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42科技经济市场2017 年第 1 期管理纵横5 结语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大力推广和大家认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研究呈现爆炸式发展,而就该产业的人才问题研究也乘势而上,吸引了大量学者进行研究,但现有研究成果刚刚起步,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到具体哪一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问题分析,还有就是现有研究由于受国家没有规范的统计数字,对该问题的研究缺乏可信度,相信随着大量数据信息的公布,更多的实证结果将有力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问题研究,使得这些研究成果反馈到社会现实中,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又快又好发展。参考文献:1童汝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本投入的财税政策J.税务研究,2010,(11).2王亚男,王宏起,李永华.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统计与决策,2016,(13).3安林丽,王素霞. 新常态下京津冀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协作机制研究 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16).4资武成,陆小成.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三螺旋模式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6,(3).4张红霞,韩淼.河北省战略新兴产业人才支撑体系构建J.合作科技与经济,2016,(4).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刘 歆1,孟海峰2(1.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2.新疆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昌吉市分院,新疆 昌吉 831100)摘 要: 本文根据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土地利用特点,系统分析和评价了其土地利用效益。选用了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的25个指标,建立了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体系。根据收集到的2006-2015年有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得到作用土地利用效益的公因子,排列和分析评价了各年份园区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及综合效益,来获得10年来农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益的动态变化。并提出提高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建议和对策。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县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有近5000个,其中包括117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近年来,农业科技园区得到了快速蓬勃的发展,在带动地区农业发展、引领农业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农业园区土地资源的利用与管理研究目前较少,还未受到重视。农业生产的最根本生产资料是土地资源,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是与土地紧密相连的,土地也是农业科技园区进行规划、布局和经济核算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处在国家全面整顿治理开发区的宏观背景环境下,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探究剖析,能够为未来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以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为核心,围绕产业类型展开园区的功能布局、结构组织,使土地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通过园区的示范和辐射能力带动周边范围土地利用水平,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也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1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1.1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概况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2002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新疆第一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麓的昌吉市,东经86 null2487null37,北纬43 null0645null20。园区总面积340.7平方公里(51.1万亩),分为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全区共有农用地为13789.06公顷,主要以耕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为主。土地利用结构三大类比例图如图1所示。图1 2015年昌吉国家农业园区土地利用结构(三大类)比例图2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对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包含下列步骤: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量化和标准化指标、确定指标权重、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分析评价结果24。2.1 建立指标体系结合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效益的内涵和园区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选用了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的25个指标,建立了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2.2 数据来源及处理土地利用数据主要来自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的2006-201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作者简介:刘歆(1983-),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孟海峰(1983-),城市规划工程师,学士,研究方向:土地规划管理。本文系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效益研究”(XJNZYKJ2013011) 研究成果。143科技经济市场2017 年第 1 期管理纵横查统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源自2006-2015年的昌吉统计年鉴和昌吉统计公报。运用SPSS20.0软件对收集到的20062015年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的数值进行分析并标准化。经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因子分析的方法适用。通过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和因子得分系数计算每年的各因子得分,旋转后得到公因子表达式。权重用两个公因子的贡献度来表示,计算公因子线性加权之和,可得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分 F。将经济效益指数、社会效益指数、生态效益指数、综合效益指数集中用趋势图表示,如图2所示。3 结论3.1 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均呈逐年上升态势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经过10年的建设,已经逐步形成强大的经济集聚效应和效益扩散效应,这为以后园区发展和土地利用效益的提高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政府在推动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过程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进行科学合理的园区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这是实现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提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吸引外资和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形成园区初步的经济效益提升;初步的经济效益提升为进一步的基础投资和配套措施的完善提供了资金和经验上的支持,在国家宏观经济大环境趋好的情况下,通过实施其他有利的协调发展措施,如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和改善、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加大对科研投入的引导和管理部门管理协调能力的改进,都让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不仅逐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园区,同时也逐步成为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园林化、生态化的园区。经济效益指数社会效益指数生态效益指数综合效益指数图2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效益图3.2 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增长速度高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增长速度根据测算,2006年到2015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110.49%,109.75和103.82%,可见,经济效益的增长速度高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增长速度。这与重视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思想和做法有关,但近年来园区也认识到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重要性,使得其也已高增长率增长。3.3 土地利用生态效益自2014年有回落现象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有回落现象,与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有关。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虽然有助于增加农业产量和产值,但却容易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水体污染等严重后果,造成生态失衡。因此,控制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量是十分必要的。园区需在生态农业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加大力度。4 对策通过对昌吉国家农业园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分析,结合国内外有关农业科技园区的土地利用经验和表1 20062015年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单位 序号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经济效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亿元 1农作物种植面积 万公顷 2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3财政收入 亿元 4单位农用地农业产值 万元/万亩 5粮食单产 公斤/亩 6单位面积房地产投资 元/平方米 7规模以上示范农场 家 8R&D投入费用 万元 9社会效益区域内农民人均收入 万元 10城镇化水平 % 11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12人均居住面积 平方米/人 13人均道路面积 平方米/人 14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 % 15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 张/万人 16单位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万人 17交通水利用地比重 % 18生态效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m21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20节水灌溉面积 万公顷 21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 公斤/亩 22单位耕地农药使用量 公斤/亩 23生活污水处理率 % 24生活垃圾处理率 % 25144科技经济市场2017 年第 1 期管理纵横做法,就如何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4.1 优化农业园区土地利用规划,促进有序发展借鉴先进发达地区农业园区发展经验,根据农业园区土地特征和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编制土地利用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确定其用地规模和用地推进的速度。通过优化用地布局,建设向核心区集中,可以减少面源污染,有利于对污染的集中治理;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使林地等具有生态功能的用地面积有所增加,可以促进空气自我净化能力的改善;对生态环境建设用地加强用途管制,保证了生态用地的稳定性,强化土地生态功能的保护,有力地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结合园区农业产业化布局特征,根据核心区、示范区不同功能,有重点有步骤的合理有序的推荐循环农业、集约农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4.2 加大园区R&D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并重,提升科技能力对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支撑作用利用园区政策和制度的优势,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对科研投入的引导,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吸引外资,从而形成园区初步的经济效益提升;在此基础上,如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管理和改善、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使得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了同步提升。在控制土地利用规模扩张的情况下,从园区内部通过挖掘增长点来实现土地利用产出效益的提高,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综合效益。4.3 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增强对现有耕地保护耕地是农业园区建设的根本保证,需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加强对农用地结构调整的引导和控制,严格禁止擅自实施生态退耕。合理引导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因农业结构的调整而降低。结合经济补偿机制、利用市场手段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增加耕地的方向进行。加大土地整理力度。一方面通过土地开发增加耕地的潜力,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整理来增加耕地面积,同时提高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水平。与此同时,更要保护好现有耕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扩张占用耕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改善用地结构;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业用地质量稳步提升。4.4 创新体制机制,保障现代农业园区用地鼓励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实现比较效益最大化。突出农场规范化管理,狠抓农场的工商登记、土地开发、规划建设、水资源管理等工作。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以示范农场为中心,改造提升农场整体建设水平。创办合作社和协会等农场联合体,组建集团公司,提升农场管理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依据“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由市场引导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流转中的管理,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加快传统农业的改造,努力向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转变。4.5 加强对园区建设中的环保管理,努力构建园区循环经济园区在规划建设上必须重视规范环境保护工作,最大限度的按照生态园区的要求进行设计与建设,力求废弃物排放最小化、资源利用最大化。园区的建设和土地利用要与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同步并进,严格控制基本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通过技术改进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园区的现代化水平。控制农业规模和采用高科技节水措施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逐步降低农业用水比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天然林、天然草场和湿地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的保护,严格控制对基础性生态用地的开发利用,保障合理的生态用地规模,稳步提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作用的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等占全区土地面积的比重,逐渐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土地生态空间格局。4.6 加大生态农业宣传力度,出台有效管理机制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开展农业环保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利用农业废物资源大力发展生物有机肥项目、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引导群众使用低残留、高效农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有效维护农产品环境安全。加强园区自然生态保护,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加强对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沙化。进一步完善园区环境保护工作机制,督促各农场、企业认真履行环保目标责任书中各项任务,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园区这一目标,着力提高环境质量。参考文献:1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tszk/nfncb/jjxw/200509050588.asp2李植斌.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评价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傅伯杰.土地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李荣敖.土地资源的评价和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