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区:用足用好设施农业用地政策 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列.txt

返回 相似 举报
北京平谷区:用足用好设施农业用地政策 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列.txt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京平谷区:用足用好设施农业用地政策 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列.txt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京平谷区:用足用好设施农业用地政策 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列.txt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足用好设施农业用地政策 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列 时间2023-12-04 134013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北京市平谷区委书记 唐海龙 字号【 大 中 小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设施农业大有可为,要发展日光温室、植物工厂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推进陆基和深远海养殖渔场建设,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这表明,设施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作为北京的“农业大区”,如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改进现代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平谷区近年来作了一些探索。 基本情况 平谷区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形态,拥有耕地面积14.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10.8万亩。经过近几年对“农业中关村”的建设,平谷区在设施农业建设方面取得成效较为明显,设施农业用地供给得到长足保障。截至2022年底,全区种植业设施占地面积达到1.14万亩左右,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1.32万亩。生猪、奶牛、蛋鸡设施占地分别为1509.84亩、523.82亩、1538.08亩,规模化率提高到90。生产管理自动控制、新型水肥一体化、生物生长动态监测等设备在农业中关村园区范围基本普及,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现代技术普遍应用,设施种植机械化率超过43.5,共计29个大型畜牧养殖场基本实现关键环节机械化、自动化。节水、节地、节肥、节药技术在设施农业领域广泛应用。 主要做法 发展规模化、智慧化现代设施种植业,提升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结合产业实际,优结构、提质效,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设施种植业,逐步建成“一心两带四区”发展格局。并坚持以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改进和提高设施农业用地的必选优选路径,分批推进、分类施策,推动区内设施全面扩能增效。一是“新建一批”宜机化标准化温室。适度发展现代柔性日光温室和大跨度钢架大棚,京瓦温室园艺示范园、百果园项目、菜鲜生项目等一批现代化温室建成投产。其中,京瓦温室园艺示范园占地81亩,有半封闭智能连栋温室1栋、宜机化24米大跨度塑料大棚4栋、跨度16米柔性日光温室1栋、跨度12米柔性日光温室2栋、育苗工厂化车间1个和人工气候室10间,生产种植全过程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自动化。经测算,该园区产量相当于普通设施温室产量的4倍,加温能耗降低70以上。此外,积极推进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高效智能温室项目,规划占地815.46亩,通过“揭榜挂帅”全球招商,遴选主体建设面积超过42万平方米的华北地区最大的高效智能温室集群。二是“改造一批”传统农业设施。统筹全区产业布局,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主要目标,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发展方向,2019年以来修复改造提升1629栋老旧温室,温室内外引入现代设施农业装备,实现温室从小跨度到大跨度的转变,温室内种植管理从膜下滴灌到智慧物联网、水肥一体化、设施环境调控等“智慧化”的转变,提升了设施农业现代化和科技化水平。 推广立体化、集约化现代设施畜牧业,破解畜禽养殖用地难题。创新节地模式,鼓励养殖企业建设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的立体多层养殖厂房。北京市属于生猪主销区域,而其中的平谷属于全市为数不多的畜禽养殖重点区,但土地资源紧张、禁养政策严格,破解这一难题只能向立体多层要效益。目前,已经建成了新希望、大伟嘉等5家现代化规模种猪场和首农奶牛场、首农种公牛站、北京油鸡等一批畜禽种质基地。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公司新建叠笼鸡舍,单栋鸡舍存栏量可达4万只,相当于传统鸡舍存栏量的2.5倍。新希望、首农中育和六马大好河山3个项目,在全市首先采用了立体楼房养殖,节约了养殖用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并集成了高效新风环控系统、清粪洗消系统、除臭环保系统、猪群分区及转群系统、生物安全防控体系等诸多技术,提高了养殖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降低了饲养人工成本。 探索非耕地现代设施农业开发利用,有效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山区村耕地较少,平整适宜建设连栋设施农业的耕地更少,但一些村闲置厂房较多,发展非耕地现代设施农业大有可为。如在镇罗营镇桃园村,盘活村集体350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实施6层立体、封闭、低碳、数字式植物工厂项目,每年种植功能蔬菜1820茬,亩产投入产出效率是一般耕种的10倍以上。 经验启示 注重高位推动,加强规划引领。平谷区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农业强区和平谷农业“中关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一是成立由区农业农村局、发改、财政、环保等部门组成的设施农业建设推进专项领导小组,协调解决用地等各类问题。二是探索构建企业中心、多方联动机制,围绕企业发展需求,调配集聚创新资源,打造产业链、融通创新链,搭建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技术、能源、融资等一揽子解决方案。三是针对养殖业等大型投资项目,科学规范项目用地选址。项目建设前,组织开展养殖规划选址和规划布局工作。 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工作流程。一是整合形成土地规划、生态环保、生物安全“三个方面、十类要素”的设施用地要求标准。本着应选尽选、能用则用的原则,开展拉网初筛、现场踏勘、区级会审、市级联审四项筛选流程,确保选址工作快速有效、严谨科学。二是出台平谷区土地流转补贴政策,依托市土地流转中心,建立完善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和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进一步明确土地流转方向,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明确土地经营合法性。三是采取“十步工作法”细化备案流程,组织设施农业用地培训,制定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明白卡,促进设施农业健康发展。自北京市关于加强和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通知实施以来,平谷区设施农业用地备案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103宗设施农业用地备案,备案总占地面积9522亩,其中蔬菜种植项目79宗,畜禽水产养殖项目15宗,果树种植项目9宗。 强化项目储备,铆足发展劲头。强化政策研究学习,吃透政策要求,聚焦产业发展,提高项目申报质量,高标准抓好项目储备,确保储备项目可行。每年年初即开始项目储备遴选工作。一是项目策划突出“准”。结合全区及镇域规划,研究设施农业发展政策,立足区域实际,及早谋划一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项目,做细做实预算和绩效目标,避免出现“资金到位等项目”的情况。二是项目前期储备突出“深”。组织对拟开展项目提前做好设施农业用地备案等各项前期手续,下大功夫提升前期工作效率和质量。三是常态储备突出“新”。坚持项目谋划集群化、标准化、系统化,推动项目库建设,做好项目入库动态调整工作,常态筛选、及时储备、滚动更新。2023年,全区新增设施农业储备项目29个,其中12个项目已经完成设施农业用地备案和实施方案制定,投资预算2.2亿,预计申请补贴1.1亿,随时可启动建设。 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共建共赢。坚持问题导向,在完成蔬菜生产任务的前提下,着重在5个乡镇探索提高种植户的组织化程度,通过不同模式组合,打通蔬菜产业链条上各种堵点问题,以推动全区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例如以沱沱工社、诺亚有机农场企业现有销售渠道为基础,围绕着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政策要求,带动周边设施蔬菜产业品质安全化、品种优良化、服务专业化、生产订单化;探索“党支部联合社企业”模式,在党支部引领下成立蔬菜产业专业联合社,先期聘请龙头企业指导项目策划、建设,建设完成后出资承接项目运营,合作社获得具有递增机制的固定收益;建立“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四位一体”共建共享共赢模式,以园区化管理带动生产规模化,做到“党建引领有方向、集体组织增收益、农民生活变富裕、龙头企业有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