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江苏省“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十四五”时期,是江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的重要时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衔接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等,编制本规划。规划阐明了未来五年江苏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依据。第一章 发展基础江苏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农耕文明历史悠久,是全国农业主产区和粮食主产省,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十三五”时期,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系列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迈上新台阶,农村改革有力推进,乡村治理水平逐步提升,乡村面貌和农村民生持续改善,“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加快补齐,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重要农副产品保障有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农业连续丰产丰收。粮食产量连续七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创造了人口密度最大省份口粮自给、略有盈余的显著业绩,习近平总书记称赞“这对一个东部沿海省份来说很不简单”。蔬菜、禽蛋、水产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足。2020年,蔬菜产量5700万吨,畜牧业年产值连续10年超千亿元,水产品总产量484万吨,居全国前列。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0家、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10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4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52家。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77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近500家,家庭农场超过17万家,农民合作社8.5万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0%,高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建成高标准农田4000万亩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0%。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5%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下降。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先后实施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等7个整省试点,积极推进一批国家改革试点,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农村“三块地”改革、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等新实践成效明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资产总量超过2000亿元。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设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挂牌运行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建立农业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村镇银行实现县域全覆盖。乡村民生短板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建制镇垃圾中转站、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点实现全覆盖,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覆盖,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5%以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1.1万个村庄、行政村覆盖率达74.6%。改善苏北农房超过20万户,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超过300个。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区域供水一体化。双车道四级公路、4G网络等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以设区市为单位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农村教育水平持续提高,现代乡村社会治理机制逐步完善。全面小康基础更加坚实。坚持把全面小康的重点放在农村,突出抓好各项硬任务落实。深入实施富民增收“33条”和农民收入新增万元工程,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万元,增幅高出城镇居民2.7个百分点。全面打赢脱贫致富奔小康硬仗,全省254.9万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年收入达6000元以上,82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12个省级重点帮扶县区全部摘帽。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构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至2.191,是全国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着不少短板和不足,突出表现在:农业基础还不稳固,生产效率提升面临诸多技术瓶颈;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结构性供给矛盾并存,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业生产主体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素质农民队伍和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建设亟待加强;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仍在扩大,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面临较大压力;乡村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仍然较大;县域经济发展还不均衡,部分县城带动乡村发展能力相对较弱,乡镇产业层次相对偏低、集聚资源要素能力有限,农村社会建设管理服务不健全,一些村的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第二章 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和到2035年的“三农”工作作出部署,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并作出重要讲话指示,殷切期望江苏“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江苏肩负的重大责任,必须准确把握江苏“三农”发展新的时代特征,始终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认清形势,把握规律,迎难而上,为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动因深刻变化:一是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深度改变全球经济格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农产品市场不稳定性加剧。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将给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就业增收等带来多方面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自然条件等存在不确定性,发生旱涝灾害和动植物疫病的风险不可低估。二是工农城乡之间关联程度提高。我省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中后期,具备了较强的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44%,城镇化总体进入成熟稳定、质量提升阶段。制约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藩篱正逐步被打破,工农城乡之间联系更加紧密、相互作用更加直接。三是区域间分工协作加强。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将推动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促进各地区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有利于形成更加合理的分工协作。四是持续发展动力增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农村消费潜力不断激发,乡村建设需求不断释放。信息技术的运用将对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提供新的动能。“十四五”时期,江苏农业农村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乡村建设治理进入深化拓展期,农村民生保障进入品质提升期,工农城乡关系进入重塑融合期。充分权衡和兼顾我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长期性和阶段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做好“十四五”时期的江苏“三农”工作,面临“六高一新”的现实选择。一是必须适应城乡居民对食品安全和环境友好的急切期盼,突破农业长期粗放发展的惯性影响,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农业生产技术规范约束,确保农业加快高质量发展。二是必须适应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需要,突破对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确立我省农业区域综合竞争优势,确保经济实现高水平循环。三是必须适应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需要,突破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制约,全面加快农业物联网等发展进程,确保农业发展的高技术引领。四是必须适应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需要,突破农村现代发展制度供给的不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确保农户和农业从业者获得高成长收入。五是必须适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突破农村投入相对不足的累积效应,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和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确保农村居民享有高品质生活。六是必须适应农村社会对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乡村文明水平的期待,突破农村社会建设管理服务长期存在的短板,确保农村达到高效能治理。七是必须适应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让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间有序自由流动,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第三章 总体要求锚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始终坚持“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形势变化,科学谋划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中把握主动权、赢得新发展。第一节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紧扣“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总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统筹发展与安全,全面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坚决守牢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产保供底线,大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提升农村美丽宜居水平,大力提升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面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第二节 基本原则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农业农村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坚持“五大振兴”统筹推进。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坚持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深化目标导向性改革,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持续为农业农村现代化释放新活力、注入新动能。坚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护农民权益,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让农民群众更多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科学把握地区发展差异,规划先行,分区施策,循序渐进,顺应发展规律,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现状、产业基础分类推进。第三节 发展目标到2025年,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水平巩固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基本建立。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应保障更加有力,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乡村面貌发生根本变化,乡村活力显著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展望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目标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基本同步,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机制基本健全,农民群众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并做到水平更高、走在前列。第四章 全面增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扭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实施重要农产品保供行动,统筹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构建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第一节 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优质粮食稳产增效。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下的市县长分级负责制,稳面积、稳产量、稳政策、增效益。落实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战略,实施稳产保供强基工程,突出优质稻麦产业发展,稳定水稻、小麦种植面积,发展玉米、甘薯、大豆等旱杂粮面积,积极争取黄淮地区纳入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落实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稻谷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水稻收入保险试点、产粮大县奖补等政策。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产业基地规模化、收储加工专业化、市场营销品牌化等一体化融合发展,建设一批优质粮食产业化示范基地。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开展全民粮食节约行动。到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保持在740亿斤以上,其中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200万亩左右。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统筹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建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改善撂荒地耕种条件,有序推进撂荒地利用。以县(市、区)为单位,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相结合,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高标准生态农田建设试点,加大骨干水利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采取土壤改良、地力培肥、退化修复等综合措施,着力提升耕地质量。到2025年,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500万亩,完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500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以上。专栏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项目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每年建设400个以上示范片,大力推广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和模式,推行统一区域布局、统一种子种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专业化服务、订单种植“四统一订单”生产模式,打造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基地。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十四五”末全省建成5000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年亩均产能达到1000公斤目标,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500万亩。前两年以新建为重点,后三年以提质改造为重点。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和“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第二节 保障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稳定生猪等主要畜产品生产能力。以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生态化、融合化为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畜牧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现代畜禽养殖体系,稳定提升畜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大型集约化养殖与适度规模经营并举,鼓励大型养殖企业布局全产业链经营,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标准化猪场,引导中小场户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向适度规模、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转变。深化家禽业提质发展,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和肉羊生产,因地制宜发展肉兔、肉鸽等特色畜禽。大力实施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推进工程,加快畜禽养殖设施装备升级和技术提升,提升屠宰行业整体水平,健全畜禽产品冷链加工配送体系,打造一批起点高、管理精、效率优的智慧养殖场和全产业链经营企业。到2025年,猪肉自给率达70%以上,禽肉、禽蛋100%自给。提升渔业生产能力。推进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实施,优化渔业生产布局,稳定水产养殖面积。加强水产种业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渔业发展基础。大力实施养殖尾水达标排放试点示范工程,以点带面,加快推进全省池塘生态化改造,改善养殖生产环境,提升养殖基础设施水平。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重点加强养殖投入品监管,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探索湖泊大水面生态渔业建设模式,稳定沿海滩涂养殖面积,大力发展沿海鱼虾贝藻立体养殖,提升沿海渔业产能水平。到2025年,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900万亩左右,确保水产品有效供给。加快绿色蔬菜及特色园艺业发展。突出绿色蔬菜产业培育,建设80万亩“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合理确定各大中城市蔬菜保有量目标和保供基地保护范围。引导蔬菜产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支持共建绿色蔬菜产业基地,构建稳定的产区销区对接关系。推广蔬菜优良品种和集约化育苗技术,建设“蔬菜+N”复合种养示范区,提高绿色蔬菜产品占比。加快老果园、老茶园更新改造,支持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利用,选育一批优质品种。推进蚕桑示范基地、标准药材基地建设。到2025年,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5500万吨以上。第三节 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全面查清资源家底,统筹规划布局省级资源库(圃、场、区)建设,建立省级农业种质资源综合基因库,实施活体原位保护和异地保存相结合、活体与遗传材料保存互为补充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模式。加强种质资源活力与遗传完整性监测。组织实施优异种质资源创制与应用行动,实施畜禽遗传资源改良计划,攻克一批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键技术,发掘一批有重要育种价值的新基因,创制一批突破性的新种质。开展基础性育种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突出优异基因挖掘、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创新、生物育种技术、新品种选育、高效繁育技术等科技创新链条,实施一批种业创新重大科技项目。推进农业重大新品种(品系)创制联合攻关开发,应用全基因组育种、基因编辑育种等技术,推动“常规育种”与“精细育种”相结合,加快突破品种创制、高效繁育、加工流通等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提升稻麦优良品种选育水平,开展蔬菜园艺、生猪、肉鸡等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自主培育一批重大突破性品种。强化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建设一批种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集聚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提升种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推进科企深度融合,提升种业企业创新能力,引导育种创新要素集聚,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种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大力培育种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科技型企业,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实施新一轮品种更新工程,重点培育亿元以上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加快推广自主可控的本地优质种子种苗,扩大良种覆盖面。第四节 增强农业产业配套支撑能力增强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业配套发展能力。实施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开展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推动农业机械化向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快推广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高端复式机械,更多应用北斗终端设备,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设施装备与养殖工艺融合,推进品种、种养方式与装备设施相适应,主要农作物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支持和鼓励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增强设施农业配套发展能力。支持设施农业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型专用设施装备研发,推广标准化温室、新型畜禽养殖、环境控制智能化、节水节肥一体化等设施。加强现代园艺作物优势设施构型设计开发,提升完善苏式日光温室、单体钢管塑料大棚等标准构型,加快突破功能型覆盖材料等关键技术开发,加强环境自动调控、作物生长信息监测等智能设备以及节能型设施建造材料等新型材料研发。加快畜禽养殖设施装备升级和技术提升,推广自动饲喂、自动环控等现代化设施。加强养殖尾水处理及循环利用等技术装备升级改造,适应智能化农业工厂发展趋势,加强智能工厂硬件设施研发生产。增强粮油机械产业、食品加工制造业配套能力。支持粮油机械产业向智能化产品和全过程服务方向发展。支持骨干食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环节融合发展。支持农产品加工装备研发机构和食品制造企业开展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加工装备研发,提高关键装备国产化水平。引导食品企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提升智能制造和本质安全水平。组织实施节能和循环经济改造工程,提升食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过程污染。增强农业农村专用设备设施生产配套能力。加强种子生产专用设施设备研发生产,推进设施农业工程、农机和农艺技术融合创新,加强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支持动物防疫专用设施、畜禽育种场主要疫病检测实验室和净化专用设施、水产养殖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用设施等生产。加强农业废弃物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设施和装备研发生产。第五节 推进农业关联产业发展加强农业关联产业和供给体系建设。畅通城乡区域经济循环,强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地位。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拓展二三产业为重点,纵向延伸产业链条,贯通产加销,创造新供给,横向拓展产业功能,融合农文旅,培育新业态,多向提升乡村功能价值,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反映全产业链价值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核算体系。拓展农业功能和相关产业发展空间。顺应城乡居民消费拓展升级趋势和需求,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在稳定粮食生产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精品农业和都市农业。挖掘现代食品工业发展潜力,支持与农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积极发展新型肥料、低毒高效农药、多功能农业机械及可降解农膜等新型农业投入品,培育壮大新型农用工业。第五章 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现代乡村产业,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加快构建“产业结构优、质量效益高、经营主体强、技术装备精、路径模式新”的江苏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第一节 发展壮大现代乡村产业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植根于县域、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的现代乡村产业。支持发展县域范围内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参与主体多的融合模式,促进资源共享、链条共建、品牌共创,形成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科研助力、金融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载体的引领作用。到2025年,建强一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和省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农业服务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做优做强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优化布局,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布局,向镇、村延伸,把更多的加工增值效益留在农村。鼓励和支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加快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集成应用,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进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在产区和大中型城市郊区布局中央厨房、主食加工、方便食品、净菜加工。支持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营养食品开发、品质控制、冷链物流等关键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提升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水平。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收入超过1.4万亿元。优化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持续推进农业与旅游、科技、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强休闲农园(农庄)、农家乐、乡村民宿、休闲渔业基地和农耕实践基地、康养基地建设,培育发展特色化、多样化、差异化乡村休闲旅游产品。持续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品牌打造,做靓一批精品农庄农园,做精一批热门打卡线路,做响一批美食民宿产业,打造一批高质量精品农旅区,构建全域乡村休闲旅游新格局。到2025年,休闲旅游农业精品点稳定在12000个左右,休闲旅游农业综合收入超过1300亿元。发展乡土产业和乡村生活服务业。传承发展传统乡土产业,挖掘乡土产业的产品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以县(市、区)为单位,系统梳理乡村传统工坊、乡村手工业、乡村文化、乡村能工巧匠、乡村车间等,建立乡土产业名录。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趋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科技、现代设计提升乡土产业,彰显乡土文化魅力。推进乡土产业进入农业园区、集中居住小区、创新创业园,搭建推介平台载体,让乡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富民产业。积极发展订制服务、体验服务、智慧服务、共享服务、绿色服务等新形态,探索“线上交易+线下服务”新模式,鼓励各类服务主体建设运营在线服务平台,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到2025年,培育一批乡土气息浓郁、市场影响力强的地方乡土特色产业。第二节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坚持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方向,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加快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水平,引导发展土地入股、托管、统一服务等多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连片种植、规模饲养,提升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群集聚发展,促进农业专业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促进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建立产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监管,防止工商资本到农村流转土地后搞非农建设。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全域绿色生产示范工程,以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地理标志保护工程、优势产业品牌培育等为载体,推动标准集成和推广应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业标准化试点示范。试点实施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全程质量控制工程,全面提升基地产品质量受控水平。加快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发展,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到2025年,建设10家以上全域绿色生产示范区,5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提升农业品牌市场竞争力。以打造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和高忠诚度“三高”农业品牌为导向,以推进“品牌强农营销富民”工程为抓手,坚持做强品牌与培植优势特色产业相结合、擦亮老品牌与培植新品牌相结合,着力培强一批农业大品牌,打造一批“江苏精品”农业品牌。引导支持各地培植10个以上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区域公用品牌。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等培植信得过、叫得响的组织品牌。完善江苏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创新品牌赋能推广方式,提升目录品牌市场竞争力。积极组织品牌农产品参展国内外各类农业重点展会,支持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农业品牌大赛和农产品营销促销活动,促进品牌农产品流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创新品牌传播机制。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精准监管”示范工程,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能力。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建设,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进一步健全省、市、县、乡四级监测网络,加快应急监测和风险筛查能力建设,建设布局10家以上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监测和风险筛查重点实验室。实施县级监管能力提升工程,开展乡镇农产品监管站星级评定,强化镇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点建设,推动“三定一考核”网格化监管提档升级。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实施规模主体入网监管行动,加快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体系,实施农产品执法保障工程,提升不合格农产品无害化处理能力。第三节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多元服务主体。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服务专业、竞争充分的原则,加快培育各类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发展壮大社会化服务人才队伍,鼓励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涉农科研院所领办创办各种形式的专业化服务组织。鼓励各类服务组织加强联合合作,促进各主体多元互动、功能互补、融合发展。引导各类服务主体发展服务联合体、产业服务联盟等新型组织形式,打造一体化的服务组织体系。探索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录库,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统一高效、互联互通的信息服务平台。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服务组织承担农业生产性服务。在传统服务的基础上,鼓励拓展服务类型,建设集农资供应、技术指导、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营销等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提升综合服务集约化水平,提高社会化服务覆盖率和服务质量。构建紧密稳固利益联结机制。以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为主要目标,引导小农户通过农业生产托管广泛接受农业生产性服务。支持各类服务主体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和分享机制。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参与规模产业基地建设,通过股份合作、订单生产、保底收购、保底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建立关联紧密、分工明确、链条完整、利益共享的联结关系。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吸纳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让农户分享增值收益。第四节 加快农业物联网发展进程提升数字农业技术装备研发水平。实施数字农业重点研发计划,加强智慧农业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围绕数据感知、处理分析与辅助决策等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加强土壤、水体、农业源气体浓度及动植物生理数据等新型农业传感器创新研发;支持基于5G、物联网及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装备研发;加快动植物生长模型、作物组学大数据、智能决策控制算法等数字农业分析决策核心技术创新研究;加快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农机作业、农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重点开展农业大数据、农情立体感知、智能农机装备、农业机器人等技术和装备开发,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水平的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增强农业物联网管理服务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性数字服务能力,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联合与合作,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发展农业生产“云服务”,加强服务供需智能对接、服务质量远程监管,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推广省农业物联网管理服务平台,集聚省市县农业信息化工作体系、农业信息化科研体系、国家级创新平台载体、农业物联网高新技术企业等多方力量,构建新型高效的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及服务体系。探索产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支持有条件的县域在大田种植、设施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领域,围绕优势主导产业,推进全产业链数字技术应用,探索产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以数据流带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各要素集聚,促进产业发展形成比较优势,打造一批产业数字化典型样板。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广泛应用,发挥网络、数据、技术和知识等要素,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各环节高效协同和产业化运营中的作用,有效推动产业融合、服务聚合、数据整合、平台汇合。专栏2 数字农业农村基地建设项目大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领域创新应用,提升智能化管控水平,推动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建设100个省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第五节 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省区域功能定位,推动农业差异化协同发展,形成与区域发展战略相配套的现代农业区域布局。沿海地区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做大做强优质粮油、蔬菜园艺、生态畜禽、现代渔业等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和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打造全省重要农产品保供核心区、农业开放合作前沿地、农业绿色发展样板区、现代海洋渔业新高地。沿江地区重点加快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精致精细“微农业”、社区体验农业等都市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沿运河地区注重农耕文化和农业遗产活态保护传承,大力发展稻作、圩田、垛田、桑田等传统特色优势农业,结合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沿黄河故道地区重点加快发展优质粮油、高效林果、特色瓜菜和规模畜禽四大主导产业和花卉苗木、食用菌、特色水产三大特色产业,打造千里黄河故道现代农业特色走廊。专栏3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打造沿海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充分利用沿海地区资源优势,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打响区域优质稻米品牌。发展规模生态农业,建设服务长三角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打造响水西兰花、东台西瓜等一批10亿元级县域特色产业,建设苏系肉鸡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开放型农业,建设一批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加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发展,完善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布局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和载体平台。大力推进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重点建设射阳、如东、启东和赣榆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因地制宜新建2-3个海洋牧场。建设黄河故道沿线生态农业产业带。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四大主导产业和三大特色产业,建设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带、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农产品物流产业带和生态旅游产业带,持续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大品牌。加强沿线乡村文化资源挖掘,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游、休闲观光游、自然景观游,打造一批具有当地乡土人文气息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围绕精品蔬菜、应时鲜果、名特茶叶、特色畜禽、特种水产、花卉苗木等,推动各地因地制宜确定特色产业主攻方向,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突出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建设一批品种品质优良、规模体量较大、产业链条完整、融合程度较深,集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于一体的区域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形态由“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空间布局由“平面分布”转型为“集群发展”,主体关系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针对优势特色产业短板,重点扩建规模化绿色生产基地、发展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冷链物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提升产能、品质和效益。到2025年,每个农业大县形成1-2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0亿元以上县域优势特色产业超过200个。第六节 培植具有综合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上下游产业链有效整合,培育一批支撑行业发展的百亿元、领军型、行业“小巨人”农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行业企业集群。支持开展协同创新和现代产业要素引进集成,支持龙头企业领办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推广更具约束力和稳定性的产业链融合模式,引导企业在实施订单收购、入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重视创新团队和科技型企业家人才的培育,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研发,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传统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改造,引进开发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鼓励农业企业在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对在主板上市、新三板挂牌和江苏股权中心挂牌的总部注册地在江苏的农业龙头企业,省级财政给予奖补。到2025年,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00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00家,其中超百亿企业15家。每个县(市、涉农区)至少培育一个10亿元级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第七节 大力发展开放合作农业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开放合作农业。持续提高农业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实行农业产业集群引资,突出建链、补链、强链,推动一批科技含量足、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落户。深入推进农业接轨长三角,推进上海市外农产品主供应基地和直采直供基地建设,加强农产品配送中心、集散中心、直销窗口建设,加强与大型电商平台对接,提升产销衔接层次与水平。提升开放型农业能力水平,依托出口支柱产业,建设一批国家级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和省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培育壮大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巩固现有目标市场,大力拓展新兴农产品市场,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拓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合作,搭建“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系统谋划重点农产品境外布局。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境外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农业合作示范区、大宗农产品原料生产加工和物流基地。推进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等开放型农业载体建设。强化农业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港澳台农业技术、贸易、投资合作,强化台创园建设,提升港澳台农业合作水平。第六章 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行动,建设现代化美丽乡村。第一节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和农贸市场建设。加快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预冷、保鲜等商品化处理和面向城市消费者“最后一公里”的低温加工配送设施建设,推动形成覆盖农产品主要产地、销地和中转集散地的冷链物流网络。鼓励生鲜电商平台、大型零售企业发展“连锁+冷链配送”“网络化冷库+生鲜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冷链央厨+食材冷链配送”“生产基地+电商+冷链快递+智能菜柜”等物流配送模式,探索多温共配模式,推动冷链物流配送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打造“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县、乡、村三级物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