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上虞区草莓冬春塑料大棚栽培关键技术.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绍兴上虞区草莓冬春塑料大棚栽培关键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绍兴上虞区草莓冬春塑料大棚栽培关键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绍兴上虞区草莓冬春塑料大棚栽培关键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绍兴上虞区草莓冬春塑料大棚栽培关键技术.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绍 兴上虞区草莓冬春塑料大棚栽培关键技术 徐丽丽 俞镇浩 草莓是一种宿根性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生产 区域分布非常广泛 栽培方式多样 既适合露地栽 培 又适合设施栽培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草莓生 产国 主产区有山东 辽宁 江苏 安徽 湖北 河北 浙江 四川 河南 湖南等省份 1 其中 浙江省草莓 种植面积约 15 万亩 1 万 hm 2 育苗面积约 2 万亩 0 133 万 hm 2 总产值约 50 亿元 绍兴市上虞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部 地处北亚热 带南缘 属东亚季风盛区 具有季风显著 四季分 明 气候温和 湿润多雨的特点 良好的气候条件非 常适宜草莓种植 目前 上虞区草莓种植面积为 750 亩 50 hm 2 主要分布在梁湖 章镇 丁宅等地 主要品种为越心 红颊 章姬等 年产量约 1 100 t 产 值约 2 800 万元 其中部分高品质种植基地的产品 零售价达 100 元 kg 每 667 m 2 产值达 15 万元 经 济效益十分显著 但草莓生产具有时间跨度长 技 术环节多 果实不耐贮运等特点 存在产量受自然 条件及栽培措施影响大 以及品质 产量不符合市 场需求而引起的销售不畅等问题 因此 本文根据 上虞区草莓栽培的实际情况 对冬春塑料大棚栽培 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 产前技术 1 1 根据市场需求选品种 以观光采摘 就近销售为主的种植园 品种可 多样化 不同熟期 颜色 风味的品种相互搭配 而 以市场批发为主的种植园 应选择市场广泛接受的 品种为主 栽培品种不宜过多 1 2 根据地域条件选品种 促成栽培的宜选择花芽易分化 休眠浅的品 种 半促成栽培的宜选择休眠中等的品种 露地栽 培的宜选择休眠深的品种 上虞区草莓都是以鲜食 为主的设施促成栽培 应选择花芽易分化 休眠浅 的品种 土壤偏碱性地区 应选择较耐盐碱的品种 上 虞区冬季阴雨天气较多 应注重选择抗灰霉病的品 种 适宜种植的品种有红颊 章姬 越心 小白等 2 2 产中技术 2 1 草莓育苗 生产上通常采用匍匐茎繁殖法 一般经过母苗 定植 匍匐茎抽生 子苗培育和花芽分化促进等阶 段 育苗地选择与准备 育苗地应选择土壤疏 松肥沃 排灌方便 3 5 年内未种植过草莓的地块 尤以水稻田为宜 不宜选择冷水田 或前茬用了 残留期长的除草剂和碱性过强的田块 每 667 m 2 施有机肥 1 000 kg 后翻耕 开春后 施三元复合肥 15 20 kg 苗地按畦面宽 1 5 2 0 m 沟宽 30 cm 沟 徐丽丽 绍兴市上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绍兴 312300 E mail 1392532400 俞镇浩 通讯作者 绍兴市上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 绍兴 312300 收稿日期 2024 12 07 摘 要 草莓色泽鲜艳 酸甜适口 富含矿物质 维生素及多种氨基酸等 属高档营养型水果 其维生素 C 含量较高 有 活维生素 C 结晶 之美称 是一种适应性广 周期短 见效快 效益高的经济作物 栽培方式和茬口多样 可充分利 用冬闲土地和劳动力 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本文根据上虞区草莓栽培实际情况 从产前 产中 产后 3 个阶段进行冬 春塑料大棚栽培关键技术分析 以期为当地草莓优质丰产和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栽培技术 设施草莓 上虞区 DOI 10 3865 j issn 1001 3547 2025 01 014 2025 1 39 深 30 cm 整地作畦 苗地四周开深沟 沟深 40 cm 要求畦沟排水通畅 雨停不积水 母苗定植和培养 母苗定植时间一般在 3 月中下旬至 4 月上旬 每 667 m 2 栽母苗 800 1 200 株 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3 可在定植后 10 天 30 天 浇艾格福 海竹藻 植物生长活性剂 300 500 倍 1 8 爱多收 复硝酚钠 水剂 3 000 倍混合液 每株 浇 150 mL 后期管理中 及时摘除母株花茎和细弱 匍匐茎 以减少养分消耗 加强肥水管理 以促进母 株生长 保持母株周围土壤湿润 把握薄肥勤施原 则 间隔 10 15 天追 1 次肥 每次每株浇施浓度为 0 3 高氮型三元复合肥液 250 500 mL 子苗繁殖和控苗 母株抽生匍匐茎后注意 及时疏导 间隔 10 15 天追 1 次肥 每次每 667 m 2 施三元复合肥 5 10 kg 对水保持肥液浓度在 0 3 一般 6 月下旬或 7 月上旬 每 1 m 2 子苗为 60 70 株 时 可通过喷施 15 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1 200 倍液 或 12 5 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2 000 倍液等促使植株 矮壮 叶片增厚 摘除母株上的部分叶片 留出空间 一般选晴天按 3 叶 1 心 整理子苗 摘除多余的 浮 苗 和匍匐茎 保持一定的通透性 花芽分化 8 月中旬后 草莓苗进入花芽 分化促进阶段 此期应停止施肥 整理植株叶片 适当 放苗 防治草莓炭疽病时 应尽量少使用三 唑类农药或降低其浓度 避免草莓苗长得过高 若 需适当推迟花芽分化或避免断心株发生 可采用 浇施液肥等措施 以适当提高草莓植株体的氮素水 平 2 2 土壤管理 一般在梅雨季结束后进行土壤消毒 多采用太 阳热能消毒法 不仅成本低 而且对镰孢枯萎病和 线虫类有一定防效 梅雨季后 可将有机肥撒施在 田中 简单作一个高 30 cm 宽 70 cm 左右的畦 用 透明农膜完全覆盖土壤表面 畦沟灌水 使土壤保 持湿润 农膜覆盖时间要求在 20 天以上 2 3 定植管理 施肥整地作畦 8 月上旬开始整地作畦 此 时期一般只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速效肥和功能 性微生物肥 将基肥均匀撒施在土面 旋耕 待下 雨 如天气晴朗无雨或少雨时 应先充分灌水 待自 然沉降后 开沟作畦 畦面宽 60 65 cm 沟面宽 35 40 cm 沟深 30 cm 畦面南北向为佳 定植前 3 7 天喷除草剂 每 667 m 2 可用 33 二甲戊 乐 灵乳 油 120 150 mL 对水 30 45 kg 喷雾畦面 喷施时畦 面必须保持湿润 定植 大棚草莓适宜定植时期为 9 月 5 25 日 具体日期根据品种 地区而定 上午挖苗 下午 种植 边栽边浇水 浇足定根水 为提高定植成活 率 定植前用 80 遮光率以上的遮阳网覆盖 每畦 种 2 行 三角形定植 株距 18 25 cm 每 667 m 2 以 种植 5 500 7 000 株为宜 栽苗应做到 深不埋心 浅不漏根 草 莓 生 产 苗 定 植 成 活 情 况 草 莓 子 苗 繁 殖 生 长 情 况 2025 1 40 2 4 生长期管理 定植初期管理 保持草莓苗根茎部周围土 壤湿润 以促进不定根的发生 每天清晨和傍晚对 叶面洒水 雨天除外 当草莓苗自带叶片竖起 心叶 开始生长 撬起根部可见大量不定根长出 说明草 莓苗成活 缓苗后改用滴灌 定植季节气温较高 应 采用遮光率 80 的遮阳网覆盖 可降温保湿 草莓 苗成活后 即可撤去遮阳网 成活后至第一侧花芽分化完成后的管理 草 莓苗成活后 不宜连续浇水 土壤不干则不浇水 根 系发达 长势强的品种其植株长势过旺时 可通过 适当控水的方法 调控长势 有利于促进第 2 花穗 花芽分化 定植成活后至铺地膜前 需进行 2 3 次松土 第 1 次在缓苗期后 因浇水会造成土壤板结 当苗 成活后应及时中耕松土 此时可查苗补缺 拔除死 苗和无心苗 第 2 次一般在铺地膜前进行施肥 除 草 松土 追肥应根据基肥施用情况 品种特性和草莓植 株长势状况等灵活把握 可采用畦面撒施结合松土 拌入土中 一般于长出 1 2 片新叶后 铺地膜前 每 667 m 2 分别施平衡肥 氮 磷 钾 15 15 15 5 8 kg 12 15 kg 也可采用肥水一体化施入 出新叶后 铺地 膜前 每 667 m 2 滴施高氮型 高磷型水溶性肥 2 3 kg 各 1 次 按浓度 0 4 进行滴灌 植株管理方面 一是护叶 当自带叶片挺立后 可喷施低浓度氨基酸类等叶面肥 当草莓苗长出 2 片新叶时 摘除基部叶片 每株保留 3 4 片叶 同时 在基部培土 二是及时抹芽 以及摘除分蘖枝 侧枝 和匍匐茎 每株保留生长健壮 左右伸展的侧枝 1 2 条 4 2 5 开花结果期管理 温湿度管理 草莓生长适宜温度为 10 30 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 40 70 盖棚前期白天棚 温 30 夜间最低温 8 时 根据品种 长势决定 傍晚闭棚与否 严冬期 当最低温度 2 下午温 度在 15 左右时闭棚 12 月中旬至翌年 2 月中旬 应注重通风降湿管理 晴天按棚温要求调节通风口 大小 阴雨天及时通风 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仅在第 2 花穗 第 3 花穗开花盛期 适当采取高温管理 开 春气温回升后 夜温 5 后不用闭棚 花果管理 调整好每批花穗的挂果量 前面两 批花穗当 6 7 个幼果小拇指大小时进行疏果 疏除畸 形果 病虫果和小花小果 根据市场需求 品种特性及 长势 每花穗留 3 7 个果 3 月后开花结果期 可多留 果 以果压株 避免植株生长过旺 植株管理 冬季多保留绿色功能叶 每株留 8 10 片 只摘去病老叶 及时摘除花茎 同时 可采 用延时或电照间隙补光方式 维持植株长势 开春 后 及时整枝 每株保留 2 3 条强壮侧枝 摘去病 黄叶 适当保留部分老叶 一旦长出 2 3 片新叶 即 可用生长调节剂进行控株 或采取摘心叶方式调节 植株营养生长 水肥管理 11 月至 12 月上旬 气温相对较 高 植株生长旺盛 需水量大 进入冬季后 需水量 逐渐减少 从 3 月中旬开始需水量逐渐增加 常规 草 莓 开 花 结 果 期 生 长 情 况草 莓 盛 花 期 生 长 情 况 2025 1 41 栽 培 每 7 10 天滴 1 次水 每次 1 000 kg 667 m 2 左 右 于晴天进行 果实膨大期注意追肥 宜采用高钾 型水溶性肥 浓度控制在 0 2 0 4 结合肥水进 行灌溉 每 7 10 天随水追肥 1 次 冬季可叶面喷施 氨基酸类 海藻素类和中微量元素等叶面肥 严寒来 临前 喷施芸薹素内酯 磷酸二氢钾等可提高植株的 抗性 5 果实品质管理 3 月中旬气温回升后 可通 过撤除裙膜 两端通风 顶通风等方式降低棚内温 度 以延缓果实成熟速度 提高光合效率 还可通过 喷施 75 肟菌酯 戊唑醇 拿敌稳 水分散粒剂 3 000 倍液或 430 g L 戊唑醇悬浮剂 4 000 倍液等生长抑 制剂调控植株营养生长过旺 适当控水等措施提高 品质 2 6 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 农业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可采用避雨 离 地 基质穴盘等育苗方式 减轻病害发生 选择无病 种苗 避免育苗地连作 实施水旱轮作 进行土壤消 毒 控制苗地繁育密度 不过量施用氮肥 培育健壮 植株 提高植株抗病性 及时摘除病叶 病茎 枯叶 老叶 挖除带病残株 并带出苗圃集中销毁或深埋 减少病菌传播途径 6 物理措施 应用机械设备及各种物理因子 如光 电 色 温 湿度等防治害虫害的方法 称为物 理防治 包括简单的淘汰和热力处理 人工捕捉 尖 端的科学技术 如应用红外线 超声波 高频电流 高压放电 以及原子能辐射等方法 目前 诱虫灯 防虫网 性诱捕器等已被广泛应用 化学措施 药剂防治优先选用已获准在草 莓上使用的登记农药 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和矿物源 农药 宜选用水剂 水溶剂 微乳剂和水分散粒剂等 环境友好型剂型 药剂防治应严格控制施药浓度 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 提倡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 理的农药品种 如灰霉病 可选用 50 凯泽 啶酰菌 胺 水分散粒剂 1 200 倍液 38 来一金 唑醚 啶酰 菌 悬浮剂 1 000 倍液或 42 4 健达 唑醚 氟酰胺 悬浮剂 2 000 倍液等喷雾防治 7 白粉病发病初期 可选用 29 绿妃 吡萘 嘧菌酯 悬浮剂 1 500 倍 液 38 凯津 唑醚 啶酰菌 水分散粒剂 1 000 倍液 或 42 英腾 苯菌酮 悬浮剂 1 500 倍液等喷雾防 治 重点喷施发病中心及周围植株 叶斑病 可选用 80 大生 M 45 代森锰锌 可施性粉剂 600 倍液 70 品润 代森联 水分散粒剂 600 倍液或 60 百 泰 唑醚 代森联 水分散粒剂 750 倍液等防治 斜 纹夜蛾等蛾类低龄幼虫始盛期 可选用 240 g L 雷 通 甲氧虫酰肼 悬浮剂 3 000 倍液或 22 艾发迪 氰氟虫腙 悬浮剂 600 800 倍液等喷雾防治 大青 叶蝉成虫 若虫盛发期 可选用 1 5 安绿丰 精高效 氯氟氰菊酯 微囊悬浮剂 1 500 倍液或 22 阿立卡 噻虫 高氯氟 微囊悬浮剂 6 000 倍液等 连同周 围杂草一并喷雾防治 3 产后技术 3 1 草莓采收 长江中下游地区 草莓设施保护地栽培一般自 11 月中下旬开始采收 至第 2 年 4 月下旬 5 月上旬 采收结束 一般鲜食草莓于成熟时采摘 但需外运 的草莓可在七成熟时采摘 硬果型品系可在成熟时 采摘 不影响贮运 加工用的 一般要求果实成熟 以提高糖分和风味 加工整果罐头或冷冻保鲜的 要求果实大小基本一致 于八成熟时采摘 草莓采 摘 分级和包装时 应戴清洁手套 帽子 穿工作服 用卫生清洁盆 箱或篮 轻摘轻放 剔除畸形和病虫 等次果 按质量等级标准分等分级包装 3 2 草莓运输 草莓果实宜采用冷藏车 保温车运输 车内温 度保持 2 4 装车时应将箱摆平放稳 果箱挨紧 防止颠簸转位时碰压草莓 在温度较低的冬季 可 用有篷卡车 行驶平稳 进入 3 月中下旬 温度渐高 后 较长距离运输的 应用冷藏车或采用冰块降温 运输 参考文献 1 孟娟 巢湖地区设施草莓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J 种 子科技 2023 11 71 73 2 张扬城 延平区大棚草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J 东南园艺 2023 11 5 397 400 3 豆伟涛 管鹏程 秦晶晶 泰兴市大棚草莓高效栽培技术 规程 J 长江蔬菜 2024 2 54 56 4 龚佩华 设施草莓绿色高质高效促成栽培技术 J 上海蔬 菜 2024 1 67 69 80 5 刘宁 李素军 东港市夏秋季塑料拱棚草莓栽培技术 J 中国 农技推广 2023 39 12 58 60 6 张孟 李彤彤 草莓设施栽培技术要点 J 农业技术与装 备 2022 11 165 166 169 7 马草吉 张胜文 刘金鸽 白草莓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J 种子科技 2023 41 15 96 98 2025 1 42
展开阅读全文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