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河南、辽宁及河北等地温室大棚的茄子中陆续发现一种新病害,其症状表现与以往常见茄子病害症状有所不同,2018年,该未知病害发生率显著提高,后期严重影响了茄子的品质与产量,已成为制约当地茄子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李宝聚团队全面开展了病害调查、病原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柯赫氏法则验证,揭示了烟草轻型绿花叶病毒(Tobacco mild green mosaic virus,TMGMV)和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ToMMV)单独或复合侵染茄子能引起斑驳紫花病,这两种病毒侵染茄子在我国尚属首次报道。
本研究分别在国际知名期刊Plant disease、国内园艺学报上发表了题为 《First Report of a Mixed Infection of 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 and Tobacco mild green mosaic virus on Eggplants in China》和《利用siRNA 高通量测序和RT-PCR 技术鉴定引起茄子斑驳紫花病的病毒种类》 的研究论文,明确了引起我国茄子斑驳紫花病的病毒种类,为针对性地预警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课题组柴阿丽副研究员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李宝聚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资助。
发表期刊论文图
病害症状
茄子斑驳紫花病毒田间症状主要表现在花瓣上。发病初期,茄子花瓣上显现深紫色斑驳(A、B),随着病情发展花瓣畸形,叶缘向内卷缩(C);叶片症状不明显,偶而伴有轻微褪绿斑驳现象(D、E);果实表面也无明显症状,危害严重时果实变小,易脱落,危害较为严重。
A.茄子紫色花瓣
B.茄子花瓣深紫色
C.花瓣呈畸形
D.叶片局部褪绿
E.叶片斑驳症状
茄子病毒病田间症状表现
茄子斑驳紫花病毒发生原因
1 初侵染源
种子带毒:种子带毒是茄子斑驳紫花病毒重要初侵染源。种子携带病毒的主要途径有两种:(1)胚外,即病毒可能沾附在种子的外表;(2)种胚,病毒侵入种子组织内部形成毒源。
嫁接砧木带毒:嫁接砧木带毒将直接引起病毒病大规模发生。若将健康接穗嫁接到感染病毒病的砧木上,其带毒率显著高于不嫁接砧木的茄子。因此,培育不带有茄子斑驳紫花病毒的健康砧木将从根本上控制初侵染源,减轻病害的流行。
其它寄主植物:茄子斑驳紫花病毒寄主范围广泛,例如茄科、凤仙花、蓝眼菊和矮牵牛等。因此,周围的寄主植物均有可能成为来年病毒病发生的重要毒源。
2 传播途径
昆虫传毒:昆虫传毒是茄子斑驳紫花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如蚜虫等。此外,害虫可携带多种病毒对植株进行复合侵染。
农事操作传播:机械摩擦是茄子斑驳紫花病毒的重要传播方式,例如农具刮擦、整枝打杈,甚至叶片间的自然摩擦可能导致病毒病的传播。
茄子斑驳紫花病毒综合防控措施
目前茄子斑驳紫花病毒仍没有较好的单一有效防治措施。因此在防治上坚持“重在预防,早发现早清除,切断毒源,减少传播”。
1 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清水对茄子种子和砧木种子进行浸种3~4小时,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催芽播种。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干热消毒灭菌处理。
2 加强栽培管理
在花期一旦发现有个别感病植株,应及时拔除,并对病株土壤周围的病残体进行清除,随后用肥皂水洗手,避免交叉接触其它植株导致病毒扩散。对于曾发病严重地块,进行非寄主蔬菜轮作。
3 切断传播媒介
茄子紫花斑驳病毒可以通过昆虫传播,生产中可采用物理方法和药剂相结合进行防控。如在植株生长期间悬挂粘虫板,即可监测,也可除虫。此外,在植株定植前可使用5%吡虫啉颗粒剂(省力宝)300-500g/亩,当虫害发生后可喷施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施用量1-3 g/亩,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施用量4-8 g/亩,可有效控制病毒病的发生与传播。
4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施用8%宁南霉素水剂800倍液,或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1次,喷2~3次,均匀喷雾,轮换用药。
论文原文链接:
https://apsjournals.apsnet.org/doi/10.1094/PDIS-04-18-0686-PDN.
http://ahs.ac.cn/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6665
作者:陈利达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中国农科院蔬菜所李宝聚团队揭示茄子紫花病毒病原” 由"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2016YFD0201000”提供技术支持
摘自:蔬菜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