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680-2009 彩色马蹄莲种球繁育技术规程.pdf

返回 相似 举报
DB11/T 680-2009 彩色马蹄莲种球繁育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11/T 680-2009 彩色马蹄莲种球繁育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11/T 680-2009 彩色马蹄莲种球繁育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11/T 680-2009 彩色马蹄莲种球繁育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11/T 680-2009 彩色马蹄莲种球繁育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S 65.020.20 B 61 备案号:26853-2010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DB11/T 6802009彩色马蹄莲种球繁育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propag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Zantedeschia hybridtubers 2009-12-12发布    2010-04-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680200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1 2 术语和定义 .1 3 组培苗生产技术 .1 3.1 繁殖 .1 3.2 生根苗出瓶质量指标 .1 4 生根苗驯化技术 .1 4.1 环境条件 .1 4.2 基质 .2 4.3 移植 .2 4.4 驯化管理 .2 4.5 生根苗驯化时间 .2 4.6 驯化生根苗质量指标 .2 5 种球培育技术 .2 5.1 繁育地的条件和设施 .2 5.2 一年生子球生产 .2 5.3 二年生子球生产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杀菌剂、杀虫剂 .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基质消毒方法 . 6  DB11/T 6802009 II 前  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新兴的花卉品种不断引进国内,其中球根花卉种球国产化生产技术研究也得到迅速发展。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花卉品种多样化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推动彩色马蹄莲种球国产化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规范管理,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花卉协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周涤、王春城、单宏臣。  DB11/T 6802009 1 彩色马蹄莲种球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彩色马蹄莲组培苗生产技术、生根苗驯化技术、种球培育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彩色马蹄莲种球塑料大棚生产技术。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彩色马蹄莲  calla lily(Aestival types) 除佛焰苞为白色的马蹄莲(Z.aethiopica)之外的同属植物的原种及杂交种的总称。 2.2  一年生子球  one year-old tuber 组培苗栽培一个生长季发育而成的块茎。 2.3  二年生子球  two years-old tuber 一年生子球栽培一个生长季发育而成的块茎。 3 组培苗生产技术 3.1 繁殖 3.1.1 外植体的采集 采集外观健康、饱满、无病变、无霉变、直径4cm的块茎上的顶芽或侧芽为外植体。 3.1.2 灭菌及初代培养 采用次氯酸钠溶液对外植体进行消毒灭菌5min10min,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一瓶试管放入一块外植体,14d后没污染的外植体转入诱导培养基中。培养30d后转入继代培养基上。 基本培养基为:MS,3%蔗糖,pH 5.8。培养条件为2325,光照12h,2500Lux3500Lux。 诱导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生长调节剂。培养条件为 2325,光照 12h,2500Lux3500Lux。 3.1.3 继代培养 每20d30d继代一次。 继代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生长调节剂。培养条件为 2325,光照 12h,2500Lux3500Lux。继代20次后应更换继代材料。 3.1.4 生根培养 将芽高达到2cm的健壮植株转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10d20d生根。 生根培养基为:1/2MS,3%蔗糖,0.1%活性炭,pH 5.8。附加生长调节剂。培养条件为2325,光照12h,2500Lux3500Lux。 3.2 生根苗出瓶质量指标 合格的生根苗应健壮、株高为2cm以上,基部生根2条以上,根长1cm左右。 4 生根苗驯化技术 4.1 环境条件 DB11/T 6802009 2 在光照、温度、湿度可调控的温室进行。相对湿度为 60%90%,光照时间 12 h16h,光强为3000Lux10000Lux。 4.2 基质 采用的基质要经过消毒,不得含有病原。要求基质疏松、透气和具有一定的保水性能。使用草炭珍珠岩=21,加入适量蛭石可增加基质的保水性,混合均匀后填入苗床或育苗盘备用。 4.3 移植  将生根苗根部附着的培养基清洗干净,操作时尽量避免损伤根系。清洗干净的生根苗用杀菌剂药液浸泡15min20 min,取出后进行移植。常用杀菌剂见附录A。 移植时用工具插孔,然后将小苗舒展根系后植入,种植深度以基质盖住幼苗基部不露根为宜,种植后采用杀菌剂结合定根水浇灌进行消毒。移植密度为:每平方米600800株苗。 4.4 驯化管理 4.4.1 温度 适宜环境温度为1825。通过通风、遮阴进行温度调节。 4.4.2 湿度 相对湿度为60%90%。初期要求相对湿度80%90%,7d后逐步降低,通过通风进行湿度调节。 4.4.3 光照 光照时间12h16h,光强=3000Lux10000Lux。驯化21d开始逐渐增加光照时间和光强。 4.4.4 水分和施肥 浇灌水的 pH5.87.2。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进行保持土壤和空气的湿度,保持基质含水量 60%70%。定植28d后,待根系开始生长时,进行正常的水分管理。 驯化21d28d后新根开始生长时,需要进行根外施肥,NPK比=211,浓度为0.3%0.5%,采用先低后高的原则。避免使用高浓度的氨态氮肥。7d10d施肥一次。 4.4.5 病害防治 满足上述环境条件的要求的同时以预防细菌性病害为主,每14d21d浇灌一次杀菌剂,常用杀菌剂见附录A。 4.5 生根苗驯化时间 生根苗驯化28d42d后可移植。 4.6 驯化生根苗质量指标 驯化生根苗要品种确定;叶色正常,无黄叶;叶片数3片以上;苗高5cm以上;新生根2条以上。 5 种球培育技术 5.1 繁育地的条件和设施 海拔400m以上,夏季日均温在25以下,无霜期160d以上,水源充足的区域。 生产设施为塑料大棚。 5.2 一年生子球生产 5.2.1 栽种前准备 5.2.1.1 设施 可采用塑料大棚进行栽培;需要安装防虫网便于通风和防止害虫的进入;安装喷灌或滴灌设施。在炎热、雨季集中的夏季,特别注意预防腐烂病的发生。  栽植床宽度为1m1.2m,深度15cm20cm。 5.2.1.2 基质 采用基质栽培,基质选择:基质应疏松,透气性、排水良好基质材料。可采用泥炭+珍珠岩(直径0.3mm以上大颗粒)=3:1的比例混合,也可根据当地情况,混合一定的沙壤土。要求土壤微酸性,pH 5.06.5。 DB11/T 6802009 3 基质消毒:对新基质一般不需要进行消毒,重复使用的基质应进行物理方法或化学制剂法消毒,基质消毒方法见附录B。 5.2.2 栽植密度 每平方米200250株苗。 5.2.3 栽植时间 采用塑料大棚于四月上旬后栽植。 5.2.4 栽植深度 以浇水后苗不倒,不露根为宜。 5.2.5 栽植后管理 5.2.5.1 浇水 在定植后,用杀菌剂(见附录 A)溶液与定根水一同浇入。最初的21d28d应保持基质表层湿润,防止根尖干枯受损。可以采用喷雾方式进行,少量多次。 浇水应在上午910点进行,浇水要均匀有规律,忌过干和过湿,在78月的高温季节是腐烂病发生严重的关键时期,要注意控水,采取一次性浇透,让基质表面干透1cm2cm再浇为宜,同时也可以在土壤表面覆盖1cm2cm的锯末或腐叶土来降温保温,这样可以缓和温湿度的变化,减少病害的发生。 进入9月份以后,气温开始下降,彩色马蹄莲开始逐步进入休眠期,叶片养分向地下部分的转移和积累,这时要减少浇水的频率直至停止浇灌。 5.2.5.2 施肥 刚定植的种苗在根系恢复阶段可以不需施肥,定植 21d 后开始施肥。前期(21d42d)N、P、K 比=2:1:1,避免使用高浓度的氨态肥,每10d一次,中期苗健壮时适当增加。中期(49d98d)N、P、K比=1:1:1,后期(105d140d)N、P、K比=1:3:2,施肥应考虑与水分管理相协调;采用叶面喷施,施肥后立即浇水冲洗叶面,防止烧叶,种球采收前60d停止施肥。施肥量为每 100平方米施用无机肥0.5kg。生长各期应施用适量微肥。最好在生长阶段,采集基质样品进行分析,了解施肥水平,及时调整。既要保证生长的需要,又要防止盐分的积累。夏季高温季节,适当减少施肥量。 5.2.5.3 病虫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在雨季前后每隔15d20d结合浇水浇灌杀菌剂(见附录A),雨季 7d10d一次。细心管理,发现病株要及时清除。同时需要降温、加强通风、水肥的综合管理。 预防蚜虫、飞虱的危害。每10d15d喷洒一次杀虫剂(见附录A)。  5.2.6 采收 待叶片开始发黄枯萎时将种球挖出,放于阴凉通风处。操作中防止损伤块茎表皮。 5.2.7 分级 按块茎直径不同进行分类码放。消毒后进行贮藏。块茎按直径2cm,2cm<直径3cm,3cm<直径4cm进行分级。 5.2.8 贮藏 存放在通风,室温条件(2225)存放2个月即可种植,512条件最多可存放10个月。 5.3 二年生子球生产 5.3.1 选种 应选择健康无病斑的一年生子球。 5.3.2 栽种前准备 5.3.2.1 设施 栽植床深度20 cm25cm。其他同5.2.1.1。 5.3.2.2 基质 同5.2.1.2。 DB11/T 6802009 4 5.3.3 栽植密度 直径2cm的子球每平方米200球。2cm<直径3cm子球每平方米150球。3cm<直径4cm子球每平方米100球。 5.3.4 栽植时间 同5.2.3。 5.3.5 栽植深度 栽植深度相当于子球的直径。 5.3.6 栽植后管理 5.3.6.1 浇水 种植后,用杀菌剂溶液浇灌。最初的21d28d应保持基质表层湿润,防止根尖干枯受损。可以采用喷雾方式进行,少量多次。 开始萌芽后,植株生长速度加快,需水量增加。浇水应在上午910点进行,浇水要均匀有规律,忌过干和过湿,在78月的高温季节是腐烂病发生严重的关键时期,要注意控水,采取一次性浇透,让基质表面干透1cm2cm再浇为宜,同时也可以在土壤表面覆盖1cm2cm的锯末或腐叶土来降温保温,这样可以缓和温湿度的变化,减少病害的发生。 进入9月份以后,气温开始下降,马蹄莲开始逐步进入休眠期,叶片养分向地下部分的转移和积累,这时要减少浇水的频率直至停止浇灌。 5.3.6.2 施肥 每100m2施用三元复合肥(14-14-14)3kg5kg,结合整地作畦进行。种球发根萌芽阶段可以不需追肥,定植 21d 后开始追肥肥。前期(21d42d)N、P、K 比=211,避免使用高浓度的氨态肥,每10d一次,中期苗健壮时适当增加。中期(49d98d)N、P、K比=111,后期(105d140d)N、P、K比=132。施肥应考虑与水分管理相协调;采用叶面喷施,施肥后立即浇水冲洗叶面,防止烧叶,种球采收前60d停止施肥。施肥量为每 100 m2施用无机肥0.5kg。生长各期应施用适量微肥。最好在生长阶段,采集基质样品进行分析,了解施肥水平,及时调整。既要保证生长的需要,又要防止盐分的积累。夏季高温季节,适当减少施肥量。 5.3.6.3 病虫害防治 同5.2.5.3。 5.3.7 采收 同5.2.6。 5.3.8 分级 按块茎直径不同进行分类码放。消毒后进行贮藏。块茎按直径2cm,2cm<直径3cm,3cm<直径4cm,直径4cm进行分级。 5.3.9 贮藏 同5.2.8。 DB11/T 6802009 5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常用杀菌剂、杀虫剂 A.1 常用杀菌剂 常用杀菌剂见表A.1。 表A.1  常用杀菌剂 名称 规格 用法用量 备注 五氯硝基苯 70%粉剂 土壤消毒按每平方米8g9g,拌入细土,施入播种沟或播种穴内。 药剂不得与幼苗直接接触 多菌灵 50%可湿性粉剂 稀释6001000倍液喷雾或浸种;土壤消毒按按每平方米6g8g。 长期连续使用易引起病菌产生抗药性,应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使用。 甲基托布津 50%可湿性粉剂 稀释7001000倍喷雾或10002000倍浸种。 长期连续使用易引起病菌产生抗药性,应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使用。不得与多菌灵轮换使用。 农用链霉素 15%可湿性粉剂 喷雾浓度为100ppm400ppm,灌根浓度为1000ppm2000ppm。7d10d一次,连用3次。 最好与其他抗菌素、杀菌剂轮换或混合使用。 农用硫酸链霉素 72%可溶性粉 每1000万单位用60kg水稀释喷雾。7d10d一次,连用3次。  水合霉素 88%可溶性粉 稀释1000倍喷雾。7d10d一次,连用3次。 不能与碱性农药或碱性水混合使用。 扫细 30%悬浮剂 稀释400500倍喷雾。  A.2 常用杀虫剂 常用杀虫剂见表A.2。 表A.2  常用杀虫剂 名称 规格 用法用量 备注 吡虫啉 10%可湿性粉剂 按每亩10g20g兑水50kg喷雾。防治飞虱和蚜虫。   辛硫磷 50%乳油 8001000倍液浇灌土壤,防治地下害虫。 不能与碱性农药,如石硫合剂混合使用。 氧化乐果 40%乳油 1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蓟马等。 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 DB11/T 6802009 6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基质消毒方法 B.1 物理方法 般采用蒸汽消毒,即将多孔的管子平放并埋入土壤耕作层约20cm深,地表严实地覆盖塑料薄膜,然后从蒸汽锅炉中放出200左右蒸汽,使土壤温度上升 7090,持续保持 0.5h1h即可。然后再用清水淋洗掉因持续高温从土壤中释放出来的锰、铜等有害离子。此方法较适合于离地苗床栽培中使用。在冬季进行土壤的翻晒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 B.2 化学制剂法 B.2.1 威百亩消毒 属低毒药品,即在整好的墒面上,按每亩 4kg 用药量,对水稀释,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墒面上,然后再重喷一次水,让土壤湿润,最后用完好的塑料薄膜覆盖,四周压实。一般处理 15d后掀膜,翻地即可。它既能杀菌,又能防治地下线虫,还有一定的除草功能。操作应选在早晚凉爽环境中进行,之后要求墒地土温保持在15以上效果较好。 B.2.2 五氯硝基苯消毒 在潮湿的基质上,按每平方米10g用药量拌毒土,均匀撒在基质床上,然后再重喷一次水,让基质湿润,最后用完好的塑料薄膜覆盖,四周压实。一般处理15d后掀膜。
展开阅读全文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