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共生真菌棒曲霉XCE02的代谢产物及抗菌活性.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小菜蛾共生真菌棒曲霉XCE02的代谢产物及抗菌活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菜蛾共生真菌棒曲霉XCE02的代谢产物及抗菌活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菜蛾共生真菌棒曲霉XCE02的代谢产物及抗菌活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菜蛾共生真菌棒曲霉XCE02的代谢产物及抗菌活性.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菜蛾共生真菌棒曲霉XCE02的代谢产物及抗菌活性.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丁唯嘉 李明哲 陈泽林 等 小菜蛾共生真菌棒曲霉 XCE02的代谢产物及抗菌活性 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0 41 2 76 81 DING Weijia LI Mingzhe CHEN Zelin et al Metabolites of a symbiotic fungus Aspergillus clavatus XCE02 from Plutella xylostella and their antifungal activities 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20 41 2 76 81 小菜蛾共生真菌棒曲霉 XCE02的 代谢产物及抗菌活性 丁唯嘉 李明哲 陈泽林 蔡佳纯 张梓娜 李月婷 孙晨昊 李春远 华南农业大学 材料与能源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2 摘要 目的 研究小菜蛾共生真菌棒曲 霉 Aspergillus clavatus XCE02代谢产物及其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 方法 柱层析技术分离纯 化 XCE02代谢产物 并运用波谱技术鉴定结构 滤纸片扩散法测试代谢产物对香蕉炭疽 菌和小麦赤霉菌的抑菌活性 结果 分离鉴定 出 gliomasolide A Sch725674 gliomasolide C clavatustide A clavatustide B 20 羟基麦角甾 4 6 8 14 22 四烯 3 酮 黄嘌呤 麦角甾醇 过氧化麦角甾醇和丁二 酸 10个化合物 在 250 g mL 时 gliomasolide A Sch725674和 gliomasolide C对香蕉炭疽菌和小麦赤霉菌显示了高度抗菌活性 clavatustide A和 clavatustide B对香蕉炭疽菌和小麦赤霉菌显示了中度抗菌活性 20 羟基麦角甾 4 6 8 14 22 四烯 3 酮对 小麦赤霉菌显示了中度抗菌活性 结论 从曲霉属分离到 了 gliomasolide A gliomasolide C和 20 羟基麦角甾 4 6 8 14 22 四烯 3 酮 gliomasolide A Sch725674和 gliomasolide C可作为相应抗菌农药先导化合物开展深入 研究 关键词 昆虫共生真菌 棒曲霉 代谢产物 抗菌活性 柱层析技术 波谱技术 滤纸片扩散法 中图分类号 O6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411X 2020 02 0076 06 Metabolites of a symbiotic fungus Aspergillus clavatus XCE02 from Plutella xylostella and their antifungal activities DING Weijia LI Mingzhe CHEN Zelin CAI Jiachun ZHANG Zina LI Yueting SUN Chenhao LI Chunyuan College of Materials and Energ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tabolites of a symbiotic fungus Aspergillus clavatus XCE02 from Plutella xylostella and their antifungal activities against plant pathogens The metabolites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al analysis The antifungal activities of the metabolites against Colletotrichum musae and Fusarium graminearum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paper disc agar diffusion Result Te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as gliomasolide A Sch725674 gliomasolide C clavatustide A clavatustide B 20 hydroxyergosta 4 6 8 14 22 tetraen 3 one xanthine ergosterol ergosterol peroxide and butanedioic acid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250 g mL gliomasolide A Sch725674 and gliomasolide C exhibited high inhibitory activities against C musae and F graminearum 收稿日期 2019 04 28 网络首发时间 2020 01 07 11 38 26 网络首发地址 作者简介 丁唯嘉 1979 女 讲师 博士 E mail dwjzsu 李明哲 1998 男 E mail 2069409284 对本文贡献相同 通信作者 李春远 1978 男 教授 博士 E mail chunyuanli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1102049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2018A030313582 2015A030313405 广东省科技计划公 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 2016A020222019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2015 311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 目 201707010342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20 41 2 76 81 DOI 10 7671 j issn 1001 411X 201904034 clavatustide A and clavatustide B showed moderate inhibitory activities against C musae and F graminearum and 20 hydroxyergosta 4 6 8 14 22 tetraen 3 one showed moderate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F graminearum Conclusion Gliomasolide A gliomasolide C and 20 hydroxyergosta 4 6 8 14 22 tetraen 3 one have been obtained from the genus Aspergillus in this study Gliomasolide A Sch725674 and gliomasolide C can be used as leading compounds for developing antifungal pesticide Key words insect symbiotic fungus Aspergillus clavatus metabolite antifungal activity column chromatography spectral analysis paper disc agar diffusion 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和食品保藏 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如香蕉炭疽病使香蕉果实变 黑 腐烂 1 小麦赤霉病引起小麦植株出现苗枯 茎 腐 秆腐和穗腐等症状 2 化学农药是目前防治植 物真菌病害的主要手段 但也造成病原菌抗药性增 强 农药残留等问题 3 微生物天然产物因具有易 降解 毒性低等特点 是化学农药替代品的重点研 究对象 已知的昆虫种类达90万种 预测可能有 200 3 000万种 4 而几乎所有昆虫都有共生菌 昆 虫共生菌分布于昆虫体内 大部分是酵母类 真菌 类和细菌类共生菌 5 相对于植物共生菌 目前对 昆虫共生菌代谢产物的研究远远不足 6 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属鳞翅目菜蛾科 1年可传17代 在我国南方尤为泛滥 主要危害甘蓝 青花菜 白 菜 油菜 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 7 小菜蛾以蔬菜为 食 因此会接触到植物病原菌 其共生菌对植物病 原菌可能有选择性抑制作用 在前期对小菜蛾共生 真菌的研究中 发现分离自肠道的棒曲霉Aspergillus clavatus XCE02菌株在大米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时 其代谢产物乙醇提取物为 1 mg mL时对植物病原 菌小麦赤霉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香蕉炭疽 菌Colletotrichum musae显示了较好的抗菌活性 抑 菌圈直径分别约为15 61和14 35 mm 本文研究棒 曲霉菌株XCE02代谢产物的分离 鉴定及抗菌活 性 以期寻找到相应的抗菌先导化合物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AV 600核磁共振波谱仪 瑞士BrukerBiospin AG MDS SCIEX APCI 2000液质联用仪 Orbitrap高分辨质谱仪 德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 SEPA 300旋光仪 GF254和柱层析 硅胶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 为99 的多菌灵购 于上海迈瑞尔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试验所用其他试 剂均为分析纯 棒曲霉XCE02分离自小菜蛾肠道 8 植物病原 菌小麦赤霉菌和香蕉炭疽菌引种自华南农业大学 农学院 以上菌株均保藏于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 源学院 1 2 菌种鉴定及发酵 将XCE02菌株划线接种于马铃薯蔗糖琼脂 PSA 培养基 26 恒温黑暗条件下培养10 d后 观察其生长情况和菌落形态 并进行初步鉴定 参考文献 9 的方法PCR扩增真菌核糖体 ITS基因区段鉴定真菌 用CTAB法提取菌株总 DNA 10 用rDNA ITS序列通用引物ITS1 5 TCCGTAGGTGAACCTGCGG 3 与ITS4 5 TCCTCCGCTTATTGATATGC 3 11 进行PCR反 应 反应体系与文献 12 相同 具体为 Taq Plus PCR MasterMix 天根生化 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 25 L 上游和下游引物各2 L 模板DNA 10 ng 1 L dd H2O 20 L 总体积50 L 反应程序为 95 预变性5 min 95 变性30 s 55 退火30 s 72 延伸35 s 共30个循环 72 延伸10 min PCR产物送至广州天一辉远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进 行测序 已测序的核苷酸序列在NCBI网站进行 BLAST相似性比对 发酵培养 在1 000 mL锥形瓶中装入100 g籼 米 100 mL H2O 于121 高温高压灭菌30 min后 接种菌株XCE02 28 条件下静置培养30 d 共培 养100瓶 1 3 发酵产物的提取与分离 发酵产物用95 乙醇溶液浸泡3次 减压 浓缩除去水后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 减压浓缩 经 硅胶柱层析 以石油醚 乙酸乙酯 体积比为100 0 0 100 溶液 乙酸乙酯 甲醇 体积比为100 0 80 20 溶液系统梯度洗脱 得到10种化合物 1 4 结构鉴定 通过分析化合物的氢谱 1H NMR 碳谱 13C NMR 电喷雾质谱 ESIMS 电喷雾高分辨质谱 HRESIMS 等试验数据与文献或与标准品对照等 方法 鉴定10种化合物的结构 1 5 抗菌活性试验及数据处理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 12 13 测试结构较为新颖的化 第 2 期 丁唯嘉 等 小菜蛾共生真菌棒曲霉 XCE02的代谢产物及抗菌活性 77 合物对香蕉炭疽菌 小麦赤霉菌的抗菌活性 28 条件下香蕉炭疽菌和小麦赤霉菌分别培养48和24 h 以多菌灵和溶解样品的溶剂 为5 的二甲基亚 砜 DMSO 分别作为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 鉴于所 得样品数量较少 配制的溶液浓度较低 多菌灵和 待测样品均为250 g mL 用十字交叉法量取抑菌 圈直径 每种样品 同一植物病原菌在每个培养皿 上测试2组抑菌圈直径 重复3次 共得到6组抑 菌圈数据 最终结果以6组抑菌圈数据的平均 值 标准误表示 用SPSS 17 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 素方差 One way ANOVA 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菌株鉴定 菌株在PSA培养基上培养10 d后菌落表面呈 蓝灰绿色 基层有较多分生孢子 菌落边缘有一薄 层白色菌丝紧贴基质生长 背面暗黄色 孢子穗圆 筒形 小梗单层 孢子梗宽为7 5 15 0 m 顶囊棍棒 形 分生孢子椭圆形 2 5 3 5 m 2 8 3 9 m 表面光滑 壁稍厚序列 符合曲霉属棒曲霉特征 14 进一步用PCR扩增真菌核糖体ITS序列的方法验 证菌株的种属 DNA测序结果与NCBI BLAST数 据库中编号为KY765893 1的棒曲霉序列相似性为 100 与编号为AY373847 1 NR121482 1 KF669481 1的棒曲霉序列相似性均为99 此结 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吻合 表明该菌株属于棒曲 霉 该菌株的GenBank登录号为MK828108 1 2 2 化合物的鉴定及波谱数据 分离鉴定了10种化合物 在V 石油醚 V 乙酸 乙酯 85 15时得到化合物1 5 mg 在V 石油 醚 V 乙酸乙酯 70 30时得到化合物2 2 mg 在 V 石油醚 V 乙酸乙酯 60 40时得到化合物3 3 mg 在V 石油醚 V 乙酸乙酯 30 70得到化合 物4 3 5 mg 和5 2 5 mg 在V 石油醚 V 乙酸乙酯 75 25 时得到化合物6 10 mg 在V 乙酸乙酯 V 甲醇 90 10时分离得到化合物7 18 mg 在V 石油 醚 V 乙酸乙酯 65 35时得到化合物8和9的粗 品 再经重结晶得到化合物8 12 mg 和9 4 mg 在 V 石油醚 V 乙酸乙酯 45 55时得到化合物10 7 mg 鉴定化合物1 10分别为gliomasolide A Sch725674 gliomasolide C clavatustide A clavatustide B 20 羟基麦角甾 4 6 8 14 22 四 烯 3 酮 黄嘌呤 麦角甾醇 过氧化麦角甾醇和丁 二酸 其中化合物1 7的波谱数据如下 25D 化合物1 无色晶体 V 甲醇 V 三氯甲烷 1 1 熔点 89 91 30 5 c 0 15 MeOH HRESIMS m z 313 238 4 M H 1H NMR 600 MHz CD3OD 6 82 dd 15 8 7 8 Hz 1H 5 97 dd 15 8 1 0 Hz 1H 4 99 m 1H 4 32 ddd 12 0 7 8 5 0 Hz 1H 3 65 m 1H 1 87 m 1H 1 75 m 2H 1 63 m 1H 1 57 m 1H 1 50 m 1H 1 32 1 43 m 13H 1 23 m 2H 1 14 m 1H 0 90 t 7 2 Hz 3H 13C NMR 150 MHz CD3COCD3 168 0 151 2 123 3 77 3 72 7 70 9 36 1 36 0 34 3 32 8 32 4 31 3 29 7 26 4 25 9 24 9 23 6 14 3 25D 化合物2 无色晶体 25 7 c 0 5 MeOH HRESIMS m z 329 233 0 M H 1H NMR 600 MHz CD3OD 6 87 dd 15 8 6 0 1H 6 08 dd 15 8 1 6 1H 4 95 dddd 9 8 7 5 5 0 2 2 1H 4 49 ddd 6 0 3 0 1 6 1H 3 99 q 6 5 1H 3 85 ddd 6 0 4 7 3 0 1H 1 83 ddd 14 7 6 5 6 0 1H 1 71 m 1H 1 65 m 1H 1 61 m 1H 1 58 m 1H 1 54 m 1H 1 30 1 45 m 11H 1 19 m 2H 1 16 m 1H 0 90 t 6 8 3H 13C NMR 150 MHz CD3OD 168 6 149 5 123 3 77 8 76 1 72 9 69 6 38 4 36 9 36 6 34 2 32 9 29 7 27 1 26 5 25 9 23 9 14 6 25D 化合物3 黄色固体 38 0 c 0 15 MeOH HRESIMS m z 343 212 4 M H 1H NMR 600 MHz CD3OD 6 95 dd 15 8 4 8 1H 6 18 dd 16 0 1 5 1H 5 02 m 1H 4 60 br s 1H 4 10 ddd 7 6 5 4 1 5 1H 4 00 dd 3 5 3 0 1H 3 37 br s 1H 1 77 m 1H 1 68 m 1H 1 61 m 1H 1 55 m 1H 1 33 1 49 m 11H 1 13 m 2H 1 10 m 1H 0 92 t 7 2 3H 13C NMR 150 MHz CD3OD 168 5 147 6 123 3 77 9 77 4 73 7 71 2 71 3 36 3 34 7 32 9 32 8 30 4 27 8 26 5 26 4 23 7 14 6 25D 化合物4 黄色固体 22 6 c 0 10 MeOH ESIMS m z 472 2 M H HRESIMS 472 187 2 M H 1H NMR 600 MHz CDCl3 10 22 s 1H 8 55 d 8 4 Hz 1H 8 05 s 1H 7 64 d 7 8 Hz 1H 7 58 d 7 8 Hz 1H 7 52 t 7 8 Hz 1H 7 45 t 7 8 Hz 1H 7 35 7 38 m 5H 7 30 m 1H 7 21 d 7 8 Hz 1H 7 09 t 7 8 Hz 1H 5 51 dd 8 4 6 6 Hz 1H 5 26 d 15 0 Hz 1H 3 94 m 1H 3 43 dd 13 8 8 4 Hz 1H 3 29 d 1H 15 0 Hz 3 27 m 1H 3 25 m 1H 1 02 t 7 2 Hz 3H 13C NMR 150 MHz CDCl3 169 6 167 9 167 4 167 4 138 1 135 7 134 5 132 6 132 3 129 7 129 8 128 8 127 8 127 4 126 7 126 3 125 9 123 2 123 1 122 0 71 7 51 4 43 4 37 7 13 9 78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第 41 卷 化合物5 黄色无定形固体 HRESIMS m z 458 172 8 M H 1H NMR 600 MHz CDCl3 10 15 s 1H 8 56 s 1H 8 50 d 8 4 Hz 1H 7 64 d 7 8 Hz 1H 7 56 d 7 8 Hz 1H 7 44 t 7 8 Hz 1H 7 41 t 7 8 Hz 1H 7 32 7 35 m 5H 7 31 m 1H 7 20 d 7 8 Hz 1H 7 05 s 1H 5 53 t 7 6 Hz 1H 5 27 d 14 8 Hz 1H 3 42 dd 13 6 7 6 Hz 1H 3 27 dd 13 6 7 6 Hz 1H 3 12 d 14 8 Hz 1H 3 03 s 3H 13C NMR 150 MHz CDCl3 169 9 167 6 167 5 167 4 138 2 135 6 135 0 132 8 132 4 129 9 129 8 128 9 127 5 127 4 126 7 126 6 126 3 123 4 123 3 122 1 71 7 54 4 37 4 35 9 25D 化合物6 黄色油状物 HRESIMS m z 409 309 7 M H 115 6 c 0 15 MeOH 1H NMR 600 MHz CDCl3 6 63 d 9 5 Hz 1H 6 05 d 9 5 Hz 1H 5 75 s 1H 5 58 m 1H 5 57 m 1H 2 58 m 1H 2 54 m 1H 2 52 m 1H 2 47 m 1H 2 23 m 1H 2 02 m 1H 1 96 m 1H 1 89 m 1H 1 87 m 1H 1 77 m 1H 1 73 m 1H 1 64 m 1H 1 61 m 1H 1 53 m 1H 1 49 m 1H 1 38 m 1H 1 29 s 3H 1 06 s 3H 0 98 s 3H 0 96 d 6 8 Hz 3H 0 88 d 6 8 Hz 3H 0 86 d 6 8 Hz 3H 13CNMR 150 MHz CDCl3 199 7 164 5 155 6 136 7 133 9 130 6 124 8 124 4 123 1 74 8 59 1 44 4 44 3 42 7 36 8 36 1 34 3 34 2 33 2 30 7 18 9 24 9 22 5 20 6 20 2 19 9 16 8 17 3 化合物7 白色粉末 HRESIMS m z 153 041 6 M H 1H NMR 600 MHz DMSO d6 13 32 s 1H 11 53 s 1H 10 84 s 1H 7 92 s 1H 13C NMR 150 MHz DMSO d6 155 5 151 4 149 1 140 6 106 6 麦角甾醇 化合物8 过氧化麦角甾醇 化合 物9 和丁二酸 化合物10 为真菌中常见化合物 数据略 2 3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化合物113C NMR 168 0表明存在1个酯羰 基 151 2 123 3结合1H NMR 6 82 dd 15 8 7 8 Hz 1H 5 97 dd 15 8 1 0 Hz 1H 的低场化学位移提 示有1个和羰基共轭的双键 13C NMR 77 3 72 7 70 9结合1H NMR 4 99 4 32 3 65的信号表明存 在3个连氧的 CH基团 提示除了酯羰基外 可能 有2个连 CH的羟基 1H NMR 0 90 t 7 0 3H 和中高场区重叠的质子信号及碳谱 36 3 32 9 26 4 23 7 14 6 表明化合物的分子中存在链 状结构单元 根据高分辨质谱313 238 4 M H 的 分子离子峰 结合碳谱 氢谱及以上分析推导出化 合物的分子式为C18H32O4 除去羰基和双键的不饱 和度 表明分子存在1个单环 说明化合物属于大 环内酯结构类型 查阅文献 15 对照波谱数据 比旋 光度等 化合物1鉴定为gliomasolide A 结构见图1 化合物2的13C NMR和1H NMR和化合物1非 常相似 表明其具有与化合物1相同的碳骨架 化 合物2的13C NMR 77 8 76 1 72 9 69 6结合1H NMR 4 95 4 49 3 99 3 85表明其有4个连氧的 CH 比化合物1多了1个 而且化合物2的质谱 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化合物1多16 由此推测化 合物2是化合物1取代了1个羟基的衍生物 查阅 文献 16 对照波谱数据 比旋光度等 化合物2鉴 定为Sch725674 结构见图1 化合物31H NMR和13C NMR和化合物2相 似 表明其也具有和化合物2类似的大环内酯骨 架 两者区别在于化合物3有 77 9 77 4 73 7 71 2 71 3 5个连氧的 CH 比化合物2多1个 同时化 合物3的质谱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化合物2多 16 由此推测化合物3在化合物2基础上多取代了 1个羟基 查阅文献 15 对照波谱数据 比旋光度 O O OH HO R2 R1 化合物1 R1 H R2 H Compound 1 化合物2 R1 OH R2 H Compound 2 化合物3 R1 OH R2 OH Compound 3 O O O NH HN ON O R 化合物4 R CH3 Compound 4 化合物5 R H Compound 5 O H OH 化合物6 Compound 6 N N O H O H N N H 化合物7 Compound 7 图 1 化合物1 7的分子结构 Fig 1 Structures of compounds 1 7 第 2 期 丁唯嘉 等 小菜蛾共生真菌棒曲霉 XCE02的代谢产物及抗菌活性 79 等数据 化合物3鉴定为gliomasolide C 结构见图1 化合物4 HRESIMS分子离子信号472 187 2 M H 可知其分子式C27H25N3O5 不饱和度为 17 13C NMR 169 6 167 9 167 4 167 4显示4个 碳基碳 16个苯环区碳 122 0 138 1 信号 同时 1HNMR显示13个苯环区氢信号 结合耦合常数 表明其分子中存在1个单取代苯环和2个二取代 苯环 扣除这些单元后剩余的不饱和度表明化合 物4存在环状结构 进一步观察1H NMR发现 10 22 s 1H 8 05 s 1H 有2个NH信号 13C NMR 43 4 13 9是典型的连接在酰胺氮上的乙基 结构单元信号 结合 71 7的1个连氧碳信号 推测 化合物4为2个邻氨基苯甲酸 1个2 羟基苯丙酸 以及1个N 乙基甘氨酸组成的环内酰胺类物质 在此基础上查阅文献 17 对照波谱数据 比旋光度 等 化合物4鉴定为clavatustide A 分子结构见图1 化合物5 13C NMR数据和化合物4十分类似 表明具有相同的环状碳架结构 化合物5的1H NMR 和化合物4相比少了 1 02 t 7 2 Hz 3H 的三重 峰甲基信号 多了 3 03 s 3H 的氮甲基碳信号 同时化合物5的13C NMR比化合物4少了1个高 场区的 43附近的碳 质谱少了14 相当于CH2的 质量单元 这些结果表明二者不同仅在于化合物 4连接在酰胺氮上的乙基单元在化合物5中变成了 甲基结构 查阅文献 17 对照波谱数据 比旋光度 等 化合物5鉴定为clavatustide B 分子结构见图1 化合物6 1H NMR和13C NMR提示其属于甾醇 类 1H NMR 0 96 d 6 8 Hz 3H 0 88 d 6 8 Hz 3H 0 86 d 6 8 Hz 3H 是连在 CH上的甲基 1 29 s 3H 1 06 s 3H 0 98 s 3H 是连在季碳上 的甲基 1H NMR 6 63 d 9 5 Hz 1H 6 05 d 9 5 Hz 1H 5 75 s 1H 5 58 m 1H 5 57 m 1H 及 13C NMR 164 5 155 6 136 7 133 9 130 6 124 8 124 4 123 1说明有4个双键 13C NMR 199 7的 信号表明化合物6存在1个 不饱和羰基 74 8 的连氧碳信号 无对应的1H NMR信号 表明化合 物6有1个连季碳的羟基 在此基础上查阅文献 波谱数据和比旋光度与文献 18 中的基本一致 化 合物6鉴定为20 羟基麦角甾 4 6 8 14 22 四烯 3 酮 结构见图1 化合物7 1H NMR显示 13 32 s 1H 11 53 s 1H 10 84 s 1H 3个NH信号以及7 92 s 1H 的双键CH信号 结合13C NMR 155 5 151 4 149 1 140 6 106 6的信号表明化合物7可能是嘌 呤类化合物 查阅文献 19 并对照波谱数据等 化 合物7鉴定为黄嘌呤 麦角甾醇 化合物8 过氧化麦角甾醇 化合 物9 和丁二酸 化合物10 的结构通过与实验室标 准品进行核磁共振波谱 薄层层析对照确定 2 4 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试了部分化合物对香蕉 炭疽菌和小麦赤霉菌的活性 根据文献 12 抑菌 圈直径为 6 11 11 15 和 15 20 mm分别表示 对该菌株有轻度 中度和高度抗菌作用 由表1可知 表 1 化合物的抗植物病原菌活性1 Table 1 Antifungal activities of compounds against plant pathogens 测试化合物 Tested compound d 抑菌圈 Inhibition zone mm香蕉炭疽菌 Calletotrichum musae小麦赤霉菌 Fusarium graminearum gliomasolide A 18 19 0 43eE 15 45 0 41eE Sch725674 17 18 0 36dD 17 02 0 35gG gliomasolide C 18 18 0 46eE 16 22 0 54fF clavatustide A 13 75 0 42cC 13 46 0 36cC clavatustide B 13 66 0 24cC 14 47 0 27dD 20 羟基麦角甾 4 6 8 14 22 四烯 3 酮10 54 0 43bB 12 37 0 53bB 20 hydroxyergosta 4 6 8 14 22 tetraen 3 one 多菌灵 Positive control 26 53 0 20fF 18 57 0 18hH 空白对照 Negative control 0aA 0aA 1 表中数据为平均值 标准误 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 0 05水平差异显著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组间 0 01水平差异 显著 Duncan s法 1 The data in the table are average values standard errors and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groups at 0 05 level 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groups at 0 01 level Duncan s 80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第 41 卷 在浓度为250 g mL时 gliomasolide A Sch725674和 gliomasolide C对香蕉炭疽菌和小麦赤霉菌均显示 了高度抗菌活性 且Sch725674 gliomasolide C对 小麦赤霉菌的抗菌活性与多菌灵接近 clavatustide A clavatustide B对香蕉炭疽菌和小麦赤霉菌显示 中度抗菌作用 20 羟基麦角甾 4 6 8 14 22 四烯 3 酮对小麦赤霉菌中度抗菌 对香蕉炭疽轻度抗 菌 但化合物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抗菌活性均弱于 阳性对照多菌灵 3 结论与讨论 从棒曲霉菌株XCE02的发酵液中共分离鉴定 出gliomasolide A gliomasolide C 20 羟基麦角甾 4 6 8 14 22 四烯 3 酮等10种化合物 结构类型 包括有大环内酯 环脂肽 生物碱 甾醇等 滤纸片 扩散法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在浓度为250 g mL 时 化合物gliomasolide A Sch725674和gliomasolide C对香蕉炭疽菌和小麦赤霉菌显示了高度抗菌活 性 推测它们是菌株提取物显示对植物病原菌抗性 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作为抗菌农药先导化合物开展 深入研究 此外clavatustide A clavatustide B和 20 羟基麦角甾 4 6 8 14 22 四烯 3 酮也对香蕉 炭疽菌和小麦赤霉菌显示了中度或轻度抗菌活性 据文献报道 gliomasolide A可以抑制人宫颈癌细胞 的增殖 15 Sch725674对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具有强抑 制活性 16 clavatustide A和clavatustide B 具有抑制 3种人肝癌细胞HepG2 SMMC 7721和Bel 7402增殖的活性 17 但鲜见这些化合物对植物病 原菌抗菌活性的研究报道 本研究结果丰富了昆虫 天然共生真菌源抗菌农药先导化合物库 参考文献 INTAN SAKINAH M A SUZIANTI I V LATIFFAH Z Phenotypic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Colleto trichum species associated with anthracnose of banana Musa spp in Malaysia J Genet Mol Res 2014 13 2 3627 3637 1 AVOZANI A REIS E M TONIN R B In vitro sensitiv ity reduction of Fusarium graminearum to DMI and QoI fungicides J Summa Phytopathol 2014 40 4 358 364 2 MAHLO S M MCGAW L J ELOFF J N Antifungal 3 activity of leaf extracts from South African trees against plant pathogens J Crop Prot 2010 29 12 1529 1533 刘高强 魏美才 昆虫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新进展 J 西 北林学院学报 2008 23 6 142 146 4 谭周进 肖启明 谢丙炎 等 昆虫内共生菌研究概 况 J 微生物学通报 2005 32 4 140 143 5 戈惠明 谭仁祥 共生菌 新活性天然产物的重要来 源 J 化学进展 2009 21 1 30 46 6 马春森 马罡 杨和平 小菜蛾在温带地区越冬研究进 展 J 生态学报 2010 30 13 3628 3636 7 周丹丽 徐嘉欣 朱新伟 等 小菜蛾内生菌Bacillus sp B03产生的Iturin类代谢产物的研究 C 中国化学 会 第十一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 上海 中国 化学会 2016 344 8 孙静 谢淑娜 刘佳中 等 河南省玉米茎基部镰刀菌的 形态和分子鉴定 J 植物病理学报 2014 44 1 8 16 9 王娜 钱冠兰 李晓捷 等 海带配子体克隆中一株镰刀 菌的分离鉴定 J 微生物学通报 2010 37 10 1491 1494 10 郭鹏豪 刘秀丽 崔颖鹏 等 真菌通用引物ITS1和 ITS4在丝状真菌鉴定中的价值评价 J 中国微生态学 杂志 2013 25 8 922 924 11 李文生 周丹丽 陆盈池 等 1株红树内生真菌Fusari um sp 代谢产物的研究 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7 38 3 64 69 12 CHEN M ZHOU J R LI C Y et al Isolation identifica tion and bioactivity of allele chemicals of Streptomyces sp strain 6803 J Allelopathy J 2009 23 2 411 424 13 章婷 BEDELKHAN A 郑婕施 等 高产洛伐他汀棒曲 霉菌株的筛选 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J 工业微生物 2016 46 6 24 33 14 ZHANG J LIN X P LI L
展开阅读全文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