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科学种植 Ke xue zhongzhi西花蓟马属于缨翅目蓟马科花蓟马属,其属于 多 食性昆虫,能取食大多数的开花植物,危害植株生长,同时还能传播包括番茄斑萎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质量。西花蓟马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包括美洲 、日本、 以色列、 荷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范围内,西花蓟马在 2003 年于北京被首次报道,之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发生危害,逐渐成为我国设施蔬菜重要害虫。烟粉虱属于同翅目粉虱科,寄主范围广泛,还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时还能传播包括双生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给田间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害。烟粉虱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在我国,烟粉虱自 2000 年以后,才在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山东等地发生严重危害,给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了危害。为明确烟粉虱成虫和西花蓟马成虫在日光温室菜椒上的空间分布,在济南市商河县西真村进行了田间定点定株的系统调查。1.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玉皇庙街道办事处西真村日光温室进行。 供试日光温室,坐北朝南,入口在温室东侧 。供试菜椒品种为 “中椒 5 号 ”,每垄种植 2 行,株行距 70cm35 cm;菜椒定植时间为 8 月中旬,长势良好,生长基本一致。1.2 调查方法菜椒自定植之日起开始调查,每 10d 左右调查 1 次。 采用定点定株调查方法:将日光温室自东向西平均分为 5 小区,在每个小区的中间位置选取菜椒 2 行,在每行菜椒的南 、中 、北各固定 5 株菜椒,每株菜椒植株上选取上中下共15 个叶片,调查记录菜椒植株上烟粉虱的数量,同时选取每株菜椒植株上选取上中下共 6 朵花,调查记录菜椒植株上西花蓟马的数量 。调查时间为 2016 年 8 月 29 日 11 月16 日。2.结果与分析2.1 烟粉虱与西花蓟马成虫在日光温室的垂直分布由图 1 可以看出,日光温室内,烟粉虱与西花蓟马成虫发生量在菜椒上呈现由上到下逐渐递减的趋势。从时间动态来看,烟粉虱成虫数量从定植日起至 9 月中旬上 、中 、下部上的虫量在 03.16 头 /叶之间,之后逐步上升,直到 10月上旬出现高峰期,上部为 6.23 头 /叶,中部为 5.11 头 /叶,而下部虫量在 11 月上旬达到峰值为 0.77 头 /叶(图 1-B);日光温室菜椒上烟粉虱与西花蓟马成虫的空间分布李娇娇 周仙红 陈 浩 白婷婷 张安盛日光温室菜椒上烟粉虱与西花蓟马成虫的空间分布李娇娇 周仙红 陈 浩 白婷婷 张安盛90科学种植Ke xue zhongzhi西花蓟马成虫数量从定植日起至 9 月下旬上、 中、 下部 上 的虫量在 02.33 头 /花之间,之后逐步上升, 10 月中下旬出现高峰期,上部为 3.72 头 /花,中部为 1.87 头 /花,而下部虫量在 11 月上旬达到峰值为 0.71 头 /花(图 1-A) 。A. 西花蓟马成虫在日光温室菜椒上垂直方向的分布;B.烟粉虱成虫在日光温室菜椒上垂直方向的分布;2.2 烟粉虱与西花蓟马成虫在日光温室的南北分布由图 2 可知,在日光温室内,西花蓟马成虫在南北方向上的分布呈由南向北逐渐增加的趋势,烟粉虱成虫在南北方向上呈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趋势 。烟粉虱成虫数量南 、中、 北方向自定植日起至 10 月上旬均呈现随着时间逐渐上升的趋势,南部地区达到峰值为 6.01 头 /叶,中部地区 4.32头 /叶,北部地区为 3.46 头 /叶,之后虫量逐渐下降,图 2-b可知,烟粉虱在日光温室南部虫量较多,中部与北部地区相差不大;西花蓟马成虫数量南 、中 、北方向自定植日起至 10月下旬均呈现随着时间逐渐上升的趋势,北部地区达到峰值为 3.84 头 /花,中部地区 2.75 头 /花,北部地区为 2.21 头 /花,之后虫量逐渐下降,图 2-a 可知,西花蓟马在日光温室北部虫量较多,中部与南部地区相差不大。a.西花蓟马成虫在日光温室菜椒上垂直方向的分布; b.烟粉虱成虫在日光温室菜椒上垂直方向的分布;3.结论与讨论本试验中,西花蓟马成虫数量在日光温室菜椒上由南到北逐渐增加,由上到下逐渐减少。 裴昌莹等关于西花蓟马在日光温室的分布表现为西花蓟马在南北方向上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与本研究中结果相似。 这一分布差异可能与日光温室内不同位置的温、 湿度及光照条件相关,尚需进一步研究,而在垂直方向上由上到下逐渐减少的分布则与西花蓟马的趋嫩性有关。本研究中,烟粉虱成虫数量在日光温室菜椒上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由上到下逐渐减少 。杨海林等关于烟粉虱在烟株上的垂直分布特征为上部中部下部,与本试验结果相似。而烟粉虱由上到下逐渐减少可能是因为成虫喜欢群集于上部嫩叶取食,且随着新叶长出成虫不断上移。 所以研究烟粉虱成虫的空间特性,有利于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如可以根据烟粉虱在菜椒叶片上的分布情况,防治时抓好关键叶片和关键位置能有效阻断成虫的扩散,预防病虫害大发生。(作者单位: 501000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9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