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检 测 分 析 2025 25 4 116 125 保鲜与加工 Storage and Process 外源糖对设施栽培 红颜 草莓果实品质及香气 物质的影响 雷 宁 1 刘玉莲 1 马宗桓 2 王 海 2 1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达州 635001 2 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 为 了 明 确 外 源 糖 对 设 施 栽 培 红 颜 草 莓 品 质 及 香 气 物 质 的 影 响 分 别 以 100 mmol L 的 蔗 糖 T1 100 mmol L 的 葡 萄 糖 T2 和 100 mmol L 的 果 糖 T3 喷 施 草 莓 全 株 果 实 成 熟 期 测 定 品 质 和 香 气 物 质 含 量 结 果 表 明 喷 施 外 源 糖 显 著 改 善 了 草 莓 果 实 外 观 品 质 T1 处 理 后 显 著 增 加 了 果 实 单 果 质 量 纵 径 横 径 和 a 值 T1 T2 和 T3 处 理 均 显 著 提 高 了 果 实 的 可 溶 性 固 形 物 含 量 分 别 达 到 12 72 12 41 和 11 97 喷 施 外 源 糖 均 显 著 提 高 了 果 实 中 果 糖 和 蔗 糖 含 量 T3 处 理 果 实 果 糖 含 量 为 对 照 的 1 26 倍 T2 处 理 果 实 葡 萄 糖 含 量 为 对 照 的 1 19 倍 与 对 照 相 比 T1 和 T2 处 理 显 著 增 加 了 果 实 苹 果 酸 含 量 各 外 源 糖 处 理 均 显 著 提 高 了 果 实 中 各 类 香 气 物 质 总 含 量 T2 处 理 显 著 增 加 了 果 实 醇 类 醛 类 和 酸 类 物 质 总 含 量 T1 T2 和 T3 处 理 显 著 增 加 了 果 实 中 2 己 烯 醛 含 量 该 品 种 草 莓 共 有 特 征 性 香 气 物 质 9 种 果 实 香 型 主 要 为 花 香 型 果 糖 处 理 可 显 著 增 加 果 实 果 香 型 成 分 综 上 喷 施 外 源 糖 可 提 高 设 施 栽 培 红 颜 草 莓 果 实 品 质 改 善 果 实 香 气 物 质 成 分 果 糖 处 理 较 为 明 显 地 改 变 了 果 实 香 型 关键词 草莓 果实品质 香气物质 特征性香气 香型 Effects of Exogenous Sugars on Fruit Quality and Aroma Substances of Facility Cultivated Hongyan Strawberries LEI Ning 1 LIU Yulian 1 MA Zonghuan 2 WANG hai 2 1 Da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Dazhou 635001 China 2 Horticulture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 In this study the whole strawberry plants were sprayed with 100 mmol L sucrose T1 100 mmol L glucose T2 and 100 mmol L fructose T3 respectively and the fruit quality and aroma substances contents were measured at ripening stage aiming to clarify the effects of exogenous sugars on fruit quality and aroma substances of facility culti vated Hongyan strawberr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ogenous sugar spra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appearance qualities of strawberry fruits and T1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fruits weights longitudinal diameters trans verse diameters and a values The T1 T2 and T3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soluble solids contents in strawberry fruits reaching 12 72 12 41 and 11 97 respectively Exogenous sugar spray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ontents of fructose and sucrose in the fruits The fructose contents in fruits treated with T3 were 1 26 times that of the control and the glucose contents treated with T2 were 1 19 times that of the control Compared with 基金项目 甘肃省陇原青年创新人才项目 2022LQTD08 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 2021B 142 达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23YKX0002 作者简介 雷 宁 1990 男 汉族 硕士 讲师 研究方向为果实品质调控 1162025 年第 4 期 雷 宁 等 外源糖对设施栽培 红颜 草莓果实品质及香气物质的影响 投稿平台 the control group T1 and T2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ontents of malic acid in the fruits Exogenous sugars treatments T1 T2 and T3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total contents of various aroma compounds in the fruits T2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total contents of alcohols aldehydes and acids and sucrose glucose and fruc tose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ontents of 2 hexenal There were 9 kinds of characteristic aroma sub stances in this variety and the fruit flavor type was mainly flower flavor type which could b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fructose treatment In conclusion spraying exogenous sugars can improve the qualities and aroma substances of facility cultivated Hongyan strawberry fruits and fructose treatment can obviously change the fruit flavor type Key words strawberry fruit quality aroma substances characteristic aroma flavor type 中图分类号 S668 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3969 j issn 1009 6221 2025 04 014 红颜 草莓 Fragaria ananassa Red Face 是 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日本静冈县用 章 姬 与 幸香 杂交育成的早熟优良品种 1 2 红颜 为 浅休眠品种 大果型 在 5 以下的低温条件下经过 50 h 即可休眠 其连续结果的能力强 丰产性好 平 均单株产量在 350 g 以上 每 667 m 2 可种植 6 000 10 000 株 产量可达 3 000 kg 左右 具有生长旺盛 产 量高 果型大 口味佳 外观漂亮和商品性好的优点 鲜食加工兼用 适合日光温室及大棚栽培 3 4 研究 发现 红颜 草莓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可溶性 糖含量及糖酸比均较高 显著高于 章姬 久香 宁 玉 5 6 增施有机肥不仅可以提高 红颜 草莓平均 单果质量 还能有效改善草莓果实的不均匀性 并增 加果实中的风味物质 尤其是草莓中特有的香味成 分橙花叔醇和芳樟醇含量显著增高 7 9 设施草莓因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发展迅速 提高设施草 莓果实品质对于草莓高品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糖作为果实生长发育的主要能源物质 主要类型 有蔗糖 果糖和葡萄糖 10 11 研究发现 外源 5 蔗糖 处理和3 蔗糖 1 葡萄糖 1 果糖处理能够增加胡 萝卜幼苗糖和花青素的积累 12 另外 对梨的研究发 现 外源蔗糖 果糖和葡萄糖处理能提高 红太阳 梨 果实糖和花青素的积累 13 草莓果实从白熟期至全红 期糖含量积累迅速 14 因此 生产上在果实白熟期进行 施肥能够改善果实品质 张杨等 15 在大棚草莓萌芽 期 现蕾期 生长期和开花期叶面喷施经典 750 倍液 花仆 1 500 倍液 润亮 750 倍液 艾德拉果 500 倍液及 磷酸二氢钾1 500 倍液 结果表明 各叶面肥处理草莓 果实品质均得到有效改善 并均以喷施经典 750 倍液 处理效果最佳 其 VC 可溶性固形物 可溶性蛋白 还 原性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清水对照 CK 可滴定 酸含量则最低 糖酸比最高 且均与CK 差异显著 对 草莓进行外源 Na 2 SeO 3 喷施处理 发现能显著提升草 莓果实平均单果质量 果形指数 糖酸比 可溶性固形 物含量 总酚含量及 VC 含量 且均以 30 mg L Na 2 SeO 3 处理为宜 16 因此 本研究以设施 红颜 草莓为试验 材料 在花后 25 d 全株分别喷施 100 mmol L 的蔗糖 葡萄糖和果糖溶液 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果实 成熟 期采集果实进行外在和内在品质检测 并采用GC MS 测定香气物质含量和组分 以进一步明确对果实品质 的影响 以期为草莓果实品质改善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与设备 1 1 1 材料与试剂 试验材料为甘肃省兰州市新区秦川镇华家井村 日光温室大棚内栽植的草莓品种 红颜 种植环境 为立柱日光温室 墙体为土墙 棚面采用琴弦式骨架 结构 骨架使用竹竿 棚内有多根立柱支撑 温室跨 度 10 m 长度 90 m 高度 6 m 栽培方式为土壤栽培 株距15 cm 行距20 cm 均放置蜂箱授粉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没食子酸 氢氧化钠 上海 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硫代巴比妥酸 磷酸二氢 钾 碳酸钠 氯化钠 考马斯亮蓝 G250 上海麦克林生 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浓硫酸 乙醇 乙腈 浓盐酸 甲醇 福林酚 香草醛 国药集团有限公司 1 1 2 仪器与设备 120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8890A 型气相色谱仪 安捷伦科技 中国 有限公司 CHROMA METER CR 400 型色彩色差计 柯尼卡美能达 中国 投资有限公 司 YP3001 型电子天平 上海越平科学仪器 苏州 制 造有限公司 GY 4 型数显硬度计 浙江拓普云农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 PAL 1 型数显糖度计 日本 Atago 公 司 SRF110 型真空离心浓缩仪 Cimarec 型恒温磁 力搅拌器 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 KQ5200DE 型数控 超声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Allegra 64R 型超高 1172025 年第 4 期 保鲜与加工 Storage and Process 联系邮箱 bxyjg 温冷冻离心机 贝克曼库尔特国际贸易 上海 有限 公司 DHG 9240A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江苏新春兰 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UV2600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公司 1 2 方法 1 2 1 处理方法 选取植株健壮 大小和生长状态一致的草莓 花 后 25 d 全株喷施外源蔗糖 100 mmol L T1 葡萄糖 100 mmol L T2 和果糖 100 mmol L T3 以喷施清水 作为对照 CK 喷施时以叶面呈滴水状为主 每个处 理 90 株 每处理设置 3 个重复 果实成熟期各处理 采摘 60 个果实 随机采样 选取完全成熟 大小适中 颜色鲜红 果形正常 无损伤的果实 采后装入自封 袋中 当天带回实验室测定相关指标 1 2 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 2 2 1 单果质量 水分含量 纵横径及色泽 随机选取 9 个草莓 3 个果实为一个重复 使用电 子天平测定果实质量 计算平均单果质量 先称其鲜质量 然后将果实切为薄片 置于 75 烘箱烘干至恒质量 称其干质量 计算果实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 鲜质量 干质量 鲜质量 100 使用游标卡尺测定草莓果实的纵径 横径 精确 到0 01 cm 使用色彩色差计测定果皮L a 和b 值 1 2 2 2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SSC 随机选取 3 个草莓果实 分别研磨成浆用纱布过 滤后 使用数显糖度计测定 1 2 2 3 可溶性总糖 可滴定酸及VC 含量 可溶性总糖含量 采用蒽酮比色法 17 测定 可滴定酸含量 参考张慎好等 18 的方法并稍作修 改 取草莓果肉 1 g 研磨成浆 用 4 mL 水洗入 10 mL 容量瓶中 置于 85 水浴 30 min 期间摇动数次 取 出冷却 加水至 10 mL 刻度线 摇匀后过滤 吸取滤液 4 mL 放入烧杯中 加酚酞指示剂 2 滴 用 0 1 mol L 的 NaOH 滴定 直至呈淡红色 且 30 s 内不褪色为终点 记录NaOH 用量 重复滴定3 次 结果取平均值 可滴定酸含量 V A c K V B V T m 100 式 中 V A 为 滴 定 消 耗 的 NaOH 体 积 mL c 为 标 准 NaOH 浓度 mol L K 为折算系数 m 为样品鲜质量 g V T 为样品提取液总体积 mL V B 为滴定时量取的提取 液体积 mL VC 含量 采用2 6 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19 测定 1 2 2 4 可溶性蛋白含量 参考刘秋豆等 20 方法并稍作修改 先用标准蛋白 质溶液和考马斯亮蓝试剂绘制标准曲线 称取草莓 鲜样 1 g 研磨成匀浆后 用蒸馏水冲洗转入 10 mL 离 心管中 在5 000 r min下离心10 min 取上清液 备用 准确量取提取液 1 mL 置于试管中 加入 5 mL 考马斯 亮蓝试剂 摇匀 静置 2 min 后 在 595 nm 波长处测定 吸光度值 可溶性蛋白含量 mg g c V t m V s 1 000 式中 c 为从标准曲线求得蛋白质的质量 g V t 为样 品提取液总体积 mL V s 为测定时量取的样品溶液体 积 mL m 为草莓果实质量 g 1 2 2 5 果实糖 酸组分 糖组分 参考杨生瑞等 21 的方法并稍作修改 准 确称取 1 g 草莓果肉 研磨成浆后转入 10 mL 离心管 中 加入9 mL 80 乙醇 35 下超声辅助提取30 min 12 000 r min下离心15 min 吸取2 mL上清液转入2 mL 离心管中 在真空离心浓缩仪60 下旋转蒸发4 h至全 干 用 1 mL 超纯水 1 mL 50 乙腈复溶 过 0 22 m 有机相微孔滤膜过滤至样品瓶中待测 色谱柱 4 6 mm 150 mm 2 5 m 流动相 75 乙腈 0 2 三乙胺 24 8 超纯水 流速 0 8 mL min 进样量 10 L 检测波长 254 nm 柱温 40 使用前 用0 22 m 有机滤膜过滤 超声脱气 酸组分 参考李彦彪等 22 的方法并稍作修改 取 1 g 草莓果肉 研磨成浆后转入 10 mL 离心管中 加入 5 mL 超纯水 在 10 000 r min 下离心 10 min 吸取上清 液至新的离心管中 过 0 22 m 水相微孔膜过滤 滤 液转至样品瓶中待测 色谱柱 4 6 mm 150 mm 3 m 流动相 20 mmol L NaH 2 PO 4 溶液 用H 3 PO 4 将pH调至2 7 流速 0 5 mL min 进样量 0 L 检测波长 210 nm 柱温30 使用前用 0 45 m水相滤膜过滤 超声脱气 1 2 2 6 果实酚类物质 果实总酚含量参考张立梅等 23 的方法测定 称取 0 5 g草莓果肉 捣碎置于10 mL离心管中 加入8 mL酸 化甲醇溶液 在25 下数控超声波 100 功率 辅助提 取30 min 再将其置于超低温离心机 在10 000 r min下 离心5 min 收集上清液 在 20 条件下储藏备用 吸取上清液 25 L 和 975 L 酸化甲醇溶液 然 后加入 1 mL Folin Ciocalteu 试剂 充分振荡后 加入 50 g L Na 2 CO 3 溶液 8 mL 充分摇匀 显色 45 min 后 于 25 下 在 765 nm 处测其吸光度值 1182025 年第 4 期 雷 宁 等 外源糖对设施栽培 红颜 草莓果实品质及香气物质的影响 投稿平台 总酚含量 mg g x 0 002 5 0 0159 V n m s 式中 x 为吸光度值 V 为提取液体积 mL n 为稀释倍 数 m s 为样品质量 g 花青素 类黄酮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 1 g 草莓果 肉 在液氮中研磨至粉末状 然后转移至 10 mL 的离 心管中 在离心管中加入 5 mL 1 HCl 甲醇溶液 黑 暗条件下冰浴浸提 1 h 期间振荡 3 4 次 10 000 r min 下离心并收集上清液 转移至 20 mL 的刻度试管中 残渣再加入 5 mL 的 1 HCl 甲醇溶液 振荡混匀 浸 提 2 h 后离心 合并 2 次上清液 在刻度试管中定容至 20 mL 以 1 HCl 甲醇溶液作空白参比 调零 分别 测定波长 325 600 nm 和 530 nm 处的吸光度值 每个 样品重复 3 次 计算时以 325 nm 处的吸光度值表示 类黄酮物质的相对含量 mg g 以 530 nm 和 600 nm 处 吸 光 度 值 之 差 表 示 果 实 中 花 青 素 的 相 对 含 量 mg g 单宁含量的测定 取 1 g 草莓果肉 研磨成浆后转 入 50 mL 离心管中 加入 30 mL 70 甲醇 在 40 摇 床振荡 30 min 吸取 10 mL 振荡完成液体至 10 mL 离 心管中 3 000 r min 离心 10 min 吸取上清液 0 5 mL 并转入 10 mL 离心管中 加入 2 mL 4 香草醛 1 mL 浓盐酸 30 水浴反应 30 min 以 70 甲醇调零 在 498 nm 处测定吸光度值 23 单宁含量 mg g 0 000 7x 0 069 V m 式中 x 为吸光度值 V 为提取液总体积 mL m 为取样 质量 g 1 2 2 7 果实香气物质 参考马宗桓等 24 的方法测定 称取 10 g 草莓果 肉 研磨成浆后转入 10 mL 离心管 保存在 80 下备 用 将草莓果肉转入固相萃取瓶中 加入 15 L 二辛 醇和 1 5 g 氯化钠 然后将其置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中 在 200 r min 下于 40 搅拌 30 min 将 SPME 萃取头通 过橡胶隔片插入萃取瓶顶空部分 使 SPME 萃取头位 于瓶体中间部位且不与瓶壁接触 在 40 恒温环境 下 以 200 r min 磁力搅拌萃取 30 min 将萃取好的萃 取头抽出 插入 GC MS 中 于 250 解析 10 min 进行 GC MS 检测分析 采 用 DB 5MS 石 英 毛 细 管 柱 0 25 mm 60 m 0 25 m 进样温度 260 柱温采用程序升温 初 始柱温 50 以 1 min 加热至 250 保持 5 min 解吸时间 5 min 香气各组分的含量 g g 待测物各组分的峰面积 内标物峰面积 内标物浓度 35 样品质量 香气值 OVA 某种化合物的含量 该化合物的香气阈值 若OVA 1 则认为该物质为特征性香气物质 1 2 3 数据处理 采 用 Excel 2021 进 行 数 据 处 理 和 图 表 制 作 Origin Pro 9 8 软件进行柱状图和折线图的绘制 使用 SPSS 26 0 对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 采用单因素方差 分析 One way ANOVA 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显 著性水平为P 0 05 2 结果与分析 2 1 红颜 草莓果实外在品质指标 果实品质包括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两个方面 良好的外观品质对于提高商品价值至关重要 由表 1 可知 外源糖处理后显著改善了草莓果实外观品 质 T1 处理显著增加了果实的单果质量 纵径 横径 和 a 值 P 0 05 T2 和 T3 处理果实的单果质量和 CK 无显著差异 但均显著低于 T1 组 P 0 05 T1 组果实硬度显著低于 CK 及其他处理 P 0 05 T1 表 1 不同处理对 红颜 草莓果实外在品质的影响 Table 1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external qualities of Hongyan strawberry fruits 指标 单果质量 g 果实硬度 kg cm 2 果实纵径 mm 果实横径 mm L 值 a 值 b 值 注 同行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各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5 以下各表同 CK 14 09 2 25 b 0 47 0 02 ab 39 15 0 62 b 30 57 0 08 b 29 99 1 31 b 38 51 0 93 c 14 91 1 23 a T1 17 09 1 31 a 0 42 0 02 c 42 33 0 09 a 31 84 0 66 a 31 42 0 99 ab 42 03 0 66 a 15 11 1 01 a T2 14 97 1 03 b 0 50 0 01 a 40 61 0 22 b 30 20 0 35 b 33 17 1 94 a 40 38 0 75 b 14 92 1 38 a T3 15 33 2 11 b 0 51 0 03 a 40 44 0 77 b 30 06 0 08 b 32 42 1 02 a 40 33 0 11 b 15 02 1 13 a 1192025 年第 4 期 保鲜与加工 Storage and Process 联系邮箱 bxyjg T2 和 T3 处理均提高了果实 L 值 其中 T2 和 T3 组 L 值 显著高于 CK P 0 05 各处理 b 值和 CK 无显著差 异 由图 1 可知 外源糖处理对果实颜色也有较明显 的影响 T1 处理后果实颜色加深 与表 1 中的 a 值显 著高于其他处理的结果一致 2 2 红颜 草莓果实内在品质指标 由表 2 可以看出 不同外源糖处理对草莓果实水 分含量无显著影响 各处理与 CK 均无显著差异 与 CK 相比 T1 T2 和 T3 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果实中的可 溶性固形物含量 P 0 05 分别达到了12 72 12 41 和 11 97 较 CK 分别提高了 1 70 1 39 0 95 个百分 点 表明外源糖处理草莓果实后促进了果实中可溶 性固形物的积累 对于提升和改善果实品质效果明 显 T1 T2 和 T3 处理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达 到 6 34 6 27 和 5 94 均显著高于 CK P 0 05 其中 T1 和 T2 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不同外源糖均能够 增加果实可溶性糖的积累 且蔗糖和葡萄糖处理后对 可溶性糖的积累影响结果一致 与 CK 相比 T1 处理 显著降低了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 P 0 05 T2 和 T3 处理与 CK 无显著差异 T1 T2 和 T3 处理的 VC 含量 显著高于 CK P 0 05 T2 和 T3 处理相较 CK 分别 提高了 15 97 和 11 65 VC 含量是果实重要的品质 指标 其具有重要的抗氧化功能 外源葡萄糖和果糖 处理对果实 VC 含量增加效果明显 表明该处理有利 表 2 不同处理对 红颜 草莓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internal qualities of Hongyan strawberry fruits 指标 水分含量 SSC 可溶性总糖含量 可滴定酸含量 VC 含量 mg g 1 可溶性蛋白含量 mg g 1 总酚含量 mg g 1 类黄酮含量 mg g 1 花青素含量 mg g 1 单宁含量 mg g 1 果糖含量 mg g 1 蔗糖含量 mg g 1 葡萄糖含量 mg g 1 草酸含量 mg g 1 苹果酸含量 mg g 1 柠檬酸含量 mg g 1 CK 90 61 0 02 a 11 02 0 49 d 5 04 1 91 c 0 65 0 12 a 6 01 0 31 c 0 91 0 14 a 3 20 0 21 b 2 21 0 01 c 2 29 0 10 c 0 03 0 01 a 21 46 1 22 c 36 57 1 47 b 15 42 0 65 c 1 04 0 10 b 1 44 0 05 b 9 98 0 33 a T1 89 96 0 66 a 12 72 0 15 a 6 34 0 14 a 0 60 0 02 b 6 64 0 11 b 0 89 0 33 a 3 60 0 07 a 2 63 0 11 a 2 43 0 03 b 0 04 0 01 a 25 74 1 02 b 39 22 1 71 a 17 18 0 08 b 1 11 0 13 ab 1 51 0 20 a 10 06 0 11 a T2 90 33 0 12 a 12 41 0 04 b 6 27 0 19 a 0 63 0 11 ab 6 97 0 22 a 1 13 0 18 a 3 48 0 22 ab 2 49 0 01 b 2 46 0 05 b 0 03 0 00 a 25 66 1 01 b 37 88 1 29 ab 18 33 0 36 a 1 24 0 17 a 1 51 0 22 a 10 13 0 24 a T3 90 71 0 32 a 11 97 0 19 c 5 94 0 11 b 0 64 0 08 a 6 71 0 03 ab 0 90 0 13 a 3 53 0 10 a 2 61 0 24 a 2 54 0 04 a 0 03 0 01 a 27 12 1 08 a 37 62 1 28 ab 17 66 0 34 ab 1 28 0 09 a 1 49 0 13 ab 10 28 0 11 a C K T 1 T 2 T 3 图 1 成熟期不同处理草莓果实外观特征 Fig 1 Appearance characteristics of fruit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at maturity stage 1202025 年第 4 期 雷 宁 等 外源糖对设施栽培 红颜 草莓果实品质及香气物质的影响 投稿平台 于果实抗氧化能力的提升 外源糖处理对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单宁含量 无显著影响 T1 和 T3 处理果实总酚含量分别达到 3 60 mg g 和 3 53 mg g 显著高于 CK P 0 05 T1 T2 和 T3 处理果实的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均显著高 于 CK P 0 05 总酚 类黄酮及花青素是果实中的 重要次生代谢物 尤其花青素含量的高低直接表征 了果实着色情况 外源糖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花青素 含量 表明这些处理对于果实色泽的改善具有重要 作用 与 CK 相比 喷施外源糖提高了果实中果糖和蔗 糖含量 T3 处理果实果糖含量为 CK 的 1 26 倍 T2 处 理果实葡萄糖含量为 CK 的 1 19 倍 P 0 05 T1 和 T2 处理果糖含量无显著差异 T2 和 T3 处理果实葡萄 糖含量无显著差异 T2 和 T3 处理增加了果实中草酸 含量 均显著高于 CK P 0 05 且两个处理之间无 显著差异 T1 处理和 CK 无显著差异 和 CK 相比 T1 和 T2 处理显著增加了果实苹果酸含量 P 0 05 T3 和 CK 无显著差异 外源糖处理后果实柠檬酸含量与 CK 无显著差异 外源糖处理后 成熟期果实中糖酸 各组分的含量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而糖酸含量和 比例的改变直接影响果实的口感和风味 本研究结 果显示 外源糖处理对 红颜 草莓果实风味品质影 响明显 2 3 不同处理对 红颜 草莓果实香气物质的影响 由图 2 可知 喷施外源糖提高了果实中各类香气 物质总含量 T3 处理果实中酯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 T1 T2 处理和 CK P 0 05 T1 和 T2 处理间无显著差 异 T2 处理的醇类 醛类和酸类物质总含量分别达 到 35 24 77 81 g kg 和 14 15 g kg 均显著高于 CK P 0 05 分别为对照的 1 88 1 86 倍和 1 78 倍 T1 和 T3 处理果实中醛类物质和酸类物质含量无显著差 异 但均显著高于CK P 0 05 由表 3 可见 红颜 草莓果实中共测得酯类物 质 6 种 外源糖处理后均显著提高了各酯类物质的 含量 T2 处理相较 CK 显著增加了果实中丁酸甲酯 丁酸乙酯和己酸甲酯含量 P 0 05 己酸乙酯是 最主要的酯类物质 T1 T2 T3 处理后含量分别达到 31 77 29 18 39 66 g kg 共测得醇类物质 10 种 且 大部分醇类物质在外源糖处理后有所增加 醛类物 质是果实中数量最多的香气物质 共测得 13 种醛类 物质 2 己烯醛含量高于其他醛类物质 T1 T2 T3 处理后含量分别达到 31 99 40 09 29 72 g kg 且 T1 与 T3 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共检测到酸类物质 4 种 其中正己酸含量最高 且外源糖处理显著高于 CK P 0 05 表 3 不同处理对 红颜 草莓果实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aroma substances contents of Hongyan strawberry fruits 单位 g kg 酯类 醇类 丁酸甲酯 丁酸乙酯 己酸甲酯 己酸乙酯 乙酸己酯 2 己烯 1 醇乙酸酯 正己醇 Methyl butyrate Ethyl butanoate Methyl hexoate Ethyl hexanoate Hexyl acetate 2 Hexen 1 yl acetate 1 Hexanol 0 07 0 01 c 0 18 0 04 c 9 34 0 12 c 20 42 0 21 c 0 77 0 02 c 1 67 0 11 b 0 32 0 05 d 0 11 0 09 b 0 27 0 02 ab 11 51 0 17 b 31 77 1 08 b 1 21 0 02 b 1 91 0 10 a 0 55 0 01 b 0 17 0 08 a 0 31 0 05 a 14 20 0 22 a 29 18 1 30 b 1 38 0 12 a 2 09 0 14 a 0 62 0 01 a 0 14 0 01 ab 0 24 0 01 b 12 33 0 12 b 39 66 3 24 a 1 37 0 03 a 1 93 0 10 a 0 49 0 03 c 类型 物质名称 中文名 英文名 CK T1 T2 T3 c d c c b c b b b a a a a b b b 香气 物质总 含量 g k g 1 9 0 8 0 7 0 6 0 5 0 4 0 3 0 2 0 1 0 0 酯类 醇类 醛 类 酸类 C K T 1 T 2 T 3 注 同类香气物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P 0 05 图 2 不同处理后草莓果实香气物质种类的总含量 Fig 2 Total contents of various aroma substances in strawberry fruits 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s 1212025 年第 4 期 保鲜与加工 Storage and Process 联系邮箱 bxyjg 醇类 醛类 酸类 正戊醇 正辛醇 反式 2 己烯 1 醇 顺 5 三甲基 5 乙 烯基四氢化呋喃 2 甲醇 辛烯 3 醇 芳樟醇 1 壬醇 S Z 3 7 11 三甲基 1 6 10 十二烷三烯 3 醇 2 癸烯 1 醇 l 正己醛 2 己烯醛 正辛醛 E 2 庚烯醛 壬醛 2 辛烯醛 E E 2 4 庚二烯醛 癸醛 苯甲醛 反式 2 壬烯醛 反 2 顺 6 壬二烯醛 反 反 2 4 癸二烯醛 5 羟甲基糠醛 2 甲基丁酸 正己酸 辛酸 异丁酸 Pentanol 1 Octanol E 2 Hexenol Z Linalool oxide furanoid Oct 1 en 3 ol Linalool 1 Nonanol Nerolidol cis Trans 2 decen 1 o Hexanal 2 Hexen 1 al Octanal Heptenal Nonanal 2 Octen 1 al E E 2 4 Heptadienal Decanal Benzaldehyde 2E 2 Nonenal 2E 6Z nona 2 6 dienal 2E 4E Deca 2 4 dienal 5 Hydroxymethylfurfural 2 Methylbutyric acid 1 Hexanoic acid Octanoic acid Isobutyric acid 0 21 0 04 c 0 19 0 04 c 0 31 0 05 c 0 70 0 01 b 0 34 0 07 c 15 64 0 05 d 0 13 0 04 b 0 87 0 03 d 0 11 0 04 b 6 13 0 35 c 22 67 0 26 c 0 12 0 09 b 0 52 0 01 b 0 65 0 04 c 0 79 0 09 d 0 16 0 07 b 0 14 0 08 b 0 19 0 04 a 0 38 0 02 d 0 17 0 04 b 0 11 0 05 c 9 72 0 09 c 0 58 0 17 a 7 22 0 69 d 0 14 0 04 c 0 01 0 01 a 0 22 0 01 c 0 26 0 02 b 0 62 0 02 ab 0 73 0 02 ab 0 46 0 06 ab 21 33 0 75 c 0 10 0 01 c 0 98 0 05 c 0 32 0 10 a 8 20 0 11 b 31 99 2 08 b 0 10 0 02 b 0 39 0 05 c 0 81 0 09 b 1 36 0 10 c 0 10 0 06 c 0 10 0 06 b 0 11 0 01 b 0 79 0 05 c 1 33 0 05 a 0 82 0 11 a 12 30 0 12 b 0 66 0 11 a 9 83 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