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 积极推进农业碳减排-党立斌.docx

返回 相似 举报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 积极推进农业碳减排-党立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 积极推进农业碳减排-党立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 积极推进农业碳减排-党立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 积极推进农业碳减排-党立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 积极推进农业碳减排-党立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 积极推进农业碳减排2021-04-21 09:39:12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党立斌“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重点任务。农业领域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行业,存在着碳排放总量大、涉及主体类型多、影响面广等实际情况,需要在国家碳减排长期整体战略指引下,主动融入国民经济减排的总体布局中。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推进农业碳减排方面潜力巨大,可以把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碳减排的重点领域,利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红利,为农田建设保护注入新动能。推进农业领域碳减排意义重大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目标明显提速。碳中和指中立的(即零)总碳量释放,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动态“零排放”。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气候雄心大会上庄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2月18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上升到重要国家经济政策。2021年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到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全球减排进程加速。疫情后的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增长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绿色增长”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2020年12月,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发表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当今世界最为紧迫的使命专题文章,提出“每个国家、城市、金融机构和公司都应采取净零排放计划,从现在做起,走上实现这一目标的正确道路,即到2030年全球排放比2010年减少45%。”大力推进农业碳中和意义重大。削减碳排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限制现有的碳排放,但是农业生产的刚性增长必然带来碳排放的刚性增长,从需求端管理的空间不大;另一种是投资于供给方,形成低碳或零碳新能源供给、减碳固碳技术政策等来达到平衡。联合国有关报告显示,树木、植被和土壤已经吸收了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的约四分之一。如果能够更可持续地保护、管理和修复生态系统,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发挥农业对固碳减碳的作用,将进一步释放大自然应对气候变化的潜能。以农田建设为抓手,推进农业碳减排农业碳减排总体思路。完成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应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坚持行政推动和市场驱动“双管齐下”。行政推动主要是对经济活动及相关行业的减碳固碳给予政策或者经济支持,对于碳排放产能进行合理评估和适当管控,选择一些具备条件的行业开展试点示范;市场驱动主要是通过建立健全碳交易的监测评价、计量认定、定价交易、筹资机制建设,实行要素市场改革,设计合理的筹资机制为产业部门和产业主体碳减排筹集资金,调动相关主体积极性,以市场化方式进行碳减排。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碳减排有力抓手。大规模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政府有计划有组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举措。近年来,中央每年投入近千亿元农田建设资金,2011-2020年,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8亿亩以上,为稳定我国粮食安全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建设内容和工作措施来看,高标准农田建设绝大部分投资用于“水网、路网、林网”和“土壤改良”,目标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高标准农田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田草地有机质,可增加农田对温室气体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能力,转农田从碳源到碳汇。分措施来看,水网建设不但能够通过改善农田灌排条件,提高农田作物的生产效率,进而产生固碳效应,而且通过改善整个土壤的健康状况,发挥大面积土壤的综合固碳效应。农田林网建设在北方地区对于改善农田区域生态环境、防治土壤沙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积极效应,配套采取一些技术措施、标准和监测评价手段,能够更好地凸显农田林网的固碳价值。国内外一些专家的区域性定量监测数据表明,通过改善农田设施条件增加覆盖作物,能够对土壤的健康状况产生综合影响,在评价土壤健康状况的6大类指标中,土壤中活性炭的浓度提升速度最快。此外,农田机耕道路网络的建设,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同时,对于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减少农机碳排放也具有积极效应。积极探索建立高标准农田碳减排的监测报告核查体系。推进农业领域减碳目标,一个首要挑战是需要有实现碳目标的更加清晰化、透明化的指标体系,以便让各方对碳目标有清醒的认知,同时也能为诸多相关工作提供可度量、可计算、可考核的任务。目前,农业领域碳中和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完备的碳排放数据监测、报告和核查制度,把相关工作流程、技术要求、参与方的权责等制度化,这是将来碳市场有效运行的前提,也是碳减排机制运行的基础性制度。探索通过碳交易市场筹集农田建设资金。目前,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筹资、碳交易市场等,国内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但遗憾的是农业农村领域还是空白。农业农村系统应当主动加强重大政策研究和工作对接,综合发挥农田建设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开展政策预研,在具备条件时积极利用碳交易市场,为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内的农业重大项目筹集资金。有关政策建议强化政策体系支撑。目前,推进碳中和、碳达峰的政策体系还处于逐步完善当中,农业领域的政策体系基本空白。要抓住时间窗口,抓紧研究农业领域推动碳中和、碳达峰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工作举措,组织开展政策研讨、技术研究、试点示范等工作。健全农田碳中和监测评价机制。要立足工作实际,完善农田碳中和的监测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农田碳中和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认定标准,实行分类计量、区间段计量等差别化管理措施。在工作推进初期阶段,可选取不同区域的典型项目、典型地块,开展研究型测算评估和监测评价,定量计算农田建设碳中和的关键举措、技术路线、减碳固碳潜力、运行机制和见效时间等,为大规模推进这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案例。在总结试点项目碳减排监测评价数据的基础上,组织专业技术力量,研究出台数据监测、技术指南和标准体系,制定标准化的核查工具,公布核查模板。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继续利用财政资金和预算内投资以高标准农田为载体,开展农业领域减碳固碳试点示范。积极利用绿色信贷和绿色直接融资等现有政策,加大对高标准农田的支持力度。认真研究绿色债券在农业农村领域的运用场景,并作为拓展农业农村领域投资来源的重点领域,具备条件的高标准农田项目,探索发行以碳减排为主题的绿色债券,积累相关基础数据和技术文件,为今后更大范围地推进提前布局。支持具备条件的农田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通过国际金融机构开展绿色融资,作为新形势下继续争取利用外资的优势领域。培育农业碳减排交易市场机制。开展农业领域减碳固碳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形成全面系统的绿色标准体系。加快标准化支撑机构建设,提高测算计量和评价评估机构能力。加快认证制度建设,培育一批具备农业领域行业经验的减碳固碳认证机构。进一步参与健全碳排放权等交易机制,突出农业领域面广、量大、点多的优势,设计有针对性的交易标的和交易规则,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运转效率。加快建立有偿使用、市场交易、配套服务等制度,做好绿色权属交易与相关目标指标的对接协调。(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中国农村网
展开阅读全文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