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进入改革深水区(图)

2018-11-07 10:49:51   |  594 人气

“这是一次再动员、再部署、再出发。”近日,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全面推进期中期评估会议如期举行,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认为,这不仅仅是一场评估,更希望院所在评估中发现问题、校准方向,以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面向”贺信精神,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工程深入实施。


  2013年1月,中国农科院启动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按照试点探索、全面推进、跨越发展3个阶段分步实施、梯次推进。


  5年多来,中国农科院大力改革创新,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4项,同比增长22%,其中一等奖获奖数量占农业领域奖项1/3。在《自然》《科学》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88篇,其中2017年发表24篇,比2013年创新工程启动之初增长167%。农作物新品种、植物新品种权、新农药、新肥料、新兽药、国家标准、发明专利等各项成果都呈现较大增幅。先后启动南方稻米重金属污染防控、种植业绿色增产增效集成创新、农业科技走出去协同创新与集成示范等20项协同创新任务。


  改革开放已走过四十年历程,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也将进一步深入推进。


  重构团队 集中力量


  不久前举行的2018中国农业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发布,“‘十字花科作物功能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热点前沿的贡献度、影响度和引领度均居全球第一。” “日晒高温覆膜法”防治韭蛆技术位列2017中国十大新技术之一。


  这两项“顶天”和“立地”的成果均出自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武带领蔬菜分子设计育种团队经过长达6年的研究,破解了白菜类和甘蓝类蔬菜作物驯化的秘密。2016年,《自然—遗传》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这一成果。


  研究环节涉及了大量的基因组数据分析。“我们探索的方向都是芸薹属作物自己独有的特异性问题,分析过程中没有现成的工具,很多都是‘无人区’,这意味着每一步都是新研发的工作,需要开发新的算法。”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程锋说。


  同样的,蔬菜虫害防控团队首席科学家张友军研究员在创新工程的支持下,研制的日晒高温覆膜防治韭蛆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毒韭菜”问题。团队用简单实用的技术,对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和农民遇到的难题、百姓关切的问题给出科学回应。


  由于体制机制原因,我国农业科研工作单打独斗的现象较为普遍。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农科院将33个研究所原有的1026个课题组,按照学科体系优化整合为331个科研团队,围绕学科方向开展长期稳定的科学研究,有效解决了科研力量分散、重复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农科院要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农业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实施创新工程后,农科院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科研国家队的定位,院所发展更加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创新团队可以根据产业需求和国际前沿,及时论证设立研究任务,开展储备性、应急性、公益性研究,从技术需求中探究科学问题,从科学结论中明晰技术路径,较好地避免了科研工作与产业需求的脱节,避免了科研滞后于生产的问题。上述两支团队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因为农业科研的长周期性,很多正在从事的研究可能五年、十年以后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但必须肯定的是,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为农业科研添了一把火,催生了成果的产出。”中国农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表示。


  凝练重大科研方向


  通过实施创新工程,凝聚优势科研力量,中国农科院改变了“大科研、小作坊”的现象,为培育农业重大成果奠定了基础。


  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刘春明说,“通过创新工程引领,作科所组织9支创新团队对小麦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60年成果进行总结,成果申报获得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这是该奖项设立以来我国农业领域首次获此殊荣。”


  为推进全国小麦育种和生产水平全面提升,这支团队通过在全国设立的12个小麦分中心和全国性项目实施平台,将创制的优异材料和育种新方法主动、无偿地提供给全国所有单位;通过抓两头(新材料和新方法、生产技术集成)、带中间(新品种培育)的工作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小麦育种和生产水平的全面提高。


  为集中力量培育重大成果,农科院还探索建立了持续稳定支持的经费资助机制。在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所长黄三文看来,“持续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为基因组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4年来,我们在创新工程支持下,实现了边组建、边科研、边出成果。”


  有了“外援”的注入,基因组所做强内功,强化自身在基因组学等前沿学科的产出,2017~2018年两年间在《自然》《科学》《细胞》等顶级期刊发表文章5篇,提升了我国农业基因组的国际地位。


  唐华俊介绍,在创新工程支持下,中国农科院农作物基因组学研究、农作物强杂交优势利用与新品种创制、绿色超级稻培育、动物重大疫病流行机制与疫苗研制等方向已达到世界前列甚至领先地位。基因编辑、植物工厂、无人机农业应用、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动植物疫病防控、畜禽健康养殖、生物防治等方向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处于平行地位。


  谈起在创新工程中成长起来的人才,36岁的程锋正是其中一位:获2015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农业部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优秀青年基金。


  “院里、所里都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支持,我才取得了一些有限的成果。团队首席王晓武老师在研究上给予我很多指导,也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团队里分工协作得很好,工作效率也高,成果是团队共同努力获得的。”程锋说。


  再思考 再出发


  和张合成一样,唐华俊为本次评估定的基调也是“找问题、提建议”。事实上,经过过去3年试点探索和2年全面推进,创新工程激发了创新活力,提高了创新效率,农科院各项科研产出呈现量质双升的良好态势。


  然而,农业科研工作者并没有停下思考:在创新工程支持下,按照新时代新要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部署,下一步创新之路该怎么走?


  唐华俊表示,对照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和两院院士大会讲话要求,中国农科院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科研布局和重点研究方向还不能完全覆盖新时代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科技需求,质量兴农、绿色发展等方面研究力量相对较弱;重大成果产出和有效供给能力有待提高;领军型人才缺乏,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人才短缺;引领带动作用还需进一步增强,全国农业科技联合攻关能力不强。


  棉花研究所所长李付广坦陈:“棉花种质资源相对缺乏,我们在资源创新方面有点放松。”他已经尝试了两种方式来解决。同时他还规划了一幅蓝图:力争用5~10年,建成500万~1000万亩、产能60万~120万吨,达到或超越澳棉水平的高质量棉花生产基地,推动新疆乃至我国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研究所应该顺应时代新设置哪些新兴的、前沿的、交叉的学科?”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孙日飞思考着,“我国‘菜篮子’量已足够,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所创新团队将进行两个大方向的调整,其中蔬菜营养与品质研究是未来重点要做的。”


  如何让油更好、花更美、地更肥、农民更富?“在油菜绿色全产业链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油菜油用、花用、菜用、饲用、肥用、蜜用等六大功能,通过科技创新引领美好新生活,积极推进油菜与乡村一二三产业的全面融合发展。”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廖伯寿表示。


  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将进入改革深水区。


 来源:中国科学报 



收藏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