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52 农业生态 上海农业科技 熊惠 等 闵行区保护地番茄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2025 3 152 154 157 闵行区保护地番茄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熊惠1 章先飞2 张玮强1 姜斌1 金云皓1 吴锦霞1 1上海市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上海 201107 2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上海 201103 近年来 番茄因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且具有抗 氧化 降血压等良效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市场 前景广阔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和现代化 农业的快速发展 番茄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显 得越来越重要 上海市闵行区保护地番茄种植面积 常年维持在13 33 hm2左右 2024年闵行区保护地 番茄种植面积快速增加 约为46 67 hm2 番茄采 收量约为1 200 t 目前 保护地番茄病虫害主要 以灰霉病 叶霉病 病毒病 早疫病和美洲斑潜蝇 烟粉虱发生较为严重 直接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品 质 病虫害已成为闵行区番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的主要障碍之一 在此背景下 为探索出闵行区保 护地番茄病虫害治理的可持续措施 笔者拟对当地 番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成因进行总结 并提 出建设性防治对策 1 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1 1 番茄灰霉病 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 Botrytis ci nerea Pers 引起的一种侵染性真菌病害 在温室 大棚湿度较大时容易发生 该病传播速度较快 发 生严重时可造成番茄烂果 1 2 对番茄产量造成重 大威胁 闵行区近几年春季气温变化较大 并时常 伴随连续阴雨天气 因此 大棚内番茄灰霉病的发 病率较高 1 2 番茄叶霉病 番茄叶霉病是保护地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 病 原菌为黄褐钉孢霉菌 Passalora fulva Cooke V Braun Crous 该病主要危害番茄叶片 但番 茄的茎 花 果实也会受到该病菌的侵害 3 近年来 伴随春季多雨天气出现 闵行区番茄叶霉病在春季 发病重于秋季 病害初见于叶片 1 3 番茄早疫病 番茄早疫病又称为番茄轮纹病 4 是由链格孢属 Alternaria 真菌链格孢菌引起的一种常发性病害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 不同生长期的番茄植株对早疫 病的感病性不同 一般在开花结果初期开始发病 盛 果期发病严重 可导致番茄减产30 78 5 7 闵行 区保护地番茄早疫病发生盛期在2月 6月 近年来 随着春季雨水增多 番茄早疫病发病次数有所增加 1 4 番茄病毒病 2006年 番茄病毒病在上海市首次被发现 8 目 前已成为番茄生产中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 番茄 病毒病素有 番茄癌症 之称 9 其病原主要为烟草 花叶病毒 TMV 和黄瓜花叶病毒 CMV 闵行 区春季番茄以烟草花叶病毒侵染为主 秋季番茄以 黄瓜花叶病毒侵染为主 在高温 少雨和蚜虫发生 量较大的年份 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尤为严重 且每 年均有发生 1 5 番茄青枯病 番茄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组织病害 病 原体是土传病原菌青枯雷尔氏菌 Ralstonia solanacearum 感染番茄青枯病的初始症状主要表 现为植株叶片白天萎蔫下垂 傍晚恢复正常 后扩 展为植株整株萎蔫并不再恢复正常 最终死亡 10 青 枯病病菌的适宜生长温度相对较高 最适宜生长温 度介于30 35 之间 且可在pH为4 8之间的 土壤中生长 因此 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番 茄青枯病的发生 结合闵行区近几年的天气情况和 实际情况来看 番茄青枯病主要发生在6月 10月 1 6 潜叶蝇 潜叶蝇属于双翅目 Diptera 主要包括番茄斑 潜蝇 Liriomyza bryoniae Kaltenbach 美洲斑 摘 要 随着上海市闵行区保护地番茄种植面积的常年持续增加 番茄病虫害发生日益严重 给实际生产带来了一定 的经济损失 闵行区保护地番茄病虫害主要有番茄灰霉病 叶霉病 早疫病 病毒病和潜叶蝇 烟粉虱等 病虫害发生情况与 番茄品种 栽培条件等因素息息相关 现根据不同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介绍相应的防控措施 如选用抗病品种 黄板诱杀 化学农药等 同时结合多年实践及存在问题提出防控对策 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从而提高闵行区保护地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保护地番茄 病虫害 发生规律 防治对策 闵行区 中图分类号 S436 412 收稿日期 2024 11 16 153 潜蝇 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南美斑潜 蝇 L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 等 是 番茄 黄瓜等蔬菜上的一类世界性重要小型害虫 11 该虫通过幼虫潜食叶片或成虫取食叶片汁液等方式 为害多种蔬菜 近几年 闵行区番茄生产上斑潜蝇 虫道始见于4月 5月 且春 秋两季为该虫多发季 1 7 烟粉虱 烟粉虱属于半翅目 Hemiptera 是一种世界 性分布的多食性刺吸式害虫 该虫传播速度极快 12 13 通过间接或直接危害多种植物造成重大的农业损失 闵行区番茄生产上烟粉虱始见期为4月 5月 温度 上升和降雨量减少均有利于烟粉虱的发生和危害 2024年闵行区番茄保护地温度较高且降雨量较少 导致烟粉虱大量发生 2 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闵行区保护地番茄病虫害防治应始终坚持 预 防为主 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 优先采用生态调 控 理化诱控 生物防控等绿色防控措施 合理 科 学地使用高效 低毒 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进行精 准防控 从而有效增强对番茄重大病虫害的防控能 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实现番茄 增产增收 2 1 生态调控 2 1 1 选用抗病品种 闵行区近3年 2022年 2024年 主要种植的 番茄品种有 闵樱一号 龙珠 玉金香 青霞 金典 千禧 和新品种 申粉101 等 在实际生 产过程中 各生产基地不仅要综合考虑番茄产量 植 株生长势 果实外观和风味等 还要优先选用对番 茄灰霉病 叶霉病 早疫病等病害抗性强且果实品 质优良 市场认可度较高的番茄品种 避免选用易 感病品种 建议闵行区保护地番茄品种选用上海市 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自主选育的番茄品种 闵 樱一号 其果实颜色为红色 肉质清甜 且植株综 合抗病性强 2 1 2 种子处理 在引进番茄商品种子时 要在播种前做好种子处 理工作 即可用52 温水浸种0 5 h 随后立即将 种子转入冷水中冷却 在种子晾干后再进行催芽和播 种 也可使用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消毒液浸种 起到 钝化病毒和杀菌的作用 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 14 2 1 3 温湿度调控 番茄灰霉病 叶霉病等病害喜温暖高湿的环境 因此 保护地番茄种植中应注意调节大棚内小气候 在白天适当关闭大棚保温后 傍晚前开棚0 5 h及 以上 及时通风换气 在春季无寒流侵袭的天气 夜 间大棚无需完全关闭 可留缝隙通风降湿 防止晚 间棚内湿度过大而利于病菌传染 番茄喜温 保护 地温度以35 40 为宜 可以抑制病害发生 2 1 4 田间管理 番茄棚内定期进行整枝打杈 摘除植株底部老 叶 病叶 并将其带出大棚进行深埋 可减少传染 源 在雨季前 及时清理沟系 保证雨天沟内无积 水 排水通畅 降低地下水位和大棚湿度 追肥 浇 水应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 浇水以贴根处轻浇 勤 浇为宜 浇水后及时排除棚内多余湿气 切忌关闭 大棚保温 2 1 5 茬口轮作 换茬轮作是可以有效防止番茄土传病害传播且 较为经济有效的措施 番茄灰霉病 叶霉病等病害 发生严重的地块 可与瓜类 豆类等农作物实行3年 以上的轮作 生菜等农作物易发生灰霉病 在相同 种植环境下易造成病害流行 因此 保护地番茄应 避免与这类农作物接茬种植 2 2 物理防治 2 2 1 覆盖防虫网 在番茄种植大棚外覆盖防虫网 可阻挡害虫进 入棚内 不仅可以减少害虫数量 还可以达到农药 减量的目的 吴晓燕 15 的研究明确表明 使用防虫 网能显著减少番茄烟粉虱的数量 且能增加番茄的 叶片数 从而进一步提高植株对烟粉虱的抵御能力 郑剑超等 16 的研究表明 在温室大棚的上下风口安 装60目防虫网 可有效减少棚内烟粉虱的数量 从 而显著降低番茄病毒病的发病率 提高番茄产量 2 2 2 黄板诱杀 在害虫发生早期或害虫基数较少时 可在番茄 种植大棚内放置黄板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诱杀潜叶 蝇 烟粉虱等害虫 冬春季育苗期间也可在苗床上 使用黄板诱杀害虫 将黄板放置于番茄植株上方 每 667 m2放置25 30张 并随着番茄的生长调整黄板 放置高度 在番茄生长中后期 黄板高度设置为1 5 1 8 m 当黄板80 以上的面积都粘满害虫时 板 面胶水黏性减弱甚至消失 需及时进行更换 2 3 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因其高效性和广谱性的特点 已成为 目前农业生产上较有效 直接的病虫害防控措施 在 上海农业科技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5 3 154 遵循 科学 合理 安全 原则的基础上 要严格按 照化学农药使用说明和规定进行操作 且要注意农 药的轮换使用和精准使用 以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 续发展 近几年 闵行区均按照市级相关部门发布的绿 色农药品种推荐名录采购和配送农药 如番茄灰霉 病可选用50 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43 氟菌 肟 菌酯悬浮剂等药剂进行防治 番茄叶霉病可选用 250 g L嘧菌酯悬浮剂 47 春雷霉素 王铜可湿 性粉剂 43 氟菌 肟菌酯悬浮剂等药剂进行防治 番茄早疫病可选用50 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250 g L嘧菌酯悬浮剂 43 氟菌 肟菌酯悬浮剂等药 剂进行防治 潜叶蝇可选用10 溴氰虫酰胺可分散 油悬浮剂等药剂进行防治 烟粉虱可选用10 氯噻 啉可湿性粉剂 22 螺虫 噻虫啉悬浮剂 10 溴氰 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22 4 螺虫乙酯悬浮剂等 药剂进行防治 2 4 生物防治 2 4 1 生物农药 番茄叶霉病可选用10 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等 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番茄病毒病可选用8 宁南霉素 水剂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番茄早疫病可选用4 嘧 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 2亿孢子 g木霉菌可湿性粉 剂等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2 4 2 天 敌 丽蚜小蜂是烟粉虱的专性寄生蜂 已被多个国 家用于防治田间烟粉虱 防治效果良好 在我国采 用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可达60 17 18 在番茄生产基地 可采用丽蚜小蜂防控烟粉虱 每 667 m2一次性释放15 000 25 000头 每5 d释 放1次 连续释放5 6次 释放天敌前应监测害虫 的发生情况 根据田间害虫的虫口基数确定天敌的 释放时间和释放数量 3 闵行区保护地番茄病虫害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及 建议 3 1 存在的问题 闵行区保护地番茄病虫害防控中主要存在以下 问题 1 植保队伍青黄不接 基层植保人员缺乏 专业知识和技能 植保人员对保护地番茄主要病虫 害的识别 发生规律不够了解 缺乏预防意识且不 能对症下药 导致防控不力 不仅影响了番茄产量 和品质 还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 2 基 层植保人员过度依赖化学防治 一旦发现病虫害 植 保人员直接施药防治 对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了解 甚少 频繁施药容易引发害虫抗药性增强 农药超 标等问题 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 虽然 近几年闵行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引进 研发了番茄 新品种 但是推广力度不够大 导致种植户对新品 种的接受度不高 3 2 建 议 针对闵行区保护地番茄病虫害防控中存在的问 题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人员培训 闵行区 农技推广部门虽然每年持续组织植保人员技能大赛 但是培训力度和深度仍需进一步加强 应使生产一 线人员也能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或参加专业技能比赛 体现其在农业领域的优势 从而激发广大农业技术 人员钻研业务的热情 2 加强保护地番茄不同生育 期的栽培管理 从科学施肥 合理灌溉 通风透气等 方面提高番茄植株的抗病能力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加大对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宣传和引导 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对基层植保人员开展培训 实现 全覆盖 从而达到化学农药减量控害的目标 促进 保护地番茄主要病虫害管理的可持续性 4 结束语 番茄是闵行区蔬菜种植的关键物种 番茄生产 为种植户带来可观经济收益的同时 也面临着病虫 害的严峻挑战 针对保护地番茄主要病虫害防控中 存在的问题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 科研单位和广大 生产人员今后要共同努力 增强番茄病虫害的预防 意识 紧密跟踪并掌握番茄病虫害的发生规律 通 过实施综合防治策略 切实解决保护地番茄病虫害 的防控难题 从而在增加种植户经济收益的同时 保 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5 参考文献 1 孟秋峰 王毓洪 黄芸萍 芥菜类蔬菜品种资源和高效生产 技术 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0 54 55 2 孟秋峰 杨卫东 张萍 等 榨菜副产物资源化开发利用现 状与展望 J 中国果菜 2022 42 7 23 27 3 任清盛 李贵笃 李义强 等 甲壳素与杀菌剂互作对番茄 叶霉病防效及番茄生长的影响 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 2 93 95 4 李环 姜洪 张玉森 保护地番茄早疫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技术 J 农业科技通讯 2021 2 267 269 5 陈娟 安徽省番茄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J 农业灾害研 究 2015 5 10 8 15 6 卢钟彦 梁巧兰 何武学 番茄早疫和晚疫病害病原菌鉴定 及室内药剂的筛选 J 草原与草坪 2016 36 1 83 88 7 王莹莹 纪明山 李宝聚 番茄早疫病病原菌鉴定及综合防 上海农业科技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5 3 下转第157页 157 理 1 处理 2 处理 3 处理 6 的第2峰次的峰 日蛾量均多于同一处理其他峰次的峰日蛾量 峰日 蛾量为其他峰次的1 5倍 5 8倍 处理 5 的第3峰 次的峰日蛾量较多 分别为第1峰次 第2峰次的33 7 倍 1 8倍 2 3 诱蛾差异 由表3可知 在整个监测期内 3个生物食诱剂 处理监测的靶标虫量占总诱虫量的比率均在50 0 以上 其中处理 2 的靶标虫量占比较高 为67 43 而处理 3 的靶标虫量占比较低 为51 13 3个 生物食诱剂处理的成虫雌雄性比略有差异 但是差 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表3 不同生物食诱剂处理的诱蛾差异 注 靶标指稻纵卷叶螟成虫 非靶标指除了稻纵卷叶螟 以外的其他农业成虫 主要有大螟 玉米螟 斜纹夜蛾 银纹 夜蛾 瓜绢螟 天蛾等 表中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 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生物食诱剂是通过分析提取害虫食源中的挥发 性物质 并结合天然提取或人工合成的挥发物组分 研制而成的 4 理论上 生物食诱剂能比较真实地反 映田间害虫种群的数量和发育状态 从试验结果来 看 生物食诱剂在监测稻纵卷叶螟的专一性上较好 靶标虫量占比均在50 0 以上 尽管存在一定数量 的杂蛾 但是与能诱集各种虫类的虫情测报灯相比 仍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此外 生物食诱剂能够同 时诱捕雌蛾和雄蛾 为分析种群的发育状态提供了 依据 采用生物食诱剂法监测到的稻纵卷叶螟的绝 对数量 日均蛾量和峰日蛾量 虽然明显少于灯诱 法 赶蛾法 但是与灯诱法的监测数据无显著差异 采用生物食诱剂法监测到的稻纵卷叶螟成虫数量曲 线峰形明显 峰次和峰期与灯诱法 赶蛾法大体一 致 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田间稻纵卷叶螟种群数量的 动态 通过对比3种生物食诱剂对稻纵卷叶螟的诱集 效果发现 百乐宝生物食诱剂的表现最佳 单个诱 捕器的日均蛾量明显多于其他2种产品 且靶标虫 量占比也最高 说明该产品对稻纵卷叶螟的诱集效 果较佳 从种群数量动态图可以看出 与其他两种 供试生物食诱剂相比 百乐宝生物食诱剂处理监测 到的蛾峰清晰且峰形饱满 在反映稻纵卷叶螟田间 种群数量动态方面具有更好的涵盖度 综上所述 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的生物食诱剂在供试的3种生物食诱剂产品中 表现最为优异 可作为监测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消 长动态和发生规律的辅助工具 建议未来开展进一 步试验验证 以便在稻纵卷叶螟监测中能更好地应 用该生物食诱剂 4 参考文献 1 蒋春先 齐会会 杨秀丽 等 稻纵卷叶螟种群动态变化的 探照灯诱虫器监测 J 植物保护学报 2011 38 3 193 201 2 齐会会 张云慧 王健 等 稻纵卷叶螟在探照灯下的扑灯 节律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 22 4436 4444 3 曾娟 张涛 王立颖 等 食诱剂监测稻纵卷叶螟种群动态 初报 J 植物保护 2021 47 4 203 214 4 蔡晓明 李兆群 潘洪生 等 植食性害虫食诱剂的研究与 应用 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 34 1 8 35 靶标 601 1 348 476 非靶标 362 651 455 靶标占 比 62 41 67 43 51 13 雌雄 性比 0 95a 0 74a 0 69a 整个监测期的诱虫量 头处理 1 2 3 总量 963 1999 931 上海农业科技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5 3 治技术 J 中国蔬菜 2016 1 85 87 8 WU J B DAI F M ZHOU X P First Report of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in China J Plant Disease 2006 90 10 1359 9 常晓丽 武向文 袁永达 等 番茄两种虫媒传播的重要病 毒病研究进展 J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40 3 122 127 10 席超越 陈丽妃 番茄青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机 制研究进展 J 现代农业科技 2024 17 94 100 11 王绮静 杨月梅 杜素洁 等 温度对芙新姬小蜂孤雌产雌 品系成虫控制斑潜蝇的潜力的影响 J 昆虫学报 2022 65 5 621 629 12 张冰冰 叶艳英 洪霖 等 芦笋对烟粉虱的抗性品种筛选 及抗性机制研究 J 植物保护 2024 50 1 183 194 13 张熠玚 不同香菜品种对烟粉虱驱避作用的研究 D 杨 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14 申传运 大棚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J 农业科技通讯 2022 2 286 288 15 吴晓燕 不同理化诱控处理对番茄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J 农业工程技术 2023 43 30 65 66 16 郑剑超 董飞 不同目数防虫网对番茄病毒病防控效果的 研究 J 生物灾害科学 2022 45 2 146 150 17 XIAO Y F CHEN J J CANTLIFFE D et al Establishment of Papaya banker plant system for parasitoid Encarsia sophia Hymenoptera Aphilidae against Bemisia tabaci Hemiptera Aleyrodidae in greenhouse tomato production J Biological Control 2011 58 3 239 247 18 武琳琳 王立达 李青超 等 丽蚜小蜂对大棚甜瓜防治温 室粉虱的防治效果 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 4 40 41 上接第154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