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掠影

2019-02-28 18:11:30   |  881 人气

“九年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共取得了30余项标志性成果,‘十二五’以来本市农业领域2/3的国家级和市级成果奖出自体系。”谈起这些成绩,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叶军平充满自豪。

其实,每年这个时候,上海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专家们都不轻松,他们都将接受协调指导委员会专家们的考核,过去一年工作成绩成效如何,现场打分,并当场评出优秀团队。

上海自2010年启动上海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不同学科专业组、综合试验站以及技术示范点的方式实现上中下游联结和多学科融合,在稳定持续的科技兴农项目等资金的资助下,各类科技力量从生产中凝练科技任务,加快产业技术研发,形成全程技术研发解决方案,推动研究成果快速落地。这种独特的组织构架和运行方式,有效实现了科技力量与全产业链的联结。

水稻等粮食生产的结构性变化,最能反映一个地区农业产业水平,也最能体现当地政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态度和意志。近年来,上海把“卖稻谷”转向“卖大米”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而在这之前相当长一段时期,上海水稻产业就已紧紧围绕上海地产高端优质米需求,追求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专用地产稻米品种,努力构建良种繁育、绿色防控、品质加工等规范。截至2018年底,上海基本形成了早中晚熟新品种的合理布局,形成以“松早香1号”“沪早香软1号”为主推品种的国庆稻,以“沪软1212”“银香38”等为新品种的中晚熟稻,以“沪软1212”“松香粳1018”“银香38”“南粳46”为主的晚粳类优质食味软米品种。如今,上海大米在内得到上海市民的一致认同,在外则因“沪软1212”获得2018年首届全国优质粳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而扬名。

单靠育种科研人员的力量显然无法推动上海地产水稻品种实现早中晚熟的合理布局,上海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体系在着重自主产权新品种突破的同时,初步建立集良种选育和繁制、生态种植和保优栽培、原粮储运保鲜和稻米加工以及产品质量可追溯于一体的产业化技术体系,制定相应技术规范或规程,还为完善机械化种植和机械化植保防治技术、耕地质量保育体系和水稻病虫害防控体系形成相关技术标准。

都市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考量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水稻机械化种植率达到83.14%,全市水稻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综合指标达到94.94%,这一成绩是体系针对薄弱环节推进机械化直播、机械化植保和机械化施肥技术应用的结果。

“如果没有穴直播,上海水稻机械化水平不但不能名列全国前茅,反而会拖累全国的平均水平。”说到水稻机械化,上海市农业农村委科技处处长钟绍萍不遮不掩。目前,上海机械穴直播在水稻机械种植中贡献率超过了56%。

从品种研发到机械化推广,通过品牌化提升价值,过去九年来,上海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始终肩负推进上海水稻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使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这样的使命和成效,在上海市所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都得到了体现,无一例外。如果非要说出体系与体系间的区别,无非是年度目标的设定和产业振兴域外贡献度的大小这两个方面。

记者听了各个体系的总结汇报之后发现,体系以5年为一个阶段,每年各有各的小目标,比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2018年的工作重心是机械化、品牌化、绿色生产,高密度机械化移栽机的机型试验和配套农艺研究、大棵青菜机械化移栽技术等工作是重点;而成立于2017年的花卉产业技术体系,2017年的重点工作自然是助力崇明区获得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举办权。事实上,花博会申办五人主席团中,就有2位花卉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成功获得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举办权之后,3名科技人员直接在花博办挂职,这进一步体现了体系在支撑产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海农业科技除了保障都市农产品供给和城市生态,还肩负着服务全国农业的重任,在这一点上,上海市十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同样表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8年考核中,中华绒螯蟹和花卉两个产业技术体系被评为优秀。如果说花卉产业技术体系获优是基于申办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举办权贡献大而实至名归,那么,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则因“江海21”品种在市场上的杰出表现而水到渠成。

近两年,“江海21”在大闸蟹市场“横行无阻”。2017年3月,“江海21”品种转化5年苗种生产使用权,创下了国内水产新品种公开转让的第一单;2018年3月,转让商品蟹电商独家销售使用权,转让金额1500万元,创下了国内水产科技成果公开转让的最高价;2018年11月,“江海21”10年排他使用许可转让,转让金额高达450万元。据了解,2018年全年共生产“江海21”蟹苗超2万公斤,蟹种约200万公斤,在全国16个省推广养殖。从市场反馈的情况得知,2018年是“江海21”河蟹养成规格、产量、品质、效益整体性最好的一年,亩均毛利从2016年的5116元增长到10067元。

“除了水稻、花卉和中华绒螯蟹,上海的食用菌、甜瓜等产业都形成了全产业链的技术攻关模式,确保上海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品牌满足消费者的高品质需求,满足农业产业振兴的时代需求。”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刘佩红说。

来源: 中国农业新闻网



收藏

copyright@ 2018-2020 华科资源|Richland Sources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0905014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994号