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西北植物学报 2 0 2 4 4 4 1 2 1 8 3 7 1 8 4 7 Acta Bot Boreal Occident Sin h t t p x b z w x b a l l j o u r n a l n e t x b z w x b h o m e 引用格式 刘佳苗 唐红 朱佳辰 等 3种生长调节剂对紫斑牡丹开花及枝条生理特性的影响 J 西北植物学报 2 0 2 4 4 4 1 2 1 8 3 7 1 8 4 7 L I U J M T A N G H Z H U J C e t a l E f f e c t s o f t h r e e k i n d s o f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 s o n f l o w e r i n g a n d b r a n c h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Pae onia rockii J A c t a B o t a n i c a B o r e a l i O c c i d e n t a l i a S i n i c a 2 0 2 4 4 4 1 2 1 8 3 7 1 8 4 7 DOI 1 0 7 6 0 6 j i s s n 1 0 0 0 4 0 2 5 2 0 2 4 0 4 8 6 收稿日期 2 0 2 4 0 9 0 2 修改稿收到日期 2 0 2 4 1 0 1 8 基金项目 甘肃省牡丹工程研究中心项目 X Z 2 0 1 8 1 1 2 0 甘肃省科技厅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1 6 0 4 N K C A 0 5 3 作者简介 刘佳苗 2 0 0 0 女 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研究 E m a i l 1 0 2 7 8 4 8 5 4 4 q q c o m 通信作者 唐 红 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园林观赏植物遗传育种研究 E m a i l t a n g h g s a u e d u c n 3种生长调节剂对紫斑牡丹开花及 枝条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佳苗1 唐 红1 朱佳辰2 陶宣霖1 薛娜娜1 1 甘肃农业大学 林学院 兰州 7 3 0 0 7 0 2 甘肃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兰州 7 3 0 0 7 0 摘 要 目的 探讨3种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紫斑牡丹开花及枝条生理特性的影响 为其开花性状化学调控提供理 论依据 方法 以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官滩沟紫斑牡丹培育基地的 象牙白 为材料 在花芽分化前分别叶面喷施 1 0 0 3 0 0 5 0 0 m g L的I A A G A 3和6 B A 以清水为对照 考察植株盛花期开花情况以及枝条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 调节物质含量等生理指标变化 结果 与对照相比 3种生长调节剂均能不同程度增加紫斑牡丹开花数和重瓣率 且5 0 0 m g L 6 B A处理效果最好 其单 重瓣花枝条的S O D P O D活性及脯氨酸含量也最高 紫斑牡丹枝条中 S O D P O D和C A T活性与植株开花数和重瓣率均呈正相关 在开花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并以S O D表现 更为突出 3种生长调节剂处理紫斑牡丹开花数 重瓣率及枝条各项生理指标分别在5 0 0 m g L 6 B A 5 0 0 m g L G A 3及3 0 0 m g L G A 3处理下表现最佳 结论 3种生长调节剂均通过枝条生理指标直接或间接促进增加紫斑牡 丹开花数和雄蕊瓣化程度 但促进程度存在差异 其中以5 0 0 m g L 6 B A处理的开花数和重瓣率增幅最大 关键词 生长调节剂 紫斑牡丹 开花 雄蕊瓣化 生理特性 中图分类号 Q 9 4 5 7 9 S 6 8 5 1 1文献标志码 A Effects of three kinds of growth regulators on flowering and branch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eonia rockii L I U J i a m i a o 1 T A N G H o n g 1 Z H U J i a c h e n 2 T A O X u a n l i n 1 X U E N a n a 1 1 C o l l e g e o f F o r e s t r y G a n s u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L a n z h o u 7 3 0 0 7 0 C h i n a 2 C o l l e g e o f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G a n s u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L a n z h o u 7 3 0 0 7 0 C h i n a Abstract Objective T h e s t u d y a i m s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t h r e e k i n d s o f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 s o n t h e f l o w e r i n g a n d b r a n c h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Paeonia rockii a n d t o p r o v i d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b a s i s f o r t h e c h e m i c a l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f l o w e r i n g t r a i t s o f P rockii Methods W i t h X i a n g y a b a i f r o m G u a n t a n g o u P rockii C u l t i v a t i o n B a s e i n Y u z h o n g C o u n t y L a n z h o u C i t y G a n s u P r o v i n c e a s t h e m a t e r i a l t h r e e k i n d s o f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 s I A A G A 3 a n d 6 B A a t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o f 1 0 0 3 0 0 a n d 5 0 0 m g L w e r e s p r a y e d o n t h e l e a v e s b e f o r e f l o w e r b u d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w i t h w a t e r a s t h e c o n t r o l T h e c h a n g e s o f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i n d e x e s i n c l u d i n g f l o w e r i n g a t f u l l b l o o m s t a g e a n t i o x i d a n t e n z y m e a c t i v i t y a n d o s m o t i c a d j u s t m e n t s u b s t a n c e c o n t e n t o f b r a n c h e s w 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Results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t h e c o n t r o l t h e t h r e e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 s i n c r e a s e d t h e n u m b e r o f f l o w e r s a n d t h e r a t e o f d o u b l e p e t a l f l o w e r s t o v a r y i n g d e g r e e s a n d t h e e f f e c t o f 5 0 0 m g L 6 B A t r e a t m e n t w a s t h e b e s t T h e S O D a c t i v i t y P O D a c t i v i t y a n d P r o c o n t e n t o f t h e s i n g l e p e t a l b r a n c h e s a n d d o u b l e p e t a l b r a n c h e s w e r e t h e h i g h e s t T h e a c t i v i t i e s o f S O D P O D a n d C A T i n t h e b r a n c h e s o f P rockii w e r e p o s i t i v e l y c o r r e l a t e d w i t h t h e n u m b e r o f f l o w e r s a n d t h e r a t e o f d o u b l e p e t a l f l o w e r s w h i c h p l a y e d a n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f l o w e r i n g p r o c e s s w i t h S O D w a s m o r e p r o m i n e n t T h e n u m b e r o f f l o w e r s r a t e o f d o u b l e p e t a l f l o w e r s a n d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i n d e x e s o f t h e b r a n c h e s w e r e t h e b e s t u n d e r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5 0 0 m g L 6 B A 5 0 0 m g L G A 3 a n d 3 0 0 m g L G A 3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Conclusion T h e t h r e e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 s d i r e c t l y o r i n d i r e c t l y i n c r e a s e d f l o w e r i n g n u m b e r a n d s t a m e n p e t a l i n g d e g r e e o f P rockii t h r o u g h t h e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i n d e x e s o f t h e b r a n c h e s b u t t h e r e w e r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i n t h e d e g r e e o f p r o m o t i o n a m o n g w h i c h t h e n u m b e r o f f l o w e r i n g a n d t h e r a t e o f d o u b l e p e t a l i n g o f t h e 5 0 0 m g L 6 B A t r e a t m e n t i n c r e a s e d t h e m o s t Key words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 Paeonia rockii f l o w e r i n g s t a m e n p e t a l i z a t i o n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紫斑牡丹 Paeonia rockii 又名甘肃牡丹 西北牡 丹 是毛茛科 R a n u n c u l a c e a e 芍药属 Paeonia L 多 年生宿根落叶灌木 是中国珍贵的花卉种质资源 花 瓣呈红 粉 白等颜色 上有深紫色斑点 因此得名紫 斑牡丹 牡丹作为中国传统园艺植物中的瑰宝之一 以其华丽的花朵和悠久的历史而备受瞩目 其株形 优美 花朵硕大 花色艳丽 雍容华贵 具有较高的观 赏价值 独特的花瓣形态和多元化的花色赋予园林 美化和文化传承方面的地位 再者 牡丹花朵有不 同瓣化程度多种形态 其中重瓣型的花朵更加饱满 美丽 1 在园林植物观赏中更受青睐 紫斑牡丹品 种群是由野生的单瓣花经过不断自然进化 具有以 雄蕊瓣化为主的半重瓣 重瓣 极重瓣等丰富的花 型 且在同株紫斑牡丹上可表现出多种花型 2 紫斑牡丹重瓣花起源的主要方式之一为雄蕊瓣 化 具体是指雄蕊失去花药并扁化扩大或雄蕊上端 扩大转变为花瓣状的过程 3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中存在诸多因素影响未来开花的形态 前人研究表 明 基因 4 生长调节剂 5 温度 6 光照 水分 7 等 因素都会对植物成花造成影响 目前 关于花朵发 生雄蕊瓣化的原因研究多集中在转录组分析和关键 基因挖掘上 8 前人关于除基因外其他因素是否对雄 蕊瓣化产生影响只做了简单的研究 在研究中发现雄 蕊瓣化与生长调节剂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9 在生长调节剂中 生长素 I A A 能够促进植物生 长和蛋白质合成 同时对花发育有促进作用 1 0 赤 霉素 G A 3 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 诱导开花及可 能促进花发育成畸形的作用 1 1 6 苄氨基腺嘌呤 6 B A 具有促进植物细胞分裂 诱导植物花芽形成的作 用 1 2 花朵的畸形化程度在一定条件下受植株生长 调节剂的影响 例如 康乃馨 W h i t e S i m 在生长素 和赤霉素分别处理后出现花瓣增多现象 1 3 月季 Rosa chinensis 在开花第1年重瓣花少而不稳定 在 2 3年后花轮增加而且更加稳定 这似乎受到生长 调节剂的影响 1 4 同时 生长调节剂除了对雄蕊瓣 化产生影响外 还会对开花数量及品质产生影响 例 如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会对迷你蝴蝶兰 M i n i a t u r e Phalaenopsis 花苞数量产生影响 5 绿莹 石斛 Dendrobium L y i n g 开花株数和开花率在不同生长 调节剂处理间差异显著 1 5 不同浓度G A 3和6 B A也 会影响企剑白墨 Cymbidium sinense Q i j i a n B a i m o 开花数量及品质 1 6 另外 前人还研究了生长调节 剂对其他种类植物开花的影响 并探讨其抗氧化酶活 性 渗透调节物质及丙二醛含量变化 花器官作为异 养器官 依赖于糖类等碳水化合物提供充足的能量以 保障其正常发育 在开花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 分配对开花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 可溶性蛋白会参与 花器官的形成 而渗透调节物质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 解外界不良环境对植株造成的伤害 超氧化物歧化 酶 S O D 过氧化物酶 P O D 过氧化氢酶 C A T 可 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 控制脂质过氧化和保护细胞膜 系统免受损害 酶活性高低也会影响开花花期 M D A 含量作为细胞膜损伤的标志物 也与花朵自然衰败有 关 高M D A含量会促进植株衰败 1 7 1 9 因此 观测 植物以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不仅可以了解生长调 节剂通过调控植株体内哪些生理指标来间接影响开 花性状 而且可以了解生长调节剂是否会使植株抗逆 性发生变化 目前 国内对紫斑牡丹的研究多集中在繁育 2 0 油用性能 2 1 栽培 2 2 遗传 2 3 花粉活力 2 4 等方面 但在其开花性状及观赏性提升方面研究较少 喷施生 长调节剂对其开花和生理特征的影响更是鲜有报道 紫斑牡丹作为一种园林景观常用植物 提高其开花数 和瓣化程度对增加其观赏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本 试验以紫斑牡丹 象牙白 为研究对象 考察不同浓 度生长素 赤霉素和6 苄氨基腺嘌呤对紫斑牡丹开 花数 重瓣率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筛选出可有效增加 紫斑牡丹开花数和雄蕊瓣化的外源物质及其最适浓 8381西 北 植 物 学 报 4 4卷 度 并结合不同处理下开花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变化 趋势分析2种指标间相关性和贡献率 以期为紫斑 牡丹开花性状的化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也为提升 紫斑牡丹园林景观观赏价值奠定研究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 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选用紫斑牡丹品种 象牙白 种植于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官滩沟紫斑牡丹培育基地 其 植株生长环境一致 生长健壮 无病虫害 年龄相近 且开花情况基本一致 1 2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随机试验设计 2 0 2 3年6月上旬盛花 期进行试验材料的挑选 挂牌及开花情况记录 次 年 在试验材料花芽分化前开始喷施生长调节剂处 理 生长调节剂的选择及浓度设置参考张娇 1 9 张 瑞等 2 5 的试验并进行预实验 最后筛选出的生长调 节剂分别是I A A A G A 3 B 和6 B A C 均设置 1 0 0 1 3 0 0 2 5 0 0 3 m g L 3个浓度水平 共组 成9个处理 分别表示为A 1 A 2 C 2 C 3 用清水 处理作对照组 C K 每组处理设置3个重复 由于 生长调节剂易见光分解 因此选择在1 9 0 0喷施 所 用生长调节剂均现用现配 每个处理3株 用喷壶整 株喷洒保证叶面和叶背喷洒均匀 每隔7 d喷1次 共处理3次 1 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 3 1 开花指标 生长调节剂处理前先统计预选试验样本在盛花 期的开花数与重瓣率 从中挑选出长势和开花情况基 本一致的紫斑牡丹作为正式实验样本 次年于生长调 节剂处理后在植株盛花期再次统计样本开花情况 分 别记录植株的总开花数 单瓣花数与重瓣花数 计算重 瓣率 重瓣花数 总开花数 每个处理记录3株 1 3 2 枝条抗氧化酶活性 在植株达到盛花期时采集试验材料 分别挑选 靠近植株顶端的单瓣花和重瓣花各3朵 剪取花朵 生长点以下枝条1 0 c m 同一处理下选取3株作为 重复 迅速分类编号后用锡纸包裹并放入液氮罐中 速冻 带回实验室后转移至 8 0 超低温冰箱保存 用于后续测定抗氧化酶活性 S O D活性采用氮蓝 四唑法测定 P O D活性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 C A T 活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 2 6 2 7 称取0 5 g 枝条样品 加入相应抗氧化酶活性测定提取液 在预 冷的研钵中研磨成匀浆 4 下离心2 0 m i n 上清液 为粗酶液 分别加入对应反应溶液 S O D活性测定 时需要1支暗中对照管和3支光下对照管 加完反 应溶液立即对暗中对照管进行遮光处理 其他测定 管与光下对照管在3 0 0 0 4 0 0 0 l x下光照1 5 2 0 m i n 温度控制在2 5 3 5 之间 以暗中对照管调零 光下对照管为对照 测定5 6 0 n m处吸光值并计算 S O D活性 P O D和C A T活性均是在加完反应溶液后 用分光光度计分别在波长4 7 0 n m和2 4 0 n m下测定 2 m i n吸光度变化 最后分别计算P O D和C A T活性 测定指标时每个处理均进行3次重复 1 3 3 枝条渗透调节物质和丙二醛含量 采用与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相同的枝条取样方 法 可溶性糖 S S 含量测定用蒽酮比色法 先称取 0 2 g枝条样品剪碎混匀加入5 m L提取液沸水浴 3 0 m i n 将上清液过滤至2 5 m L容量瓶中 重复提 取2次 最后定容至2 5 m L 取过滤后溶液加入反应 试剂沸水浴1 0 m i n 在波长6 2 0 n m下测定吸光值 从标准曲线中计算S S含量 可溶性蛋白 S P 含量 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称取枝条样品0 5 g 加入1 0 m L提取液 在预冷的研钵中研磨成匀浆 4 下5 0 0 0 r m i n离心1 0 m i n 取上清液加反应试 剂 放置2 m i n后在波长5 9 5 n m下记录吸光值 用 标准曲线计算S P含量 脯氨酸 P r o 含量采用磺基 水杨酸法测定 称取0 5 g枝条样品 加入6 m L提 取液研磨至匀浆 沸水浴1 0 m i n后于4 下3 0 0 0 r m i n离心1 0 m i n 取上清液加入反应试剂 在波长 5 2 0 n m下测定吸光值 用标准曲线计算P r o含量 丙 二醛 M D A 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 称取 0 2 g枝条样品加入5 m L提取液研磨 离心提取上 清液 在上清液中加入反应试剂 沸水浴1 5 m i n 分 别测波长4 5 0 5 3 2 6 0 0 n m下吸光值 计算M D A含 量 2 6 2 7 测定指标时每个处理均进行3次重复 1 4 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E x c e l 2 0 1 9软件整理和汇总 用S P S S 2 7 0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通径分析 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用O r i g i n 2 0 2 1软件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 1 生长调节剂对紫斑牡丹开花性状的影响 喷施不同浓度I A A G A 3和6 B A后 紫斑牡丹 开花情况表现不尽相同 图1 并且开花数和重瓣 率发生显著变化 表1 表1表明 生长调节剂处 理前 2 0 2 3年 试验样本间开花数和重瓣率差异性 不大 在处理后 2 0 2 4年 出现明显变化 93811 2期 刘佳苗 等 3种生长调节剂对紫斑牡丹开花及枝条生理特性的影响 C K 为对照 无生长调节剂处理 分别表示2 0 2 3年和2 0 2 4年 A B C分别表示生长调节剂I A A G A 3和6 B A 而1 2 3分别表示1 0 0 3 0 0 5 0 0 m g L浓度 下同 图1 3种生长调节剂处理下紫斑牡丹开花情况 C K i s c o n t r o l w i t h o u t h o r m o n a l t r e a t m e n t s a n d d e n o t e i n 2 0 2 3 a n d i n 2 0 2 4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A B a n d C s t a n d f o r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 s I A A G A 3 a n d 6 B A w h i l e 1 2 a n d 3 s t a n d f o r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o f 1 0 0 3 0 0 a n d 5 0 0 m g L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s a m e a s b e l o w F i g 1 F l o w e r i n g o f P rocki u n d e r t r e a t m e n t s o f t h r e e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 s 表1 3种生长调节剂处理下紫斑牡丹开花性状 T a b l e 1 T h e f l o w e r i n g t r a i t s o f P rockii u n d e r t r e a t m e n t s o f t h r e e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 s 处理 T r e a t m e n t 总开花数 T o t a l n u m b e r o f f l o w e r s重瓣率 R a t e o f t h e d o u b l e p e t a l f l o w e r 处理前 B e f o r e t r e a t m e n t处理后 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处理前 B e f o r e t r e a t m e n t处理后 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C K 4 5 3 3 1 5 3 a 4 1 6 7 1 5 3 g 0 5 3 0 0 2 b 0 4 9 0 0 2 f A 1 4 3 6 7 0 5 8 a 5 3 6 7 2 0 8 c d 0 5 2 0 0 2 b 0 6 6 0 0 4 b c A 2 4 5 3 3 1 1 5 a 4 6 6 7 1 5 3 f 0 5 2 0 0 2 b 0 5 5 0 0 2 e A 3 4 4 6 7 1 5 3 a 5 1 6 7 2 0 8 d e 0 5 4 0 0 3 a b 0 6 5 0 0 1 c d B 1 4 4 0 0 2 6 5 a 4 9 3 3 1 5 3 e 0 5 6 0 0 5 a b 0 6 5 0 0 2 c d B 2 4 5 6 7 1 5 3 a 5 7 6 7 1 5 3 b 0 5 0 0 0 3 b 0 6 6 0 0 2 b c B 3 4 5 6 7 1 5 3 a 5 4 3 3 2 5 2 c 0 5 9 0 0 2 a 0 7 1 0 0 1 a C 1 4 3 3 3 1 5 3 a 4 6 6 7 1 1 5 f 0 5 5 0 0 4 a b 0 6 1 0 0 3 d C 2 4 3 3 3 2 3 1 a 5 7 6 7 1 5 3 b 0 5 2 0 0 2 b 0 6 9 0 0 3 b C 3 4 5 6 7 1 1 5 a 6 2 6 7 1 1 5 a 0 5 3 0 0 2 a b 0 7 3 0 0 1 a 注 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在0 0 5水平差异显著 P 0 0 5 下同 N o t e s D i f f e r e n t l o w e r c a s e l e t t e r s i n t h e s a m e c o l u m n i n d i c a t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t r e a t m e n t s a t 0 0 5 l e v e l P A 3 A 2 A 1 处理的开花数和重瓣率分别显著增加2 8 8 0 和 3 4 6 9 P B 3 B 1 重瓣率则表现为B 3 B 2 B 1 最高处 理植株总开花数和重瓣率分别比C K显著增加 3 8 4 0 和4 4 9 0 6 B A处理植株开花数和重瓣 率均表现为C 3 C 2 C 1 且各浓度处理间均差异显 著 C 3处理分别比C K显著增加5 0 4 0 和4 8 9 8 可见 各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紫斑牡丹开花性状整体 提升效果表现为6 B A G A 3 I A A 并以5 0 0 m g L 6 B A处理植株开花数增幅及重瓣率提升效果最好 同时 各生长调节剂处理开花数和重瓣率促进效果 最佳的浓度差异较大 6 B A均为5 0 0 m g L G A 3 分别为3 0 0 5 0 0 m g L I A A均为1 0 0 m g L 2 2 生长调节剂对紫斑牡丹单重瓣花枝条抗氧化 酶活性的影响 紫斑牡丹单 重瓣花枝条的3种抗氧化酶活性 在各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均与C K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且重瓣花枝条酶活性均高于单瓣花枝条 图2 其中 在I A A处理下 单 重瓣花枝条的 S O D和C A T活性均随处理液浓度升高先下降再上 升 而P O D活性则呈下降趋势 各处理大多与C K 差异显著 单瓣花枝条S O D活性以A 3处理最高 P O D和C A T活性均以A 1处理最高 它们分别C K 显著上升1 5 5 9 3 7 4 6 和2 7 1 5 重瓣花枝条 S O D P O D及C A T活性均表现为A 1处理最高 分 别比C K显著提升3 4 7 5 9 0 8 6 和1 9 3 8 P 0 0 5 在G A 3处理下 随生长调节剂浓度升高 2种枝条S O D和C A T活性均先上升再下降 P O D 活性则持续上升 各处理也大多与C K差异显著 单 重瓣花枝条S O D与C A T活性均以B 2处理最 高 P O D活性则以B 3处理最高 随6 B A浓度升 高 2种枝条S O D与P O D活性均呈逐渐上升趋势 单瓣花枝条C A T活性也呈逐渐上升趋势 而重瓣花 枝条C A 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 且在3 0 0 5 0 0 m g L浓 度下均显著高于C K 单瓣花枝条3种酶活性均在 C 3处理下最高 也显著高于其余生长调节剂处理 尤其是S O D活性较C K提升1 4 5 8 9 P 0 0 5 重瓣花枝条中S O D和P O D活性均以C 3处理最高 C A T活性以C 2处理最高 它们也显著高于其余生 长调节剂处理 尤其是P O D活性较C K显著提升 1 4 2 2 3 单瓣花枝条或者重瓣花枝条内不同小写字母表示 处理间在0 0 5水平差异显著 P 0 0 5 下同 图2 生长调节剂处理下紫斑牡丹单重瓣花枝条 S O D P O D和C A T活性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l o w e r c a s e l e t t e r s w i t h i n s i n g l e p e t a l b r a n c h e s o r d o u b l e p e t a l b r a n c h e s i n d i c a t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t r e a t m e n t s a t 0 0 5 l e v e l P 0 0 5 T h e s a m e a s b e l o w F i g 2 T h e a c t i v i t i e s o f S O D P O D a n d C A T i n b r a n c h e s o f t h e s i n g l e p e t a l f l o w e r a n d d o u b l e p e t a l f l o w e r o f P rockii u n d e r g r o w t h r e g u l a t o r t r e a t m e n t s 2 3 生长调节剂对紫斑牡丹单重瓣花枝条渗透调 节物质及MDA含量的影响 在各浓度生长调节剂处理下 紫斑牡丹单 重瓣 花枝条的S S S P P r o和M D A的含量与C K相比大 多发生显著变化 P 0 0 5 且重瓣花枝条含量均 高于单瓣花枝条 图3 其中 在I A A处理下 单 重瓣花枝条S S含量随处理浓度增加先上升再下 降 S P P r o和M D A含量则先下降再上升 2种枝条 14811 2期 刘佳苗 等 3种生长调节剂对紫斑牡丹开花及枝条生理特性的影响 S S含量均在A 2处理下最高 而其S P P r o和M D A 含量均在A 1处理下最高 在G A 3处理下 随喷施 浓度升高 单瓣花枝条S S含量逐渐下降 并以B 1 处理最高 重瓣花枝条S S含量则先下降后上升 并 在B 3处理下最高 单 重瓣花枝条S P含量随喷施 浓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 而P r o和M D A含量则先 下降再上升 S P含量在B 2处理下最高 而P r o和 M D A含量均在B 3处理下最高 B 2处理单 重瓣花枝条 S P含量比C K分别显著上升6 7 4 5 和7 0 5 6 P 0 0 5 在6 B A处理下 2种枝条S S S P和M D A 含量随处理浓度升高均先下降再上升 P r o含量则 呈逐渐上升趋势 2种枝条S S S P和P r o含量均在 C 3处理下最高 M D A含量均在C 1处理下最高 最 高值处理均与其他浓度处理差异显著 其中C 1处理 单 重瓣花枝条M D A含量较C K分别显著上升了 5 6 6 4 和7 1 8 6 P P O D P r o C A T S P S S M D A 其 决策系数排列为S O D P O D C A T M D A S P P r o S S 其通过其他指标响应紫斑牡丹开花数间接 效应的大小是C A T P r o S S S P S O D M D A P O D 可见 S O D活性的直接通径系数和决策系数 均最大 分别为0 5 5 7和0 7 0 6 它在生理指标中对 紫斑牡丹开花数的影响力度最大 P O D活性和P r o 含量的影响程度次之 但P O D和C A T活性通过S O D 活性对总开花数产生的间接正效应较大 紫斑牡丹枝条7个生理指标对雄蕊瓣化 花重 瓣率 的影响程度为C A T P r o P O D M D A S O D S S S P C A T P r o和P O D的直接通径系数 最大 它们对雄蕊瓣化贡献率最大 7个生理指标 的决策系数排列为P r o M D A C A T S O D P O D S P S S 其中P r o的决策系数最大 0 8 8 4 7个生理指标通过其他指标响应紫斑牡丹雄蕊瓣化 间接效应的大小是P r o S S M D A S P S O D P O D C A T 其中的S O D通过C A T对雄蕊瓣化产 生较大的间接正效应 间接通径系数为0 5 2 0 2 5 紫斑牡丹开花性状及生理指标综合性分析 通过对供试紫斑牡丹的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2481西 北 植 物 学 报 4 4卷 结果 图4 表明 在生长调节剂的处理下 紫斑牡丹 开花数和重瓣率与S O 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P 0 0 0 1 与C A 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P 0 0 1 与P O 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S O D 与C A 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重瓣率与 S O D和C A T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表2 紫斑牡丹开花数和雄蕊瓣化相关的生理指标通径分析 T a b l e 2 T h r o u g h p u t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i n d e x e s r e l a t e d t o f l o w e r i n g a n d s t a m e n p e t a l o d y o f P rockii 开花性状 F l o w e r i n g t r a i t 指标 I n d e x 相关系数 C o r r e l a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直接通径 系数 D i r e c t p a t h c o e f f i c i e n t 间接通径系数 I n d i r e c t p a t h c o e f f i c i e n t S O D P O D C A T S S S P P r o M D A总和S u m 决定 系数 R2 总开花数 T o t a l n u m b e r o f f l o w e r s S O D 0 9 1 2 0 5 5 7 0 2 5 4 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