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天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天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天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天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天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 3卷 第6期 2 0 1 2年1 2月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V01 33 No 6 pp79 84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December 2012 区域农业 天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术 黄学群 李 瑾 宋建辉 巩前文 天津市农村经济与区划研究所 天津300192 摘要该文对天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提出现代农业园区已经成为天津市都市型现代农 业发展的主要形式 未来重点推进 企业 园区 基地 农户 合作社 园区 农户 经营模式 按照 全市农业功能区划 建设科技支撑型 休闲文化型 产业带动型 循环生态型4种类型的现代农业园区 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园区用地 园区融资 园区机制和园区技术支撑等问题 提出5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对策研究天津 1 天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1 1发展现状 天津市自2008年以来为推进设施农业发展 在全市有农业的区县全面启动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根 据调研资料显示 截至2009年底 全市各区县共建设各类现代农业园区83个 其中现代种植业示范园9 个 滨海农业科技园区5个 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40个和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29个 见表1 津南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滨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西青区东淀都市型现代 农业示范区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60家现代农业园区之一 在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财政资金引导下 各类各 级现代农业园区快速发展 已经成为带动全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表1天津市现代农业园区现状 资料来源 市农业局 置牧局 水严局 币农委科教处 1 2存在问题 1 2 1 园区用地问题 一是现代种植业示范园和滨海农业科技园区的用地问题突出 主要涉及建设用地规模和生产用地的流 转问题 多数园区遇到建设用地批复困难 依据 天津市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暂行办法 滨海农业科技园 区 现代种植业示范园按3 作为附属设施建设用地 规划用地规模67hm2以上的园区附属设施建设用地 不得超过2hm2 目前全市9个现代种植业示范园规划总面积达到1 68万hm2 但总建设用地指标为 18hm2 而且各区县落实较难 导致了企业入驻园区的积极性不高 招商引资困难 二是现代畜牧业示范 园区用地日益紧张 全市畜牧业发展 三区五带 的区域布局已经明确了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为 禁养区 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是限制养殖区 蓟县 宝坻 宁河 静海 武清为可持续发展区 畜牧业园 收稿日期 20ll 05 16黄学群为研究员李瑾为研究员宋建辉为中级巩前文为中级 项目名称 2010年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调研课题 万方数据 80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芷 区用地空间越来越少 主要利用非基本农田和荒地荒坡发展畜禽生态养殖业 1 2 2园区融资问题 一是园区融资渠道少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周期长 投人大 周转慢 回报率低 财政扶持有限 建设 资金缺口较大 影响了科研 生产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 园区借贷资金额度小 次数多 与商 业银行信贷政策 信贷管理不对接 导致园区企业融资十分困难 二是园区融资渠道不畅通 影响了资金 的筹措 农业融资担保体系 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等不完善 资金瓶颈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由于园区融 资渠道不多 贷款 基金 保险 外资 成立有限公司上市等途径尚未开拓 与各类投资公司 商业银行 的合资合作刚刚开始 金融支持园区发展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 1 2 3园区机制问题 目前天津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经营主体存在重建设轻管理 重生产轻营销等问题 园区建设主体主要 有3类 即企业或公司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事业单位 建设及经营主体以企业为主的园区 实行企业化 经营 机制灵活 管理高效 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部门 市场开拓经验丰富 但土地整合有难度 公益性的农业科技推广 农业技术培训等活动难以保障 投融资机制较为单一 面临融资的困难 以农业 专业合作组织为主的园区 投资主体包括政府 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等 园区用地争端少 把农户和园区 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但自身实力较弱 管理水平不高 融资及风险投资机制缺 失 与技术依托单位关系松散 市场开拓能力有限 以事业单位为主的园区 由于政府是投资主体 园区 生产经营的机制落后 市场意识较差 多数属于 样板工程 窗口工程 土地为划拨性质 不利于园 区的融资贷款 经营能力有限 公益性优先 效益意识不强 1 2 4园区技术支撑问题 目前天津市大多数现代农业园区缺乏科技研发部门 实施的科技项目较少 产业科技水平不高 滨海 农业科技园区虽然都有技术支撑单位 但技术支撑单位与园区的关系多数为松散型 多数园区的科技合作 关系停留在协议上 与国家顶级研发单位的联系不够密切 与园区主导产业相关的高端科技成果储备少 科技支撑产业发展能力较弱 园区科技人才短缺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新品种 新技术 新设施 新机 具 新农艺的示范效应不明显 2天津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思路 2 1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要求 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全市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适应 贯彻 示范工业园区 农村居住社区和农业产业园区 三区联动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 紧紧围 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转型升级 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规划布局合理 生产要素集聚 科技和设施装备先 进 经营机制完善 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现代农业园区 引领支撑全市乃至环渤海区域现代农 业发展 2 2发展定位 立足天津 服务环渤海 辐射全国 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天津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形式 发挥 现代农业园区的聚集效应 扩散效应和催化效应 提升园区研发转化 产业经济 龙头带动 教育培训 休闲观光 就业增收等功能 使园区成为天津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引擎 农业多功能拓展的示范 样板 成为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集成创新基地和高端农业发展平台 2 3发展目标 围绕天津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定位和目标 建设科技支撑型 休闲文化型 产业带动型 循环生态 型4种类型的现代农业园区 园区示范带动效应明显 农业效益和农民增收水平显著 主要目标是 2 3 1园区经济效益显著 建成科技支撑型等4种类型的现代农业园区 园区农业总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40 园区平均 万方数据 第6期 黄学群等 天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8 l 每公顷产值超过45万元 2 3 2园区技术与装备水平 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 道路畅通 排灌方便 用电便捷 农田 地 有效灌溉率基本达到100 旱 涝保收率90 以上 园区设施装备先进 节能日光温室占设施比重的70 大棚占设施比重的20 智 能温室占设施比重的10 园区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率达80 2 3 3园区环境与产品安全 推进安全投入 清洁生产 提高生物农药施用比重 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产地实名可 追溯制度 市场准入制度 农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 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绿色有机农产 品占50 加快畜禽养殖方式由散养 混养方式向规模化集中养殖转化 提高养殖设施化 标准化水平 促进畜禽生态养殖健康发展 2 3 4园区产业化经营水平 采取 企业 农户 或 合作社 农户 的产业化组织模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 园区 带动农户开展依标生产和市场营销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2 3 5园区农业功能不断拓展 依托园区建成一批农业休闲观光景点 强化生态功能 拓展文化功能 提升服务功能 观光服务收入成为园区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园区发展模式与类型选择 现代农业园区是指在一定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 经济较发达的城市郊区选定一定地域范围 由政府引 导 企业运作 农民参与 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以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为基 础 以科研 教学和技术推广单位为依托 集中进行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示范 实施集约化生产和企 业化经营农业组织形式 3 1园区发展运营模式选择 未来天津现代农业园区运营模式 按运营主体可分为 企业 园区 基地 农户 合作社 园区 农户 科研单位 园区 农户 3种模式旧J 3 1 1 企业 园区 基地 农户 运营模式 企业 园区 基地 农户 运营模式通常指园区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为经营主体 实行企业化运 作 单个或多个龙头企业是建设经营主体 园区有明确的主导产业及关联产业 通过招商引资 吸引相关 企业入驻 通过产业化经营带动区域农业发展 农民增收 园区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经营团队 运 营资金主要靠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 更加注重产品的市场营销和市场开拓 并通过带动农户扩大产品 规模和辐射力 3 1 2 合作社 园区 农户 运营模式 合作社 园区 农户 运营模式指园区对外由合作社组织经营 通过合作社与农户的紧密协作与分 工 推动园区持续发展 带动农民不断增收 这种运营模式合作社是经营主体 运作资金来源于农村集体 经济收入和合作社会员 同时争取政府资金扶持 借助园区载体 以利益联结为纽带 将分散的农户生产 与统一的市场连接起来 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达到促进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效果 3 1 3 科研单位 园区 农户 运营模式 科研单位 园区 农户 运营模式通常是由科研单位组织运营园区 多数科研单位为事业单位 以 公益性为目的 在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 试验 推广 应用和技术培训方面有极强的优势 但对园区的经 营手法较少 园区运营资金主要靠政府财政与科研经费 较少考虑经济效益 3 2园区发展类型 3 2 1科技支撑型现代农业园区 强化园区建设的科技支撑 鼓励各类农业科研机构通过合作共建 技术人股等参与园区建设 高度集 万方数据 82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正 成现代农业科技成果 特别是代表未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 可以产业化的高科技成果 提高园区 内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科技含量 园区的科技贡献率达到70 重点建设滨海农业科技园区 农业科技示 范园区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等 突出园区的科技领先和产业支撑能力 衡量指标除经济 社会 生态 三方面指标外 还包括园区科技投资所占比例 副高级以上科技人员比重 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比 重 国际先进的科技成果比重 年科技培训能力 科技成果转化增长率和带动产业升级能力等旧o 3 2 2产业带动型现代农业园区 结合地域特色产业 以综合效益为中心 以新的经营管理运行机制为主要特征 以特色农产品标准 化 规模化生产为主 尤其要加强农产品保鲜 深加工及其配套技术的应用和传统产品 特色产品 优势 产品和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开发 包括现代种植业示范园区 农产品物流园区 农产品加工园区 优势农产 品产业园区等 园区要突出产业化经营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 衡量指标除经济 社会 生态三方面指标 外 还包括主导产品出口率 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 主导产品产值比重 品牌市场价值 带动基地规模和 农民就业增收能力等 3 J 3 2 3休闲文化型现代农业园区 结合当地资源禀赋条件 立足区域传统农耕文化 民俗文化 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 以休闲观光与 科普教育为主 着重打造农田生态景观和休闲体验场所 促进农业功能拓展和综合效益提升 实现农业经 营方式创新 包括休闲观光园区 农业主题公园 民俗文化园 农事体验园 生态教育园等 园区要突出 文化传承能力和休闲服务能力 衡量指标除经济 社会 生态三方面指标外 还包括年参观人次增长率 观光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创意农产品所占比重和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能力等旧J 3 2 4循环生态型现代农业园区 结合天津市发展水产 畜禽养殖业的条件要求及发展特点 在充分发掘地理和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上 围绕水资源循环利用 水域资源生态修复 畜禽废弃物生态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 摸索创建多种新型农 业循环经济模式 大力推广应用生态化 机械化 设施化 标准化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和 农牧结合 农林结合 农渔结合 立体种养 低碳循环等新型种养模式 实现循环链支撑产业链发展 促 进农业节能减排 包括立体循环农业示范园区 生态农业园区 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 优势水产品养殖示 范园区等 园区要突出循环发展能力和生态平衡与保护能力 衡量指标除经济 社会 生态三方面指标 外 还包括饲料报酬率 万元产值用水 万元产值耗能 资源利用率和带动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能 力等 3 3 3园区发展布局与重点 根据天津沿海都市型农业功能区划 全市分为环城城乡融合发展区 滨海特色产业发展区 远郊综合 发展区 山区生态经济发展区共4个功能区H 依托农业功能区建设 环城城乡融合发展区未来重点发展 休闲文化型现代农业园区 适度增加产业带动型现代农业园区 园区在科技培训 休闲文化 会展物流等 方面成为全市现代农业的引擎和样板 滨海特色产业发展区未来重点发展科技支撑型现代农业园区 适度 增加产业带动型现代农业园区和休闲文化型现代农业园区 不断完善园区功能 促进农业向设施化 产业 化 生态化 组织化和外向化发展 完善园区农业体系 远郊综合发展区未来重点发展产业带动型现代农 业园区和循环生态型现代农业园区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带动区域农业向规模化 标准化 设施化方向 发展 山区生态经济发展区未来重点发展休闲文化型现代农业园区和产业带动型现代农业园区 打造绿色 环境和生态景观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突出农业观光旅游功能 集成示范循环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建立林 牧 林农 林草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 发展绿色有机农业 实现区域经济 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4天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对策建议 4 1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园区发展评价体系 一是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指导园区工作 建议成立由市农委 市财政局 市科委 市发改委和有农业区 万方数据 第6期 黄学群等 天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83 县主管领导组成的园区建设与发展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园区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指导 协调 审定 督察 等工作 二是调整和提高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 重点制定循环生态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 园区规模由以 前的13 3hm2左右调整到66 7hm2左右 以大型加工企业 种畜企业为龙头带动园区建设 整合资源 提高扶持资金集中利用效果 强化科技支撑型现代农业园区的技术标准 园区直接从事引进 改良 试验 的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0 园区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3 以上 强化产业 带动型现代农业园区的效益标准 园区至少有1个较强竞争优势的产品 且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土地生 产率高于所在区域平均水平的50 以上 带动周边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10个百分点 三是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动态管理H J 制定现代农业园区项目规范科学的立项审批 中期监测 后期评价与管理的办法 把园区所在区县纳入园区管理考核范围 从协调指导 园区用地批复 园区政策 制定 园区扶持资金管理等方面 对区县进行考核 针对科技支撑型 休闲文化型 产业带动型和循环生 态型等不同园区发展特点 建立具有天津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从经济效益 社会 效益 生态效益及技术引领能力 产业带动能力 旅游带动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等方面 出台现代农业园 区评估和认定管理办法 4 2推动机制创新 完善园区发展制度体系 一是推动园区土地流转机制创新口j 结合天津市 三区联动 发展战略 在发展工业示范园区 农 村居住社区的同时 配套发展农业产业园区 促进农业用地集中使用 实现农地规模化经营 积极探索并 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组织 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 法规咨询 价格评估 合同签订和 纠纷调处等服务 成立土地专业合作组织 农业企业 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 规范流转 有偿租赁经营农业土地 二是创新园区管理运营机制 建立现代农业园区工作协调机制 确保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实现能 源 交通 给排水 信息等基础设施的超前规划 滚动开发 联建共享 面向社会公开选择投资商或运营 商 确定开发建设主体 强化园区的企业化运作机制 提升园区经营管理水平 规范农业产业化利益连接 机制 园区实施 企业 基地 农户 合作社 农户 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三是建立园区农业风险保障机制 成立园区农业保险合作社 以政府出资为主 涉农企业配套 农户 广泛参与组成 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 开展农业项目风险评估 风险险种设立 风险保额确定 风险赔偿 方案 风险责任划分等工作 形成园区农业风险保障体系 促进现代农业园区持续健康发展 4 3强化科技支撑 吸纳园区发展人才 一是搭建园区产学研合作平台 加强现代农业园区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联合 三院两校 及天津市农业科研院所 形成坚实的园区技术依托 设立特色农业科技论坛 以论坛为契 机 实现农业产业链信息资源的共享 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 吸引企业与科研机构 大专院校在园区建立 创新试验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实现就地研发 就地转化 就地生产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 园区 实行首席专家 农技指导员 责任农技员分级分项目负责制 鼓励引进 集成 运用和示范推广新品种 新技术 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 支持有条件的园区成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二是积极引进园区实用人才 完善现代农业园区人才引进机制和培养机制 建立新型的科技人才聘用 制度 为高级农业科技人才提供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 有针对性的聘请国内外专家 学者 工程技术人员 考察 讲学和承担科技项目 吸引 鼓励有项目 有成果的人员投身园区建设 三是强化园区农民技能培训 充分利用农村成人教育教学网络 发挥园区技术培训的功能 定期聘请 知名农业专家 以现场指导与集中授课等方式 围绕园区特色产业 开展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农业 生产关键技术等培训 造就技能型 管理型实用人才 为园区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4 4强化政策引导 推动园区筹资减税增效 一是完善园区财政扶持政策 制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标准指南 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万方数据 84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年 现代农业园区试点评审标准 现代农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等有关措施规定 建议市财政设立现代农业 园区发展专项基金 市财政支农资金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 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种源基地和龙头组织培 育等专项资金要向园区建设倾斜 科技部门在条件相同的前提下让园区优先承担相关科技项目 二是建立园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完善有关现代农业园区的投融资优惠政策 吸引国内外科技企 业 工商企业 社会团体 个人等以股份 独资 合作等形式进行资金投入 建立多元化园区投融资体 制 积极吸引国内外大公司 高科技企业 风险投资机构到园区投资创业 引导广大农户以土地 劳动 力 资金 技术等生产要素及以承包 人股等形式参与园区建设 三是出台园区税费减免政策M J 对园区企业或合作社从事农业新产品 新技术 新工艺所发生的研 发费用或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科研试验的费用支出 可考虑不计人管理费用 促进园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 升 对园区企业或合作社从事种植 养殖或农产品加工所得 自获利年度起免征3 5年企业所得税 之 后可考虑按15 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4 5 实施品牌战略 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 一是加强园区自主品牌建设 利用无公害 绿色食品等特色标志创建品牌 积极进行商标注册 获得 品牌名称和品牌标记的专用权 二是完善园区制度规范 夯实品牌基础 按照国家和天津市无公害 绿色食品的有关标准 严格实行 从产地到市场准入 全程标准化 加强园区规范化 标准化管理 完善产地环境 生产投入品 生产流 程 包装标签 贮运保鲜 产后加工 市场流通与营销等完整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 三是加大舆论宣传 提升园区的影响力 利用新闻媒体 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扩大宣传力度 并依托各 级领导调研视察 深入推介园区 制作接待手册 详细介绍园区的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 黄学群 天津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总体思路与规划布局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4 3 38 41 2 黄学群 李瑾 滨海新区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构建 天津农业科学 2010 16 1 27 33 3 李树德 李瑾 天津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2005 1 27 33 4 李树德 李瑾 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功能区划及发展重点研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8 3 5 顾俊 王铁山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6 21 253 254 6 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优惠政策 更新时间 2007 7 8 15 53 11 湖南投资网 http www hntzl68 com ChangSha ShowArticle asp ArticlelD 127 T认NJIN MODERN AGRICULTURE PARKS DEVELOPMENT MoDE AND COUNTERMEASURES Huang Xuequn Li Jin Song Jianhui Gong Qianwen Rural Economy and Zoning Institute of Tianjin Ti蚰jin 30019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modem agricultural park in Tianjin put forward that the modem agricultural park had become the main 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ialljin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It should focus on the business modes such as 7 Enterprise park base farmer Cooperatives park十farm households and establish four types of modem agricultural parks according to the municipal agrl cultural function division i e technology support type leisure culture type industrial led type circulation ecological type Fi nally it put forward five suggestions aiming at problems in the park land park financing park mechanism and park technical support etc Key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parks development pattern countermeasures study Tianjin 万方数据 天津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作者 黄学群 李瑾 宋建辉 巩前文 Huang Xuequn Li Jin Song Jianhui Gong Qianwen 作者单位 天津市农村经济与区划研究所 天津 300192 刊名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年 卷 期 2012 33 6 参考文献 6条 1 黄学群 天津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总体思路与规划布局 2004 03 2 黄学群 李瑾 滨海新区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构建 2010 01 3 李树德 李瑾 天津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2005 01 4 李树德 李瑾 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功能区划及发展重点研究 2008 03 5 顾俊 王铁山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06 21 6 湖南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优惠政策 2007 本文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