华 可 调式免耕播种施肥机的设计研究 J 农业科技与装备 , 2013( 1): 19 21 34 苑严伟 , 张 小超 , 吴才聪 , 等 玉米免耕播种施肥机精准作业监控系统 J 农业工程学报 , 2011, 27( 8) : 222 226 35 袁文胜 , 金 梅 , 吴崇友 , 等 国内种肥施肥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思考 J 农机化研究 , 2011, 33( 12) : 1 5 36 张 传斌 , 牛 长根 TX 12 型烟草定量穴灌追肥机的设计 J 农机化研究 , 2011, 33( 1) : 149 152 37 王金星 , 高 丽娟 , 刘双喜 , 等 智能烟草定量穴施追肥机 J 农业机械学报 , 2013, 44( 4): 71 76 38 崔 欢虎 , 王 娟玲 , 王裕智 , 等 作物苗期中耕保墒追肥机的研制与应用 J 农机化研究 , 2008( 11): 91 94 39 程亨曼 , 孙 文峰 , 陈宝昌 多功能液态深施机的设计 J 农机化研究 , 2005( 1) : 173 174 40 王金峰 , 王 金武 , 何剑南 深施型液态施肥装置施肥过程高速摄像分析 J 农业机械学报 , 2012, 43( 4): 55 59 41 郗 晓焕 , 王 金武 , 郎春玲 , 等 液态施肥机椭圆齿轮扎穴机构优化设计与仿真 J 农业机械学报 , 2011, 42( 2):80 83 42 申 屠留 芳 , 张洪宇 , 杨刚 , 等 温室大棚电动自走式撒肥机的设计 J 农机化研究 , 2013, 35( 9): 145 147, 155 43 陈书法 , 张 石平 , 孙星钊 , 等 水田高地隙自走式变量撒肥机设计与试验 J 农业工程学报 , 2012, 28( 11) : 16 21 44 张李娴 , 吕 新民 摆管式撒肥机的研究设计 J 西北农业学报 , 2009, 18( 4) : 372 374Actuality and Measures of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and Machinery in ChinaChen Yuanpeng , Long Hui, Liu Zhijie(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China)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directly links with safety and yields of foodstuff The backward actualityof machinery and techniques in China not only causes the low absorptivity of fertilizer in crops which influences the yieldsin foodstuff, but also increases the agriculture pollution to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e research actuality of the tech-niques of formula fertilization by soil testing, slow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 variable rate fertilization and fertilizationtechniques of irrigation, variable rate fertilization machinery, seed manure fertilizing machinery, topdressing fertilizer ,liquid fertilization machinery and fertilizer spreading machines, and whose problems are analyzed in the article Besides,the relevant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fertilization machinery; research actuality; measures0622015 年 4 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4 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