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素浓度对无土栽培韭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不同氮素浓度对无土栽培韭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不同氮素浓度对无土栽培韭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不同氮素浓度对无土栽培韭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不同氮素浓度对无土栽培韭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不同氮素浓度对无土栽培韭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 方 园 艺 2 0 2 4 2 3 1 7 2 3 N o r t h e r n H o r t i c u l t u r e 研究论文 第一作者简介 吴绍军 1 9 8 2 男 硕士 助理研究员 现 主要从事设施西甜瓜栽培和育种等研究工作 E m a i l 2 9 7 3 2 1 3 1 2 q q c o m 责任作者 余翔 1 9 8 3 男 硕士 副研究员 现主要从事 西甜瓜栽培和育种等研究工作 E m a i l 1 2 5 4 8 5 6 7 6 q q c o m 基金项目 江苏省宿迁市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资助项目 S Q C X 2 0 2 2 0 8 收稿日期 2 0 2 4 0 3 1 4 d o i 1 0 1 1 9 3 7 b f y y 2 0 2 4 1 0 4 9 吴绍军 杨年福 孟佳丽 沈虹 余翔 不同氮素浓度对无土栽培韭菜生长 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北方园艺 2 0 2 4 2 3 1 7 2 3 不同氮素浓度对无土栽培韭菜 生长 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吴绍军 杨年福 孟佳丽 沈 虹 余 翔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江苏宿迁2 2 3 8 0 0 摘 要 以韭菜品种 富生荣耀 为试材 采用营养液无土栽培的方法 对不同氮素浓度 下韭菜株高 茎粗 叶片数 抗氧化酶活性 渗透调节物质 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差异分析比 较 以期为韭菜绿色优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结果表明 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 植株的株高 茎粗 叶片数 叶长 叶宽 干鲜质量等指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 T 5时各指标达到最 大 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 S O D 过氧化物酶 P O D 和过氧化氢酶 C A T 活性随着氮素浓 度增加逐渐增加而后降低 T 5时酶活性最高 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2 8 2 2 6 9 5 5 2 4 6 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随着氮素浓度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趋势 T 5最低 与对 照相比显著降低1 7 5 3 1 8 2 5 叶片脯氨酸含量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 低趋势 T 5处理脯氨酸含量最高 产量随着氮素浓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 T 5处理6 6 7 m 2产 量最高 达1 9 8 3 3 7 k g 比对照增加5 1 5 0 硝酸盐含量随着氮素浓度增加逐渐增加 T 7 处理达到最高 比对照增加3 2 1 1 维生素C含量随着氮素浓度增加而增加 T 6和T 7处 理维生素C含量最大 达到2 6 2 3 m g 1 0 0 g 1和2 7 8 6 m g 1 0 0 g 1 比对照分别增加 4 8 1 6 5 7 3 6 且差异显著 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随着氮素浓度增加先增加后 降低 综合分析 营养液中氮素含量为T 5 1 5 N 2 2 5 0 m m o l L 1 时 韭菜生长 产量和 品质相对最好 在实际生产中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韭菜 生长 产量 品质 氮素浓度 中图分类号 S 6 5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0 0 0 9 2 0 2 4 2 3 0 0 1 7 0 7 氮是植物体内许多化合物的主要组成成分 可以调节植株各种化学反应 在植物生长 产量增 减和品质组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被认为是产 量限制因子和品质决定因子 氮肥使用量不当会 影响作物生长 产量和品质 导致资源浪费 污染 环境 1 2 由此可见 氮素对作物的生理代谢与生 长发育均有着重要影响 在植物生产中也存在着 关键作用 所以 合理施用氮肥是植物健康生产 的关键因素 韭菜 AlliumtuberosumR o t t l e r e x S p r e n g 是多年生宿根蔬菜 是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营养丰富 口味独特 深受广大消费者喜 爱 3 4 生产上很多种植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连 年种植 导致土壤韭蛆严重和质地恶化 为了获得 高产 于是大量使用化肥和剧毒农药 导致韭菜农 残超标 产量和品质下降 引发土壤次生问题 5 6 目前关于韭菜健康栽培的研究已经陆续开展 研 究表明 由于氮素含量的增加 韭菜叶片气体交 换 叶片叶绿素 荧光动力学参数均显示出先增加 后下降的态势 7 张丽娟等 8 的研究表明 随着 氮素含量的提高 韭菜的生长发育 产量 生理生 化和部分营养品质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态势 韩贝贝等 9 施用4种浓度氨基酸后 发现其对韭 菜生长 产量和品质影响各异 其中经过谷氨酸 处理的韭菜生物量与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 同 时维生素C含量也有所上升 毕兆东等 1 0 研究 的氮肥盆栽韭菜发现 尿素能提高韭菜产量 增加 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硝酸钙能够增加维生素 C组分 硫酸铵能提高可溶性糖浓度 从而减少了 硝酸盐比例 目前关于韭菜的栽培研究大多集中 于土壤栽培 营养液配方筛选等 1 1 1 2 且生产上 适宜氮素用量不一 关于营养液氮素浓度对韭菜 生长 产量和品质的研究较少 不系统 因此 该 试验拟通过韭菜品种 富生荣耀 采用营养液栽 培的方法 施用不同量氮肥 研究其对水培韭菜生 理生化 生长发育 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综合比对 其产量 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 明确氮素的最佳浓 度 旨在探讨其对韭菜的产量与品质影响机制 以 期为韭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供试韭菜品种为 富生荣耀 购买于河南富 生种业公司 供试肥料购于上海永通生态工程股 份有限公司 1 2 试验方法 试验在江苏省农科院宿迁农科所运河湾基地 大棚进行 2 0 2 2年7月育苗盘撒播播种 2 0 2 3年 4月移栽于土壤中 2 0 2 3年8月开始进行试验 采用日本园试配方营养液框培进行 筐子规格长 宽高为5 5 c m 4 5 c m 3 5 c m 以日本园试配方 氮素浓度N 1 5 m m o l L 1 为基础 C K 按一定 比例上下浮动 氮素减少时 主要减少配方中的硝 酸钾 减少的钾元素以磷酸二氢钾补充钾源 氮素 增加时以硝酸铵为氮源来补充 试验设置7个氮 素浓度 分别为T 1 0 5 N 7 5 0 m m o l L 1 T 2 0 7 5 N 1 1 2 5 m m o l L 1 T 3 C K 1 0 N 1 5 0 0 m m o l L 1 T 4 1 2 5 N 1 8 7 5 m m o l L 1 T 5 1 5 N 2 2 5 0 m m o l L 1 T 6 1 7 5 N 2 6 2 5 m m o l L 1 T 7 2 0 N 3 0 0 0 m m o l L 1 每个处理3次重复 每个框子为一个重复 按株行 距1 0 c m 5 c m定植 每穴定植4株 定植前加水 至定植筐高度的2 3 定植7 d清水培育根系 7 d 之后加一半营养液浓度 1 4 d之后加另一半营养 液浓度 2 0 d之后正常管理 每隔7 1 0 d测 一次营养液E C值和酸碱度 2 0 2 3年9月5日收 割1次 2 0 2 3年9月2 8日第2次收割样品检测 测定 1 3 项目测定 1 3 1 生长和产量指标测定 韭菜收获时 对5株随机选择的韭菜进行测 量 使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茎粗 直尺测量株高 叶长和叶宽 统计叶片的数量 电子天平称量植 株干鲜质量 1 0 5 下烘干0 5 h 然后在7 0 下 烘干直至质量保持不变 最后测量其干质量 求出 干物率 计算小区产量 求出6 6 7 m 2产量 1 3 2 生理指标测定 韭菜收割时 采用氮蓝四唑法测定叶片中超 氧化物歧化酶 S O D 活性 愈创木酚法测定过氧 化物酶 P O D 活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过氧化 氢酶 C A T 活性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加热显色 法 1 3 测定叶片丙二醛含量 参照林植芳等 1 4 的 方法测定叶片过氧化氢含量 通过磺基水杨酸法 测定叶片中脯氨酸含量 1 3 3 品质指标测定 韭菜收割后 参照比色法 2 6 二氯靛酚滴定 法 考马斯亮蓝G 2 5 0染色法以及蒽酮比色法测 定叶片中的硝酸盐 维生素C 可溶性蛋白质以及 可溶性糖含量 1 5 1 4 数据分析 采用E x c e l 2 0 0 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利用 S A S 9 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D u n c a n s新复极差法多重对比 81北 方 园 艺 1 2月 上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氮素浓度对韭菜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表1可知 随着氮素含量提高 植株生长指 标均先提高后下降 除叶宽外 T 5处理各项指标 均最大 T 5处理的株高 茎粗 最大叶长和假茎 长 比对照分别显著增加了1 3 6 8 1 6 6 7 7 3 1 和1 4 9 4 氮素减少时 除茎粗外 各指 标均比对照减少 其中T 1和T 2处理的叶片数 最大叶长与对照相比均降低 分别减少2 2 6 5 1 2 5 7 2 2 6 5 6 0 5 且差异显著 T 7处理 氮素浓度最高 除茎粗外 各项生长指标均降低 与对照相比 叶片数和叶宽差异显著 表1 不同氮素浓度对韭菜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T a b l e 1 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n i t r o g e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o n t h e g r o w t h o f C h i n e s e c h i v e 处理 T r e a t m e n t 株高 P l a n t h e i g h t c m 茎粗 S t e m d i a m e t e r c m 叶片数 N u m b e r o f l e a v e s 最大叶长 M a x i m u m l e a f l e n g t h c m 叶宽 L e a f w i d t h c m 假茎长 P l a n t p s e u d o s t e m l e n g t h c m T 1 3 8 2 0 0 9 0 d 0 3 7 0 0 3 c 5 6 7 0 5 8 b 2 9 9 0 0 6 6 d 0 4 3 0 0 1 b 7 1 3 0 3 1 d T 2 4 0 9 3 1 5 6 c 0 4 0 0 0 0 b c 5 6 7 0 5 8 b 3 2 1 3 0 8 1 c 0 4 9 0 0 7 a b 7 2 7 0 2 1 d T 3 C K 4 2 4 0 1 0 5 b c 0 4 0 0 0 0 b c 7 3 3 0 5 8 a 3 4 2 0 0 9 5 b 0 5 3 0 0 2 a 7 6 3 0 4 2 c d T 4 4 3 3 3 0 7 8 b 0 4 0 0 0 0 b c 7 3 3 0 5 8 a 3 4 1 3 2 0 0 b 0 4 6 0 0 5 a b 8 0 3 0 5 0 b c T 5 4 8 2 0 0 9 0 a 0 4 7 0 0 3 a 7 6 7 0 5 8 a 3 6 7 0 0 4 0 a 0 5 2 0 0 1 a 8 7 7 0 2 5 a T 6 4 7 0 0 0 2 6 a 0 4 3 0 0 3 a b 7 3 3 0 5 8 a 3 6 4 0 0 5 6 a 0 5 1 0 0 5 a b 8 5 0 0 3 0 a b T 7 4 1 0 7 1 4 6 c 0 4 0 0 0 0 b c 6 3 3 0 5 8 b 3 3 9 0 0 4 4 b c 0 4 3 0 0 2 b 7 5 0 0 1 0 c d 注 同列数值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在0 0 5水平差异显著 下同 N o t e D i f f e r e n t l e t t e r s w i t h i n t h e s a m e c o l u m n i n d i c a t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a t 0 0 5 l e v e l T h e s a m e a s b e l o w 2 2 不同氮素浓度对韭菜生物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 植株地上和地下部鲜质量 干质 量均随着氮素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T 5氮素处理时 达到最大 分别为7 1 9 0 6 5 3 6 1 0 5 6 g 比对照 分别增加2 8 6 2 2 5 0 0 3 2 6 9 3 0 3 6 随 着氮素浓度的继续增加 植株地上地下干鲜质量 反而降低 可能是氮素增加影响了根系对其他元 素的吸收和转化 进而影响植株的生长 植株地 上部含水量与对照比较差别并不显著 T 6植株地 下部含水量最大 T 5处理根冠比最大 与对照比 较差别并不显著 表2 不同氮素浓度对韭菜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T a b l e 2 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n i t r o g e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o n t h e b i o m a s s o f C h i n e s e c h i v e 处理 T r e a t m e n t 地上部鲜质量 O v e r g r o u n d f r e s h w e i g h t g 地上部干质量 O v e r g r o u n d d r y w e i g h t g 含水量 W a t e r c o n t e n t 地下部鲜质量 U n d e r g r o u n d f r e s h w e i g h t g 地下部干质量 U n d e r g r o u n d d r y w e i g h t g 含水量 W a t e r c o n t e n t 根冠比 R o o t s h o o t r a t i o T 1 5 0 1 0 5 5 d 0 4 4 0 0 5 c 9 0 2 4 1 8 2 a 1 9 1 0 0 6 c 0 2 9 0 0 4 c 8 4 7 5 1 5 8 a b 0 3 8 0 0 6 b T 2 5 4 9 0 2 7 c d 0 5 1 0 0 4 b c 9 0 3 8 0 9 1 a 2 2 1 0 0 9 b c 0 3 7 0 0 2 b 8 3 2 1 1 3 3 b 0 4 0 0 0 3 b T 3 C K 5 5 9 0 3 2 c d 0 5 2 0 0 5 b c 9 1 7 5 0 3 4 a 2 4 3 0 1 8 b 0 3 9 0 0 4 b 8 3 8 3 2 2 4 a b 0 4 4 0 0 5 a b T 4 5 9 2 0 1 2 b c 0 5 2 0 0 5 b c 9 1 2 2 0 6 8 a 2 5 2 0 3 6 b 0 3 8 0 0 5 b 8 4 8 9 0 7 5 a b 0 4 3 0 0 6 b T 5 7 1 9 0 3 0 a 0 6 5 0 0 2 a 9 0 9 9 0 6 5 a 3 6 1 0 1 5 a 0 5 6 0 0 5 a 8 4 5 4 0 8 3 a b 0 5 0 0 0 2 a T 6 6 3 5 0 2 2 b 0 5 4 0 0 2 b 9 1 4 3 0 2 1 a 2 4 2 0 1 4 b 0 3 5 0 0 3 b c 8 5 7 0 0 5 6 a 0 3 8 0 0 3 b T 7 5 1 0 0 3 0 d 0 4 7 0 0 3 b c 9 1 1 2 0 5 0 a 2 2 3 0 1 9 b 0 3 4 0 0 3 b c 8 4 7 6 0 8 2 a b 0 4 4 0 0 2 a b 2 3 不同氮素浓度对韭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 影响 由表3可知 S O D活性随着氮素浓度增加而 呈现先增加后降低态势 T 5处理酶活性最大 与 对照相比显著提高2 8 2 2 当氮素浓度继续增 加时 T 6和T 7处理S O D活性反而降低 与对照 91 第2 3期 吴绍军等 不同氮素浓度对无土栽培韭菜生长 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比显著增加1 5 8 4 和降低4 3 3 与T 5相 比分别显著降低9 6 5 2 5 3 9 P O D活性随 着氮素浓度增加 酶活性先升高后下降 T 5时达 到最大 与对照相比增加了6 9 5 且差异显著 T 7处理P O D活性最低 与T 3对照和T 5相比分 别显著降低3 3 0 2 3 9 9 7 C A T活性随着 氮素浓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 T 5处理时 C A T活 性最大 与对照相比增加5 2 4 6 当氮素浓度 继续增加时 T 6和T 7的C A T活性反而降低 与 对照相比 分别减少3 1 0 4 4 4 6 2 表3 不同氮素浓度对韭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T a b l e 3 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n i t r o g e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o n a n t i o x i d a n t e n z y m e a c t i v i t i e s i n C h i n e s e c h i v e l e a v e s U g 1 处理T r e a t m e n t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 O D a c t i v i t y过氧化物酶活性P O D a c t i v i t y过氧化氢酶活性C A T a c t i v i t y T 1 1 0 6 0 4 3 4 2 d 3 8 3 2 9 4 1 2 7 8 8 d 8 0 8 3 4 6 1 d T 2 1 1 4 0 1 4 9 9 c 3 9 8 6 2 7 7 9 4 4 d 9 8 4 2 2 7 4 c T 3 C K 1 1 6 6 0 3 5 6 c 4 7 8 3 5 3 1 7 8 5 8 b 1 0 1 4 0 3 1 4 c T 4 1 4 4 4 4 5 4 1 a 4 9 2 3 5 9 1 3 5 9 5 a b 1 1 3 1 2 4 9 2 b T 5 1 4 9 5 1 3 0 8 a 5 1 1 6 0 1 9 6 8 6 a 1 5 4 5 9 5 2 6 a T 6 1 3 5 0 8 5 4 4 b 4 4 4 8 6 0 2 2 3 0 8 c 6 9 9 3 1 8 8 e T 7 1 1 1 5 5 3 0 7 c d 3 2 0 4 0 8 1 2 7 9 0 e 5 6 1 6 4 2 9 f 2 4 不同氮素浓度对韭菜叶片膜氧化物和渗透 调节物质的影响 由表4可知 丙二醛含量随着氮素浓度增加 总体上先降低后增加 T 5处理丙二醛含量最低 与对照相比减少1 7 5 3 过氧化氢含量随着氮 素含量的增加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 具体 为T 7 T 1 T 2 T 3 T 4 T 6 T 5 其中T 5 T 6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 降低幅度为1 8 2 8 1 2 9 0 叶片脯氨酸含量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 而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 T 5处理脯氨酸浓度最 高 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3 1 5 1 表4 不同氮素浓度对韭菜叶片膜氧化物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T a b l e 4 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n i t r o g e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o n m e m b r a n e o x i d a t i o n p r o d u c t s a n d o s m o t i c a d j u s t m e n t s u b s t a n c e s i n C h i n e s e c h i v e l e a v e s 处理 T r e a t m e n t 丙二醛含量 M a l o n d i a l d e h y d e c o n t e n t n m o l g 1 过氧化氢含量 H y d r o g e n p e r o x i d e c o n t e n t m o l g 1 脯氨酸含量 P r o l i n e c o n t e n t m g 1 0 0 g 1 T 1 2 5 9 7 1 3 6 b 2 3 9 0 0 9 a b 4 9 2 0 1 0 d T 2 2 4 6 2 2 0 9 b c 2 2 2 0 1 6 b 5 7 5 0 2 8 c T 3 C K 2 3 1 0 0 6 1 c 1 8 6 0 1 2 c 6 2 2 0 1 8 b T 4 1 9 3 7 0 7 1 d 1 7 4 0 0 9 c d 6 3 2 0 1 0 b T 5 1 9 0 5 0 2 1 d 1 5 2 0 1 4 e 8 1 8 0 1 0 a T 6 2 2 7 4 0 6 7 c 1 6 2 0 0 5 d e 6 4 0 0 0 9 b T 7 2 8 5 1 1 1 2 a 2 4 6 0 1 3 a 6 1 7 0 1 1 b 2 5 不同氮素浓度对韭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由表5可知 随着氮素浓度增加 韭菜产量 先增加后减少 T 5处理小区产量和6 6 7 m 2产 量均最高 达到7 3 6 3 3 1 9 8 3 3 7 k g 其中 6 6 7 m 2产量比对照增加5 1 5 0 硝酸盐含量 随着氮素浓度增加而逐渐增加 T 7处理达到最 高 比对照增加了3 2 1 1 维生素C含量随着 氮素浓度增加而增加 T 6和T 7处理维生素C 含量最大 每1 0 0 g鲜质量含量达到2 6 2 3 m g 和2 7 8 6 m g 比对照分别增加了4 8 1 6 5 7 3 6 且差异显著 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 蛋白质随着氮素浓度增加先升高后下降 T 5 处理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 比对 照分别增加2 9 7 8 和2 2 5 02北 方 园 艺 1 2月 上 表5 不同氮素浓度对韭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T a b l e 5 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n i t r o g e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o n y i e l d a n d q u a l i t y o f C h i n e s e c h i v e 处理 T r e a t m e n t 小区产量 P l o t y i e l d g 6 6 7 m 2产量 Y i e l d p e r 6 6 7 m 2 k g 硝酸盐含量 N i t r a t e c o n t e n t m c o n t e n t g k g 1 维生素C含量 V i t a m i n C c o n t e n t m g 1 0 0 g 1 可溶性糖含量 S o l u b l e s u g a r c o n t e n t m g g 1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S o l u b l e p r o t e i n c o n t e n t m g g 1 T 1 4 2 3 0 0 2 1 6 6 e 1 1 3 9 3 8 5 8 3 3 e 1 0 5 1 8 1 6 3 7 5 e 1 7 9 6 0 7 3 c 1 4 3 0 0 0 6 a 5 7 1 0 0 3 b T 2 4 3 5 3 3 1 6 5 0 e 1 1 7 2 6 0 4 4 4 5 e 1 1 5 3 7 6 3 9 6 d 1 7 3 5 1 6 5 c 1 4 2 0 0 3 9 a 5 7 2 0 0 5 b T 3 C K 4 8 6 0 0 1 5 5 2 d 1 3 0 9 0 8 4 1 8 2 d 1 3 6 2 9 2 6 5 8 2 c 1 7 7 1 1 2 6 c 1 1 5 6 0 9 8 b 5 7 7 0 1 1 b T 4 6 1 8 0 0 1 8 6 8 b 1 6 6 4 6 3 5 0 3 2 b 1 3 8 7 6 1 3 9 4 5 c 1 8 8 4 0 3 8 c 1 4 5 3 0 7 1 a 5 8 1 0 1 4 a b T 5 7 3 6 3 3 1 4 0 1 a 1 9 8 3 3 7 3 7 7 4 a 1 5 0 7 3 8 3 4 3 6 b 2 1 9 3 1 6 7 b 1 5 0 1 0 8 8 a 5 9 0 0 1 0 a T 6 5 3 0 0 0 1 5 0 0 c 1 4 2 7 6 0 4 0 4 0 c 1 7 2 0 2 2 5 6 6 1 a 2 6 2 3 1 7 4 a 1 2 6 0 1 0 4 b 5 8 0 0 0 6 a b T 7 4 2 7 0 0 3 2 0 5 e 1 1 5 0 1 6 8 6 3 2 e 1 8 0 0 6 4 2 8 3 1 a 2 7 8 6 1 6 3 a 1 2 3 6 0 9 8 b 5 6 8 0 0 8 b 3 讨论与结论 3 1 不同氮素浓度对韭菜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施氮可以促使作物生长发育 增加生物量和 产量 1 6 1 7 氮肥用量过多或者过少影响植株生 长 污染环境 1 8 1 9 张丽娟等 8 的研究成果指出 由于氮素含量增加 韭菜叶长 叶宽 生物量和产 量先提高后减少 氮素用量每6 6 7 m 2为4 6 k g 时 韭菜生物量和产量最高 华仁锐等 2 0 采用 7个氮素浓度进行韭菜无土栽培研究发现 较低 氮素浓度时 增加氮素浓度 韭菜产量明显增加 达到一定程度继续提高氮素浓度 韭菜产量逐渐增 加 但增幅下降 其中氮素含量为1 6 m m o l L 1 时 每6 6 7 m 2产量达到5 0 7 8 1 k g 韩贝贝等 9 研究发现 4种氨基酸对水培韭菜生长指标 产量 影响各异 其中施用谷氨酸植株株高 假茎粗 叶 长 叶宽 叶片数较对照增加 显著促进韭菜单株 干 鲜质量提高 吴春红等 2 1 的研究结果表明 氮肥用量过多明显减少甘薯块根产量 从而减少 了其收获指数和氮素吸收效率 王成等 2 2 利用 生物氮肥可增加韭菜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植株产 量 合理施氮可有效抑制叶片氮素减少 提高叶 片叶绿素占比 增强植株叶片光合能力 2 3 该研 究结果表明 随着氮素含量提高 植株生长指标均 先升高后下降 T 5各项指标均最大 植株地上和 地下部鲜质量 干质量均随着氮素含量的提高而 提高 当氮素含量超过处理T 5时达到最大 分别 为7 1 9 0 6 5 3 6 1 0 5 6 g 比对照分别增加 2 8 6 2 2 5 0 0 3 2 6 9 3 0 3 6 产量随着 氮素浓度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下降 其中T 5处 理小区产量和6 6 7 m 2产量均最高 达到7 3 6 3 3 1 9 8 3 3 7 k g 其中6 6 7 m 2产量比对照增加 5 1 5 0 这一点与王志刚等 2 4 研究结果一致 究其原因可能是氮素用量不足 阻止了作物地上 地下生长和叶片光合相关酶的活性 抑制了叶片 光合作用 导致光合产物减少 进而产量降低 抑 或氮素过多 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 光合能力等下 降 光合作用受到显著抑制 作物产量降低 2 5 3 2 不同氮素浓度对韭菜抗氧化系统 渗透调节 物质和品质的影响 一般来说 植物酶促系统保持着一个活跃的 均衡 当遭遇环境的不利影响时 会产生活性氧 丙二醛等氧化产物 然后酶活在外界信号调控下 开始清除氧化产物等自我修复功能 最后积累脯 氨酸 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 丙二醛含量是 影响植物细胞膜脂质氧化水平的关键因素 过量 积累会破坏植物膜结构 导致植物细胞提前衰老 和死亡 脯氨酸是植物细胞内的一种渗透调控物 质 其代表着细胞的调节能力 当植物面临外部 环境的压力时 会产生大量的脯氨酸等物质 维持 植物细胞平衡和生理功能 2 6 2 8 前人研究结果 表明 韭菜叶片中脯氨酸 丙二醛含量 超氧化物 歧化酶 超氧化物酶活性 均随着施氮量增加呈先 减少后增加的态势 8 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S O D P O D C A T活性随着氮素浓度增加而逐渐 提高 然后逐步降低 其中T 5的S O D P O D和 C A T活性最大 与对照相比分别显著增加 2 8 2 2 6 9 5 5 2 4 6 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 量随着氮素浓度增加 总体上先降低后增加 T 5 12 第2 3期 吴绍军等 不同氮素浓度对无土栽培韭菜生长 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处理含量最低 脯氨酸含量随着氮素浓度的增加 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势 T 5处理脯氨酸含量最高 达到8 1 8 m g 1 0 0 g 1 比对照增加3 1 5 1 可能是氮素过多或者过少 影响了酶促系统和渗 透调节物质关键酶的活性 或者抑制了相关合成 通道 因此降低了相关酶活性 影响了相关物质的 积累 2 9 硝酸盐和维生素C等是韭菜品质的重要指 标 随着施氮量增大 韭菜叶片维生素C 可溶性 糖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表现出先增大后下降趋势 硝酸盐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大而增加 8 华仁锐 等 2 0 研究发现随着氮素浓度增加 叶片硝酸盐含 量持续提高 在一定氮素浓度值内 硝酸盐含量随 着营养液氮素浓度的提高而增加 韩贝贝等 9 研 究发现施用氨基酸谷氨酸后可提高维生素C含 量 且比对照增加5 0 9 但对可溶性糖 可溶性 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大 王成等 2 2 研究发现 利 用配施各种用量生物有机肥可以明显增加韭菜叶 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 硝酸盐含量分别为 2 5 9 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 该试 验结果显示 硝酸盐含量随着氮素浓度增加而逐 步增加 T 7处理达到最高 比对照增加了3 2 1 1 维生素C含量随着氮素浓度增加而增加 T 6和 T 7处理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高 每1 0 0 g含量达 到2 6 2 3 m g和2 7 8 6 m g 比对照分别增加 4 8 1 6 5 7 3 6 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 质含量随着氮素含量的提高先提高后下降 可能 是由于缺乏氮肥 蛋白质等含氮物质的合成受阻 光合色素含量降低 导致叶片口感差 品质低 氮 素过量 氮循环受阻 硝酸盐含量上升 减少可溶 性糖的积累 影响品质和风味 3 0 综上所述 营养液中氮素含量为T 5 1 5 N 2 2 5 0 m m o l L 1 时 韭菜生长 产量和品质相 对最好 在生产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廖道龙 黄项心兰 刘子凡 等 施氮量对嫁接冬瓜干物质积 累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J 北方园艺 2 0 2 3 4 3 3 3 8 2 欧立军 康林玉 赵激 等 作物氮素吸收与利用研究进展 J 北方园艺 2 0 1 8 7 1 5 1 1 5 6 3 王娟娟 马云 高亚娟 等 设施韭菜减氮增产增效潜力研究 J 安徽农业科学 2 0 2 1 4 9 2 3 1 7 1 1 7 4 1 7 8 4 王娟娟 杨莎 张曦 我国特色蔬菜产业形势与思考 J 中 国蔬菜 2 0 2 0 6 1 5 5 王志伟 郭晓冬 化学氮肥施用技术对温室韭菜硝酸盐含量 影响 J 安徽农学通报 2 0 0 6 1 2 1 0 6 8 6 9 6 王志刚 徐伟慧 郭天文 施氮对大棚韭菜产量和品质的影 响 J 北方园艺 2 0 1 0 5 6 9 7 1 7 宋羽 曲继松 张丽娟 等 氮素用量对设施韭菜气体交换及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J 新疆农业科学 2 0 2 0 5 7 5 8 5 2 8 5 8 8 张丽娟 汪金山 曲继松 等 不同氮素剂量对沙质土壤设施 韭菜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J 北方园艺 2 0 2 1 2 2 6 6 7 3 9 韩贝贝 王宝驹 佟静 等 氨基酸处理对水培韭菜产量 品 质及风味的影响 J 中国蔬菜 2 0 2 2 5 7 4 8 0 1 0 毕兆东 王世金 程青青 等 不同氮肥及配比对韭菜产量和 品质的影响 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 0 1 0 4 1 1 1 3 7 4 1 1 1 周福君 翟莹 魏源 等 不同光质对韭菜各茬生长及营养品 质的影响 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 0 1 7 4 8 1 1 5 2 6 2 1 2 季延海 于平彬 武占会 等 低浓度N a C l对水培韭菜生长 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 0 1 5 2 3 5 6 2 8 6 3 3 1 3 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 M 北京 高等教 育出版社 2 0 0 0 1 4 林植芳 李双顺 林桂珠 等 衰老叶片和叶绿体中H 2 O 2的 累积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J 植物生理学报 1 9 8 8 1 4 1 1 6 2 2 1 5 高俊凤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社 2 0 0 6 1 6 张傲 密度和施氮量对强筋小麦藁优2 0 1 8产量形成和抗倒 性的影响 D 保定 河北农业大学 2 0 1 9 1 7 郑利芳 吴三鼎 党廷辉 不同施肥模式对春玉米产量 水分 利用效率及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J 水土保持学报 2 0 1 9 3 3 4 2 2 1 2 2 7 1 8 巨晓棠 谷保静 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现状 问题及趋势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 0 1 4 2 0 4 7 8 3 7 9 5 1 9 张嘉云 李志鑫 乔志远 等 我国农田化肥施用现状 J 北 方农业学报 2 0 1 6 4 4 3 1 1 8 1 1 9 1 2 3 2 0 华仁锐 孙世海 张卫华 等 氮素浓度对无土栽培韭菜产量 与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 0 2 3 3 0 2 1 8 2 2 2 6 2 1 吴春红 刘庆 孔凡美 等 氮肥施用量对不同紫甘薯品种产 量和氮素效率的影响 J 作物学报 2 0 1 6 4 2 1 1 1 3 1 2 2 2 2 王成 吕剑 李静 等 不同生物有机肥用量对韭菜产量 品 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 0 1 9 6 2 0 4 2 1 1 2 3 李静 李志军 张富仓 等 水氮供应对温室黄瓜叶绿素含量 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 0 1 6 3 4 5 1 9 8 2 0 4 2 4 王志刚 徐伟慧 郭天文 施氮对大棚韭菜产量和品质的影 响 J 北方园艺 2 0 1 0 5 6 9 7 1 2 5 王波 沈其荣 赖涛 等 不同铵硝比营养液对生菜生长发育 影响的研究 J 土壤学报 2 0 0 7 4 4 3 5 6 1 5 6 5 2 6 陈磊 朱月林 杨立飞 等 氮素不同形态配比对菜用大豆生 22北 方 园 艺 1 2月 上 长 种子抗氧化酶活性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J 植物营养与肥料 学报 2 0 1 0 1 6 3 7 6 8 7 7 2 2 7 陈潇 盛萍萍 刘润进 等 西瓜与辣椒间作体系接种A M真 菌对连作西瓜植株生长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J 北方园艺 2 0 1 4 1 2 6 9 2 8 郝金倩 王宝驹 佟静 等 外源褪黑素对水培韭菜生长和品 质的影响 J 园艺学报 2 0 2 4 5 1 4 8 4 7 8 5 8 2 9 李艳华 倪蕾 罗未蓉 等 不同营养液配方对韭菜抗逆生理 指标的影响 J 河南农业科学 2 0 1 6 4 5 1 1 0 0 1 0 3 3 0 孙兴祥 王健 周毅 等 不同氮素水平对菠菜生长和品质的 影响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 0 0 5 2 8 3 1 2 6 1 2 8 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N i t r o g e n A p p l i c a t i o n R a t e s o n t h e G r o w t h Y i e l d a n d Q u a l i t y o f S o i l l e s s C u l t i v a t e d C h i n e s e C h i v
展开阅读全文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