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质量安全控制简明技术规范(山东省).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质量安全控制简明技术规范(山东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质量安全控制简明技术规范(山东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质量安全控制简明技术规范(山东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质量安全控制简明技术规范(山东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质量安全控制简明技术规范 一、原辅材料 根据食用菌栽培种类因地制宜进行选择原辅材料,新鲜、干燥、纯净、无霉、无虫、不结块、无污染、无异味。 二、菌种 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商品性好、货架期长、适宜工厂化生产的品种。从具相应资质的供种单位引种,并可以清楚地追溯菌种的来源。 三、配料、拌料 培养料配制基本原则:根据栽培菇种选择栽培原料和适宜的碳氮比配方。采用自动拌料机械,木腐菌主要利用螺旋叶片式搅拌机或绞龙搅拌机进行搅拌,草腐菌利用草料混合机进行搅拌,重点要求原材料搅拌均匀,湿度一致,无死角,无干料块、不酸败。 四、装瓶(袋) 利用装瓶(袋)生产线或装瓶联合机、液压式装袋机等设备,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均匀地装入专用塑料瓶(袋)中,尽快完成打孔和封口。 五、灭菌 装瓶(袋)后立即进行高温高压灭菌。灭菌锅灭菌压力1.21.6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21123,保持1.5小时。 六、接种 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接种。接种宜选择长满瓶后继续培养715天的适龄菌种,采用自动接种机进行接种,接种前各工作部件用75%乙醇喷雾与擦拭消毒,接种人员需穿戴干净且经过消毒的衣、帽、鞋和口罩,通过风淋室洁净后进入接种室。 七、菌丝培养 按照栽培食用菌种类生物学特性创造最适菌丝生长培养环境,在接种后7天应查看菌丝生长情况。发现污染瓶(袋),应及时将其清理出培养室,当菌丝生理成熟后便可进行出菇管理。 八、出菇管理 根据不同品种的要求选择最佳的出菇模式,并按子实体生长不同阶段特点做好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管理。 九、病虫害安全防控 1.总则 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从选用抗病虫品种、加强消毒预防、物理防治、生态防治和加强管理等多途径达到防治目的。 2.农业措施 选用抗病性和抗逆力强、适应性广的品种,定期复壮或轮换使用菌种,保证生产用种质量。培养料灭菌后应达到无菌状态,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接种,发菌场所保持整洁卫生、空气新鲜,降低空气湿度。发菌期温度不超过25,避光培养,定期检查,及时剔除杂菌污染瓶,集中处理。加强出菇区内外环境的卫生管理。出菇区走廊每天清洗一次,菇房每次使用前后用蒸汽高温消毒。及时清除、隔离发病或有虫害的子实体,清除受污染的菌瓶(袋),洗净消毒操作工具。废料和废菇体应清运至离生产区下风向1500米以外的地方。 3.物理措施 菇房走廊及发菌室安装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捕鼠器。菇房门口及通风口设置空气净化过滤器和防虫纱网。 4.生态防控 发菌阶段保持培养室适宜的温度,降低空气湿度,适度通风,避光发菌。出菇期间保持菇房内不同生育期的适宜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避免高温高湿、通气不良。 十、产品包装、贮运 1.包装 根据客户对产品规格及包装的要求,将分级处理好的蘑菇装入干净、专用的包装容器内。包装材料不得使用含有甲醛、荧光增白剂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包装材料。 2.贮运 鲜菇宜采用冷链运输。在4左右低温贮藏、气调贮藏或速冻保鲜。贮藏仓库应干净,无有害物质残留,7天内未使用过禁用物质处理。 十一、建立生产档案 建立生产档案,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与产品安全质量有关的信息,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生产记录档案应保留3年以上。 备注:本规程摘编于DB37/T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