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带来了不便,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全省农技人员通过云平台以及各类农技指导类微信、QQ群开展线上指导服务;农户、合作社利用物联网对大棚进行水肥温湿度控制;农业园区、涉农企业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经营和管理,呈现出传统农业加速向智慧农业转型的生动局面。
物联网 在家管控大棚
说起智慧农业,唐山市丰南区钱营镇设施蔬菜的种植户成了受益者。“农户在家用手机app就能远程可视化管控温室大棚,配合自动化风口控制、自动水肥一体化设施,降低用户出入大棚的频率,所达到的环境参数调控效果更为理想,相比往年蔬菜长势更好!” 唐山市丰南区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项目的负责人马龙近日对记者说。
物联网智能控制大棚
钱营镇素有“唐山菜篮子”之称,温室种植规模较大,以往农户需要每日往返劳作。现在大棚内安装了传感控制系统,农户通过电脑或手机可以随时随地远程查看和控制大棚内的光照、温度、土壤湿度等各项指标,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预先设定好的参数,自动调节大棚内的各项环境指数。只需一部手机,就能轻松搞定蔬菜种植,彻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汗如雨满身泥”的传统劳作方式!
马龙介绍,智慧农业是由物联网信息技术支持实施的一整套现代化农业操作与管理系统,可根据作物生长的土壤性状、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实时调整农业生产投入,实现精准作业,减少成本的投入,实现资源的最大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河北冠志智慧农业主控室
云指导 专家就在身边
近日,在曲周县四疃镇金沃福小麦种植合作社的麦田里,小麦种植户王志成通过手机与中国农大老师张宏彦进行在线交流。王志成告诉记者,年前有几块麦田没有浇上冻水,其它地块的麦子都开始返青了,没浇冻水的这几块麦田却出现了干节的现象,长势不是很好。他用手机拍照片发给了中国农大张老师,希望能给自己支个招儿。
通过云指导受益的,还有邯郸市的农业种植户、经营户。邯郸滏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了“滏农云”蔬菜大数据管理平台,滏农云以“不见面、不接触”的方式,开展线上田间管理、种植知识、交易物流等农资技术服务和疫情防控、生产保供指导等。疫情期间,平台组织50多名专家在种苗培育等方面,开展生产保供“云指导”,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供种。
云指导服务和大棚控制界面。省农业农村厅 供图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全省2万名基层农技人员和超过10万名农民用户稳定在线,通过“河北智慧农技云平台”“中国农技推广APP”“云上智农APP”等平台,以视频、长图、H5、音频等多种形式,及时推送新冠疫情防控、农业生产相关政策措施500多篇,“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技术指导400多条,疫情防控知识、农业生产信息2000多条,浏览量上百万次。专家和农技人员运用云服务高效便捷、覆盖面广等优势,线上及时解答农业问题近10万个,发布服务日志14万多条,实现了农技指导24小时全天候、跨时空高效服务,专家农民无障碍沟通互动。
综合数字平台 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止到2019年底,省内136家牧场,利用NB-IOT技术实现了“小牧童”实时管理监测,成功解决了奶牛定位监测、牲畜跟踪等管理问题;1万多台套中大型农机,通过智慧农机决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从耕、种、管、收全生命周期农机作业动态管控;4000多艘中大型渔船,依托渔船渔港动态监控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实时、自动化管理。231家现代农业园区中,累计形成61个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农业物联网应用比例由上年度17.7%增加到26.4%。
到2020年底,河北将培育形成100个以上具有较大规模的农业物联网集成应用典型。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继续发挥运营商、信息化企业、农业科技公司技术优势,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和国有农牧场,支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开展智能节水灌溉、精准施肥、饲料精准投放等精准化作业,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新模式。
其次,通过各级农业物联网综合应用平台,实现快速采集、智能处理、及时服务和便捷响应服务,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主体提供物联网监测、控制、预警、宏观决策和专家咨询支撑服务,节约生产管理成果,增加农业生产收益。
继续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联合阿里巴巴、京东集团结合智慧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建设,实行单品突破,对10个以上品类农产品进行全产业链关键环节数据采集、分析,在节约成本、保证动植物生长、防灾减灾抗灾和精准对接产销等方面发挥作用。
河北,正以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用智慧农业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长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