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敌昆虫品质控制方法.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天敌昆虫品质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天敌昆虫品质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天敌昆虫品质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42324-326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2018年 4月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 作者简介 曾凡荣,研究员, E-mail ; *通信作者。 DOI 10.16409/ki.2095-039x.2018.02.022 天敌 昆虫品质控制方法 曾凡荣 *, 徐学农, 王恩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193) 天敌昆虫饲养 和生产中不注意 质量控制 会产生 天敌产品质量低 问题 , 应用 低质量 天敌昆虫可能 导致生物防治效果差或生物防治的失败 [1,2]。天敌昆虫的饲养 和生产 不仅要考虑天敌 昆虫 生理学方面的问题还要考虑饲养 对其 行为学和生态学的 影响。 大规模饲养常导致天敌 昆虫 性能降低,天敌昆虫大量饲养的数量和田间表现性能之间的冲突也影响了天敌产品的应用效率。天敌昆虫产品的质量缺乏稳定性,销售的天敌质量差 是 导致生物防治失败 的重要因素,会影响 人们对生物防治的信心 ,也对 整个害虫综合治理工作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天敌昆虫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田间释放的成功与失败,也关系到该天敌商品化的走向和人们对释放该天敌控制害虫的信心,因此,天敌昆虫饲养 和生产中注意 质量控制 ,对 天敌昆虫 的 商品化 以及 促进生物防治的应用和发展绿色农业具有重大意义。 1 天敌昆虫产品 质量的 检测方法 天敌昆虫高 品质 具备的基本特征具有高生殖力,能够在经济受害水平 标准内 控制害虫种群的增长;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能够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生存、繁殖,进而有效地扩散与搜寻目标害虫;具有专一的 寄生或较高的捕食能力 [4,5]。 在人工条件下,生产的寄生性或捕食性天敌的 使用 质量控制标准参数主要有形态学参数如幼虫 /蛹 /成虫的大小或重量以及畸形率(翅 /腹部变形);繁殖和发育参数如卵、幼虫、蛹的发育时间,卵、幼虫、蛹、成虫的存活率、性比 以及 微生物共生对性比的影响、产卵 /生殖、产卵前 /后期的持续时间和寿命;生物化学参数如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激素 含量 等;行为参数如捕食或寄生效率,运动行为和寻找寄主 /猎物的能力;遗传参数如遗传变异性和纯合率 [6]。 天敌昆虫大量饲养时,还要注意对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检测。这 些病 原 微生物的侵染,可能影响天敌的田间表现,有的直接侵染天敌本身,使天敌死亡 ; 有的感染寄主或猎物(包括人工饲料),使天敌 产品 质量差或因感染严重无法继续正常生产天敌产品。 对天敌昆虫产品 质量的 检测方法 主要 包括 以下方面 形态学检测,如对饲养的天敌个体的畸形率等;生物学检测,如对天敌昆虫各个发育期的检测 ,如生命表的方法 [7];生态学检测,如对寄生率或捕食率的检测;生物化学检测,如对早期蛹质量生物化学的检测;行为学检测,如对寄生、捕食和飞行等行为的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如对天敌品种的鉴别和大量饲养中遗传变异的检测 ; 田间 综合 表现 试验调查 。 下面以大 草蛉 Chrysopa pallens( Rambur)为例来介绍 天敌昆虫产品质量控制 的具体方法。 ( 1)检测大草蛉卵质量卵孵化率( 5 d 内卵孵化数),每个卵样本数为 100 粒,重复 3 次,平均孵化的幼虫数 ≥ 70,为防止孵化的幼虫互相残杀,卵一定要分开放置。 ( 2)检测大草蛉幼虫质量 幼虫在 4 d 内要发育到 2 龄幼虫,若以桃蚜 Myzus persicae( Sulzer) 为猎物,检测 2 龄幼虫捕食效率 /搜寻能力每个检测幼虫样本数为 10,重复 3 次,平均每头幼虫 3 d 内捕食蚜虫数 > 40。具 体实验方法为检测捕食者质量和捕食能力,准备琼脂叶片,使用带盖并能密封的培养皿(直径 13.5 cm,高 2 cm),盖打孔并粘尼龙网以便透气,培养皿底部浇注 5 mm 厚 1.5的琼脂,在琼脂凝固之前,在其上放一叶片,然后用软毛笔转移 20~ 30 头已开始生殖的成蚜到叶片上,盖上培养皿盖平放,24 hz 后移走成蚜留下幼蚜并计数( ≥ 100),同时用毛笔接种一头 2 龄幼虫放在培养皿中 , 每天观察记载 第 2 期 曾凡荣 等 天敌 昆虫品质控制方法 325 大草蛉幼虫捕食蚜虫数 量 。 2 控制天敌昆虫产品质量方法 2.1 控制天敌昆虫产品质量 考虑因素 不同天敌昆虫 的 产品质量控制 标准 有所 不同, 但检验 天敌昆虫产品质量标准 均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1) 释放天敌个体 必需 具有能够从释放点找到目标的能力,如寄主或猎物 。 ( 2)天敌 具有与目标 成功 结合的能力,如天敌成功寄生或捕食 。 ( 3)天敌 具有能够在田间存活和继续找到寄主或猎物的能力 。 ( 4) 如果释放的目的是在田间建立永久性种群(季节性接种释放),天敌还要具有繁殖后代,并能在不良环境季节生存从而在田间建立自己种群的能力 [8]。 保持 天敌产品质量保持高标准,天敌饲养效率高和田间表现好, 还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 1) 起始种群品系的选择与建立,要防止 遗传基因的单一和丢失,且具有一定规模的起始种群密度 。起始种群的大小直接影响基因库中基因的变化。建议天敌起始种群个体数 不小于 1000 头 [9]。 ( 2) 留意起始种群原来的天然生存环境, 以便 为以后大量饲养、天敌释放点的防治效果及其异地输出等 提供 借鉴 。 ( 3) 饲养种群的保持。 天敌 种群要规范饲养,进行相应 的 生产控制和过程控制 , 无论是天然饲料、替代饲料或人工饲料, 都要满足天敌昆虫的营养需求,避免营养不良对天敌昆虫质量的影响 [10-12]。 ( 4) 天敌生产者在天敌昆虫产品的收获和天敌产品的包装,如包装填充材料、温湿度要求 、营养供应(氧气、饲料、蜂蜜等)都要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标准 ,以确保天敌的储存、运输过程中的质量要求 。 ( 5) 天敌释放前 ,应考虑 天敌对释放 的 环境条件 或 田间寄主 进行 熟悉和学习 的训练 过程 ,让其 适应释放点 的 环境条件 。 ( 6) 释放时遵守天敌释放的质量控制要求,如考虑天敌的 靶 标害虫、释放时机、释放量等相关要求。 2.2 天敌昆虫种群复壮 方法 在 天敌虫种引进早期 , 由于选择和内交 等, 饲养种群的遗传 多样性很 低,随后由于突变和重组有所回升,但远低于自然种群的水平 [13]。而且这种近亲繁殖下的变异性与自然种群的也不一致 , 导致饲养 种群适应野外环境的能力降低。 同时 长期人工饲养引起 昆 虫飞翔能力下降 、 交尾时间发生改变 、 雌虫的交尾次数增加等 [14,15]。要保持天敌的质量就必须进行天敌的种群复壮 ,天敌种群复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1) 引进新 的天敌 种群 。 ( 2) 以野外大纱笼作为半自然条件饲 养 、 复壮 。 ( 3)将 引进野生 种群与室内种群 进行杂交 。 ( 4) 将两个饲养品系杂交 , 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其遗传结构 , 提高释放虫的品质 [16]。 ( 5) 多个不同饲养环境下的锻炼和复壮,包括适应寄主或猎物及释放地环境条件等 。 ( 6) 增强 、优化人工 饲 料营养配比 [12,17,18]或添加昆虫促生长和产 卵因子 来改善扩繁天敌的营养状况从而促进天敌种群的 活力 。 参 考 文 献 [1] 忻介六 . 天敌昆虫的品质管理问题 [J]. 昆虫天敌 , 1982, 43 56-60. [2] van Lenteren J C, Tommasini M G. Mass production, storage, shipment and release of natural enemies[M]//van Lenteren J C ed. Quality Control and Productiong of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Theory and Testing Procedures. Cambridge, MA CABI Publishing, 2003, 181-189. [3] 徐学农 , 王恩东 . 国外昆虫天敌商品化生产技术及应用 [J]. 中国生物防治 , 2008, 241 75-79. [4] Dichel M. Quality control of mass rearing arthropods nutritional effects on perance of predator mites[J].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 1992, 1085 462-475. [5] Leppla N C, Fisher W R.Total quality control in the insect mass production for insect pest management[J].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 1989, 108 326 中 国 生 物 防 治 学 报 第 34 卷 452-461. [6] Grenier S, de Clercq P. Comparison of artificially vs. naturally reared natural enemies and their potential for use in biological control[M]//van Lenteren J C ed. Quality Control and Production of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Theory and Testing Procedures. Cambridge, MA CABI Publishing, 2003, 115-131. [7] Portilla M, Ramos-Morales J A, Rojas M G, et al. Life tables as tools of u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for arthropod mass production[M]//Ramos-Morales J A, Rojas M G, Shapiro-Ilan D I, eds. Mass Production of Beneficial Organism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013, 241-275. [8] Nunney L. Managing captive populations for release a population-genetic perspective[M]//van Lenteren J C ed. Quality Control and Production of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Theory and Testing Procedures. Cambridge, MA CABI Publishing, 2003, 73-87. [9] Bartlett A C. Guidelines for genetic diversity in laboratory colony establishment and maintenance[M]//Singh P, Moore R F, eds. Hand Book of Insect Rearing, Vol.1.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Elsevier, 1985,7-17. [10] Rull J, Birke A, Ortega R, et al. Quantity and safety vs. Quality and perance conflicting interests during mass rearing and transport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programs[J]. Entomologia Experimentalis et Applicata, 2012, 1421 78-86. [11] Liu F, Liu C, Zeng F. Effects of an artificial diet on development, reproduction and digestive physiology of Chrysopa septempunctata[J]. BioControl, 2013, 586 789-795. [12] Liu F, Zeng F. The influence of nutritional history on the functional response of Geocoris pallidipennis to its prey, Myzus persicae[J]. Bulletin of Entomological Research, 2014, 1046 702-706. [13] Bartlett A C. Genetic change during insect-domestication[M]//King E G, Leppla N C, eds. Advances and Challenges in Insect Rearing.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Southern Region, New Orleans, Louisiana, 1984, 2-8 [14] Proverbs M D. 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in codling moth control[J]. Proceedings Series, 1982, 85-100. [15] Economopoulos A P, Zervas G A. The quality problem of olive flies produced for SIT experiments[C]//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and Radiation in Insect Control Proceeding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Sterile Insect Technique and the Use of Radiation in Genetic Insect Control, Vienna, 357-368. [16] Wood R J. Genetics applied to pest control[J]. Folia Biologica, 1983, 292 188-199. [17] Ramos-Morales J A, Rojas M G, Shapiro Ilan D I, et al. Self-selection of two diet components by Tennebrio molitor Coleoptera Tenebrionidae larvae and its impact on fitness[J].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 2011, 4050 1285-1294. [18] Riddick E W, Wu Z. Mother-offspring relations prey quality and maternal size affect egg size of an acariphagous lady beetle in culture[J]. Psyche, 2012, article ID 764350.
展开阅读全文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