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DOI 10 3865 j issn 1001 3547 2025 16 002 黔 南 州 罗 甸 县 蔬 菜 产 业 提 质 增 效 路 径 研 究 毛 木 亮 李 梅 夏 志 辉 nullnullnull 黔南州罗甸县凭借得天独 厚的 天然温室 优势 依托科技 进步 发展早春果菜为主导的商 品蔬菜生产 有效地推动了农业 农村经济发展 拉动了二 三产 业发展 为城市蔬菜供应作出了 积极贡献 蔬菜已成为农业产业 发展 短 平 快 的支柱产业 助 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 效衔接的主导产业 罗甸县先后 被授予 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先 进县 农业农村部蔬菜定点批 发市场 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 范基地 全国标准化蔬菜生产 示范基地县 湖南 四川 重庆 主要目标大市场 放心菜基地 2017 年 2019 年贵州省十大蔬 菜基地县 黔南州罗甸蔬菜产 业发展由小到大 经过了萌芽 期 成长期 到目前的转型升级 期 2023 年 全县蔬菜种植面积 23 440 hm 2 次 产量 77 28 万 t 产值 23 08 亿元 均为全州第 一 蔬菜产业作为黔南州罗甸县 农业主导产业 经过多年发展已 初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但 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今后一 个时期是黔南州罗甸蔬菜产业 提档升级 转型发展的关键期 深层次探索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新路径 对于助推蔬菜产业高质 量发展 引领乡村振兴有着重要 意义 调研组采取实地调研 座 谈讨论 总结相关经验等方式 对黔南州罗甸县蔬菜产业发展 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 报告如下 1 发展现状 1 1 产业布局初步显现 近年来 聚焦 辣椒 茄子 瓜 豆 鲜食玉米 优势单品 积 极推广菜 稻 菜一年多熟高 效种植模式 突出抢 早 抓 延 重点发展 3 6 月上市的早 春蔬菜以及 9 12 月上市的秋冬 摘 要 黔南州罗甸县蔬菜产业经过多年发展 目前已经到转型升级期 为进一步发展黔南州罗甸县蔬菜产业 对黔 南州罗甸县蔬菜产业提质增效路径进行调研发现 存在产业体系不健全 规模化程度低 生产体系不健全 标准化程 度低 经营体系不健全 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提出强化种子种苗体系建设 强化生态化技术体系建设 强化商品 化处理体系建设 强化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强化品牌化建设 强化经营主体引培等对策及建议 以期对黔南州罗甸县 下一步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蔬菜产业 转型升级 提质增效 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 体系 这一体系将有助于提升农 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激发 农民的创新创业活力 促进农业 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农村经济的繁 荣发展 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 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 持 在未来的工作中 还需要不断 总结经验 持续改进和完善农民 培训工作 以适应农业农村发展 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推动农民培 训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郭秀明 张改梅 浅谈培育新型职 业农民 J 现代农业 2020 2 107 108 2 罗斌 高素质农民高职培养现状分 析与对策研究 J 北京农业职业学 院学报 2020 6 81 86 3 朱璐 郑林 对规范管理贵州省高 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探索 J 现代 农业科技 2021 6 244 246 4 高玉萍 浅谈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 项目的经验及措施 J 农业科技与 信息 2021 15 64 66 5 黄双 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路径研究 D 沈阳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2025 16 4 蔬 菜 以海拔 600 m 以下的地区 作为早春蔬菜优势区域 海拔 500 m 以下的地区作为秋冬蔬 菜优势区域 提高 春淡 秋淡 茄果类 瓜类 豆类蔬菜保供能 力 建成万亩蔬菜产业带 4 条 粤港澳大湾区 菜篮子 基地 3 个 贵阳贵安越冬蔬菜保供基地 1 520 hm 2 年稳定发展蔬菜种植 2 33 万 hm 2 次 1 2 一村一品 初具雏形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 作用 采取 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基地 农户 发展模式 由合作社 统筹 按统一品种 统一种植标 准 统一技术服务 统一分级包 装 统一品牌销售 实现产业发 展 五统一 配备县 镇 村农业 技术服务团队 为 一村一品 产 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同时 积极探索线上销售 大力 发展订单生产 实现蔬菜产销无 缝对接 充分利用政策 项目 资 金大力支持各村发展特色产业 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兴隆辣椒 罗 化茄子 腮里丝瓜 茂井四季豆 沫阳黄瓜等 一村一品 特色产 业 1 3 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遵循 相对集中 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思路 通过积极向上 争资争项 聚焦坝子坝区 连片 基地 配套完善基地水电路讯 冷链冷库 育苗中心 分拣分级 等基础设施 目前 全县蔬菜基 地配备冷库 9 个 库容 1 110 t 集散地冷库 5 个 库容 930 t 集 配中心 2 个 集约化育苗中心 5 个 25 080 m 2 每批次最大育苗 量 2 250 万株 设施生产大棚 120 hm 2 冷藏运输车辆 13 辆 1 4 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采取招引 培转 解困 提升 四个一批 措施 重点围绕辣 椒 茄子 瓜类 豆类等优势单 品 聚焦规模化 标准化 销售等 薄弱环节 进一步补链延链强 链 积极引培一批实力雄厚 带 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 目前 全县共培育蔬菜企业 7 家 合作 社 18 个 种植大户 260 户 1 5 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加大扶持力度 积极引导蔬 菜企业 专业合作社 种植大户 认证 两品一标 品牌价值获得 新提升 目前 全县培育 黔甸 余健 牌蔬菜商标 2 个 建成有 机蔬菜转化认证基地 2 个 罗 甸鲜食玉米 罗甸螺丝椒 入选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名录 罗 甸县先后获得 全国菜篮子产品 生产先进县 2017 年 2019 年 贵州省十大蔬菜基地县 等荣誉 称号 1 6 产销衔接更加顺畅 把销售作为促进产业发展 的重中之重 坚持政府 市场两 条腿走路 在鼓励社会经营主体 稳定销售渠道的同时 借力贵阳 农投集团 构建 以销定产 以产 促销 产销一体 的农产品循环 供应链 做好 粤港澳大湾区外 环 贵阳市中环 县内学生营养 餐内环 三环联动文章 畅通产 地直销渠道 一是大力发展订单 生产 引进贵阳农投等龙头企 业 采取 公司 合作社 集体经 济 种植大户 发展方式 利用 龙头企业资金 技术 市场优势 在全县发展以辣椒 茄子 瓜类 豆类和鲜食玉米为主的订单蔬 菜种植 实行保底价收购 推动 蔬菜订单生产 二是积极稳住成 熟销售渠道 扩大销售的 朋友 圈 积极对接贵阳 遵义 重庆 等地多年合作的蔬菜经销商 加 强信息沟通 加大协调 确保蔬 菜经销商到基地收购蔬菜 实现 产销有效对接 1 7 科技应用成果显著 一是筛选了一批优势优质 蔬菜新品种 聚焦蔬菜优势单 品 优选引进辣椒 茄子 瓜类 2025 16 5 豆 类等蔬菜新品种开展试验种 植 选育出经省农业农村厅认定 的黔南瓜 1 号 黔茄 5 号 黔茄 6 号 黔茄 7 号等 4 个蔬菜品 种 二是提炼了多项高效栽培新 技术和新模式 围绕蔬菜标准化 生产 提炼形成了 早春蔬菜银 灰膜覆盖栽培技术 白菜套种 辣椒栽培技术 早春辣椒 水 稻 秋冬白菜一年三熟栽培技 术 等新技术 新模式 三是创建 了示范带动效果好的 四新 基 地 坚持规模化发展 标准化生 产 市场化经营 三化 同步发 力 打造了逢亭镇祥脚早春蔬菜 标准化基地 龙坪镇罗化 春提 早 蔬菜示范基地等 四新 技术 示范基地 11 个 其中 边阳镇兴 隆基地入选省级农业科技示范 基地 茂井镇高圩基地入选省州 县共建健康菜园 四是探索出一 条成功的试验示范新模式 依托 省农业农村厅 省农业科学院 州农业农村局 州农业科学院专 家团队技术力量 以黔南州蔬菜 专家罗甸试验站为核心示范点 示范引领罗甸县蔬菜产业提档 升级并取得良好成效 2022 年 1 月罗甸县蔬菜发展中心被农业 农村部授予全国星级基层农技 推广机构 2022 年 12 月被农业 农村部授予农业技术推广成果 奖二等奖 2 制约因素 2 1 产业体系不健全 规模化 程度低 一是产业用地条件不好 罗 甸位于麻山腹地 喀斯特地貌特 征明显 山峦起伏 沟壑纵横 地 面破碎 盆地相间分布 山地面积 占总面积的 85 75 丘陵面积占 总面积的 9 69 盆地面积占总 面积的 4 56 全县 33 33 hm 2 以 上坝区仅 11 个 最大坝区面积 73 33 hm 2 由于山高坡陡平地 少 加之耕地破碎不利于规模化 蔬菜产业的实施 二是品种结构不合理 全县 辣椒 茄子 瓜类 豆类 鲜食玉 米 五 大 优 势 单 品 年 种 植 面 积 1 74 万 hm 2 占全年种植面积 2 344 万 hm 2 的 74 29 但在五 大优势单品中除鲜食玉米品种 比较单一外 辣椒 瓜 豆等细分 品种达 10 余种 导致单一区域 基地无法满足大批量采购要求 持续供货能力弱 三是集约化育苗不足 目 前 罗甸县蔬菜没有专门的种苗 供应市场 散户难以买到既适合 市场需要又符合本地种植的优 良品种 全县 5 个育苗中心设施 设备简陋 机械化 自动化程度 低 育苗大多采用半自动播种机 或人工播种 导致种苗质量不稳 定 人工成本高等问题 2 2 生产体系不健全 标准化 程度低 一是生产优势受到冲击 罗 甸设施农业发展滞后 随着北方 地区大棚等农业设施的普及 以 前北方许多无法越冬种植的蔬 菜 现在可以通过推广设施种植 克服气候条件差异 此外 云南 广西等地冬春蔬菜的快速发展 对罗甸蔬菜产业冲击很大 罗甸 天然温室 的优势在不断减弱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目 前 全县蔬菜基地中仅有罗化 祥脚 床井 兰西蔬菜基地设施 配套相对完善 其他蔬菜基地设 施不足 造成产业生产体系落 后 综合生产能力弱 农产品标 准化程度低 三是蔬菜交易市场建设滞 后 蔬菜流通体系建设相对迟 缓 外销蔬菜相关配套设施不完 善 蔬菜市场建设滞后 没有县 级 乡 镇 级 村级的蔬菜集散 交易市场 也没有专业销售蔬菜 的龙头企业和第三方销售平台 2 3 经营体系不健全 市场竞 争力不强 一是村级参与度不高 从实 地调研情况来看 罗甸县村级参 与蔬菜产业发展程度不高 仅有 边阳镇兴隆村 龙坪镇罗化村 沫阳镇访里村在参与项目申报 品种选择 产销对接等产业发展 各个环节 二是品牌化建设程度低 采 后处理技术落后 农户大多数没 有采后处理 包装概念 蔬菜销 售以 三无 无品牌 无包装 无 2025 16 6 基 金 项 目 贵 州 省 辣 椒 产 业 体 系 资 金 毛 木 亮 黔 南 州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院 贵 州 黔 南 州 558000 李 梅 夏 志 辉 罗 甸 县 蔬 菜 发 展 中 心 收 稿 日 期 2025 06 18 标识 初级产品为主 主要由商 贩直接销往蔬菜批发市场 议价 能力弱 价格波动 产业链短 小 延伸增值能力低 三是产业吸引人力资源聚集 度不高 蔬菜产业属于劳动密集 型产业 因劳动强度大 收入不 稳定等因素制约 大量原来从事 蔬菜生产的劳动力 不断向城镇 化 工业化领域转移 并且绝大 多数以出省务工为主 2023 年 全 县 劳 动 力 20 09 万 人 中 有 13 84 万人实现转移就业 其中 外出务工 9 34 万人 省外务工 8 89 万人 县外省内务工 0 45 万人 目前 在家务农的主要劳 动力 呈现出年龄偏大 文化偏 低 劳力偏弱的特点 3 对策与建议 3 1 强化种子种苗体系建设 提质改造沫阳 访里 祥脚 床井 兰西 5 个育苗中心 配套 苗床 催芽室 嫁接苗驯化系统 辅助用房等设施及播种流水线 自动嫁接机 打药机 推车 穴 盘 基质等设备 加快开展精量 播种 嫁接苗等先进育苗技术推 广应用 推进种苗一体化工程 到 2025 年 年集约化育苗达 1 5 亿株及以上 3 2 强化生态化技术体系建设 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 持续推广菜 稻 菜一年多熟高 效种植模式 在规模以上基地增 施商品有机肥 农家肥 推广秸秆 还田 合理轮间套作绿肥技术 提 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推进病虫害 绿色防控统防统治 推广使用环 境友好型生产投入品 菜地全面 禁止使用草甘膦等化学除草剂和 禁限用农药 推进化肥农药减量 增效行动 持续开展清洁菜园 以 草治草 地膜回收 尾菜治理等试 点 到 2025 年 在全县示范推广 生态化技术 333 33 hm 2 以上 化 肥和农药零增长 蔬菜质量安全 抽检合格率 99 以上 3 3 强化商品化处理体系建设 开展蔬菜特色优势单品整 理清洗 分拣分级 预冷保鲜 多 层次加工和包装贮运等关键技 术研究 制定推广罗甸蔬菜采后 处理示范基地单品产品标准和 分等分级标准 加强蔬菜产品产 地初加工技术的研发 引进和示 范推广 提升现有设施装备水 平 推行贴牌上市 推进净菜进 城 到 2025 年 全县建设 2 个采 后处理示范基地 3 4 强化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在广州 上海 重庆 成都 长沙等重点目标市场开设罗甸 蔬菜销售专区 努力将罗甸打造 成直通成渝 粤港澳大湾区等重 点区域市场蔬菜直供基地 构建 以销定产 以产促销 产销一 体 的蔬菜循环供应链 加快推 进农产品物流园等项目建设 新 建或改扩建城区农贸市场和产 地批发市场 构建产地市场 区 域集散 销地市场三级农产品市 场网络 到 2025 年 在省外目标 市场设立罗甸蔬菜销售专区 2 个以上 在逢亭镇祥脚 龙坪镇 罗化 茂井镇兰西等蔬菜主要集 中产区建立完善产地蔬菜批发 市场各 1 000 m 2 3 5 强化品牌化建设 建立 罗甸蔬菜 标准体系 以干净和优质作为罗甸蔬菜核 心价值和品牌形象 巩固省内市 场 拓展省外市场 大力建设粤 港澳大湾区 菜篮子 保供基地 积极开展蔬菜 两品一标 产品 认证 支持蔬菜经营主体到广 州 成都等目标市场参加展博 会 推介会 提高知名度 鼓励支 持企业申请注册商标 培育发展 自主品牌 实施 区域公用品牌 企业自主品牌 双品牌策略 逐 步建立共创共享品牌机制 3 6 强化经营主体引培 一是大力引进龙头企业 坚 持把招商引资放在突出位置来 抓 完善蔬菜产业招商项目库 聚焦以商招商 产业链招商和主 题招商三个方面 加快引进综合 实力强的龙头企业 二是壮大专业合作社 积极 扶持蔬菜专业合作社 村集体股 份经济合作社 强化指导服务 引导规范合作社生产规模化 质 量标准化 产品品牌化 营销网 络化发展 提升合作社的经济实 力 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 提高 农民种菜的组织化程度 三是培育家庭农场 吸引青 年返乡下乡创业 鼓励大学毕业 生 外出务工农民等回乡创办家 庭农场 引导有一定规模的蔬菜 种植大户向家庭农场转型 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2025 16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