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JOURNAL 特约栏目主持 陆春胜 大专 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推广研究员 总工程师 从事园 艺设施 农业机械的设计开发与农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工作目 前主攻蔬菜收获机械研发 先后主持与 参加完成国家与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 等 10 余项 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奖 1 项 国家级新产品奖 1 项 上海市 科技进步奖 2 项 上海市优秀新产品奖 2项 发表论文 10余篇 导读 介绍了和县设施蔬菜生产 情况 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现状 水平 分析了设施蔬菜机械化发 展的制约因素 并提出对策与建 议 和县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 发展现状及推进对策 赵桂根 张太保 和县地处安徽省东部 长江下游西北岸 属马鞍山市 与南京 马鞍山主城和芜湖三市市区隔江相望 总人口 54 万人 下辖 9 个 镇 总面积 1 318 6 km 2 其中耕地面积 4 16 万 hm 2 农业人口 42 9 万人 和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 有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湿 润 雨量适中 光照充足 无霜期长等特点 气候条件适宜 土壤肥 沃 适宜农作物生长 尤其适合设施蔬菜种植 全县蔬菜常年种植面 积3万hm 2 左右 年产各类优质蔬菜110万t以上 产值超20亿元 和县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 全国绿色食 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 中国蔬菜之乡 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 蔬菜 质量安全 示范区 中国现代农业最具投资价值县 被誉为 长江中下游最大的 菜园子 1 1 和县设施蔬菜生产现状 和县是传统的蔬菜生产大县 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在全国率先 摆脱了小生产和计划经济的束缚 开启了大规模商品化生产 和县 也是安徽省设施蔬菜生产第一大县 蔬菜生产设施从 20 世纪 80 年 代初的小拱棚 竹架大棚 至 90 年代初便快速全面升级到制式钢架 大棚 至 21 世纪初更是自主研发推广了 GP C9532 复式日光温棚 设施蔬菜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至当前的占地 8 000 hm 2 左右 生产模 赵桂根 和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安徽 238200 张太保 和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 收稿日期 2022 08 24 2021 年机械化移栽示范户 设施蔬菜机械化2022 21 7 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JOURNAL 式也从当初单一的春提前独轮车 逐步进化到春提 前与秋延后双轮驱动 并最终形成了 春提前 秋延 后 夏调理 冬保鲜 一整套成熟的可持续栽培制 度 生产主体也从起步阶段的零星小规模农户生 产 逐步形成了红椒 黄金瓜 毛豆等多个大型规模 化特色优势集聚区 并开始向以蔬菜标准园 产业 园 联合体为主体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过渡 和县 红 红椒 则椒 骄 天下 和县黄 黄金瓜 则两岸 香 成为和县设施蔬菜生产的两张耀眼的名片 2 和县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现状 俗话说 宁种十亩田 不种一亩园 可见传统 蔬菜生产的劳作艰辛程度 纵观和县蔬菜产业近 40 年发展历程 实际上 就是一部持续 系统的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的历 史 仅就蔬菜生产机械化而言 到目前为止 和县蔬 菜生产在多个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方面取得了不俗 的成绩 从而极大程度降低了菜农的劳动强度 提 高了生产效率 有力保障了和县蔬菜生产的高效益 和规模特色的可持续性 2 1 育苗 2012 年 和县通过招商引资 首次引进大型专 业化集约化育苗企业 和县绿缘温室科技有限 公司 2016 2018 年 通过出台政策引导 财政资金 扶持 全县建成以安徽皖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安 徽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和县绿缘温室科技有 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具有规模化 集约化蔬菜育苗工 厂4家 现代化智能育苗温室40万m 2 自动化播种 流水线6条 温室配备自动温控系统 自动遮阳辅 助补光系统 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系统 配有全功能 催芽室 移动式育苗床架 有效地保证了在各种极 端条件下蔬菜苗的正常生产和稳定供应 目前 4家 规模化蔬菜育苗工厂每年育种苗近 15 000 万株 带动约1万hm 2 蔬菜 瓜果生产 帮助农民增收2 亿多元 和县蔬菜育苗已基本完成了由菜农自育自 用模式向规模化 专业化 集约化育苗方向的转变 和县也因此发展成为华东地区颇具影响力的蔬菜 集约化育苗基地 蔬菜产业化水平大大提升 1 2 2 耕作整地 和县设施蔬菜的棚内耕整 一开始是采用 6 匹 后来多用 8 匹 1 匹 735 W 的小型手持拖拉机 先耕后耙 并配以开沟器开沟 再辅以人工修补完 成作畦 21世纪初微耕机得以引进推广并取代小型 手扶拖拉机在和县设施蔬菜生产上迅速推广普及 从而大幅降低了棚内土地耕整的劳动强度 2008年 后 随着和县第2代宜机型复式日光温棚的升级完 成 改善后的棚内空间更适合较大型机械设备的运 作 耕整装备又进一步向大棚王等多功能旋耕整理 机型方向发展 目前和县设施蔬菜生产耕整机械设 备已普遍应用 耕整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 2 3 移栽定植 作为蔬菜生产关键环节的大棚蔬菜机械定植 在和县蔬菜生产机械化进程中也备受重视 2014年 11月15日 中国蔬菜协会机械化分会成立大会暨 蔬菜产业发展与机械化论坛在和县举行 来自全国 各地与蔬菜产业相关的装备研究 制造 推广 应用 领域的企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及专家共 200 余人参 加了会议 中国蔬菜协会会长薛亮 秘书长柴立平 出席了会议 薛亮在会议讲话中指出 随着我国城 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 转移 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 这将成为蔬菜生产发 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020年8月18日 安徽省大棚 蔬菜机械定植试验示范现场会在和县太平村生产 基地隆重召开 会上展示了常州亚美柯 滁州禾田 安徽春辉 和县龙泉等公司提供的 27 台蔬菜生产 中适用的新型农机具 主要有撒施肥机 特种运输 车 植保机 播种机 移栽机 精细旋耕机 起垄机 收割机等 目前 全县已引进 3 台 2ZS 2 VP 245B 型全 集约化育苗 大棚王旋耕地全自动穴盘育苗播种机 2022 21 设施蔬菜机械化 8 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JOURNAL 自动钵苗蔬菜移栽机 配套专用D220P型 蔬菜钵苗育秧盘技术 移栽机实现了取苗 喂苗 定植 压实等步骤全自动精准移栽作 业 但由于多种原因 和县大棚蔬菜机栽技 术推广一直进展缓慢 移栽环节机械化应 用尚处于示范推广阶段 2 4 水肥管理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 国产膜下软管 微 滴 灌技术及简易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和 县设施蔬菜生产上得到引进和成功推广并 迅速普及应用 从而使和县设施蔬菜生产 过程中的水肥管理彻底终结了从早先的 人挑肩担到田间 提勺逐棵点浇 的辛酸历史 实 现了 水泵提水到田头 拉管逐穴浇灌 的水肥同步 管理 大幅减轻了劳动强度 提高了水肥利用率 改 善了棚内环境 2 5 植保施药 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在和县农业植保器械应用 史很长 直到 20 世纪末 汽油机动力的机动喷雾器 才开始引进推广 最初是在大田农作物上得到推广 应用 至 21 世纪初才逐步在设施蔬菜生产上应用 但推广很快 目前已在和县设施蔬菜生产上得到普 及 同时 弥雾机和高压雾喷全自动植保机受到部 分园区和大户的青睐 目前推广势头正旺 2 6 采收运销 由于蔬菜种类繁多 栽培模式多样 采收环节 的机械化情况比较复杂 和县目前仅部分园区 企 业购置了田间轨道电动运输车 蔬菜采收过程机械 化应用程度很低 仍主要依赖人力投入 在从大棚 到批发市场的短途运输方面 和县皖江蔬菜批发市 场在 2000 年 4 月成立前就陆续改人力平板车为电 动三轮车 手扶拖拉机 农用车 村村通 工程的实 施更加速了这一迭代进程 目前全县几乎户均1台 用于蔬菜运输的车辆 2 7 冷藏保鲜 和县蔬菜产品在田头或农户家中实施设施冷 藏保鲜的极少 主要是蔬菜批发市场或少数规模化 种植园区建有冷库设施 主要对毛豆 夏红椒 芦笋 等产品作装车前的短时冷藏过渡或预冷处理 2 8 加工 目前和县蔬菜尤其是设施蔬菜绝大部分以鲜 销 鲜食为主 少量用于加工 传统加工以和县鸡笼 山调味品有限责任公司和马鞍山市十月丰食品有限 公司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 已淘汰了 传统的作坊式加工方式 20世纪90年代后 陆续建 成较为先进的半自动化生产线 以当地特产秋辣椒 作为原料 生产风味辣椒酱 酱油等系列产品 年产 辣椒调味品约3万t 此外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 始 借乡镇企业的东风 和县蔬菜在外贸冷冻速冻加 工方面有所拓展 先后建有张家集外贸冷冻厂 沈巷 外贸冷冻厂和中日合资安徽和县嘉谊食品有限公 司 2011年8月 安徽培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第1 条浆状复合蔬菜汁生产线在和县投产 2012 年 4 月 安徽栋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 自此和县蔬 菜的外贸型加工与深加工也有了新的发展 2 9 秸秆处理 目前 以芦笋种植为主的和县海豪蔬菜种植有 限责任公司和马鞍山鑫发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以肉羊养殖为主的和县和顺牧业有限公司等多家 企业购置多台铡草机 蔬菜秸秆揉丝机 主要将芦 笋 辣椒 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加工成青储饲料 有效 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 提高了秸秆利用率 更达到 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实现了经济 社会 生态效 益的多赢 目前 和县全域秸秆处理情况和全国的 情况大体相同 尚处于摸索阶段 3 和县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3 1 关键环节的机械化存在明显短板 虽然设施蔬菜机械化定植长期受到重视 但一 直没有取得突破 现在已严重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 求 成为和县设施蔬菜生产进一步发展的短板和瓶 颈 严重制约和县设施蔬菜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在 设施蔬菜生产劳动力短缺现状下 解决这一矛盾更 显紧迫必要 必须下大力气尽快突破这一瓶颈 当 然 采收 秸秆处理等环节也存在类似问题 但由于 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 田间微滴灌 设施蔬菜机械化2022 21 9 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JOURNAL 这些环节机械化的复杂性较高 有的甚至是世界性 难题 短期不太可能有重大进展 只能假以时日 从 长计议 但也不能长期无所作为 3 2 农机农艺融合的推动不够深入 和县蔬菜涵盖茄果类 瓜类 豆类近百种 2 蔬 菜种植种类繁多 栽培模式多样 各个模式 种类对 农机装备技术要求各不相同 很难形成统一的机械 化生产技术规范 3 目前一些厂家的产品经过在和 县的持续试验示范 表现出较为接近成功应用的状 态 但机型固化严重 改造难于推动 指望 机等棚 改 机器等待棚型宜机化改进 虽然和县宜机化 的复式日光温棚已于 2008 年推广 但直到目前 95 以上的大棚还是简易一代棚 棚型升级换代也 异常艰难 出现 棚等机改 的局面 双方长期僵持 不下 相关操作规范和标准的建立更是遥不可及 3 3 缺少专业的蔬菜生产机械社会化服务组织 全县农业机械化社会化服务组织较多 但服务 内容多局限于大田作物 专门或针对设施蔬菜机械 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很少 且大多偏重于耕整 微 滴 灌 植保等服务 极少有从事设施蔬菜机栽等前沿探 索和服务的 部分基地采购的蔬菜机械仅满足于自 身生产需要 未向周边菜农开展社会化服务 机械使 用率不高 不利于整体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4 对策建议 4 1 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加速推进设施生产 机械化进程 由于高性能设施机械价格较高 一般用户难以 接受 建议加大对高性能设施机具的补贴力度 降 低农户使用成本 提高其购置积极性 同时 通过出 台财政资金奖补政策 重点打造一批蔬菜生产集农 机试验与示范 推广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应用基地 现代农机机械化研发成果转化基地 加快推广成熟 的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 促进各个生产环节的 机械化衔接和配套 实现设施蔬菜的全面机械化生 产与发展 4 4 2 建立产学研合作开发组织 强力推动农机农艺 融合发展 农机与农艺既相对独立 又相互适应 相互促 进 二者既有矛盾 也有着协调发展的关系 只有把 农机与农艺技术有机地融合起来并使之相互适应 才能充分发挥农机的生产效率 调动农艺科技的潜 力 从而达到农业增产增效的目的 有必要成立一 个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合作开发组织并建立长期协 调机制 通过相关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 在持续优 化的试验示范基础上 制订出适宜不同棚型 不同 土壤 不同品种蔬菜 不同模式蔬菜生产机械化技 术标准 以更高效 更规范的作业方式获得良好的 作业效果 针对一些紧迫性 瓶颈性问题 如设施蔬 菜机栽开发的问题 宜采用先简后繁的策略 即优 先考虑机型小微化 功能专一化 以期尽快突破瓶 颈 再优化延伸发展 宜优先考虑在和县大棚辣椒 甜瓜等规模大且栽培技术已规范成熟的种类上寻 求突破 再向其他设施蔬菜种类延伸 4 3 大力扶持和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和组织 努力培育一批专业高效的设施蔬菜机械社会 化服务组织 为菜农及蔬菜生产主体提供社会化服 务 既可有效解决菜农家家户户单独购买农业机械 导致的机具闲置问题 还可提高机械利用率 降低 机械使用成本 加快培养机械化技术应用基地机械 管理人员 操作人员 鼓励企业选派技术人才到先 进地区考察学习 不断提高技术 提升技能 同时 持续定期召开技术培训会 现场演示会 宣传推广 适宜本区域蔬菜机械化生产机械 传授机械生产作 业要点 维护保养 规范操作 安全生产 加快先进 适用的设施蔬菜生产机械推广应用步伐 5 结语 目前 和县蔬菜产业的发展正面临生产工人紧 缺 生产成本走高 市场价格波动加大等问题的制 约和困扰 影响蔬菜产业健康 持续和稳定发展 加 快推进设施蔬菜机械化技术应用已迫在眉睫 坚持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的原则 有计划 有步骤 分阶 段发展特色农业机械 提高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水 平 降低设施蔬菜生产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 为蔬 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绍海 郑婷婷 孔凯丽 等 和县蔬菜工厂化育苗现状及 发展对策 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 26 17 51 52 2 许庆生 程在俊 和县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思考 J 辣椒 杂志 2018 1 42 45 3 郭翠琴 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发展探析 J 南方农机 2020 51 4 32 4 彭永来 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探究 J 农家科技 下旬刊 2018 7 92 2022 21 设施蔬菜机械化 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