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978 2020 年第 61 卷第 5 期 收稿日期 2020 03 15 基金项目 温州市林业四新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 ZJSF DY20180728WZC 作者简介 王金旺 1980 男 湖北枣阳人 副研究员 博士 从事植物学与生态学相关研究工作 E mail kingwwang 163 com 文献著录格式 王金旺 金轶伟 周芬芬 等 不同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品质差异比较 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 5 978 980 DOI 10 16178 j issn 0528 9017 20200553 不同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品质差异比较 王金旺 1 金轶伟 1 周芬芬 2 李建清 2 蒋经纬 3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浙江 温州 325005 2 温州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浙江 温州 325500 3 温州森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 文成 325000 摘 要 以铁皮石斛为研究对象 设置活树附生栽培 新伐毛竹附生栽培 岩壁附生栽培 3 种种植模式 通 过生长性状以及检测分析折干率 水分 灰分 多糖 粗纤维和蛋白质含量 比较不同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的生 长和品质差异 结果表明 新伐毛竹附生栽培模式下生长的铁皮石斛长势虽不及活树附生栽培 但整体略好于岩 壁附生栽培 就品质而言 新伐毛竹和活树附生栽培的石斛多糖含量无显著差异 岩壁附生栽培的多糖含量明显 增加 新伐毛竹和岩壁附生栽培石斛的粗纤维和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 但二者显著低于活树附生栽培 新伐毛 竹附生栽培的石斛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 2 个模式 3 种模式间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 新伐毛竹附生栽培模式下的 折干率显著低于其他 2 个模式 由此可知 新伐毛竹附生栽培可一定程度替代其他栽培模式种植铁皮石斛 关键词 铁皮石斛 栽植模式 长势 品质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528 9017 2020 05 0978 03 铁 皮 石 斛 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 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植物 具有益胃生津 滋阴清热等功效 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 1 2017 年全国铁皮石斛种植面积超过 8 000 hm 2 铁 皮石斛主要分布在浙江 云南等地 浙江铁皮石斛 产量占全国 42 至 2019 年 3 月 全国有 4 202 家铁皮石斛生产加工企业 有 2 780 家为近五年内 成立 其中浙江有 1 674 家 2 铁皮石斛正在成为 我国中药产业的一个热点 3 4 铁皮石斛为附生植 物 喜温暖 湿润 阴凉生境 自然生长于悬崖石 壁 岩缝或树干上 受微生境影响显著 5 随着 人工栽培技术的创新突破 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迅 速 不同栽培模式应运而生 6 且对铁皮石斛品 质开展了相关研究 7 8 当前 设施基质栽培 仿 生栽培是铁皮石斛种植的主要方式 由于设施栽培 受土地资源限制 投入成本大 产品品质良莠不 齐 价格偏低 而仿生栽培表现出极大优势 备受 青睐 6 在仿生栽培模式中 活树附生栽培包括 树种的选择已有较多报道 9 岩壁附生栽培也有 不 少 研 究 案 例 10 毛 竹 Phyllostachys edulis Carr J Houz 在浙江分布广 面积大 而新 伐毛竹可集中放置 节约土地资源 本文尝试使用 新伐毛竹附生栽培模式 同时开展活树和岩壁栽 培 对比不同仿生种植模式对铁皮石斛品质的影 响 以期在铁皮石斛产业种植模式创新中发挥应有 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自然概况 试验地位于文成县黄坦镇新龙村 27 45 N 120 0 E 海拔 320 m 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 区 年平均气温为 18 1 最热 7 月的平均气温 为 28 7 最冷 1 月的平均气温为 8 常年无霜 期 285 d 年降雨量 1 885 mm 年蒸发量 1 285 mm 年日照 1 807 h 试验区活树附生林为马尾松林 优势种为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Lamb 乔木 层偶 见 杉 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木荷 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 青冈栎 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nb Oerst 附生岩壁属低丘陵沙砾岩 位于马尾松林内 1 2 新伐毛竹种植方法 新采伐 3 5 年龄毛竹 秆径 8 12 cm 将毛 竹分支全部剪除 截顶 留取竹秆长度 3 4 m 在每一竹节间沿竹秆自上而下砍开 2 3 个缺口 使断开的竹篾上端与竹秆分离 竹篾下端与竹秆连 接 形成一个能够自我回弹的结构 竹篾夹 在 王金旺 等 不同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品质差异比较 979 每个竹篾夹放置 1 株 1 年生铁皮石斛大苗 每根新 伐毛竹可种植铁皮石斛 40 60 株 选择好毛竹摆 放地后 该研究选择松树林内和林内石壁旁 将 种植好铁皮石斛苗的毛竹秆竖立起来 竖立斜角约 为 80 多根毛竹两端用细竹竿串联起来 用绳索 固定 但每根毛竹可单独旋转 用以调整毛竹竖立 姿势 目的是调整定植于毛竹秆上铁皮石斛的微生 境 将串联好的毛竹秆上部布设喷雾管 通过水分 调控改善环境湿度和温度 栽培过程不施用肥料 1 3 活树种植方法 选择胸径 10 cm 以上马尾松 自马尾松树干基 部 1 m 左右向上间隔 30 50 cm 种植 用草绳将铁 皮石斛 1 年生大苗捆绑在树干上 形成围绕树干的 种植环 每个种植环栽植 3 6 株 种植株数根据 马尾松胸径大小而定 种植环上铁皮石斛株间距约 10 cm 种植高度约 5 m 在种植高度上方 于林 间布设喷雾管 通过水分调控改善环境湿度和温 度 栽植过程不施用肥料 1 4 石壁种植方法 选择坡度不超过 85 的岩石岩壁 沿等高线 用水泥钉将有弹性的条状布料 或其他材料 固 定 用手拉起布料 在布料和石壁间可形成一个 空隙 放下布料会回弹回去 通过这种回弹力 将 1 年生铁皮石斛大苗固定于石壁上 间隔 20 cm 种植 1 株铁皮石斛 种植带间相距约 30 cm 在种植铁皮石斛的上方 沿石壁水平方向布设喷 灌管 通过水分调控改善环境湿度和温度 栽植 过程不施用肥料 1 5 性状测定 随机各抽取 3 种种植模式下的铁皮石斛 20 丛 测定每丛茎鲜重 茎平均长度 以及折干率 水 分 灰分 多糖含量 并测定粗纤维含量 GB T 5009 10 2003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 和蛋白质含量 GB 5009 5 2016 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1 6 数据分析 利用 Excel 2007 对所测量数据进行整理 利用 SPSS 13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不同种植模式下性 状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生长状况及不同种植模式下产量比较 不同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萌蘖数 茎长度和茎 鲜重见表 1 不同栽植模式下 每丛铁皮石斛的萌 蘖数差异显著 其中 新伐毛竹附生栽培萌蘖数为 7 6 株 低于活树附生栽培 是岩壁附生栽培的 1 36 倍 新伐毛竹附生栽培的石斛茎长为 10 6 cm 与岩壁附生栽培间无显著差异 但二者 显著低于活树附生模式 新伐毛竹附生栽培的石斛 茎鲜重为 13 91 g 显著高于岩壁附生栽培 显著 低于活树附生栽培下的 28 76 g 表 1 不同仿生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性状比较 栽培模式 萌蘖数 个 茎长 cm 茎鲜重 g 活树附生栽培 9 8 1 6 c 17 8 2 2 b 28 76 2 53 c 岩壁附生栽培 5 6 1 5 a 11 2 1 9 a 10 01 1 99 a 新伐毛竹附生栽培 7 6 1 1 b 10 6 2 0 a 13 91 2 00 b 注 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 表 2同 2 2 不同种植模式下品质差异 由表 2 可知 3 种栽培模式下 铁皮石斛茎鲜 条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 然而新伐毛竹附生栽培折 干率最低 岩壁附生栽培折干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 模式 新伐毛竹附生栽培灰分含量显著高于活树和 岩壁附生栽培模式 新伐毛竹和活树附生栽培多糖 含量无显著差异 分别达到 32 6 和 33 1 岩 壁附生栽培多糖含量明显增加 为 35 0 均符 合药典对铁皮石斛以干重计多糖含量大于 25 的 要求 粗纤维和蛋白质含量具有一致规律 活树附 生栽培显著高于岩壁和新伐毛竹附生栽培 岩壁和 新伐毛竹附生栽培之间无显著差异 表 2 不同仿生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品质比较 栽培模式 折干率 水分 灰分 多糖 粗纤维 蛋白质 g kg 1 活树附生栽培 14 3 0 25 b 4 7 1 06 a 3 2 0 01 a 33 1 0 59 a 18 9 1 38 b 54 2 0 2 b 岩壁附生栽培 17 5 1 17 c 4 1 1 20 a 3 6 0 03 b 35 0 0 06 b 14 6 0 79 a 31 9 0 3 a 新伐毛竹附生栽培 12 2 0 36 a 4 4 0 69 a 4 2 0 01 c 32 6 0 21 a 16 5 0 72 a 31 7 0 1 a 980 2020 年第 61 卷第 5 期 3 小结与讨论 随着铁皮石斛种植业的迅猛发展 尤其是 2015 年后随设施栽培产品大量上市 林下仿生栽 培产出的绿色 无公害产品表现出优势 出现设施 栽培向仿生栽培模式的转型 6 我国林地资源丰 富 活树仿生栽培 岩壁仿生栽培是当前应用较多 的仿生栽培方式 这种栽培模式模仿野生生长状 态 铁皮石斛表现出根系发达 茎不规则生长特 性 其形态与野生铁皮石斛颇为相似 而且在生长 季节只需通过简易喷雾调控生境温湿度即可 无需 基质 不施肥料 铁皮石斛也能较好的生长 10 本研究使用新伐毛竹为附生材料 比较其与活树 岩壁附生栽培产品质量 发现多糖含量与活树栽培 无显著差异 其含量远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 铁皮石斛以干重计多糖含量大于 25 的要求 另 外粗纤维 蛋白质含量与岩壁栽培无差异 此外 活树栽培受林分密度限制 存在种植密度小的缺 点 岩壁栽培受环境限制 存在作业困难的缺点 新伐毛竹附生栽培的附生材料获取便利 且可充分 利用空间 可作为新型栽培方式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 一部 M 北京 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 2015 283 2 中国报告网 2019 年中国铁皮石斛市场分析报告 市场规模 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EB OL 2019 01 20 2019 03 01 http baogao chinabaogao com yaopinzhiji 375191375191 html 3 何伯伟 潘慧锋 浙江铁皮石斛产业提升发展的实施措施 与建议 J 浙江农业科学 2014 2 152 155 4 王枫 石红青 我国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研究 J 中国林 业经济 2019 3 88 90 5 唐丽 王朝勇 龙华 等 环境因子对铁皮石斛生长发育 及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J 中药材 2019 42 2 251 255 6 陈宝玲 王华新 龚建英 等 铁皮石斛林下栽培方法比 较 J 广西林业科学 2018 47 3 301 305 7 姜武 陈松林 吴志刚 等 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品质评价 J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57 6 836 837 8 杨洋 不同种植方式铁皮石斛品质对比研究 D 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 2016 9 崔之益 肖玉 杨曾奖 等 铁皮石斛种植技术体系 J 生态学杂志 2017 36 3 878 884 10 斯金平 陈梓云 刘京晶 等 铁皮石斛悬崖附生栽培技 术研究 J 中国中药杂志 2015 40 12 2289 2292 责任编辑 张瑞麟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上接第 977 页 2 3 经济效益 根据当地用工成本及平均市场价格 对 3 种药 材经济效益进行统计分析 本模式的铁皮石斛 黄 精 三叶青复合种植经营方式经济效益好 667 m 2 年均收益铁皮石斛约 8 132 元 黄精达 16 430 元 三叶青约 14 666 元 合计 39 228 元 因此 退耕 还林 提高林地利用率 实行林下药材规范化种 植 推广扩大铁皮石斛 黄精 三叶青的种植模式 有利于林下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中药材产业的健康 可持续发展 更是促进农户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林下中药材铁皮石斛 黄精 三叶青复合栽培的新模式 尽管产量低于大棚栽 培 但品质显著高于大棚栽培的药材 3 种药材在 该复合种植模式下 年均 667 m 2 收益达 39 228 元 经济效益好 另一方面 林下种植药材回归自然 这种近野生的栽培方式 药材的病害较少 几乎不 用农药 提高了药材的安全性 具有显著的生态意 义 可作为泰顺县及林业优势县林药种植模式的 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岭宏 推动林下经济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J 国家 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12 3 19 22 2 郑坚 陈秋夏 张旭乐 等 温州山区主要中药材 植物 药 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J 浙江林业科技 2004 24 3 63 67 3 徐文清 王国强 加快中药产业现代化国际化步伐促进民 族医药工业快速发展 J 天津经济 2001 12 46 49 4 姜程曦 洪涛 熊伟 黄精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 究 J 中草药 2015 46 8 1247 1250 5 程樟福 黄文斌 张水良 等 遂昌县混交林下套种三叶青 种植模式研究 J 林业科技 2019 44 5 21 23 6 潘曦 胡豹 杨泽南 天台县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及对策 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 11 2148 2151 7 王晖 姜武 陶正明 等 淳安县林下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 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 7 1190 1192 责任编辑 张才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