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下的生态农场建设_沿革、进展与展望.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生态农业发展下的生态农场建设_沿革、进展与展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生态农业发展下的生态农场建设_沿革、进展与展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生态农业发展下的生态农场建设_沿革、进展与展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生态农业发展下的生态农场建设_沿革、进展与展望.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生态农业发展下的生态农场建设_沿革、进展与展望.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OI 10 12357 cjea 20230677 徐湘博 徐融 张林秀 胡潇方 李晓阳 薛颖昊 徐志宇 生态农业发展下的生态农场建设 沿革 进展与展望 J 中国 生态农业学报 中英文 2024 32 4 701 712 XU X B XU R ZHANG L X HU X F LI X Y XUE Y H XU Z Y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far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 gical agricultur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urrent progress and future outlook J Chinese Journal of Eco Agriculture 2024 32 4 701 712 生态农业发展下的生态农场建设 沿革 进展与展望 徐湘博1 2 徐 融1 张林秀2 胡潇方3 李晓阳3 薛颖昊3 徐志宇3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2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 北京 100101 3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北京 100125 摘 要 我国生态农场建设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生态农业与生态农场概念和政 策实践的发展轨迹 运用文献计量法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与差异 并提出了针对我国生态农场建设的系统性 建议 研究发现 1 虽然我国生态农业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 形成了集 概念 研究 实践 政策 于一体 的生态农业发展体系 2 近30年 国内外关于生态农业和生态农场的研究热度呈指数上升趋势 但发表在中文期刊 上的文献数量从2017年开始出现下降 3 从研究主题看 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关于中国生态农业的研究 与全球研究相比 均共同关注了 气候变化 和 生态风险 等议题 而国内期刊上的文献更多关注 生态农场 家庭农 场 休闲农业 等具体政策实施对象 4 国内外关于生态农业的研究 在定量判定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措施之 间及其与粮食产量之间作用关系 农场规模化与农场绩效表现关系 生态农业措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有效性等 方面仍存在不足 基于此 本文提出在推动我国生态农场建设过程中应该 1 重视生态农场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 研发 2 加强生态农场建设的政策顶层设计和对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 3 注重生态农场建设的品牌建设和宣传 以 提高公众对生态农场的认知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农场 政策演进 可持续性 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 X171 3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far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urrent progress and future outlook XU Xiangbo1 2 XU Rong1 ZHANG Linxiu2 HU Xiaofang3 LI Xiaoyang3 XUE Yinghao3 XU Zhiyu3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United Na 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International Ecosystem Management Partnership Beijing 100101 China 3 Rur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 Agency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Beijing 100125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farms has a profound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China This study reviewed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ecological farm concepts as well as policy practices By applying the bibliometric method this study conducted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mes and publication numbers acros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on ecologcial agriculture over the years Additionally this study highlighted advancements and frontiers in related researches particularly emphas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2374190 41901255 和可桢秉维青年人才项目 2023RC003 资助 通信作者 徐志宇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E mail stzzstnyc 徐湘博 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可持续发展 E mail ydxu ccap 收稿日期 2023 11 19 接受日期 2024 01 04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72374190 41901255 and the Young Talents Project of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3RC003 Corresponding author E mail stzzstnyc Received Nov 19 2023 accepted Jan 4 202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英文 2024年4月 第 32 卷 第 4 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 Agriculture Apr 2024 32 4 701 712 models sustainability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scale of ecological farms and advancements in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mitigating and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Finally the study offered comprehensiv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establish ment of ecological farms in China leveraging the insights gained from the information The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Although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China started late it had experienced rapid development forming an integrated eco 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system that encompassed concept research practice policy 2 Over the past 30 years global in terest i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ecological farms had seen an exponential rise However a decline had been observed in the quant ity and quality of the literatures published in Chinese journals since 2017 3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earch themes both the re searches on eco agriculture in China and global researches contributing to international journals commonly addressed issue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and ecological risks while domestic journals tended to concentrate more on specific policy implementation tar gets such as ecological farm family farm and leisure agriculture 4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on sustainability and the environment had provided evidence supporting its positive effects on various fronts such as farmers nutrition al inputs and incomes 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rm scale the consensus among most studies focusing on small farm households was that larger farms exhibited poorer agricultural pro duction performance but better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dditionally concerni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models scholars had con ventionally employed qualitative pattern determination centered on specific agricultural or farm characteristics relying on subjective evaluation methods However modern theories and methods such as unsupervised machine learning had provided an alternative ap proach that enables quantitative and objective determination 5 Despite this research gaps persisted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 tionally particularly in areas such as quantitative assessments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mode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measures and their impact on food producti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farm scale and performance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measures in mitigating and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Based on these insights this study proposed the fol lowing strategic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and adva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farms in China prioritizing theoretical re 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farming strengthening top level policy design for constructing ecolo gical farms establishing robust monitoring mechanisms for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emphasizing the creation of brands and pro moting ecological farm development to enhance public awareness of these type of farms Key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Ecological farm Policy evolution Sustainability Climate change 我国4000多年的传统农业实践发展出了作物多 样化种植 轮作 种养结合 灌溉与排水 梯田化 等 多 种 农 业 技 术 1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从1949年 到 1979年进行了一系列农业工业化改革 采用了产量 更高 外部投入更多和以石化为基础的农业技术和 措施 取代了传统的有机农业做法 2 在此背景下 我国农业投入产出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同时粮食 产量增长迅速 由1949年的1 13亿t增长到2022年 的6 87亿t 与此同时 由投入增长驱动的粮食产量 增长也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近年来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自然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有增无 减 污染形势日趋严峻等问题 从全球看 我国不 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 还是最大的农 业 肥 料 消 费 国 其 中 化 肥 施 用 量 占 世 界 总 量 的 22 65 2020年 中 国 氮 N 磷 P2O5 钾 K2O 的平均施用量分别为190 78 kg hm 2 73 11 kg hm 2 和 73 65 kg hm 2 远 高 于 世 界 平 均 施 用 量 72 54 kg hm 2 30 81 kg hm 2和25 07 kg hm 2 3 针对施用 化肥及化学农药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 世界各国聚 焦于农业生态功能的研究 生态农场成为各国农业 生态化转型的重要途径 4 20世纪初 生态农业概念被首次提出 虽然生 态农业在我国发展较晚 但是生态农场实践和研究 发展迅速 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我国在生态农 业上的探索也已有近50年的实践经验和研究积累 形成了集 概念 研究 实践 政策 于一体的生态农业 发展体系 5 2020年 农业农村部发布了 生态农场 评价技术规范 6 并制定了 在全国建设1000家国 家级生态农场 带动各省建设10 000家地方生态农 场 的目标 2021年至2023年共计776个申请主体 经评审后被授予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 全国范围内 的生态农场建设在学界引起了广泛讨论 也引发了 政府 企业与农户等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关注 然而 少有研究集中于回顾生态农业与生态农场政策的演 变及其国内外对比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侧重点 因此 本文从生态农场概念的发展 国内外相关政 策的演进与实践 国内外生态农业背景下生态农场 的研究进展3个方面对生态农场发展体系展开系统 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提出参考 建议 1 生态农业与生态农场的发展沿革 1 1 概念发展与演变 生态农场的定义取决于生态农业 意为实施生 态农业的农场 依靠耕地扩张和大量外部投入等生 702 中国生态农业学 报 中英文 2024 第 32 卷 产方式 农业生产在提升产量的同时 也导致了严重 的环境退化 7 20世纪以来 国际上关于生态农业的 研究逐渐增多 基于生态过程与规律的生态农业目 标是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并为农民和社 区带来经济和环境效益 8 生态农业 农业生态 的 概念源自1924年由鲁道夫 施泰纳 Rudolf Steiner 首先提出的 生物动力农业理念 9 近几十年来 农 业生态学涵盖的研究范围已从专注于农田扩展到 整个农业与食物系统 其中包括了从生产到消费的 生态 文化 技术 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 并跨学 科地将生态与社会概念与原则纳入其中 在研究方 面 学者对生态农业的理解侧重点不同 但都在农药 化肥减量增效方面达成共识 例如 Merrill 10 将生态 农业定义为一个所有要素之间密切相关 符合自然 规律 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工品的整体系 统 Magdoff 11 同样指出 生态农业是将生态学原理 与方法应用于农业生态系统 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优 势生产农作物 并建成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 2018 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也给出了生态农业 的定义 生态农业是一种综合方法 它将生态与社会 的概念和原则同时应用于农食系统的设计和管理 以优化植物 动物 人类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时考虑可持续和公平的食品体系需要解决的社会 问题 12 从国内来看 1979年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 提出了 整体 协调 循环 再生 生态工程科学原 理 该 原 理 推 进 了 我 国 生 态 农 业 的 蓬 勃 发 展 13 1982年吴子锦 14 将生态农场定义为以生态学理论为 依据建立起来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 即利用生态学 原理 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 并利用 不同的生产技术提高太阳能转化率 生物能利用率 以及废物再循环率 使农 林 牧 副 渔以及农 产品加工业 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等得到全面发展 以满足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随后 徐祥 浩 15 郭琦 16 骆世明 17 和乔玉辉等 5 亦先后提出 过类似的概念 生态农场与生态村 生态乡 镇 生态县 区 或生态省具有相似之处 只是范围不同 大小不一 高尚宾等 18 提出 生态农场是应用生态 学的观点和方法 以 农场 作为一个整体的农业生产 实体 把贯穿其中的各种生物群体 包括植物 动物 生物 微生物 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间的能量转 化和物质循环联系起来 对 环境 生物 系统进行科 学合理的设计 以达到最大生物产量和维护生态平 衡的农业发展模式 2020年 农业农村部 生态农 场评价技术规范 对生态农场给出了最新的定义 6 依据生态学原理 遵循 整体 协调 循环 再生 多样 原则 通过整体设计和合理建设 采用一系列 可持续的农业技术 将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 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相关联 对农业生物 农业 环境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与管理 以获得最大 可持续产量 同时达到资源匹配 环境友好 食品 安全的农场 这是目前为止对生态农场最详细且认 可度最高的定义 1 2 国内外政策发展与实践 1 2 1 国外政策发展与实践 生态农业是国内外农业生产普遍认同的发展方 向 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生态农业相关的 有效探索 从政策类型来看 命令控制性政策在世 界各国的生态农业发展实践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 用 例如 美国在1965年制定的 固体废物处理法 就对农业生产做出了硬性的生态要求 1990年 美 国制定的 有机食品产品法案 规定了有机食品的 生产程序 国家标准 认证程序等 同年 又颁布 了 食品 农业和贸易保护法案 此后的1996年 2002年 2008年 2014年 2018年美国国会接连 制定的农业法案进一步推进了生态农业发展 19 此 外 欧盟于1991年颁发的 关于生态农业及相应农 产品生产的规定 中规定并起用了农产品生态标志 20 2018年则颁布了 关于有机产品的有机生产和标识 的第2018 848号法规 对有机农业生产的各个环 节都做出了具体约束性规定 21 同样 日本于1994 年制定的 环境保全型农业推进基本方案 着手发 展环境保全型农业 22 韩国于1997年发布 环境农 业培育法 为促进环境友好农业发展奠定了制度 基础 又于2012年公布了 关于促进环境友好型农 业和渔业 管理和扶持有机食品的法案 23 除此 之外 瑞典于1999年颁布 农业环保法 用法律明 确了污染者补偿原则 24 土耳其2004年开始实施 有机农业法 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可靠的有 机产品 25 巴西在2013年提出国家生态农业和有机 生产计划 通过支持生态农业产品的推广和商业化 扩大生态农业产品的消费 26 此外 经济激励型政策在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方 面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 美国在生 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基础上提出了 可持续农业 概 念 并随着 食品安全法 农业安全法 等法律 的颁布逐步建立起以补贴制度为主的鼓励生产者向 生态农业生产转型的制度 此外 奥地利从1995年 第 4 期 徐湘博等 生态农业发展下的生态农场建设 沿革 进展与展望 703 开始实施支持有机农业发展的特别项目 向农场主 提供补贴以鼓励其进行有机农业转型 24 法国自20 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生态农业发展计划 其生态农 业保持着稳步发展 2012年法国生态农业规划提出 建立专项基金 专项免税 放宽生态农业相关政策 限制等措施 并于2018年提出计划投入3000万欧元 的生态农业优先研究计划 27 除各国政府外 国际组织也是促进生态农业发 展的重要推动力 1975年国际生物农业会议肯定了 有机农业的优点 随后 生态农业 生物农业 有 机农业等概念在全世界迅速兴起 近年来 随着生 态环境保护的发展理念逐渐被世界各国认可 国际 组织 机构 团体愈发关注生态农业发展 2014年 FAO组织了首届生态农业促进粮食安全和营养国际 研讨会 生态农业正式成为政策领域发展可持续农 业和粮食系统的途径和替代方案 随后FAO又于 2015 2017年在拉丁美洲 非洲 亚洲和欧洲举行 了7次区域会议 并于2021年 粮食及农业状况 中提出 生态农业是提高农业与粮食生产可持续性 的重要路径 为环境 生态多样性和农民收入带来 效益 帮助农民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 并增强其应对 多种冲击和压力的韧性 28 2021年7月 由世界农 民组织 WFO 泛非农民组织 PAFO 南部非洲农 业联盟 SACAU 亚洲农民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协 会 AFA 等组织共同召集的峰会对话指出 生产者 需要科技界的支持 加大对研究和技术的投资 提高 农业和渔业活动的生产力和效率 让向生态农业过 渡的农民 渔民 牧民和其他生产者更易获取数据 信息 29 同年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经济学 可持 续农业和食品系统 TEEB AgriFood 项目分别在非 洲和格鲁吉亚地区 亚洲地区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地区举行了3次区域研讨会 各国共享在 生态农业 粮食系统 中应用TEEB AgriFood评估框架的经验 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在国际层面取得 广泛认同 1 2 2 国内政策发展与实践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经历了传统生态农业和现代 生态农业两个阶段 其中现代生态农业经历了初步 探索 1981 1992年 扩大巩固 1993 2004年 稳步推进 2005 2011年 和创新提升 2012年至 今 4个发展阶段 30 1982年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 建立了首个生态农业试点 这是我国第一次全面 系统 定量的生态农业实践研究 1984年 国务院 发布实施了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要求环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推广生态农业 随后于 1986年 江苏大丰县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建设示范 县 1993年 原农业部等7部委联合决定在全国范 围内选择51个县作为第一批生态农业试点县 全 国性的生态农业试点标志着我国生态农业建设进入 快速发展阶段 为进一步推进生态农业 国家环境 保护总局在1995年印发的 关于开展全国生态示范 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以及2002年印发的 国家 环境保护 十五 计划 更是明确提出应加强生态多 样性保护以及开展生态农业建设 21世纪以来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迈入新阶段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 积极发展循环农业 2007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关于加强生态示范创建 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 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 机农业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 第一次将 家庭农场作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提出 2014年 原 农业部批准浙江省成为全国首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试点省 随后于2015年在全国又设立2个生态循环 农业试验省 并启动了13个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 设 31 此外 原农业部2016年颁布的 关于加快发 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 和 全国农业现代化 规划 2016 2020年 都提及建设种养结合循环农 业发展示范县 促进种养业绿色发展 2017年中央 一号文件也明确支持乡村建设集循环农业 创意农 业 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2020年是我国 生态农场建设的起始年 农业农村部发布了 生态 农场评价技术规范 为生态农场的评价提供了标 准依据 2021年 国务院颁布的 十四五 推进农 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明确要求建设一批生态农场样 板 并由此推进生态农场建设 同年 全国首批132 家生态农场经过评价认证获得 国家级生态农场 称 号 2022年 第二批299家申请主体获批 国家级生 态农场 同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 推进生态农 场建设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 到2025年在全国建 设1000家国家级生态农场 带动各省建设10 000家 地方生态农场 全国各地方政府迅速响应 北京 安徽 河南 山东 福建等地先后因地制宜地制定 了地方推进生态农场建设的实施方案 截至目前 加上2023年第三批获批的345家 全国共计获批了 776家 国家级生态农场 2 生态农业与生态农场的相关研究进展 2 1 生态农业与生态农场主题研究文献荟萃分析 随着对生态农业关注度的不断提高 国际上对 704 中国生态农业学 报 中英文 2024 第 32 卷 生态农场的研究也不断增多 在Web of Science核 心数据库中分别以 Ecological Agriculture 和 Ecolo gical Agriculture China 作为关键词分析后发现 截 至2022年 文献数量分别为66 909篇和18 356篇 并呈现逐年快速上升趋势 图1a和1b 然而 在中 国知网以 生态农业 为关键词检索可发现 中文文献 数量自1992起开始呈现上升趋势 但自2017年达到 峰值后开始下降 图1c 对比发现 英文文献数量 自2018年开始超越中文文献 截至2022年 英文文 献数量是中文文献数量的近4倍 图1d 进一步将 关键词从 生态农业 精确到 生态农场 以 Ecolo gical Farm 为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 检索后发现 英文文献数量从1992年的73篇逐步上 升至2022年的1487篇 图2a 而以 Ecological Farm China 为关键词同样呈上升趋势 图2b 在中国知 网中以 生态农场 作为关键词检索后发现 1992年 至2010年中文文献每年发表的数量一直低于10篇 图2c 对比中英文文献数量变化发现 1994年以 前 两者数量保持相似水平 但从1995年开始 中英 文文献数量逐渐拉开差距 英文文献数量于2005年 达最高 为中文文献数量的33倍 图2d 在文献数量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 进一 步对比了国内外关于生态农场研究主题的核心关注 领域异同 对以 Ecological Farm 为关键词的1992 至2022年的英文文献分析后得知 国际上生态农业 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管理 生物多样 性 水产养殖和生态风险 表1 图3a 相较之下 以 Ecological Farm China 为 关 键 词 的 文 章 在 关 注 领域上呈现出不同 关键词主要集中在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 风险评估和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 表1 图3b 从中国知网以 生态农场 为关键词导出的 中文文献统计来看 除生态农业和生态农场这两个 关键词外 国内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休闲农业和 家庭农场上 表1 图3c 对比国际期刊的关注异同 后发现 全球与中国均关注了 气候变化 议题 国际 期刊发表的论文与中文期刊相比 则更加关注 气候 变化 生物多样性 生态风险 等全球性议题 而国 内研究则更加注重研究的实用性 更多地关注以 生 态农场 家庭农场 休闲农业 为主的政策实施 对象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 000 a b c d Web of Scienc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50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Web of Scienc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hina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2025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年份 Year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2025 0 1 2 3 4 Web of Scienc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hina 中国知网 生态农业 发表文章数量 Number of published articles Ratio of the published articles in the two database 发表文章数量 Num be r of publ ishe d a rtic les 发表文章数量 Num be r of publ ishe d a rtic les 中国知网 生态农业 两个数据库发表文章数量比值 图 1 生态农业主题研究的文献统计分析 1992 2022年 Fig 1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iteratures on the them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from 1992 to 2022 括号外文字为数据库 括号内文字为关键词 The text outside the parentheses is the database and the text inside the parentheses is the keyword 第 4 期 徐湘博等 生态农业发展下的生态农场建设 沿革 进展与展望 705 2 2 生态农业与生态农场相关研究进展及前沿 2 2 1 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在不同的场合 背景 对象下 生态农业的具 体表述方式不尽相同 32 生态农场是生态农业实践 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表现形 式 因此 生态农场模式的识别是系统认识生态农 业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基础 也是 将生态农场建设从实践提升到理论层面的必经过程 我国向来重视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 提炼与推 广 在学术领域 我国学者对生态农业模式的识别 展开了系统研究 然而 囿于数据与方法的限制 针 对生态农业和生态农场的模式识别研究主要依据农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2025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Web of Science Ecological Farm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2025 0 100 200 300 400 500 Web of Science Ecological Farm China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202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年份 Year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202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Web of Science Ecological Farm China 中国知网 生态农场 中国知网 生态农场 发表文章数量 Number of published articles 发表文章数量 Number of published articles Ratio of the published articles in the two database 发表文章数量 Number of published articles a b c d 两个数据库发表文章数量比值 图 2 生态农场主题研究的文献统计分析 1992 2022年 Fig 2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iteratures on the theme of ecological farm from 1992 to 2022 括号外文字为数据库 括号内文字为关键词 The text outside the parentheses is the database and the text inside the parentheses is the keyword 表 1 国内外生态农场研究主题的关键词分析 1992 2022年 Table 1 Analysis of keywords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farm research from 1992 to 2022 研究主题 关键词 Research theme keyword 国际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s 中文期刊 Chinese journals Ecological Farm Ecological Farm China 生态农场 气候变化管理 Climate change management 气候变化 Climate change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水产养殖 Aquaculture 生态风险 Ecological risk 土地利用 Land use 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生态系统服务 Ecosystem services 生态农业 Ecological agriculture 生态农场 Ecological farm 休闲农业 Leisure agriculture 家庭农场 Family farm 706 中国生态农业学 报 中英文 2024 第 32 卷 业或农场的某一类特征并采用主观评价的方法进行 定性模式判定 齐鑫山等 33 按照资源利用方式将生 态农业分为多层利用型 综合利用型 循环利用型 自净利用型 补加利用型等 李金才等 34 提出将生 态农业模式分为类型和具体模式两个层次
展开阅读全文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