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乡村振兴 166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2 年第 33 卷第 20 期 总第 544 期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改变乡村风貌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积极推动 农村现代化建设等方面 都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 义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农业经济发展面临新机 遇 新挑战 必须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期 科学运用农业技术手段 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 构 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整体素质 全面推动农业现 代化发展 本研究将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业 经济发展机遇与对策 助力农业经济稳定持续发 展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意义 1 1 维稳农产品有效供给 当前 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人们的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消费者追求高质量 绿色农产 品的欲望和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因此 必须充分发 挥农业经济优势 确保高质量 绿色农产品的有效 供给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业经济 才能更好 地为社会提供绿色农产品 以此来稳定社会经济高 效率发展 1 1 2 维护农村治安 促进社会稳定 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提高农民的文化水 平 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农业经济发 展主要依靠农民 但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 社会收入不固定且家庭经济收入不高 近年来我国 政府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 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给予 农民较大的支持 使农村的经济发展得到了有力的 保障 当农民的收入稳定 经济收入增加 整体素 质提高 农村治安问题就会自然而然解决 社会才 会更加和谐稳定 2 1 3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是农民 在乡村振兴 的背景下 农业经济稳健性 可持续性发展得到有 力保障 不仅增加了农产品产量也提高了农产品质 量 与此同时 农产品产量的增加提高了农民的收 入 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使农民成为乡村振兴 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受益者 1 4 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首要条件是不破坏人与自 然和谐共处的模式 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想 要实现农业经济稳定以及持续发展 必须要严格遵 守此模式 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3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 三农 思想的 主要体现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符 合党中央 国务院有关加速发展农业经济战略的要 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是 新时代 三农 工作的总抓手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 施为农业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 1 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动 力 农业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速度不断提高 为实 现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以来 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10 56亿kW 创建614个 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基于北斗 5G 的无人驾驶农机 植保无人飞机等智能农机进军生 产一线 新增农机合作社1 9万个 农机服务组织达 19 5万个 基于此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中国农业产业经济发展须加速整合优化产业结构 并注重农业生产机械化与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以进 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逐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创新农业生产新模式 进而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 的整体发展水平 2 2 推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 不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导致我国农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 农业经济发展机遇与对策分析 王斯达 赵志江 浙江海洋大学 浙江 舟山 316000 摘要 为了有效解决 三农 问题 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而农业经济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迎来新发展 机遇 有助于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 助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促进农业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 但是 现 阶段农业经济发展也面临巨大挑战 如机械化与现代化总体水平偏低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小 产业结构优化不 足等 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 因此 要着力加强农业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建设 优化产业结构 推广新型农业技术 以及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促进农业经济稳健发展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乡村振兴战略 发展机遇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22 05 15 作者简介 王斯达 1995 男 江苏连云港人 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农业经济与政策 通讯作者 赵志江 1965 男 河南安阳人 硕士 研究方向 经济管理 乡村振兴 167 产品附加值低下 传统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和粗 放 单一化的农业产品结构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 既不利于农村经济结构释放活力 也影响 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产品质量 4 在乡村振兴背 景下 要抓住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机遇 大力推进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以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 农业现代化发展 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提升 农产品质量与产量 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 使农业 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2 3 农业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 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生产力难以提高的主要 原因在于农业技术理念落后 使得农业经济发展缓 慢 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建设 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 下 农业生产新工艺 新理念得到更广泛地推广和 普及 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的发 展 显著提升了农业工艺水平 有效解放了大量的 农业劳动力 因此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有效推 动了农业新技术 新工艺 新观念的普及 既能够 整体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 也能够带动传统农业产 业经济转型发展 为新时代中国农业经济创新发展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新 挑战 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强有力的 政策支持 但不容忽视的是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 中仍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3 1 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总体水平偏低 农业经济建设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生产有密切联 系 要提高农业经济建设效果 就必须加强我国对 先进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以进一步推动我 国农业机械化 现代化发展 但在现阶段 我国农 业机械化水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但是仍 存在着若干突出问题 如农机科研基础数据累积不 够 基础薄弱 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 技术系统不 完整 广大农民对机械化重视程度不高 机械成本 过高 以及少数农业机械推广工作人员自身综合技 术水平不过关 社会责任意识不足等 导致农业生 产机械化 现代化发展进程滞后 阻碍农业经济发 展 3 2 农业产业结构仍需调整优化 目前 在农业经济建设过程中 不少地方在 生产体系等方面没有深入研究探讨 未能从资源统 筹和集成的角度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 农业产业结 构的整合和完善未能做到因地制宜 导致农业经济 的总体成效不理想 严重限制着地方农业经济的发 展 5 除此之外 农业机械推广力度不足以及农田 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产 业结构的整合和优化进程 3 3 农业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广力度不足 要实现农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改善农村基 本面貌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农业新技术 新工艺的 推广和应用 但在现阶段 我国大部分农村没有建 立健全科学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使得农业新技术 和新工艺得不到有效推广和使用 大多数农民自身 文化程度有限 无法全面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新 技术和新工艺 此外 我国很多农村并没有对农民 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 没有起到有效的技术指导作 用 农民对新技术 新工艺以及新理念没有足够的 了解和认识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 发展进程 3 4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首先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依然沿用传统经 营模式 并没有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 当地政府 还未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使得农村金融产 品类型单一 基层金融无法突破创新 其次 农村 金融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合大多数农户的小型生 产模式 与农户的金融需求存在一定矛盾 最后 我国民间金融机构形成时间较晚 在管理监督等方 面缺乏相应政策制度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金融 市场 3 3 5 农村居民综合素质较低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农民全力支持 乡村 振兴战略才能不断推进 但是 农民普遍受教育程 度较低 农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制约了先进科学技术 和先进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致使农村生产力 得不到较好的发展 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的 发展现 代农业 不相适应 部分地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水 平较低 接受广度差 科技意识差 对新型科技成 果的推广应用 对于现代化农业机器的使用方法了 解不充分 不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农民综合 素质低还体现在大多数农民缺乏开放的市场经济意 识和集体意识 只注重眼前利益 个人利益 局部 利益 短期行为 即使走向市场经济的大潮 也不 能真正成为成熟的市场主体 当前的农村劳动力已 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一 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4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4 1 加强农业生产机械化 现代化建设 农业机械化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 农业经济要想更好地蓬勃发展 在一定程度 上需要机械化来支持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 要科 学合理地运用有效策略 建立健全农业机械推广制 度 将农业现代化机械普及到全国各个农村 避免 农业生产中因机械水平低而造成的生产效率低下 以及劳动力浪费 同时 要设立农业机械化专业推 广服务机构 拓宽传播途径 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 传 让农民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有较为广泛的认识与 了解 并将其合理运用于农业生产中 使农业机械 化的效果全面地展现出来 达到农业农村经济高速 王斯达 等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业经济发展机遇与对策分析 乡村振兴 168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2 年第 33 卷第 20 期 总第 544 期 发展的目的 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改进农业 产业结构 比如 有些地区在引进农业现代化机械 设备时 当地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有效缓 解当地农村的经济压力 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提升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 4 2 优化产业结构体系 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现代化的农业 必然是内部结构合理 与经济 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 因此要不断促进农业产业 深度融合 坚持协调发展 在这一进程中 要加强 对科学技术的有效应用并且根据不同地区的需要加 大对农业建设成本投入 不断建设并完善农田 水利等方面的基础设施 继续促进农业产业改造提 升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此外 地方政府部门应当 大力扶持当地农业龙头企业 通过优化整合农业 资源 在对农产品生产 加工 物流 营销等一体 化产业模式建设的基础上 让农产品企业发展与壮 大获得保障 与此同时 借助当地农业产业文化建 设 使农产品人文特性得以有效表达 从而使产品 价值得以合理体现 促进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的提高 4 3 推广和普及农业新技术 新工艺 现代农业生产新型技术 工艺手段的推广与应 用 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是以现有的农 业职业院校 农机推广机构为基地 建立全面有效 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并联系相关政府将加强农民 教育作为致力农业经济发展的一部分 二是加大推 广与宣传的力度 通过多样化的推广方法 让农民 能够更进一步认识 了解和掌握新技术和新工艺 并组织农民参与相应的技术辅导与培训 增进农民 之间的相互沟通 拓宽农业生产新技术 工艺手段 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是通 过 互联网 短视频 这一新媒体方式加强农业新 技术 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 以提升农民对农业生 产现代科学技术 工艺手段的了解程度 加深农民 对科学技术的认知 提升农民的思想认知 增强农 民市场经营意识及配置资源的能力 实现农业可持 续发展 例如岗埠农场为了推动鲜切花产业走向正 规化 规模化 每年不定期地对花农进行线上线下 技术培训 举办专家讲座 印发技术资料 带领花 农外出参观学习 举办各种鲜切花生产技术培训班 100多期 培训人员1万余人次 如今 全农场花卉 温室大棚已达1 000个 年产鲜切花1 1亿枝 职工获 利润达5 000余万元 4 4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功能完善 分工合理 产权明晰 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 首先 地方政府要进一 步改善金融政策 财政政策 加强监管政策保障体 系 以此来提升金融机构对乡村振兴服务的积极性 和持续性 例如 田东县探索出一条以农村信用体 系建设为切入点 农户信用信息采集与评价系统为 基础 金融信用支农惠农为核心 以支付体系建设 为支撑 以信贷产品创新为动力 构建了为农户增 资增信的机构 信用 支付 保险 担保 村级服 务等 六大体系 形成了多层次 广覆盖 可持 续的农村金融发展 田东模式 其次 加快现 代金融技术的应用 整合数字化乡村和信用乡村建 设 将金融服务嵌入智能政务系统中 并为农民提 供 线上结合线下一体化 的农村金融服务 最 后 在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 要大力支持发展其他 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 如村镇银行 农村资金 互助社等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对激活农村金 融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 4 5 加大培训指导 进一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参与者也是主要建设 者 是乡村振兴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因此 把提高 农民意识和综合素质视为首要任务可以有效促进农 村经济发展 首先 要加强对农村农民的教育培训 力度 建立健全农业教育与培训机制 通过上课 参观 现场演示等方法 提高农民对现代化农业生 产技术的认识 使农民能够将理论知识和现代化技 术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以确保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 成效 在实践中 可以通过 短视频 直播 的方 法 对农民开展现代农业技术 乡村互联网电商平 台运营等培训指导 让其可以进一步认识 了解及 掌握更多的现代化技术 受疫情影响 江永县大量 砂糖柑出现跌价 滞销困局 在此情况下 湖南永 州市江永县县长唐德荣通过网络直播为砂糖橘做推 介代言 帮助果农销售鲜果 短短两个小时的直播 卖出去了7 000kg砂糖柑 正是利用 互联网 来 撬动全域脱贫 2018年4月23日 湖南省人民政府正 式批复 江永县脱贫摘帽 5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业发展带来了许多发 展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根据当前疫情的 形势 着重利用好 互联网 的形式 将农业经 济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 全国各地都必须重视并落 实好乡村振兴战略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 构 科学处理现存问题 以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健康 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夏昀 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机遇 挑战与措施 J 现 代 商 业 2 0 1 9 3 1 7 1 7 2 2 罗 琼 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 6 18 3 李子君 宋光明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机遇 困 境和对策 J 农业经济 2019 1 116 117 4 李明峰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对策 J 现代 商贸工业 2020 41 30 16 17 5 李新建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对策 J 山西 农 经 2 0 2 2 3 0 7 3 7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