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2013.doc

返回 相似 举报
高粱-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20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粱-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20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粱-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20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粱-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201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粱-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201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2013-03-01实施施2012-12-07发布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高粱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Sorghum(Sorghum bicolor(L.)Moench)(UPOV: TG/122/3,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Sorghum, NEQ)NY/T 2233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ICS 65.020.20B 051目 次前言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符号15 繁殖材料的要求26 测试方法27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的判定38 性状表39 分组性状310 技术问卷4附录A(规范性附录) 高粱性状表5附录B(规范性附录) 高粱性状表的解释10附录C(规范性附录) 高粱技术问卷14I前 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指南“TG/122/3,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Sorghum”。本标准对应于UPOV指南TG/122/3,本标准与TG/122/3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与UPOV指南TG/122/3 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主要差异如下:增加了6个性状:“分蘖性”、“旗叶:中脉颜色”、“颖壳:质地”、“花药:颜色(新鲜花药)”、“成熟期”、“抗性:丝黑穗病”;删除了7个性状:“叶片:花青甙显色强度”、“植株:抽穗时叶片自然高度”、“颖片:花青甙显色强度”、“颖片:绒毛花青甙显色强度” 、“带花梗小花:长度” 、“花序:开花结束时密度”、“颖壳:长度”;调整了7个性状的表达状态:“颖壳:颜色(开花期)”、“穗:紧实度”、“穗:形状”、“颖壳:颜色(成熟期)”、“籽粒:颜色”、“籽粒:正面形状”、“籽粒:侧面形状”。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7)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野韩、郝彩环、卢庆善、吕波、邹剑秋、王凤华、刘平、周海涛、王艳秋、李淑芳、堵苑苑。NY/T 22332012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高 粱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粱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技术要求和结果判定的一般原则。本标准适用于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和结果判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GB/T 15686 高粱 单宁含量的测定GB/T 19557.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总则3 术语和定义GB/T 19557.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群体测量 Single measurement of a group of plants or parts of plants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测量,获得一个群体记录。3.2 个体测量 Measurement of a number of individual plants or parts of plants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逐个测量,获得一组个体记录。3.3 群体目测 Visual assessment by a single observation of a group of plants or parts of plants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目测,获得一个群体记录。3.4 个体目测 Visual assessment by observation of individual plants or parts of plants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逐个目测,获得一组个体记录。4 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MG:群体测量。MS:个体测量。VG:群体目测。VS:个体目测。QL:质量性状。QN:数量性状。PQ:假质量性状。*:标注性状为UPOV用于统一品种描述所需要的重要性状,除非受环境条件限制性状的表达状态无法测试,所有UPOV成员都应使用这些性状。(a)、(b):标注内容在B.2中进行了详细解释。(+):标注内容在B.3中进行了详细解释。5 繁殖材料的要求5.1 繁殖材料以种子形式提供。5.2 提交的种子数量,杂交种和开放授粉品种至少为1.0kg,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至少为0.5kg。5.3 提交的繁殖材料应外观健康,活力高,无病虫侵害。繁殖材料应符合GB 4404.1的要求,具体质量要求见表1:表1 繁殖材料的具体质量要求种子质量净度,%发芽率,%含水量,%常规种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98%75%13%杂交种98%80%13%5.4 提交的繁殖材料一般不进行任何影响品种性状正常表达的处理(如种子包衣处理)。如果已处理,应提供处理的详细说明。5.5 提交的繁殖材料应符合中国植物检疫的有关规定。6 测试方法6.1 测试周期测试周期至少为2个独立的生长周期。6.2 测试地点通常在一个地点进行。如果某些性状在该地点不能充分表达,可在其他符合条件的地点进行观测。6.3 田间试验6.3.1试验设计申请品种和近似品种相邻种植。以穴播方式种植,采用适宜的株行距,每个小区不少于50株,设2次重复。6.3.2 田间管理可按当地大田生产管理方式进行。6.4 性状观测6.4.1观测时期性状观测应按照表A.1和表A.2列出的生育阶段进行。生育阶段描述见表B.1。6.4.2 观测方法性状观测应按照表A.1和表A.2规定的观测方法(VG、VS、MG、MS)进行。部分性状观测方法见B.2和B.3。6.4.3观测数量除非另有说明,个体观测性状(VS、MS)每个小区植株取样数量不少于20个,在观测植株的器官或部位时,每个植株取样数量应为1个。群体观测性状(VG、MG)应观测整个小区或规定大小的群体。6.5 附加测试必要时,可选用表A.2中的性状或本文件未列出的性状进行附加测试。7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的判定7.1 总体原则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按照GB/T 19557.1确定的原则进行。7.2 特异性的判定申请品种应明显区别于所有已知品种。在测试中,当申请品种至少在一个性状上与近似品种具有明显且可重现的差异时,即可判定申请品种具备特异性。 7.3 一致性的判定一致性判定时,采用3的群体标准和至少95%的接受概率。当样本大小为100株时,最多可以允许有6个异型株。7.4 稳定性的判定如果一个品种具备一致性,则可认为该品种具备稳定性。一般不对稳定性进行测试。必要时,可以种植该品种的下一代种子,与以前提供的繁殖材料相比,若性状表达无明显变化,则可判定该品种具备稳定性。杂交种的稳定性判定,除直接对杂交种本身进行测试外,还可以通过对其亲本系的一致性或稳定性鉴定的方法进行判定。8 性状表根据测试需要,将性状分为基本性状、选测性状,基本性状是测试中必须使用的性状。高粱基本性状见表A.1,选测性状见表A.2。8.1概述性状表列出了性状名称、表达类型、表达状态及相应的代码和标准品种、观测时期和方法等内容。8.2表达类型根据性状表达方式,将性状分为质量性状、假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3种类型。8.3 表达状态和相应代码8.3.1 每个性状划分成一系列表达状态,以便于定义性状和规范描述;每个表达状态赋予一个相应的数字代码,以便于数据记录、处理和品种描述的建立与交流。8.3.2 对于质量性状和假质量性状,所有的表达状态都应当在测试指南中列出;对于数量性状,为了缩小性状表的长度,偶数代码的表达状态可以不列出,偶数代码的表达状态可描述为前一个表达状态到后一个表达状态的形式。8.4标准品种性状表中列出了部分性状有关表达状态可参考的标准品种,以便于确定相关性状的不同表达状态和校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差异。9 分组性状本文件中,品种分组性状如下:a) 抽穗期 (表A.1中性状5)。b) 植株:高度 (表A.1中性状22)。c) 穗:形状 (表A.1中性状25)。d) 籽粒:颜色 (表A.1中性状31)。10 技术问卷申请人应按附录C给出的格式填写高粱技术问卷。15附录A(规范性附录)高粱性状表A.1 高粱基本性状见表A.1。表A.1 高粱基本性状表序号性 状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标 准 品 种代码1芽鞘:花青甙显色强度QN(+)11VG无或极弱0-301弱3中TX622B5强7极强铁恢15792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度QN(a)13VG无或极弱TX622B1弱3中晋粱5号5强康607极强铁恢15793叶背:花青甙显色强度QN(a)13VG无或极弱TX622B1弱3中晋粱5号5强TX4307极强7501B94分蘖性QN(+)31MS极弱三尺三1弱0-303中5强421B7极强95*抽穗期QN(+)54MG极早康601早永593中V4B5晚白平7极晚F4B96叶片:绿色程度QN5155VG浅0-303中铁恢1575深晋辐1号77*旗叶:中脉失色程度QN5155VG极弱吉恢73841弱0-303中铁恢1575强晋辐1号7极强9表.1(续)序号性 状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标 准 品 种代码8旗叶:中脉颜色PQ5155VG白色三尺三1蜡白色421B2绿色3黄色49*仅适用于绿色中脉品种:旗叶:中脉相对于叶片颜色深浅QN5155VG浅于晋辐1号1相同232EB2深于永59310*仅适用于黄色中脉品种:旗叶:中脉黄色强度QN5155VG极弱白平1弱TX622B3中晋辐1号5强7极强911倒三叶:叶片长度QN55MS极短水科0011短3中5长晋辐1号7极长912倒三叶:叶片宽度QN(+)55MS极窄1窄7501B3中0-305宽TX622B7极宽913*柱头:花青甙显色强度QN62VG无或极弱0-301弱3中晋辐1号5强7极强康60914*仅适用于黄色柱头品种:柱头:黄色程度QN62VG极弱TX622B1弱铁恢1573中晋辐1号5强7极强915柱头:长度QN62VG短永593中6545长TX622B716颖壳:颜色(开花期)PQ62VG浅绿色1中等绿色6542黄绿色晋辐1号3浅黄色4中等黄色V4B517颖壳:质地QL(+)62VG纸质铁恢6号1革质晋辐1号218*外颖:芒长度QN62VG无或极短康601短3中5长135B7极长9表.1(续)序号性 状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标 准 品 种代码19花药:颜色(新鲜花药)PQ62VG乳白色1浅黄色TX622B2中等黄色晋辐1号3深黄色4红褐色520花药:颜色(干花药)PQ64VG浅黄色1暗粉色2橘色铁2083橘红色晋粱5号4红色5红褐色V4B621成熟期QN(+)90MG极早1早吉恢73843中QL33B5晚晋辐1号7极晚F4B922*植株:高度QN(+)90MS极矮QL33B1矮康603中6545高帚高粱7极高923茎:粗度QN(+)90MS极细1细QL33B3中晋辐1号5粗40037极粗924*穗:紧实度QN(+)90VG紧铁恢1571中紧0-302中散水科0013散帚高粱425*穗:形状PQ(+)90VG纺锤形0-301阔心形铁恢1572圆筒形F4B3棒形232EB4杯形V4B5球形6伞形双粒7帚形帚高粱826穗:长度QN(+)90MS极短1短7501B3中晋粱5号5长TX622B7极长927穗:一级枝梗长度QN(+)90MS极短1短V4B3中5长帚高粱7极长9表.1(续)序号性 状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标 准 品 种代码28穗:颖壳包被程度QN90VG极小1小晋粱5号3中6545大7极大帚高粱929*穗柄:伸出长度QN(+)90MS极短1短矮四3中铁恢1575长白平7极长930*颖壳:颜色(成熟期)PQ90VG白色1浅黄色5-272中等黄色421B3浅红色矮四4中等红色TX622B5深红色铁恢1576黑色晋辐1号731*籽粒:颜色PQ90VG白色或灰白色6541浅黄色5-272中等黄色421B3橙色0-304橙红色晋粱5号5浅红色矮四6红褐色永597深褐色832籽粒:正面形状PQ90VG卵形晋辐1号1椭圆形晋粱5号2长圆形TX622B3圆形421B433籽粒:侧面形状PQ(b)90VG卵形1椭圆形2长圆形3圆形434籽粒:胚痕大小QN(+)90VG小双粒3中TX622B5大铁恢157735胚乳:质地QN(b)90VG全角质1约3/4角质沈5-272约1/2角质矮四3约3/4粉质三尺三4全粉质536胚乳:颜色PQ(b)90VG白色1浅黄色2中等黄色3橘色4紫色5表.1(续)序号性 状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标 准 品 种代码37籽粒:千粒重QN(+)90MG极低1低永593中晋辐1号5高7极高9A.2 高粱选测性状见表A.2。表A.2 高粱选测性状表序号性 状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标 准 品 种代码38抗性:丝黑穗病QN(+)81MS高感1感矮四3中抗5抗421B7高抗939籽粒:单宁含量QN(+)90 MG无或极低1低3中5高7极高9附录B(规范性附录)高粱性状表的解释B.1 高粱生育阶段见表B.1。表B.1 高粱生育阶段表编号描述00干种子10幼苗生长期11第一叶展开12第二叶展开13第三叶展开16第六叶展开20分蘖期30拔节期31第一节出现50抽穗期51穗刚露头54穗3/4露头55穗完全露出60开花期61初花期(1/4穗开花)62盛花期(1/2穗开花)63末花期(3/4穗开花)64终花期(全穗开花)70灌浆期71颖果水样状72灌浆早期73灌浆中期74灌浆晚期80蜡熟期81蜡熟初期82蜡熟中期83蜡熟末期90完熟期B.2 涉及多个性状的解释(a) 观测部位为第一片叶。(b) 将籽粒纵向剖开,观测部位为纵剖面。B.3 涉及单个性状的解释性状分级和图中代码见表A.1。性状1 芽鞘:花青甙显色强度,当田间幼芽出土后23天观测。性状4 分蘖性,于拔节初期第一节出现时,连续调查20株高粱单株的分蘖数,取平均数。性状5 抽穗期,观测全小区所有植株的抽穗情况,如果全小区50%的植株穗3/4露头,则记录当日为抽穗期。性状12 倒三叶:叶片宽度,用直尺测量倒数第三片叶最宽处的宽度。性状17 颖壳:质地,于高粱开花时,观察颖壳的质地。纸质型表现为颖壳质地软,不带光泽,上有绿色条纹;革质型表现为颖壳质地硬,有光泽。性状21 成熟期,从出苗期次日至生理成熟期的天数。全小区50的幼芽“露锥”为出苗期,处于蜡熟期的籽粒脐部出现黑层为种子的生理成熟期。性状22 植株:高度,测量地面至植株穗顶端的高度。性状23 茎:粗度,测量植株下部1/3处茎节中部的直径。性状24 穗:紧实度,见图B.1。 紧穗型 中紧穗型 1 2 中散穗型 散穗型(周散型) 散穗型(侧散型) 3 4 4图B.1 穗:紧实度性状25 穗:形状,见图B.2。纺锤形阔心形圆筒形棒形1234杯形球形伞形帚形5678图B.2 穗:形状性状26 穗:长度,见图B.3。测量穗顶部至穗下端枝梗茎节的长度。穗:长度图B.3 穗:长度性状27 穗:一级枝梗长度,观测穗中上部位的一级枝梗。性状28 穗:颖壳包被程度,见图B.4。极小 小中大 极大1 357 9图B.4 穗:颖壳包被程度性状29 穗柄:伸出长度,测量穗下端枝梗茎节至旗叶叶环处的长度,见图B.5。穗柄:伸出长度图B.5 穗柄:伸出长度性状34 籽粒:胚痕大小,见图B.6。小中大357图B.6 籽粒:胚痕大小性状37 籽粒:千粒重,测定籽粒的含水量后称千粒重,转换成含水量13%时的重量。随机取样,3次重复。性状38 抗性:丝黑穗病,参照全国高粱区域性品种试验丝黑穗病抗性鉴定方法执行。性状39 籽粒:单宁含量,参照GB/T 15686 高粱 单宁含量的测定执行。(规范性附录)高粱技术问卷格式高粱技术问卷申请号: 申请日: 由审批机关填写(申请人或代理机构签章)C.1 品种暂定名称:C.2 植物学分类高粱orghum bicolor(L.)MoenchC.3 品种类型C.3.1 繁殖类型常规品种 、不育系 、杂交种 C.3.2 用途类型 食用 、糖用 、饲用 、帚用 、其它 C.3.3 胚乳类型非糯 、糯 C.4 申请品种具有代表性的彩色照片品种照片粘贴处(如果照片较多,可另附页提供)C.5 其它有助于辨别申请品种的信息C.6 品种种植或测试是否需要特殊条件是 否 (如果回答是,请提供详细资料)C.7 申请品种的繁殖材料保存是否需要特殊条件是 否 (如果回答是,请提供详细资料)C.8 申请品种需要指出的性状在表C.1中相符的代码后 中打,若有测量值,请填写在表C.1中。表C.1 申请品种需要指出的性状序号性 状表达状态代 码测量值1*抽穗期(性状5)极早1 极早到早2 早3 早到中4 中5 中到晚6 晚7 晚到极晚8 极晚9 2旗叶:中脉颜色(性状8)白色1 蜡白色2 绿色3 黄色4 3颖壳:质地(性状17)纸质1 革质2 4*花药:颜色(新鲜花药)(性状19)乳白色1 浅黄色2 中等黄色3 深黄色4 红褐色5 表C.1(续)序号性 状表达状态代 码测量值5成熟期(性状21)极早1 极早到早2 早3 早到中4 中5 中到晚6 晚7 晚到极晚8 极晚9 6*植株:高度(性状22)极矮1 极矮到矮2 矮3 矮到中4 中5 中到高6 高7 高到极高8 极高9 7*穗:紧实度(性状24)紧1 中紧2 中散3 散4 8*穗:形状(性状25)纺锤形1 阔心形2 圆筒形3 棒形4 杯形5 球形6 伞形7 帚形8 9*颖壳:颜色(成熟期)(性状30)白色1 浅黄色2 中等黄色3 浅红色4 中等红色5 深红色6 黑色7 10*籽粒:颜色(性状31)白色或灰白色1 浅黄色2 中等黄色3 橙色4 橙红色5 浅红色6 红裼色7 深裼色8
展开阅读全文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