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1500万新型职业农民活跃在田间地头

2019-01-04 10:35:54   |  574 人气

过去进城务工,如今返乡种田。从解决温饱到提升生活品质,一批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正成为乡村新业态的先行者、科技兴农的引领者、新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截至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人数已突破1500万人,预计2020年将达到2000万人。


  在这支队伍中,不乏海外归国的留学生、反哺家乡的退伍军人、农业技术的行家里手,等等。他们带着技术下乡、揣着梦想归田,使得“农民”的身份内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新型职业农民正逐渐成为受到社会尊敬的职业,我们采访了几位,听他们讲讲乡村振兴路上的酸甜苦辣。


  姜方俊 农场搭上互联网


  毕业于名牌大学并出国留学的姜方俊选择做一名新型职业农民,其实并不偶然。近年来,各项惠农政策落地、地区对农业人才扶持鼓励,为有农业技能、立志于服务乡村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客观上吸引着人才返乡。尽管如此,我们采访时发现,地区对于农业人才的奖励政策,大多是针对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对于传统农民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得在如何让政策红利惠及更多农民上下功夫。


  两年时间,六七十万元学费,读上海交大EMBA,姜方俊所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当好一个农民。“非常值得。这次学习让我更加了解了自身和市场,对未来发展也有了更好的思路。”姜方俊说,农民不是那么好当的。


  2003年,姜方俊毕业于南京大学,出国留学后在外企工作,前景很好。但是他和几个同学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将开心农场与实际相结合,打造真实版开心农场、有机农场。


  刚开始时觉得很简单,却遭遇了“水土不服”。随后,姜方俊回到了老家常州,流转了1500亩土地,开发“一号农场”,成了“真正的农夫”。2012年底,“一号农场”有机商城在淘宝网正式上线。他的产品很快涵盖了有机蔬菜、水果、水产、谷物、禽蛋肉等180多个品种。“公司+基地+电商”模式,当年就实现销售近千万元,还带动当地村民实现了收入倍增。


  在姜方俊看来,从事农业行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农业技术、劳动服务等,都是新型职业农民。姜方俊坦言,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转型的关键。“许多传统农民都有转型意愿,但由于文化程度、学习能力所限,很多农民没法转型。”


  新型职业农民可以真正做到“不离土不离乡”,应该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姜方俊介绍,目前他们基地共吸纳200多名村民就业。姜方俊认为,越来越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打破了过去“一亩三分地”的限制,借助新技术、新理念、新方式,让现代农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武向全 当农民也有范儿


  武向全在创业过程中苦于没有帮手,折射了农村人才短缺的困境。但以武向全为代表的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经历,也证明农村有广阔天地,能够大有作为。


  从土里刨食到田间创业,武向全种地的意义已跟父辈有了巨大区别,这也反映出国家“三农”事业发展的巨大变革。正是这样的变革孕育了创新创业的大好机遇,也为像武向全一样的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巨大的创业舞台。


  “小武来啦!还让你跑一趟,给你添麻烦了。”吉林长春市农安县西白鸰村田家屯,尹长利正在院子里干活。看见邻村东白鸰村45岁的农民武向全从轿车上下来,他赶忙迎上前。


  “代耕的协议在这,先看看。”武向全从车里拿出几张纸递给尹长利。原来,前年冬天,武向全把田家屯的20多个种粮大户召集起来开会:“你们的地交给我种,肯定产量更高。”


  “当初确实有点信不过你,所以没签协议。”尹长利说,“我看你们代耕的地,一垧(1垧等于15亩)地的苞米足足能比俺们多打2000斤。”


  武向全算了笔账:“你们自己种地,一垧地的人力、物力成本也得2000块钱吧。咱们合作社机械化种地,成本不到1000块钱。”“我想好了,地交给合作社种啦。”尹长利打定了主意。


  2013年,武向全成立合作社时,只有24户农民,400多亩地。如今,合作社耕地面积达1.2万多亩,带动农户350多户。


  武向全打小就种地,越种越有感情、越有劲头,起初种家里的20多亩地,后来承包了村里150多亩盐碱地。后来,武向全着手改良盐碱地,用了3年,盐碱地上玉米的产量追上了普通地。


  “幸亏当年一步到位,成立了省级合作社。”武向全说,形成规模才有利于提高农业技术水平。近年来,村里的农民也开始参加培训,听政策、学技术。“过去,守着一亩三分地,土里刨食是老一辈儿的生活。如今,咱们把种地当成事业,农民也有范儿了!”


  从前,村里的年轻人竞相外出务工;如今,西街口镇不少村子的年轻人几乎都回到村中,建设家乡。未来,谁种地?我想,市场已经给出答案。


  程魁 丰收还得靠科技


  程魁坦言,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不必过分担心将来谁来种地,有了富农产业,就不怕缺新型职业农民。只要打造好富农产业链,用好科技的手段,多方共同发力,传统农民也能在产业链中逐步成长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


  车行至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西街口镇,成片的人参果园映入眼帘……


  “以前种玉米、栽烤烟,这几年村民纷纷改种人参果了。”石林镇园人参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程魁说,这种变化就发生在几年前。


  从原来的苞谷小麦吃不饱,到如今带领十几人的科研团队育种、为10多个省份提供人参果苗,这几年,程魁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换。


  说起新型职业农民这个“新潮”的名字,程魁认为,传统农民种地靠“习惯”,新型职业农民种地靠“科技”。“拿人参果育苗来说,没有一定技术水平,会影响产量;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分得比较细,育苗的管育苗,采摘的管采摘。”


  “生产中,不管是直接销售鲜果还是深加工,规范化种植都十分重要。”程魁说,农业生产的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个生产过程就可能出问题,但由于涉及主体众多,离不开相关部门的规范。要改变这种现状,既需要通过合作社和土地流转改变小散乱的情况,也离不开对种植者的培训。程魁说,就培训而言,过去不少农民知识水平有限,参加培训往往听不懂;如今却时常能听到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培训时抱怨:讲的太浅不够劲。


  目前程魁已成为西街口镇首批筛选的50名新型职业农民之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该一步步来,尤其是发挥好大户和合作社带头人的示范效应。”西街口镇党委书记游涯坤说。


  程魁说,“有多少资金就做多大的事,但不管做大做小,一定要做实。”


  张东林 我把种田当事业


  总结张东林的成功经验,就一句话:让专业人干专业事。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新型职业农民的不断涌现,让粗放式的农业生产经营转向了更精细化、专业化。采访中,我们发现有的地方出现土地闲置或经营不善等现象,这是因为没有把土地资源交到专业农民手上,造成了浪费。在未来,应该不断探索如何让土地与人才精准结合,让更多懂农业、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有用武之地。


  株株秧苗,棵棵挺拔,而“检阅”它们的是青海省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东林,他是一名复转军人。


  现代化设施农业园区里,多功能储藏窑、蔬菜深加工车间、保鲜库、4台冷链配送车……从种子落地到卖给商贩,张东林打造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市面上有的菜,上面的饱满水灵,往下一翻,好多次品。我的菜就不会。”张东林要求,每一筐菜都要标明日期和装配工的姓名,以便于追溯。


  “我理解的现代农业,就像办工厂,质量、效率尤其重要。”张东林认为,“这来自于对每个生产环节的精准把控。”


  有一次,他从山东请来了3位技术员。技术员们负责操持田里的大小事务,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老板“猴精”。他每天都把打完药的药袋子收回来,然后把药品种类、用药时间和用药量一一记录下来。靠着这样的“偷艺”,张东林也成了技术专家。


  五六年前,张东林刚刚脱下军装,与几位战友一起承包了15个土棚开始创业。“起步阶段吃了不少苦头。”张东林说,“每一件事,每一个环节,都得自己去跑,但最大的困难是不懂技术,不懂市场行情……”


  农业投资见效慢,现代农业又有很强的专业性。“我之所以坚持下来,是因为我把种田当事业,就想当个好农民!”


  这些年,张东林从未停止过学习,“事业小,视野不能小。我现在盘算,能不能把周边的几家联合在一起,做到菜品多样、统一配送,这样既节约成本,又能减少冲突,还能形成更大的平台,从而有所作为!”


  小索顿 青稞地里有奔头


  小索顿的创业之路,始终围绕一个“农”字展开,来自农村,毕业于农校,扎根农村创业。可像他这样愿意到农村、当农民的年轻人毕竟不多。


  很多像小索顿一样的年轻人具有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潜力,他们有激情、有梦想、有知识。乡村振兴事业需要这样的人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保障、创业孵化成长等方面再加一把火,不断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个头不高,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初见文质彬彬的他,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位教师。可“85后”的他,已经与“农业”打了十几年交道,去年9月还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十佳农民”。


  “以前我‘五谷不分’,但母校改变了我。”2005年,19岁的小索顿考进了南京农业大学。小索顿的家乡是西藏著名的粮仓——日喀则市江孜县。每到金秋,江孜城外满是一望无际、铺天盖地的金黄色青稞田。小索顿的父亲经营了一家青稞加工厂。为了帮助父亲,小索顿于2012年辞掉工作回乡接手了加工厂。


  当时,加工厂只是个小作坊,加工的产品只有糌粑,很多生产工艺都是以人工为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小索顿联系上了对口援藏的上海食品研究所和母校的食品系,联合开发了青稞爆米花、富硒青稞全粉、青稞饼干等10余类青稞系列产品,迅速打开了销路。


  同时,小索顿打算放弃原先作坊式的手工生产,但苦于找不到青稞加工生产线。于是,他花了80余万元,采购了具备类似生产工艺的设备,自己重新设计改装,建成了第一条现代化生产线。


  小索顿还在拉萨、日喀则、江孜等地开设了8个销售点,40多名农民员工学着当销售、跑运输。他们有了一技之长,成了村民羡慕的“新型职业农民”。


  问起小索顿是否后悔回到农村,从“书生”变成“农民”?他腼腆地说:“不后悔,我觉得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我创业就是想让青稞地里长出金豆豆,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农业领域中来。”


来源:人民日报



收藏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