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大棚宜机化栽培模式对番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_王春玲.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塑料大棚宜机化栽培模式对番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_王春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塑料大棚宜机化栽培模式对番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_王春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塑料大棚宜机化栽培模式对番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_王春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塑料大棚宜机化栽培模式对番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_王春玲.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塑料大棚宜机化栽培模式对番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_王春玲.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4 29 8 213 222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ttp 塑料大棚宜机化栽培模式对番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王春玲 1 2 王 丹 3 宋卫堂 1 杨冬艳 3 1 中国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2 塔里木大学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新疆 阿拉尔 843300 3 宁夏农林科学院 园艺研究所 银川 750002 摘 要 探讨宁夏地区塑料大棚宜机化种植模式对番茄植株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效果 在大棚内采用不同垄 距 190 cm A1 和210 cm A2 与不同密度 1 800株 667m 2 B1 2 200株 667 m 2 B2 2 500株 667 m 2 B3 单 H1 双 H2 行种植与不同密度组合的栽培方式分别进行2个茬口 2019年夏秋茬 2020年早春茬 的番茄种植 研究2种栽培模式下番茄的生长和产量品质特征 结果表明 垄距为190 cm时 番茄的生长及产量 品质等指标优 于垄距210 cm A1B1组合番茄产量 平均单果质量最高 分别为8 841 kg 667 m 2 171 8 g 比A2B1处理分别高 35 3 和9 4 当垄距相同时 低种植密度处理的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高种植密度 在垄距为190 cm 条件下 进行单 双行栽培模式试验发现 在下午时段 15 00 17 00 单行西侧的番茄植株透光率最高 显著高于 单行东侧和双行的东 西两侧 第1 2 3垄的单行东侧番茄透光率分别高于各垄双行东侧35 6 20 3 18 2 单 双行种植模式番茄的产量呈现密度增加产量降低的趋势 当密度分别为B1 B2 B3时 单行产量比双行产量分 别高12 8 19 4 10 2 并且单行模式下番茄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双行 综上 在宁夏地区塑料大棚内夏 秋茬和早春茬番茄宜采用垄距为190 cm 密度为1 800株 667 m 2 的单行种植模式 关键词 番茄 宜机化 栽培模式 产量 品质 中图分类号 S641 2 文章编号 1007 4333 2024 08 0213 10 文献标志码 A Influence of plastic shed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quality of tomato under the suitable mechanized cultivation model WANG Chunling 1 2 WANG Dan 3 SONG Weitang 1 YANG Dongyan 3 1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Civil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2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Tarim University Alar 843300 China 3 Institute of Horticultural Resources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Yinchuan 75000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plastic greenhouse suitable mechanized cultivation mode on tomato plant growth and yield quality in Ningxia region different ridge and spacing distances 190 A1 210 cm A2 different densities 1 800 B1 2 200 B2 and 2 500 plants 667 m 2 B3 single H1 and double H2 row planting different densities were designed Cultivation was carried out for two stubbles summer and fall stubble in 2019 and early spring stubble in 2020 to study the growth and yield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omato under the two cultivation mode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王春玲 王丹 宋卫堂 杨冬艳 塑料大棚宜机化栽培模式对番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4 29 08 213 222 WANG Chunling WANG Dan SONG Weitang YANG Dongyan Influence of plastic shed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quality of tomato under the suitable mechanized cultivation model 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24 29 08 213 222 DOI 10 11841 j issn 1007 4333 2024 08 18 收稿日期 2023 11 10 基金项目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资助项目 2021GKLRLX11 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科技创新示范项目 NGSB 2021 04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 体系 CARS 23 G23 第一作者 王春玲 ORCID 0009 0004 4730 7330 副教授 主要从事设施光环境调控及宜机化生产研究 E mail chunlingw130 163 com 通讯作者 杨冬艳 ORCID 0000 0002 8862 981X 研究员 主要从事设施蔬菜栽培生理研究 E mail yangdongyan2000 163 com 中 国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24 年 第 29 卷 yield quality and quality of tomato were better at 190 cm spacing than those at 210 cm spacing The yield and average single fruit weight of tomato were the highest 8 841 kg 667 m 2 and 171 g which were 35 3 and 9 4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A2B1 treatment respectively When the spacing of row was the same 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 of tomato fruits at low planting densiti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high planting density treatm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190 cm spacing of rows the single and double row cultivation pattern test was carried out and it was found that in the afternoon time 15 00 17 00 the tomato plants in the west side of the single row had the highest light transmittance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east side of the single row and in the east and west sides of the double rows The light transmittances of the tomatoes in the east side of the single row in the 1st 2nd and 3th row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east side of the double row of the various row by 35 6 20 3 and 18 2 respectively The yield of tomato in single and double row planting mode showed the trend of decreasing yield with increasing density When the densities were B1 B2 and B3 the yields of single row planting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double row planting by 12 8 19 4 and 10 2 respectively and the VC content of tomato in single row planting mod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double row planting In conclusion the single row planting pattern with the spacing of 190 cm and the density of 1 800 plants per 667 m 2 was suitable for summer autumn and early spring stubble tomatoes in plastic greenhouses in Ningxia Keywords tomato mechanization cultivation pattern yield quality 近年来我国蔬菜机械化的发展速度较快 目前 总体机械化水平约40 发展空间很大 1 而设施内 农艺措施和种植模式的形成 基本没有考虑农机装 备的作业需求 限制了设施蔬菜农机装备的作业效 率 2 因此 宜机化生产是目前研究和生产面临的 重要问题 宋卫堂等 3 开展了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 番茄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构建与验证 提出了 大 垄距 宽沟窄畦 为特征的番茄宜机化栽培工艺 在塑料大棚内相邻两畦中心间距为180 cm 畦面宽 度为60 cm的双行番茄种植模式 在温室内进行的 宜机化栽培模式探讨中 陈真真等 4 提出在山东地 区植株大行距140 cm 小行距40 cm 株距为30 cm 的东西垄向种植的番茄产量最佳 在北京地区日光 温室番茄机械化作业时可采用大行距100 cm 小行 距40 cm 株距35 cm的东西向栽培模式 5 杨冬艳 等 6 研究了宁夏地区日光温室番茄宜机化生产 认 为采用密度为30 000 株 hm 2 株距为33 cm的双行 栽培模式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在种植密 度的研究过程中发现 在设施内随密度增大番茄单 株产量下降 但单位面积产量上升 7 而大田玉米 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 并提高玉 米的产量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8 以上研究结果说 明不同作物在不同地区 不同种植环境下合理的植 株配置有一定差异 在栽培模式探讨过程中 齐军航等 9 关注了植 株冠层和群体的光环境变化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 育和产量品质 发现消光系数越小群体光照截获率 越高 越有利于增加光合产物和干物质积累 且株 距为45和50 cm时黄秋葵的产量最高 不同密度 及株行距配置对大田的玉米 棉花 大豆等作物的 冠层光照特性 群体结构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进 而影响了产量的形成 10 12 在设施内宜机化栽培模 式探讨中 宋卫堂等 13 发现在散射膜条件下 东西 与南北垄向番茄冠层的光照累积量无显著性差异 垄向对番茄的生长和产量没有产生影响 当垄距 在1 8 m 密度为3 3株 m 2 的温室番茄东西垄向双 行宜机化栽培模式中 不同垄的番茄行间透光率由 北向南逐渐升高 同一垄上南侧行番茄群体的透光 率较北侧高50 14 Zhang等 15 采用GroIMP开源 软件建立了基于FSPM 植物功能结构模型 的番茄 植株配置虚拟仿真模型 发现东西朝向具有较好的 总光截获率 但光照均匀性不足 以上研究说明不 同地区和生产条件下的适宜的栽培模式有一定 差异 目前 宜机化生产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日光 温室的番茄株行距 密度参数以及植株配置对作物 群体冠层的影响 且多以双行种植为主 少见单行 种植 因此 本研究在不同垄距 密度及单 双行的 种植模式下 对番茄生长 产量品质及植株群体透 光率进行测定和分析 旨在明确栽培模式对塑料大 棚番茄生产的影响 以期为宁夏地区塑料大棚番茄 宜机化栽培模式的研究提供依据 214 第 8 期 王春玲等 塑料大棚宜机化栽培模式对番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场地及材料 试验地点位于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五渡桥 村 东经106 28 北纬38 48 试验塑料大棚参数 南北 向长76 0 m 东西向跨度15 5 m 脊高5 0 m 大棚中 间设走道 宽度1 0 m 夏秋茬试验于2019 06 2019 10 定植日期为2019 06 18 早春茬试验于2020 03 2020 06 定植日期为2020 03 09 试验番茄品种为 丰硕228 单干整枝 5穗果后打顶 统一管理 1 2 试验设计 夏秋茬设置栽培垄距和密度水平2个因素的双 行栽培模式 其中垄距为190 cm A1 和210 cm A2 密度水平为1 800株 667 m 2 B1 2 200株 667 m 2 B2 2 500株 667 m 2 B3 早春茬垄距采 用190 cm 设置栽培行数和密度水平2个因素 其中 行数为单行 H1 双行 H2 密度水平同夏秋茬 每个茬口6个处理 每个处理4垄 从东至西编号依 次为 第1垄 第2垄 第3垄和第4垄 每垄长12 m 每个处理重复3次 1 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 3 1 生长发育指标 定植后50天测量生长指标 每个处理在选择长 势一致的植株标记 使用刻度尺测量植株株高 使 用游标卡尺测量植株茎粗 并记录叶片数 1 3 2 光照指标 为比较单 双行种植模式的光照环境差异 对 早春茬种植的番茄于2020 06 12 晴天 下午 使用 CI 110植物冠层分析仪测量不同处理植株的冠层 不同位置的透光率 CI 110植物冠层分析仪可以 通过捕获广角范围内的植物冠层图像 估算出透光 率等指标 具体测量方法为 每处理选择6株植株 在每个植株距地面1 m处的东 西两侧进行测量 同 一时间内重复3次 为避免时间差异导致的结果误 差 以往返形式再次进行3次重复测量 数据取测量 时段内 15 00 17 00 的平均值 1 3 3 产量 品质指标 记录各处理的小区内每次采收果实数和果重 选取第3穗成熟度一致的果实测定品质 果实采用 四分法取样测量 其中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 法 可溶性蛋白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G 250染色法 有机酸含量采用酸碱滴定法 维生素C含量采用 2 6 二氯靛酚法测定 16 1 4 数据处理 数据结果采用SPSS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处 理间差异性分析采用Duncan s多重比较进行 显著 性水平为P 0 05 图形绘制采用Excel 2016 2 结果与分析 2 1 垄距和密度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图1示出不同垄距和密度条件下番茄在不同时 期下的株高 垄距为190 cm A1 时番茄株高生长优 于垄距为210 cm A2 且垄距对番茄株高的影响随 时间的变化较小 当种植密度为2 500株 667 m 2 A1和A2分别表示垄距为190和210 cm B1 B2和B3分别表示密度为1 800 2 200和2 500株 667m 2 柱上不同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 P0 05 下图同 A1 A2 represents the distance of ridges was 190 cm 210 cm respectively B1 B2 and B3 represents the densities of 1 800 2 200 and 2 500 plants per 667 m 2 respectively Within the same bar chart different letters represen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 05 The same below 图1 不同垄距和密度条件下番茄在不同时期的株高 Fig 1 Plant height of tomato under different ridge spacing and density conditions at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215 中 国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24 年 第 29 卷 B3 时 在7月8日 7月22日 8月6日A1B3的株 高分别为49 3 99 4和153 0 cm 均显著高于A2B3 的45 5 93 2 143 3 cm 从株高生长速度看 当种 植密度为2 200株 667 m 2 B2 时 株高的生长速度 较其他密度快 在8月6日 垄距为190 cm时 A1B2 的株高显著高于 A1B1 5 0 和 A1B3 3 7 此结果表示 适宜的种植密度 有利于提 高植株在苗期的生长速度 当密度过大或过小均不 利于植株的生长 这有可能与环境因素 如空气温 湿度 光照条件等有关 种植密度为1 800株 667 m 2 B1 时 垄距对番 茄茎粗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当垄距一定时 种植密 度为B1的番茄茎粗最高且显著高于密度为B2和 B3 图2 在7月22日 垄距为190 cm时 A1B1处 理的番茄茎粗最高 比 A1B2和 A1B3分别高 16 5 和6 7 垄距为210 cm时 茎粗也表现出 相似的趋势 但番茄植株茎粗不会随着种植密度 的增加而降低 图3示出不同垄距和密度条件下番茄在不同时 期下的叶片数 当种植密度为A1和A2时 垄距对 于番茄叶片数无显著性影响 垄距为190 cm 3个 种植密度对番茄叶片数无显著性影响 当垄距为 210 cm时 A2B3处理的番茄叶片数显著低于A2B1 或A2B2 以上结果表示A3B3处理不利于番茄叶 片数的增长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 发现适宜的垄距 和种植密度 有利于植株在苗期的生长 2 2 垄距和密度对番茄产量和单果质量的影响 番茄产量对垄距因素响应显著 图4 种植密 度为B1和B2条件下 垄距为190 cm 番茄产量显 著高于210 cm垄距 A1B1的番茄产量在所有处理 中最高 为8 841 kg 667 m 2 比A2B1高35 3 A1B2产量为8 438 kg 667 m 2 比A2A2高20 9 垄距为190 cm 3个种植密度处理的番茄产量差异 不显著 当垄距为210 cm时 A2B3的番茄产量为 7 782 kg 667 m 2 显著高于A2B1 A2B2 增幅分别 为26 5 和14 2 表示当垄距变大时 种植密度 图2 不同垄距和密度条件下番茄在不同时期下的茎粗 Fig 2 Stem thickness of tomato under different ridge spacing and density conditions at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图3 不同垄距和密度条件下番茄在不同时期下的叶片数 Fig 3 Leaf number of tomato under different ridge spacing and density conditions at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216 第 8 期 王春玲等 塑料大棚宜机化栽培模式对番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提高有利于产量的形成 从单果质量变化看 垄距和密度因素均对番茄 单果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在相同垄距条件下 种植 密度小的番茄单果质量显著大于密度大的单果质 量 例如 A1B1单果质量显著高于A1B2 A1B3 增 幅为14 6 和12 7 在相同密度条件下 番茄单 果质量在垄距为190 cm时下显著优于210 cm垄 距 A1B1为171 8 g 比A2B1高9 4 两方面都 体现在番茄的株距上 扩大株距能够促进番茄单果 质量的增加 2 3 垄距和密度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垄距和种植密度对番茄的可溶性蛋白和维生 素C含量无显著性影响 但对其他品质指标影响显 著 表1 垄距相同时 低种植密度番茄果实的可 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高种植密度处理 如 A1B1 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A1B2和A1B3 分别提高 图4 不同垄距和密度条件下番茄的产量和单果质量 Fig 4 Yield and single fruit weight of tomato under different ridge spacing and density conditions 表1 不同垄距和密度条件下番茄的果实品质 Table 1 Fruit quality of tomato under different ridge spacing and density conditions 垄距 Ridge spacing A1 A2 种植密度 kg 667m 2 Planting density B1 B2 B3 B1 B2 B3 w 可溶性糖 mg g Soluble sugar content 30 63 1 54 ab 27 13 2 57 c 27 77 2 50 c 31 41 3 91 a 29 18 2 31 bc 28 39 1 11 c w 总酸 mg g Total acid content 4 78 0 45 ab 4 51 0 42 bc 5 11 0 29 ab 3 91 1 02 c 4 73 0 32 b 5 44 0 51 a 糖酸比 Sugar acid ratio 6 45 0 85 b 6 13 0 85 b 5 44 0 46 b 8 27 0 98 a 6 14 0 41 b 5 27 0 62 b w 可溶性固形 物 Soluble solids content 5 40 0 34 b 5 06 0 23 cd 4 86 0 21 d 5 83 0 34 a 5 22 0 30 bc 5 21 0 14 bc w 可溶性蛋白 mg g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0 56 0 03 a 0 57 0 05 a 0 55 0 07 a 0 66 0 17 a 0 53 0 03 a 0 60 0 12 a w 维生素C mg 100g vitamin C content 17 48 0 67 a 16 35 1 18 a 17 40 2 05 a 17 85 2 16 a 18 46 2 01 a 17 33 1 15 a 注 A1和A2分别表示垄距为190和210 cm B1 B2和B3分别表示密度为1 800 2 200和2 500株 667m 2 同列数据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 著 P0 05 下表同 Note A1 A2 represents the distance of ridges was 190 cm 210 cm respectively B1 B2 and B3 represents the density was 1 800 2 200 and 2 500 plants 667m 2 respectively Within the same column different letters represen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 05 The same below 217 中 国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24 年 第 29 卷 了11 4 和9 3 同理A2B1的可溶性糖含量也 显著高于A2B2和A2B3 A2B1的可溶性糖含量 糖酸比 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 总酸含量最低 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当密度为 B1时 A2B1处理的番茄糖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的 含量显著高于A1B1 分别提高了22 0 和7 4 可见增加垄距 降低种植密度可有效改善果实品质 中的可溶性糖含量 糖酸比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 4 单双行种植模式与种植密度对番茄生长的 影响 基于夏秋茬试验结果 2020年早春茬以190 cm 的垄距进行种植试验 分析单 H1 双行 H2 种 植模式和不同种植密度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相同 密度条件下 种植行数对番茄植株的生长无显著性 影响 图5 当番茄以单行模式栽培时 H1B2的株 高为127 4 cm 显著高于H1B1和H1B3 其增幅为 9 4 和4 3 当番茄以双行模式进行种植时 各密度处理下 番茄株高无显著性差异 番茄的 茎粗在不同种植行数及种植密度处理下 均无显 著性差异 当密度为B2时 H1B2的叶片数显著 高于H2B2 增幅为5 2 其他处理之间的叶片数 无显著性差异 2 5 单双行种植模式与密度对番茄光照的影响 透光率可以反应植株冠层群体截获光量的水 平 表2示出种植密度为1 800株 667 m 2 单 双行 不同垄在2020 06 12番茄植株群体的透光率 可 见 在下午时植株透光率的整体变化规律是西侧高 于东侧 且单行高于双行 单行西侧的番茄植株透 光率最高 显著高于单行东侧和双行的东 西两侧 如在第2垄的单行西侧的透光率为0 37 比双行西 侧 单行东侧 双行东侧分别高43 2 51 4 74 2 除第4垄外 第1 2 3垄的单行东侧番茄 透光率分别高于各垄双行东侧35 6 20 3 18 2 H1和H2分别表示种植行数为单行和双行 图6同 H1 and H2 represents the row number was single row double row respectively The same as Fig 6 图5 不同种植行数和密度条件下番茄的株高 茎粗和叶片数 Fig 5 Height stem thickness and leaf number of tomato under different row number and density 表2 不同种植行数各垄东西侧番茄群体的透光率 Table 2 Light transmittance of tomato population on the east and west sides of each ridge under different row number 垄的编号 Number of ridges 第1垄 The 1st ridge 第2垄 The 2nd ridge 第3垄 The 3rd ridge 第4垄 The 4th ridge 单行西侧 West side of single row 0 37 0 03 a 0 37 0 02 a 0 34 0 03 a 0 31 0 03 a 双行西侧 West side of double row 0 15 0 01 c 0 21 0 0 ba 0 25 0 01 b 0 24 0 02 b 单行东侧 West side of single row 0 23 0 03 b 0 18 0 02 c 0 22 0 02 c 0 20 0 01 c 双行东侧 West side of double row 0 15 0 03 c 0 14 0 02 c 0 18 0 01 c 0 23 0 02 b 218 第 8 期 王春玲等 塑料大棚宜机化栽培模式对番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2 6 单双行种植模式与密度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单 双行种植模式与密度对番茄产量有显著的影 响 且呈现密度增加产量降低的趋势 图6 如单行 种植模式下 H1B1的产量最高 5 666 kg 667 m 2 比 H1B2 H1B3分别高3 4 15 6 种植密度相同 时 单行种植模式的产量显著高于双行 其中 H1B1 H1B2 H1B3的产量比H2B1 H2B2 H2B3 分别高12 8 19 4 10 2 单行种植模式对 番茄的单果质量有显著性影响 随着密度的增加单 果质量增加 种植株数少的条件下获得高产 可能 是单行种植模式改善了番茄植株受光条件增加坐 果数所致 2 7 单双行种植模式与密度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单双行种植模式与密度对番茄果实品质构成 中不同指标的影响程度有差异 表3 行数对可溶 性糖 可溶性固形物 可溶性蛋白影响较小 但当 密度为B3时 H1B3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 H2B3 降低幅度为14 0 种植模式对番茄果实 中总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影响显著 单行模式下 密 度处理对果实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产生显著性影 响 且维生素C含量随着密度增加含量升高 其中 H1B3的维生素C含量为所有处理最高 双行种植 模式下 维生素C含量也随着密度增加含量升高 但 均低于单行种植模式 可溶性蛋白受种种植行数 和密度的影响较小 含量较为稳定 可溶性糖 总酸 变化规律不明显 维生素C含量则随着密度增加显 图6 不同种植行数和密度条件下番茄的产量和单果质量 Fig 6 Yield and single fruit weight of tomato under the different row number and density conditions 表3 不同种植行数与密度条件下番茄的果实品质 Table 3 Fruit quality of tomato under the different row number and density conditions 种植 行数 Row number H1 H2 种植密度 kg 667m 2 Planting density B1 B2 B3 B1 B2 B3 w 可溶性糖 mg g Soluble sugar content 42 68 1 79 b 43 83 1 51 ab 42 38 1 92 b 43 45 1 96 ab 45 74 1 38 a 36 43 0 78 c w 总酸 mg g Total acid content 3 75 0 10 d 3 99 0 05 b 3 86 0 02 c 4 15 0 12 a 3 89 0 09 c 3 83 0 09 cd 糖酸比 Sugar acid ratio 11 35 0 20 ab 10 98 0 42 bc 10 96 0 54 bc 10 45 0 51 c 11 76 0 39 a 9 50 0 24 d w 可溶性固 形物 Soluble solids content 5 9 0 11 bc 6 45 0 05 a 5 83 0 36 c 6 00 0 09 bc 6 06 0 05 b 5 88 0 07 bc w 可溶性蛋 白 mg g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0 81 0 03 a 0 75 0 06 ab 0 70 0 05 b 0 73 0 04 ab 0 68 0 02 b 0 66 0 06 b w 维生素C mg 100g Vitamin C content 22 37 0 19 c 23 18 0 14 b 24 57 0 07 a 17 62 0 10 e 17 81 0 10 e 18 82 0 18 d 注 H1和H2表示种植行数为单行和双行 Note H1 and H2 represents the row number was single row double row respectively 219 中 国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24 年 第 29 卷 著上升 且单行种植有利于维生素C含量的增加 3 讨 论 3 1 垄距和密度对番茄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作物不同株行距配置改变了植株个体的局部 生长环境 进而使植株个体形态发生变化 12 本研 究结果显示 垄距为190 cm的植株高度整体高于垄 距为210 cm 且在种植密度为2 200株 667 m 2 的条 件下植株的株高最高 但是密度为1 800株 667 m 2 的条件下 植株的茎粗最大 随着垄距加大 株距 缩小植株个体之间的竞争激烈 营养分配失调 且 行距加大植株的光照截获率降低 11 有研究表明 作物的产量与光能截获率呈显著正相关 17 且高产 田的作物植株群体的光能利用率有显著提高 18 本研究发现垄距为210 cm的番茄产量低于垄距为 190 cm 且A1B1的产量显著高于A1B2和A1B3 这 一结果表明垄距过大 密度过大均不利于番茄产量 的形成 番茄群体内部太阳辐射量受植株密度及 高度影响 种植密度越大 透光性越差 但种植密度 太小 光能利用率下降 19 过高的密植水平则易造 成不合理的群体光分布 引起群体郁蔽 限制植株 光合性能 20 而光照条件的变化会影响番茄果实 品质 有研究表示 遮光处理下番茄果实内蔗糖含 量较正常光照低30 21 番茄果实中的VC 可溶性 糖 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 增加 有机酸含量降低 19 本研究结果显示 当垄 距相同时 低种植密度番茄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 高于高种植密度处理 其中A1B1的可溶性糖含量显 著高于A1B2和A1B3 分别提高了11 4 和9 3 这一结果表明适宜的低密度种植 可以改善番茄群体 的光照条件 从而有利于番茄果实品质的形成 3 2 单双行种植模式对番茄光环境及产量品质的 影响 在种植密度相同的条件下 单行种植的番茄植 株群体透光率高于双行种植 植株上部有较高的 透光率利于中下部获得更多的光能截获 延缓冠层 叶片衰老进程 22 23 在相同密度下单行种植在一定 程度上缩小了植株间距 但两行之间间距增加 可 以提高单个植株的光照条件 扩行缩株可以通过 优化田间分布 改善冠层光合群体结构 获得增产 这在大田玉米栽培中也得到了验证 24 10 本研究 中 下午时段植株群体的透光率是西侧高于东侧 且单行高于双行 在产量形成过程中 相同密度条 件下 单行种植模式产量显著高于双行模式 且相 同种植模式下 密度为B1 1 800株 667 m 2 条件的 番茄产量显著高于B2和B3 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 是单行模式植株群体的透光率高 光照条件优于双 行模式 提高了植株整体的光能利用率 群体辐射 透过率适宜 既保证了群体光合速率的提高 又使 中下部叶片受光良好 降低了下层叶片因光照不足 而造成的衰老 为后期产量形成提供保障 9 单 双 行种植模式下 番茄果实品质指标中可溶性糖含 量 糖酸比最小的处理为H2B2 表明密度过大的双 行种植不利于果实糖分的累积和风味的形成 双 行种植模式下果实维生素C的含量显著低于单行模 式 这可能是弱光环境加剧了维生素C的氧化以及 维生素C合成路径受到弱光信号的抑制 25 即弱光 导致番茄产量和品质降低 26 4 结 论 本研究利用改变番茄不同垄距 密度和单双行 的种植模式 分析不同配置的栽培模式对番茄生 长 产量品质及光环境的影响 来探索适宜于宁夏 地区塑料大棚番茄宜机化生产的合理参数 主要 结论如下 1 垄距为190 cm时 番茄的生长及产量 品质指标优于垄距为210 cm 2 垄距190 cm 密度 1 800株 667 m 2 处理下番
展开阅读全文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