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菌种良好作业简明规范(山东省).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平菇菌种良好作业简明规范(山东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平菇菌种良好作业简明规范(山东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平菇菌种良好作业简明规范(山东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平菇菌种良好作业简明规范(山东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平菇菌种良好作业简明规范(山东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菇菌种良好作业简明规范 一、环境清洁消毒 1.每天应清洁场区、车间、走道等,保持生产区清洁干净;清洗使用完毕的机械设备。 2.每周应系统清洁培养室、走道、车间,并用消毒剂拖擦地面。 3.每月应对冰箱、空调、空气过滤网清洁一次。 4.每培养一批次应对培养室进行消毒。 5.冷却室、接种室、缓冲室使用前后,应进行消毒。接种箱或无菌操作台每次用完后,应用消毒液擦拭干净。接种区应保持清洁。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应按照一般生产区与洁净区的不同要求,搞好个人清洁卫生。不应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接种室;接种人员进入接种室前,应更换工作服、帽、鞋,并洗手、消毒。 二、操作流程 制定菌种生产工艺流程,并制定岗位操作规程,明确主要生产环节工序操作要求及岗位职责。 三、种源要求 按照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有关要求,选用适于当地栽培的平菇品种,所选品种应出菇及转潮快、抗逆性及抗杂菌力强、优质、高产,从具有相应资质的供种单位引种。 四、培养基(料)配方 1.平菇母种常用培养基及其配方 (1)PDA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马铃薯200克(煮汁),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自然。 (2)CPDA培养基(综合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马铃薯200克(煮汁),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1.5克,硫酸镁0.5克,复合维生素B片 (每片含维生素B1 3毫克,维生素B2 1.5毫克,维生素B6 0.2毫克,烟酰胺10毫克,右旋泛酸钙1毫克)1片,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自然。 2.平菇原种和栽培种常用培养基配方 (1)阔叶树木屑36%,棉籽壳50%,麦麸12%,蔗糖1%,无水硫酸钙1%,含水量60%,pH6.06.5。 (2)阔叶树木屑35%,玉米芯粉45%,麦麸18%,蔗糖1%,无水硫酸钙1%,含水量62%,pH6.06.5。 (3)棉籽壳88%,麦麸10%,蔗糖1%,无水硫酸钙1%,含水量60%,pH6.06.5。 (4)棉籽壳48%,玉米芯粉38%,麦麸12%,蔗糖1%,无水硫酸钙1%,含水量62%,pH6.06.5。 五、培养基(料)制备 应由专人管理生产用培养基(料),专人负责母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的配制。根据培养基(料)配方,精确称量,按程序配制,并详细记录。 六、分装灭菌 母种培养基分装量为试管总容积的1/5至1/4。灭菌后的试管倾斜摆放,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长度的1/2至2/3。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装至距离瓶(袋)口不少于60毫米处。灭菌前检查灭菌对象是否放置正确。按照设备操作规定灭菌,并做好详细记录。 七、接种 进行接种箱(室)或无菌操作台及其内部的接种用具消毒。接种全过程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并做记录。接种后及时贴好标签。 八、菌种培养 培养室使用前2天应进行药物消毒。用66%二氯异氰尿酸钠烟剂34克/立方米密闭熏蒸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排除残留气味。接种后,菌种应分品种排放于培养室内培养发菌。温度控制在2426,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以下,并保持通风、避光培养条件。 九、出菇试验 所有生产菌种应每年进行出菇试验,性状稳定的方可投入生产使用。出菇试验最小规模:袋(瓶)栽菇类每品种45袋(瓶),分三组重复,每组15袋;床栽菇类每品种6平方米,分三组重复,每组2平方米。 十、质量检验 1.原料检验 原料入库前应经专人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入库。各生产工序阶段产品都要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转入下一生产流程。 2.菌种检查 应指定专人负责菌种检查。检查员应熟练掌握检验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检验设备,熟悉平菇菌丝生长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能识别平菇菌种、杂菌及其它有害生物。 (1)母种检查 接种24小时后应做首次检查,检出未接活或受污染者。母种菌落长至直径23厘米时,进行第二次检查,长满前再检查一次,检出污染或生长不良的菌种。 (2)原种及栽培种检查 原种及栽培种在菌丝封口前,隔日例行检查。原种菌丝封口后应每周检查一次,直至售出或使用为止。栽培种封口后,满袋前每周检查两次,满袋后每周检查一次。 (3)使用种检查 所有菌种使用或出售前应逐个检查。发现标签与菌种不符或可疑者以及排放错误,应及时报告,逐批追溯检查,提出分析意见,并记录。菌种检查应做详细记录。 3.不合格品处理 检验不合格的原料和中间产品应退回,不再用于生产。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应做返工或销毁处理。 (1)因灭菌设备故障,操作失误或停电、停水等可能导致灭菌偏差时,应重新灭菌,并做记录和必要的说明。再次灭菌的菌种应另行标记,以便生产中重点跟踪检查。 (2)受病虫害侵染危害造成的不合格品,应及时密封、捡出,并进行灭活处理。若发现螨类等害虫,应密封培养室进行药物熏蒸。 (3)在工序检验和最终检验中发现的批量不合格品,检验员出具不合格品通知单并及时捡出。连续两批次出现批量报废品的应停产。待作出评估,制定切实解决方案后方可恢复生产。 (4)菌种检验员负责监督不合格品处理。不合格品处理应有记录。 十一、入库留样 完成培养并通过质量检验的菌种要及时登记入库。各级菌种都应留样备查,留样数量为每批次母种35支,原种和栽培种57瓶(袋),于46下贮存。留样贮存至正常生产条件下该批菌种出第一茬菇。 十二、菌种档案 1.档案内容 (1)应指定专人建立菌种档案,包括菌种保藏档案、菌种生产档案和菌种销售档案。 (2)保藏档案应记录菌种来源、主要性状、保藏方法、保藏条件、转管次数、生产试验结果、出菇试验情况。 (3)生产档案按照不同品种分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菌种建立档案,应记录菌种来源、生产时间、基质、培养条件、数量、质量、技术负责人、检验记录等内容。 (4)菌种销售档案应记录菌种名称、类别、生产与销售时间、数量、质量及购买者信息等内容。 2.归档保存 (1)应分类、分时间段整理记录归档。归档前应有相应责任人签名确认。 (2)档案应按照性质划定为不同的受控状态,对保存的档案实行分级查阅管理。 (3)菌种档案由档案室统一保管。菌种保存档案为永久性档案。菌种生产档案、菌种销售档案保存至菌种售出后2年。过期档案销毁应做记录。 备注:本规程摘编于DB37T 2242-2012平菇菌种良好作业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