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39DB 21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DB 21/ T 19942012黑木耳袋式栽培技术规程2012 - 06 - 11 发布 2012 - 08- 11 实施辽 宁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21/ T 19942012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辽宁省种子管理局、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辽宁省农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心。本标准起草人:张季军、李 红、肖千明、张伟春、张 敏、刘 娜、孙利平、张晓黎、耿玉娴、李 鹏、智红涛、刘 航、李世轩、宋玉智。本标准由2012年6月11日发布。DB21/ T 199420121黑木耳袋式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黑木耳袋式栽培的栽培季节、品种选择、菌种生产、栽培场地及选地做床、原料选择及生产设备与工具、栽培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产品采收与包装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黑木耳袋式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19169 黑木耳菌种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3 栽培季节黑木耳袋式栽培在辽宁地区春季栽培 3 月下旬至 4 月下旬培养菌袋,5 月6 月长耳;秋季栽培在6 月上旬培养菌袋,7 月下旬催耳,8 月上旬9 月下旬长耳;菌袋培养,需要 38d45d 左右;出耳期(子实体生长期)需 50d55d 左右。4 品种选择品种选择应符合 GB 19169 的规定,并经过栽培试验证明该品种的种性适应本地气候条件、抗逆性强、抗杂菌力强、菌丝生长健壮、出耳整齐、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5 菌种生产根据当地不同生产季节,按照国家行业标准 NY/T 528 的要求,生产一级(母种) 、二级(原种) 、三级(栽培种)菌种;根据生产栽培时间,提前三个月安排一级种生产,用量大者,可适当提前。6 栽培场地及选地做床6.1 选地做床栽培场地应远离工矿业污染源,距离在 2km 以上,不受废水、废气、废渣的污染,喷浇黑木耳用水符合 GB 5749 的要求。DB21/ T 1994201226.2 选地做床黑木耳袋式栽培以露地全光或林下两种栽培模式为主,露地做畦要选择无污染、有水源、有电源、交通便利的地块,做床要求:床面高 8cm 左右(以能排水为准) 、床宽 1.5m,步道宽 50cm70cm,床面喷 1:500 倍多菌灵、1 :100 倍硫酸铜或 3%5%生石灰水防杂菌,床面、步道、周边喷杀虫药防除虫害;林下栽培选择地势平缓、树木稀疏地面潮湿度大,通风好,有水源和电源的林地,如靠近河边更理想。7 原料选择及生产设备与工具7.1 主料选择木屑最佳选择为阔叶树木屑,针叶树木屑混合量不应超过 15%,粗细程度应以圆盘锯加工的木屑为标准,采用带锯木屑应与 50%圆盘锯粗木屑混合使用,或加入 20%刨花碎片等;木屑储备两种方法:一种将木屑晒干装袋,集中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仓库;另一种方法是露天贮藏,堆积时间 3 个月至半年。7.2 辅助原料米糠、麦麸,玉米粉为栽培黑木耳辅助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无结块、无虫蛀,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高垫垛底以防地面潮气和鼠害。7.3 灭菌及配料设备7.3.1 灭菌设备:黑木耳的栽培常采用简易蒸锅进行灭菌。7.3.2 配料设备:批量生产时,搅拌机可提高效率和操作质量,少量生产亦可人工配料,配料场地以水泥地面为好。8 配方、配制方法及接种8.1 配方8.1.1 木屑 85.5%、麸皮 10%、豆饼粉 2%、石膏 1%、石灰 1.2%、磷酸二氢钾 0.3%;8.1.2 木屑 80.5%、麦麸 5%、稻糠 10%、黄豆粉 2%、石膏 1%、石灰 1.2%、磷酸二氢钾 0.3%。8.2 配制方法配制时先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使其含水量达到62%65%(含水量适宜的测定标准是用手紧握培养料,指间有水滴落为宜)。8.3 装袋黑木耳袋式栽培通常采用低压聚乙烯塑料袋装料,规格为17cm35cm0.004cm或17cm37cm0.004cm,装袋前木屑等原料要求过筛,手工装袋可采用自制装料漏斗套在塑料袋内,倒入培养料,用手压紧,要做到四周紧中间松,用大孔棒在中间打洞,插入塑料棒;大规模生产使用装袋机进行装袋,将装好的袋放在塑料筐内,以备灭菌。8.4 灭菌DB21/ T 199420123黑木耳袋式栽培多采用常压锅进行灭菌,常压锅可采用铁板卷成圆筒或用砖、水泥砌成;灭菌前锅内注适量水加热,将装好的袋放在塑料筐摆放在锅内,盖好锅盖,2h后放0.5h凉气,待达到100后保持10h12h,待袋温降到60以下时出锅,并放到洁净的冷却室内。8.5 接种灭菌后的料袋冷却至30以下,在接种室或接种箱内进行接种;接种室提前10h消毒,要求环境清洁,用具及菌种瓶表面擦洗消毒,接种前接种箱用气雾消毒剂消毒,40min后接种人员方可接种,接种人员应穿干净的工作服,双手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接种勺或接种铲应在每换一个菌种瓶前都经灼烧灭菌;接种时先将塑料棒拔出,再将木耳菌种筛到菌袋的孔内,接菌后用棉花或食用菌专用套环封口。9 发菌期管理9.1 发菌环境发菌室在使用前要彻底进行清扫、消毒,采用气雾消毒剂或硫磺熏蒸空间,栽培袋接种后进行发菌培养,此阶段要求培养环境避光、通风、保持耳房空气新鲜,相对湿度控制在60以下。9.2 温度控制发菌期温度控制在2225之间,发菌时注意观察袋内温度,当袋温超过25以上时,要及时进行翻堆倒垛,严防烧菌,一般15d左右倒一次垛。9.3 通风控制木耳发菌室每天通风2次3次,每次0.5h1h。10 出耳管理10.1 催耳管理10.1.1 黑木耳菌丝后熟黑木耳原基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栽培菌袋的营养料必须长满菌丝,在暗光条件下继续培养7d10d就可进行划口处理。10.1.2 黑木耳划口方式菌袋划口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即菌袋周围划小“V”型口或三棱型孔,孔直径0.6cm,深1cm1.5cm,每袋划口80个120个,口间呈“品”字型排列。10.1.3 摆袋催耳摆袋前床面先浇一次透水,上盖扎孔簿膜,菌袋划口后间距 2cm3cm 品字型摆放耳床上,菌袋上喷一遍高效杀菌剂防杂菌;集中催耳的菌袋用草帘、薄膜保温保湿,每天通风 2 次3 次,每次10min30min,保持耳床湿度 85%,要求膜上有水汽即可,湿度不足时,用微喷管孔眼向下往床面补水,在 810时先盖草帘,上盖薄膜,1015时只盖草帘;催耳后的菌袋分床摆放,每平方米 25 袋,去除过道每亩可摆放 10000 袋。DB21/ T 19942012410.2 出耳管理10.2.1 耳片分化期:耳芽分化成耳片的过程是比较缓慢的,湿度管理以床面不干,耳芽湿润为宜,湿度不足时,可向菌袋、床面浇一次雾水。10.2.2 耳片成长期管理湿度管理要与气温相结合,当外界温度在 1623时,早晚各浇水一次,每次 20 min40min;23以上时,晚上、夜间、早晨喷水,每次 30 min50min,水分管理要干湿交替,如近期有雨可适当停水,光照与通气自然。11 病虫害防治措施11.1 主要病虫害黑木耳主要病虫害:竞争性杂菌包括链孢霉、绿霉、青霉、毛霉等;虫害主要包括菌蚊、菇蝇、菇螨、线虫等。11.2 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尽可能采用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体的综合防治措施,把有害的生物体控制在最低状态,保护产品和环境的无公害水平;化学防治使用农药时,应符合GB/T 8321和GB 4285的规定,不得使用剧毒、高毒以及药毒残留高的农药;原基形成后至采收决不准使用任何农药。11.3 防治方法11.3.1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力强的优良菌种,制备菌丝健壮、生活力强的生产菌种,创造有利黑木耳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及杂菌繁殖的环境条件,菇房保持良好的通风、清洁卫生,使用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源。11.3.2 物理防治利用日光暴晒、高温焖棚、黑光灯诱杀等措施;菇房的门窗及通风孔安装60目的窗纱,做到随手关门,经消毒隔离带进棚。11.3.3 生物防治采用生物农药和农用链霉素等以及生物防腐保鲜剂、天然杀虫剂防治病虫害。12 采收与包装12.1 采收标准 当耳片全部展开,长至 8 分成熟,孢子未弹射时采收。 12.2 采收要求DB21/ T 199420125采菇人员要穿戴洁净的工作服、帽、口罩,同时要根据气象资料,选择晴天采收;分两次采收,第一次采收大小基本一致、色泽相同、厚度相仿的新鲜耳片,并将多耳片分成单片,单独晾晒,第二次采收余下的新鲜耳片;剪去根蒂,清除杂质,在筛网上晾干或烘干。12.3 包装存放 将两次采收晾干的木耳分开单独用食品级塑料膜包装,存放在荫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_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